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蓝天杯教学设计英语.doc
蓝天杯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3 A day out Welcome to the unit句容市宝华中学张文娟(212415)一、课题:《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A day out welcome to the unit二、教材简解:《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第一模块的主题为“Teenage life”;第二模块的主题为“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各模块涵盖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在形式上相对独立,在内容上互为联系与补充,并有内在延续性。
Unit 3是第一模块中的第三单元,话题为“A day out”,该单元内容围绕“Linda’s trip to Sunshine Town”展开讨论,充分展示了该模块的主题。
《八年级上册英语》中的每个单元的每个板块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有序展开,教材的设计是依据课标并遵循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而编排的。
Unit3 A day out 中welcome to the unit的A部分展示国外著名城市及景点。
B部分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和同伴谈论景点。
A部分我对展示了一些有关各地名胜的图片及信息,我认为说前的准备积累工作对于后面是否能顺利完成交流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B部分虽然以谈论和交流为主,和A部分之间可以找到切合之处,怎样提高口语,达到语言运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是我努力尝试的目标,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目标预设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及其用法。
词汇:ourselves Australia coffee top president wide ton词组:come on enjoy oneself take a boat trip go pasthave a great time take care coffee shop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Eddie?I’m going to exercise.You need to exercise and keep fit.2. 能力目标(1)学会识别国外著名城市和景点。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蓝天杯》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几何中的“圆的性质及其应用”。
主要围绕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圆的方程以及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及其推导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性质推导,圆的方程推导。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等,引发学生对圆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让学生明确圆的基本构成。
3. 圆的性质推导(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等。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圆的面积计算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圆的周长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圆的方程推导(2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2. 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圆的方程: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31.4cm,面积=78.5cm²。
2. 作业题目:已知一个圆的周长为31.4cm,求该圆的半径。
答案:半径=5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方程。
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6B Unit8 Our dreams

Unit 8 Our dreams江苏省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凡承志 223154一、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6B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二、教材简解本单元围绕的主要话题是“我的梦想",旨在通过此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本单元的目标词汇都和职业相关,课堂上复习相关职业词汇,设计教学活动,导入目标词汇。
课堂上拓展一些常见的职业词汇,以丰富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dream, future, tooth, scientist, artist, take care of。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2、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3、智力发展目标(1)以游戏、竞赛为学习的主要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激发积极思维,发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用空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dream, future, tooth, scientist, artist, take care of。
(2)能初步理解和掌握本课的日常交际用语。
2、难点(1)能熟练使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并掌握其回答方式进行操练。
(2)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短文,并初步复述.五、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就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下过程:基于教材-超越教材-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从本单元的主题“Our dreams”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各种不同的职业,了解各种职业特征,谈一谈自己的职业梦想。
蓝天杯初中英语教案设计

蓝天杯学校英语教案设计蓝天杯学校英语教案设计1【学习目标】:1、娴熟把握本课6个单词.2、学会询问他人及介绍他人.3、能听懂有关谈论他人的对话并进行自由交际. 【学习重点】:询问他人及介绍他人的句型.一、自主学习(老师寄语:Knowledgeispower.)学习任务一:娴熟读写本课6个单词.1.个人自渎,记忆本课单词.2.小组相互检查单词读写状况.3.依据汉语写出以下英语单词并呈现.学习任务二:运用句型:Whatshis/hernameHis/Hernameis....进行自由交际.1.小组合作,理解并熟读以下短语,并写出汉语意思. mynane()yourname()hisname()hername()2.个人理解以下对话,并且两人合作练习.A:Hello!WhatsyournameB:MynameisGina.A:Nicetomeetyou.B:Nicetomeetyou,too.A:WhatshernameB:HernameisJenny.3.小组合作,练习自己的对话.4.对抗组开展竞赛,呈现自己的对话.学习任务三:听听力完成2a,2b.1.个人看图,理解四幅图画,思考图画中人是在谈论他人还是对方.2.听听力,给四幅图画编号.3.小组为单位,熟读2b中的名字。
4.听听力,完成2b.二、合作共建(老师寄语:Manyhandsmakelightwork.)争辩下面两句话如何用英语表达.1.他叫Bob.2.她叫Jenny.三、系统总结(老师寄语:Nomancandotwothingsatonce.)依据提示,完成以下问答.______________Whats_______name_______is...._______________四、诊断评价1、写出以下短语.(1)我的时钟(2)你的问题(3)他的名字(4)她的答复2、依据句意及首字母补全单词。
(1)_________isyourname(2)Nicetom________you.(3)Hisa_________isgood.(4)L______!Hisclockisbeautiful(秀丽的).三、选择1._______,WhatshisnameHisnameisJohnGreen.A.HiB.OhC.SorryD.OK2.Sheisagirl(女孩).Whats______nameA.herB.sheC.shesD.his五、【课后反思】(老师寄语:Neverdothingsbyhalves)。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Our Environment》,具体内容包括Section A的1a2d,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环保主题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环保话题的讨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英语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环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话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展示本课,引导学生预测本课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 词汇学习:讲解本课环保主题词汇,让学生跟读、拼写,并进行小组竞赛。
4. 对话学习: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学习对话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7.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环保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Our Environment》2. 词汇:pollution, environment, protect, recycle, waste 等。
3. 句型: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We can4. 环保标语:Save energ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围绕环保主题,编写一段对话,不少于50词。
2. 答案示例:A: Do you know why we ne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B: Yes, because pollution is causing many problems to our world.A: That's right. So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B: We can save energy, reduce waste and recycle thing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蓝天杯)四年级上Unit3 How many? 教学设计2014.12(刘)

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上《Unit3 How man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解:本课时选自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How many?》Story time 板块。
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表达数量。
在三年级下册中的第五、六单元已经出现过数字1-12。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应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13-19,同时13-19这七个数字是有规律的,所以要启发学生根据数词的构词规则记单词。
而在句型运用方面这一单元的功能句型又是前两个单元的延伸,从谈论喜欢的物品到拥有的物品,再到这一单元的拥有物品的数量,都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滚动复现。
目标预设:(1)能听懂、会读、会说句型 How many…do you have? What do you have?I have….(2)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sticker have a look 以及thirteen-nineteen七个数词。
(3) 能正确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表演课文内容,在小组合作朗读和表演的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4) 会初步地用英语询问和表达数量,在用实物或图片互相询问和展示的过程中体会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卡通和观察图片,学生能了解课文本大意,能简单描述图片。
2、通过学习,完成thirteen-nineteen七个数词的教学,以及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表达数量。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Story”,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句型,以及初步认读七个数字单词。
怎样将简单的数字,转为有趣有思维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动画、儿歌、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猜猜、看看拼拼等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运用中学语言,在情境中学语言。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教授数字,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巩固和运用新知,达到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目的。
设计理念:1、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24年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

2024年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五章“Travel and Communication”。
具体内容包括:Section A(1a1c)和Section B (1a1c),详细讲解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通过旅游场景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情景交际,讨论旅游相关话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教学重点:现在进行时态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教学卡片。
2. 学具:英语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游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引出现在进行时态。
2. 呈现:讲解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和用法,结合教材Section A (1a1c)进行例句展示。
3. 实践: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小组成员正在进行的动作,并进行汇报。
4. 互动:教师设计旅游场景,引导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情景交际。
5. 巩固:通过教材Section B(1a1c)的练习,巩固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Travel and Communication2. 板书内容: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主语 + be动词(am/is/are) + 现在分词例句展示旅游场景相关词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Your friend is visiting you and you are playing chess.b. It's raining and your family are watching TV.(2)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个旅游场景的对话。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优质教案设计设计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优质教案设计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蓝天杯初中英语》教材第四章第三单元,主题为“生活中英语”。
详细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如购物、交通、问路等场景常用词汇),日常对话练习,以及阅读理解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生词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到日常生活对话中;2.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日常交流;3.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阅读材料中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运用和日常对话熟练程度;2. 教学重点:词汇学习,阅读理解以及实际场景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磁带、卡片;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日常生活英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并复习相关词汇;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本节课生词和短语,并进行讲解;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例题,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讲解词汇和语法运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话练习,模拟购物、问路等日常场景;5.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六、板书设计1. 词汇部分:将本节课生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并标注中文意思;2. 对话部分:将重点句型和对话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模仿和练习;3. 阅读理解部分:将文章和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给词汇,编写一段关于购物或问路对话;(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 答案:(1)略;(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英语,如观看英语电影、参加英语角等,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本节课以实践情景引入,注重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英语。
通过严谨教学设计和流畅段落衔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提高英语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四上Unit3 How man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高丹 223800Ⅰ.课题(学科和年级)四上Unit3 How many (英语四年级) Ⅱ.教材简解本课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故事教学。
本节课Story time的场景是在Mike家里,Yang Ling和Liu Tao来做客,他们在一起谈论玩具汽车和贴纸。
本节课要求学生在理解故事、尝试表演故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表达数量。
Ⅲ.目标预设1. 知识目标:① 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ticker, how many, can, have a look, very, sure.②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 Can I have one? ③ 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2. 能力目标:①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初步朗读课文,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② 能够借助图片、板书等的帮助,尝试表演对话。
③ 能初步运用所学句型询问和表达数量。
④ 能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① 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
② 能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IV.重点、难点1.重点:①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初步朗读课文,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② 数字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的读音。
2.难点:2 ① 学生能在故事情景中理解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并尝试运用所学句型询问和表达数量。
② 数字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的读音。
Ⅴ.设计理念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有更大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
VI.设计思路本课Story time图文并茂,语言内容比较简单,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入挖掘故事,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信息和素材,精心创设故事情境,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使教材生活化、教学情境化。
四年级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对故事很感兴趣,并且喜欢模仿和表演故事。
笔者在继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数字1-12在三年级下册中已经出现过,本课时将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知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的用法,故事中的新词thirteen, fifteen, can, sure等需要在故事情境中理解。
在学完故事后,笔者安排了与故事类似的调查统计活动。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语言自主交流所拥有的物品及数量,再次熟悉故事中的“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的用法。
VII.教学过程Step1. Warm up and lead in1.观看短片,以教师经历直接呈现主题。
教师播放自己录制的短片,内容是上周末教师去朋友Sarah家做客,二人谈论玩具熊的情景(图1)。
3(图1)[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引入本课主题。
自制短片中教师的经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内容紧扣Story time,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历,同时帮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Story time中的新语言。
2.学生运用句型“Do you have any...?”进行猜测。
(图2)T:I went to my friend Sarah's home last weekend. Sarahlikes toys very much. She has 6 toy bears. What do I have? Guess.(图2)S1: Do you have any...s? T: No, I don't. ...Sn: Do you have any...s? T: Yes, I do. I have many toy monkeys. [设计意图]4 通过猜测活动,一方面复习了句型“Do you have any...?”,另一方面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有趣的英语活动中。
3.师生就歌曲内容进行交流,激活学生的已知,引出新知。
(图3)T:How many toy monkeys do I have? Can you guess? Ss guess.(图3)T: Now let's listen to a song and check.课件播放英语歌曲Flash: Number song. [设计意图]活泼、欢快的歌曲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边听歌曲边观看Flash,核对自己猜测的数字是否正确,同时回忆学过的数字1-10。
4.师生就各自拥有的物品交流,询问和表达数量。
(图4)(图4)T: I have ten toy monkeys. Do you have any toy monkeys? S1: Yes, I do.T: How many toy monkeys do you have? S1: I have...T: Do you have any toy monkeys? S2: No, I don't.5 T: What do you have? S2: I have...T: How many... do you have? S2: I have... ...[设计意图]在师生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巩固已学句型“Do you have...?” 和“I have...”,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关于该话题的已有经验,为学习本节课的语言知识做准备。
5.学习数字13,14,15.课件上在原有的10只猴子上再增加3只猴子:How many toy monkeys do I have now? 教授13 (图5)(图5)同法教授14,15.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卡通猴子增添了学习新数字的乐趣,学生乐于接受。
利用ir发音相同的单词来学习新单词,学生易接受、掌握。
Step2. 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1.导入故事,整体理解故事。
(1)借助图片了解故事的地点及其人物。
课件出示Story time中Mike家的图片(见图6)。
6(图6)T: This is Mike's home. Who are in Mike's home?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Mike, Liu Tao, Helen 和Yang Ling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见图7)。
(图7)[设计意图]课前将板书设计成学生熟悉的房屋样式,在课上师生交流时贴上Mike, Liu Tao, Helen 和Yang Ling的头像,便于学生熟悉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2)教师指导学生整体视听两遍故事,初步理解大意,但两次试听的目的各不相同。
第一遍整体视听无字幕故事,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does Mike have? What does Helen have? 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toy car和sticker的图片,并教授sticker。
让学生熟悉Mike和Helen拥有的物品。
(图8)7(图8)第二次观看故事动画,观看前要求学生思考问题:How many toy cars does Mike have? How many stickers does Helen have?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教师根据学生所回答,点击课件中的数字,图片由模糊变清楚,最终学生自主说出故事中Mike和Helen拥有的物品数量。
(图9)(图9)[设计意图]学生在整体视听两遍故事后,基本了解了故事大意,并关注到故事中主要谈论的物品及其数量。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故事细节。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第1幅图对话,通过视听模仿理解故事大意。
学生观看动画,并回答问题: What are Liu Tao and Mike talking about? How do they talk about them?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之后,学生全班跟读对话一遍,教师强调对语音、语调的模仿,让个别学生模仿朗读,然后师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中的声音、文字和教师丰富的语言,启发学生在真实的交流情景中8 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语言“How many... do you have?”通过模仿对话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含义。
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入故事情节,体会角色心理。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4幅图,学习对话。
T: Look at Yang Ling and Helen.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How do they talk about them? Does Helen have any toy cars? ...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找出问题答案。
之后,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教师对发音准确、表演到位的学生奖励贴纸。
[设计意图]在第1幅图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测人物语言,引导学生融入故事,体会人物心理,使故事学习更有趣味。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在黑板上toy cars和Helen的图片对应处贴哭脸图。
(3)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以Can…开头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图10)(图10)T: At last, how many stickers does Helen have? S: Fourteen.T: How many stickers does Yang Ling have? S: One.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Step 3. Practice the story.1.全班逐句听录音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跟读前,教师给出reading tips: 对于模仿不准确的地方,加以指导。
(图11)9(图11)2.全班给人物配音。
3.分角色给人物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