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最新蓝天杯教案设计

2024年最新蓝天杯教案设计

2024年最新蓝天杯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蓝天杯》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几何中的相似图形”。

主要学习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相似图形。

2. 学会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重点:相似图形的定义及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直尺、圆规。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似图形,如建筑、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相似之处。

(2)提出问题:什么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有哪些性质?2. 知识讲解(1)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给出示例。

(3)通过例题讲解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相似图形,并标注已知和求解的信息。

(2)指导学生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4.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相似图形2. 定义: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称为相似图形。

3. 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4. 示例:生活中的相似图形、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并说明其相似性质。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求其相似三角形的周长。

2. 答案(1)略。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设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为x,则有:x/原三角形周长 = 对应边长之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相似图形在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学生的随堂练习及答疑解惑;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尽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第十届蓝天杯教案获奖

第十届蓝天杯教案获奖

第十届蓝天杯教案获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初中数学》第七章第四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具体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配方法及其应用,结合生活实例,深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理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配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配方法。

难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特别是配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投篮高度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 教学内容讲解(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3)配方法及其应用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关于面积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3. 配方法及其应用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解方程:x^2 5x + 6 = 0(2)求解方程:4(x 1)^2 = 92. 答案:(1)x1 = 3,x2 = 2(2)x1 = 2,x2 =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但在配方法的应用上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表示(2)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规律(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准确性与指导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蓝天杯高中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与判定方法,单调函数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掌握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 掌握单调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定方法以及单调函数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气温变化、股票价格波动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中的单调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1)讲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讲解单调函数的性质,如函数的单调性具有传递性、保号性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的练习题1、2、3,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第30页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单调性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 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3. 单调函数的性质4. 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31页习题1、2、3。

(2)已知函数f(x) = x^3 3x^2 + 2x,判断其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2. 答案:(1)见教材。

(2)f(x)在x=0时取得最小值,故在(∞,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之间的关系。

2. 单调性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

蓝天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蓝天杯》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几何中的“圆的性质及其应用”。

主要围绕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圆的方程以及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及其推导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性质推导,圆的方程推导。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等,引发学生对圆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让学生明确圆的基本构成。

3. 圆的性质推导(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等。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圆的面积计算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圆的周长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圆的方程推导(2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2. 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圆的方程: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31.4cm,面积=78.5cm²。

2. 作业题目:已知一个圆的周长为31.4cm,求该圆的半径。

答案:半径=5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方程。

幼儿蓝天杯教学设计方案

幼儿蓝天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蓝天杯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幼儿教育竞赛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方案针对幼儿蓝天杯竞赛,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2.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4. 让幼儿在竞赛中体验成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一些美丽的家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园?为什么?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技巧,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梦想家园。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共同讨论并设计自己的梦想家园。

4. 实践操作教师发放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梦想家园。

5. 展示与评价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员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发挥创意,追求梦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兴趣;2. 评价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关注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3. 评估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4. 收集家长和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鼓励;2.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相信幼儿在蓝天杯竞赛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取得优异的成绩。

蓝天杯教案设计

蓝天杯教案设计

蓝天杯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蓝天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主要包括勾股定理的发现、证明和应用,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原理,学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发现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蓝天杯比赛中的勾股定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勾股定理,并尝试证明。

3. 例题讲解: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勾股定理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

2. 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3. 勾股定理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求斜边长。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一直角边长为4,求另一直角边长。

2. 答案:(1)5(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一、方案名称《蓝天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能够了解蓝天杯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蓝天保卫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蓝天杯活动的背景和意义2. 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3. 口语表达与写作训练4. 小组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蓝天杯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方法与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速读等。

(2)教师示范阅读技巧,如标注重点、归纳总结等。

(3)学生分组进行阅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口语表达与写作训练(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如演讲、辩论等。

(2)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修改等。

(3)学生分组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与探究式学习(1)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

(3)教师总结各小组的探究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

5.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蓝天保卫战,为祖国蓝天贡献力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分工合作、沟通协调等。

3. 口语表达与写作: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

蓝天杯初中英语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Our Environment》,具体内容包括Section A的1a2d,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环保主题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环保话题的讨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英语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环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话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展示本课,引导学生预测本课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 词汇学习:讲解本课环保主题词汇,让学生跟读、拼写,并进行小组竞赛。

4. 对话学习: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学习对话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7.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环保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Our Environment》2. 词汇:pollution, environment, protect, recycle, waste 等。

3. 句型: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We can4. 环保标语:Save energ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围绕环保主题,编写一段对话,不少于50词。

2. 答案示例:A: Do you know why we ne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B: Yes, because pollution is causing many problems to our world.A: That's right. So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B: We can save energy, reduce waste and recycle thing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3 A day out Welcome to the unit句容市宝华中学张文娟(212415)一、课题:《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A day out welcome to the unit二、教材简解:《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第一模块的主题为“Teenage life”;第二模块的主题为“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各模块涵盖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在形式上相对独立,在内容上互为联系与补充,并有内在延续性。

Unit 3是第一模块中的第三单元,话题为“A day out”,该单元内容围绕“Linda’s trip to Sunshine Town”展开讨论,充分展示了该模块的主题。

《八年级上册英语》中的每个单元的每个板块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有序展开,教材的设计是依据课标并遵循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而编排的。

Unit3 A day out 中welcome to the unit的A部分展示国外著名城市及景点。

B部分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和同伴谈论景点。

A部分我对展示了一些有关各地名胜的图片及信息,我认为说前的准备积累工作对于后面是否能顺利完成交流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B部分虽然以谈论和交流为主,和A部分之间可以找到切合之处,怎样提高口语,达到语言运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是我努力尝试的目标,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目标预设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及其用法。

词汇:ourselves Australia coffee top president wide ton词组:come on enjoy oneself take a boat trip go pasthave a great time take care coffee shop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Eddie?I’m going to exercise.You need to exercise and keep fit.2. 能力目标(1)学会识别国外著名城市和景点。

(2)能够运用英语和他人谈论景点。

(3)流利的朗读对话并表演,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

3.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国内外的景点名胜,热爱旅游,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据图片,信息识别国内外景点。

(2)能够熟练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词组。

难点:学会如何谈论景点的句型,和同伴沟通交流。

五、设计理念本节课旨在通过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积累国内外一些著名城市及景点的信息,有了一定的输入后,让学生可以谈论关于旅游及景点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六、设计思路通过展示多个城市景点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自由谈论,引入本课的内容;在展示,呈现,操练环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巧设任务,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呈现,展示部分利用两人合作,小组探究的多种方式方法;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课堂检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七、教学过程Step 1 Lead-inFree talk:T: Do you like traveling? What places did you visit before?Ss: Beijing、Nanjing、Shanghai---T: Yes, they are beautiful cities.T: What places in the world would you like to go?Ss: the USA、the White House、England、Harbor Bridge---T: Yes, they are some foreign countries and places of interest in the world.T: How can we go on a trip?Ss: By bus、by plane、by train、by boat/take a boat.【设计说明】通过自由谈论,新授一些单词,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流畅导入话题,学生易于接受。

Step 2 Presentation1.T:Look at these postcard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m? 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设计说明】通过展示印有白宫、埃菲尔铁塔、塞纳河、悉尼歌剧院、港湾大桥的明星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呈现答案,是学生更多了解,并掌握名称,发音等.2.T:Amy and Simon’s friends’ went to these places of interest. Read the postcards and match them with the pictures,and do some exercises of each one.Postcard1: Ask and answer:T:1).What place did Nick visit?The Harbor Bridge and the Opera House.2). How did he travel?By boat.Postcard2:Make a choice.Where did Leo write the postcard? ( )A:In a little clothes shop by the River Seine.B: In a little coffee shop by the River Seine.C: In a little shoe shop by the River Seine.Postcard3: Fill in the blanks.White House is a beautiful building with _____ ______ _______and______ _______.【设计说明】展示了解了明星片上景点的基本信息后,顺利流畅的衔接到PartA 的部分,通过不同的任务联系,让学生更了解这些景点的信息。

3. T:Simon searched on the Internet fo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places of interest.He is answering Amy’s questions.Listen and answer:1)What place of interest do they talk about? They talk about the Golden Bridge.2)What is the bridge made of? It’s made of steel.3)How much does this bridge weigh? It weighs over 100,000 tons.【设计说明】通过听对话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更专注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利用所学的听力技巧捕捉老师设置的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学以致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4.T: Now we have known a lot about these world-famous places. Please talk about these places.The teacher gives a model with a good student then asks the students to do pair work with their desk mates with the help of these three postcards.Pair work:A: Which ____________country do you want to visit?B: I want to visit____________.A: Which ____________do you want to go to?B: I want to go to ____________.A: How will you go there?B: I can ____________.A: _______ do you want to go there?B: Because ____________.A: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selves./have a nice time there.【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进行两两对话,进一步巩固,同时也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与同伴谈论景点。

Step 3. Comic stripT: Our old friend Eddie will go on a trip. Do you think that Eddie can enjoy himself going traveling? Why?1.Listen and answer: What is Eddie going to do? Ss: He is going to exercise.2.Read and answer: What kind of hill is Eddie going to climb? Ss: food hill.3.Act it out.4.Tell a story about Eddie with the help of some sentences.【设计说明】利用问题承上启下,和漫画内容衔接。

通过听、读、演、说多样任务让学生熟悉理解漫画内容。

Step 4. Try to be a guideEddie can have a day out . We will also go on a trip to someplace .But we need a guide, who wants to be the guide? Come on , show us around the place of interest.Hello, boys and girls. I’m your guide. Today I will take you to see _______. It’s in _______. There you can see ___________. You can also ________________. I hope you will ________yourselves.【设计说明】让学生争当小导游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所学到的谈论景点的句型进行信息输出。

通过小组合作拓宽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给予学生学习的乐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