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审批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1项目概述42测区概况43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43.1作业依据43.2基本规定44技术方案55航空摄影54.1无人机飞行平台54.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76.3航空摄影的实施76.4摄影质量控制措施86质量控制96.1飞行质量控制96.2摄影质量控制96.3航摄成果质量检查107安全生产和风险规避128成果提交121项目概述略。

2测区概况3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3.1作业依据3.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6962-2005;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03;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1005-1996;3.1.4《航空摄影仪监测规范》MH/T1005-1996;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3001-2010;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3.2基本规定3.2.1平面坐标: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投影面:0米。

采用105度中央经线。

3.2.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技术方案根据本项目的需求,本测区采用无人机低空高分辨率航空摄影,航拍地面分辨率优于0.05米。

本次航摄资料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生产流程如下图:5航空摄影5.1无人机飞行平台1)八旋翼无人机长航时八旋翼无人机主要特点是飞行时间长,轻便简约的设计,使用便捷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准备工作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需要收集研究区的地形图、航拍照片等基础资料,以便确定航拍方案和图像处理方法。

同时,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需要确定航拍时间、地点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云台角度、曝光参数等,以保证影像质量。

还需要进行无人机及配件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作步骤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数据采集根据航拍方案,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进行航拍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飞行的稳定性、曝光时间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影像质量。

同时,需要按照拍摄计划,对拍摄区域进行分块、分时拍摄,确保数据覆盖全面、无遗漏。

数据处理与编辑拍摄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

这包括对影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色彩调整等操作,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正射影像图。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图像的分辨率、颜色等参数的调整,保证影像图的质量和精度。

对于大型项目,需要对多个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进行拼接,以获取全面的正射影像图。

拼接时需要选择重叠区域,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匹配,以保证拼接处的平滑和连续。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点、坐标系等参数的设置,确保整个影像图的精度和一致性。

完成拼接后,需要对正射影像图进行加框处理。

这包括添加图框、标题、标注等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利用影像图。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图框和标注的简洁明了,避免影响影像图的阅读和使用。

注意事项在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数据精度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数据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正射影像图精度。

因此,在采集数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并注意调整好飞行姿态和曝光参数,以保证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图像质量在处理和编辑影像数据时,需要注意保持图像的质量和精度。

这包括对图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等操作时,需要尽量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失误,以保证最终的正射影像图质量。

无人机摄影测量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分析

无人机摄影测量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分析

表 1 两个测区的航摄技术参数
技术条件 航高(m) 正射焦距(mm) 地面分辨率(cm) 航向重叠度(%) 旁向重叠度(%) 相片总数
I测区 180 35 4 80 70 2155
II测区 200 50 4 80 70 615
2 布置测绘像控点与内业数据处理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该文在现场布置了测绘像控 点。像控点的作用是决定影像中测绘地形图坐标点与实际 坐标对应关系的关键 [4]。像控点布置方案的好坏,将直接 影响空三坐标的准确性,为保证无人机测量的外业图像质 量和内业大比例尺测绘的准确性,当布置像控点时,应遵
3.3 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对比
在测量区域内,采用 RTK 对多个野外控制点的坐标 进行采集,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定向点的精度评定。在此 基础上,利用 RTK 测定得出各个检查点坐标,并将其作 为精度检核点坐标对其进行精度的评定,以此对比无人 机摄影测量精度。在这一过程中,为方便操作可以选择在 MapMatrix3D 软件中建立一个新的工程文件,并加载生成 一个 OSGB 格式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中进行对无人机摄影 测量精度的对比,可以确保得到的结果不会受到外界因 素的干扰,保证结果客观。平面坐标精度和高程精度都是 用于衡量 DLG 精度的可靠依据。因此,为实现对无人机 摄影测量精度的对比,该试验在不同区域使用不同无人 机获取影像,布设相同的像控点方式。分别利用 Pix4D 和 Smart3D 对影像进行处理,得到不同的影像成果。为验证 两个区域的精度,从区域内均匀选取 50 个测点,并使用 GPS-RTK 获取测点的三维坐标。通过与影像上测量的坐 标进行对比,得出坐标中的误差。统计结果见表 3。
误差更小,垂直测量误差更大。综合分析,采用倾斜测量
得到的精度效果更好,但两种方法均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1)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1)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摘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技术和动态GPS定位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提高了地形图测绘的现代化水平。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简单,工作成本较小,可以利用在复杂的地形地貌中。

本文分析了地形图测绘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地形图测绘我国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建设的保障是土地资源,因此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开展社会建设工作。

在城市建设测量中广泛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基础设施测量精确性,可以减少测量工作的成本。

在地形图测绘中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1.1应用DOM工艺技术技术人员应用DOM工艺技术,可以二次加工处理相片和数据,再次裁剪采集的测量数据,及时纠正数据偏差,根据系统工作要求,镶嵌处理测量的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图像信息失真问题,提高图片信息的清晰度。

在测量工作中,技术人员利用DOM技术,需要分析整理图像信息,从而在地形图测绘中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利用DOM技术还可以有机融合图像信息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分析实际地形,同时高效处理数据。

1.2设计航测项目航线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分析测绘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合理划分区域,设计合理的航线图。

在设计航线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在设计图中标注飞行高度和航向以及航线数量。

在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地面控制。

为了全面覆盖航测区域,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布设控制点,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航测精度,在布设阶段需要结合测绘区域特征,科学的布设平高控制点和基线。

此外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分区影像结合部位布设像控点,同时在矿山范围内均匀的布设检查点。

1.3实施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在实际测绘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测绘工作要求,采集目标区域的信息,勘察空域和现场环境之后,技术人员需要设立设计规划无人机飞行航线,再开展空中三角测量。

无人机航空摄影及正射影像制作技术实践

无人机航空摄影及正射影像制作技术实践

无人机航空摄影及正射影像制作技术实践摘要:利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像,并将采集的影像数据通过建立三维空间模型,这一技术的兴起被广泛的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城市规划、工程测绘及文物保护等方面,对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法方面,国内外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实践,对于正射影像制作及航拍设计方面,实践案例相比较少。

本文主要对无人机航空摄影及正射影像制作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工程;正摄影像;技术应用引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获取灾害现场信息的最直接的技术手段,无人机让应急航空摄影更为便利。

利用无人机搭载光学相机,通过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技术可获取灾害现场高精度三维几何数据,是应急指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1正射影像拉花区域自动检测1.1拉花区域的形成航空影像的正射纠正是根据地面点位置计算原始影像上对应的像素,然后进行灰度重采样的过程。

如图1所示,点O为成像中心,A—G为地面点,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且摄影中心在山地右侧,因此会造成原始影像上ABCDE区域没有成像,点AE、BDF和CG分别在同一光线上,因此区域AB被区域EF遮蔽,区域BCD被区域FG遮蔽。

同时,成像时相机姿态与地形的起伏还可能造成区域EG在原始影像上成像区域较窄。

正射纠正中按照地面格网点进行反算求解原始影像上像素点进行灰度内插赋值,因此,地面点A所采样的灰度值为点E的灰度值,点B和点D的采样值为F点,BC,、CD和FG段的采样值均为FG段成像灰度,当FG非常狭窄时,就会在DOM上造成同一像素的过度重复采样,就造成了影像的拉伸变形,如果拉伸变形比较严重就形成了拉花区域。

1.2拉花变形自动检测方法拉花变形是由于原始影像上同一像素在正射纠正中局部被多次重采样造成的像素拉伸现象,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局部比对同名像素的方法来检测拉花像素,进而通过对拉花像素进行腐蚀、膨胀等形态学处理,得到拉花区域。

1.3基于间接校正的高分三号正射影像生成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搭载C波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星载SAR系统。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的尝试

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的尝试

本资料来自网路,感谢原作者安老师虽天天上来学习,但基本潜水,久未上贴,实是无话可说。

将近一年,我和我的弟兄们只做了一件事:用无人机尝试航拍正射影像。

年终将至,总该交作业了……一、无人机的调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飞行平台是航拍的必要条件,而能够进行正射影像航拍的无人机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1、飞行器必须定高飞行(允许有5%以内的误差),否则拍出的照片无法拼接;2、飞行器必须有良好的寻迹能力,航线水平误差10%以内;3、飞行器自身飞行姿态必须稳定,在没有正射云台的情况下,稳定的飞行姿态是保持相机正射的必要条件;4、最后,最重要的,飞行器必须有齐备的安全保障,否则商业运作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选用的是常规布局的固定翼飞机,虽“相貌平平”,但气动性能良好,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作业需要。

我们的无人机自驾仪的选用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机。

按道理应该选用国外成品自驾仪,但技术支持却让我不放心,在经过认真地比较分析后,我选用了国产的UP-10自驾仪。

关于这款自驾仪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我就不赘述了,坛子里的“飞鼠”就是UP-10的开发者。

找他要一份UP-10的说明书,就都清楚了。

我只想谈谈我用这款自驾仪的体会。

安装在飞机里的UP-10自驾仪自驾仪不同于其它的电子设备,买回来就能用。

由于与之配用的飞机不同,各种参数的设置调整也不尽相同,还会有一些针对特殊需要的二次开发和改进工作。

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飞鼠”同志,其热情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水平,稳定的产品质量,娴熟的二次开发能力,使我们的飞行试验一直很顺利。

敬业的凤凰卫视记者我们前后共订购了“飞鼠”5套自驾仪。

此间我们一起就改进自驾仪和地面工作站软件进行了多次试飞和研讨,“飞鼠”同志对自驾仪和飞控软件进行了十几项升级改进和二次功能开发。

比如数传电台和天馈系统的优化、增加“发动机转速异常报警”、增加“关闭接收机功能”以增强抗干扰能力、预设“停车后最小空速”、优化“机载电池监控功能”、增加“滚转和俯仰角度”同步记录、在航线上“回放照片位置”、G-MO USE位置同步显示、提取自动跟踪天线基准方位信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3、技术要求(1)比例尺采用1:2000比例尺,航摄数字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应优于0.20米。

(2)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坐标系。

(3)地图投影投影方式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的3°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有必要时,可按照1.5°分带或任意中央经线的3°分带。

(4)保密相关产品的生产,存储和提交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4、总体技术方案本项目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加载飞思180数字航摄仪和双频差分GPS系统进行航空摄影,获取作业区范围内的真彩色影像,通过GNSS-RTK技术进行像片控制测量,获取像控点的平面和高程坐标。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空三加密,进行正射影像制作,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成果整理和提交。

总体作业流程如下:图:总体作业流程4.1航摄仪器选定根据本次任务要求,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畏者BE-30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执行,该系统由飞行平台、低空数字航摄仪、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机载飞行控制和地面监控站两部分,机体外观见下图:航摄飞机具体参数如下本项目拟采用飞思180数字航摄仪进行摄影,Phase One IXA采用耐用的6061航空铝合金构造而成,提供高动态范围和细致画质,拥有专为飞思设计的施耐德电子内控式快门和飞思数码镜头,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iXA180感光度为ISO35-800,有效像素达8000万。

拍照参数:4.2航摄设计(1)采用专业设计软件,地形参考全球90mDEM(SRTM)。

(2)地面分辨率保证:在做技术方案时为确保影像成果满足要求,按所要求的地面精度更优的精度要求来设计技术方案。

为确保获得更好的影像质量本项目设计主分辨率为0.15米。

(3)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时,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未航线一般敷设在摄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30%。

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15%,可视为合格。

考虑飞行中航线及姿态的保持情况,要相应地增加旁向重叠率。

(4)在高差特别大的地区,可以插补航线。

(5)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间各自满幅的要求。

(6)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º,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仍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个别旋偏角最大不超过25º。

4.3航空摄影实施(1)根据准备的航摄技术设计、设计航线进行航拍,起飞前,要对航摄仪做基本程序检查,如航摄仪座架、镜头、飞行控制系统及定向系统通电检查,确保电路、机械传动部件、飞行管理软件、数据硬盘记录工作正常,设备各项设置参数正常无误。

(2)摄影时间要求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太阳高度角要求选择摄影时间。

(3)航空摄影成果的自检1)飞行质量a、像片重叠度的检查;b、像片旋偏角;c、航摄比例尺;d、图廓覆盖;e、分区覆盖。

2)影像质量a、云、云影检查;b、检查影像色彩亮度是否协调统一。

(4)补摄与重摄1)航摄过程中如出现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质检员要分析造成缺陷的原由,把需要注意和调整的事项及依据规范规定需及时补摄的航线反馈给摄影员。

2)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

3)一条航线上应采用同一主距的数码航摄仪进行补摄。

在补摄时,飞行记录要详细、准确无误,为后期质检、资料整理移交作好准备。

4.4 像片控制测量本测区采用区域网像控布点,像控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使布设的像控点尽量公用。

像片控制点选定条件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如选在交角良好(30°-150°)的细小线状地物的交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像片上影像小于3ⅹ3像素(0.3mm ⅹ0.3mm)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也应是高程变化较小的地方,易于准确定位和量测,常年相对固定。

b、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

c、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当旁向重叠过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不能共用时,可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一般应小于1cm,困难时不应大于2cm。

d、位于自由图边、待成图边以及其他方法成图的图边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

像控点布点方案:本项目采用无构架航线的布点方案,要求航线内每10根基线布设一列平高控制点,要求每隔1条航线之间都需要有控制点,再在区域中间布设合适的检查点。

像控点测量要求每个点必须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必须重新开关机,两次测量数据精度要在0.03m以内,每个点必须有对应检核点。

像控点需有点之记,有现场照片,点之记格式见附图每天开始测量前必须检核前一天的测量点至少2个。

4.5 空三加密加密本身需要的连接点位置应尽量选在下图所示的1、2、3、4、5、6六个标准点位附近。

当标准点位的选点目标不适合时,应适当增加连接点的数量,提高连接强度。

加密点位分布图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采用Inpho进行空三加密和平差解算。

空三作业流程图4.6 正射影像制作正摄影像制作的具体流程如下:a、引入空三加密成果建立测区文件,恢复模型。

b、定义单模型的作业区域,生成核线影像,对核线影像进行匹配,形成匹配点与等视差曲线。

作业区域的确定应尽量靠近控制点连线,对于高差较大的地区,更应注意,防止像对之间出现裂隙。

c、检查匹配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交互立体编辑(区域编辑,点编辑)处理。

重点是:高层建筑区、影像模糊区、阴影区、大面积水域、建筑密集区、森林覆盖区以及山谷、山脊地形变换处等。

如果局部匹配存在问题,则应增加特征点、特征线。

d、生成DEM。

e、数字微分纠正根据单模型DEM及像片内外方位元素、影像分辨率,采用微分纠正方法进行纠正及影像重采样,生成单模型DOM。

f、色调或色彩调整影像镶嵌前,应检查相邻各片之间的色调或彩色偏差,根据需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基本趋于一致。

g、镶嵌拼接根据图廓坐标来设定镶嵌范围,指定文件存放路径。

执行影像镶嵌命令,对于穿房子,穿桥等破坏地物导致地物不完整的镶嵌线,要人工干预修改,并使用修改后的镶嵌线自动拼成整幅的DOM。

影像镶嵌拼接完成后,认真检查所生成的DOM,对接边区域内部分出现影像模糊、影像遗漏的地方,应给予修补,城区内的影像镶嵌应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防止出现高层建筑因投影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影像扭曲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