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主要结构组成包括路基、基层、底基层、面层等几个部分。

1. 路基:是路面下方的自然或人工基础,通常由填方或挖方得到。

路基的主要作用是承载路面的重量和交通荷载,同时还要起到排水和防止沉降的作用。

2.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紧贴路基的第一层,通常采用石灰土、砂石等材料铺设而成,主要作用是承载路面的荷载和传递荷载到路基上。

3. 底基层:是基层上面的一层,通常采用碎石、混凝土等材料铺设而成,主要作用是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 面层:是路面结构中最上面的一层,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设而成,主要作用是承载车辆荷载和提供平稳的行车表面。

除此之外,水泥混凝土路面还需要设置路缘石、排水沟、雨水口等配套设施,以保证路面的排水、通行和安全性。

总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成复杂,各层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路面体系,确保道路畅通、安全。

- 1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五、组合式(双层式)混凝土路面
铺筑两层混凝土板的路面结构
适用于: 在缺乏品质良好的材料时,下层用当地品质较差的材料修筑板, 上层用好的材料铺筑板,以降低造价 在改建旧混凝土路面时 根据板之间的结合程度分类:
结合式:上下混凝土板牢固结合,成为整体
分离式:上下混凝土板之间铺以厚1~2cm的隔离层 部分结合式:在旧混凝土面层(清理)上直接铺筑的水泥混凝土 板,接缝应对齐但形式可以不同
作用: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
按设置位置分为 1)横向缩缝:通常垂直与路中线,等间距布置 2)纵向缩缝:在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设置,接缝平行 于路中线 按设置方式分为 假缝:设置在纵缝和横缝位置,在混凝土表层做一槽口,待槽口 下的混凝土断裂后,依靠断裂面处集料的嵌锁作用传递荷载
公路施工技术
公路施工技术
3、细集料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或石屑。优质的混凝土用砂应具有高的 密度和小的比表面。
公路施工技术
4、水 5、外加剂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有时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 加入一定量外加剂。 6、钢筋 钢筋的品种、规格、 应符合设计要求。
公路施工技术
三、接缝材料 接缝材料包括接缝板和填缝料类。接缝板用于胀缝中,填缝料 用于所有接缝中。 1、接缝板的技术要求 胀缝材料一般下部为接缝板、上部为填缝料。接缝板应具有一 定的压缩性和弹性,当混凝土膨胀时不挤出,收缩时能与混凝土 板缝联结不产生间隙;施工时不变性且耐腐蚀。
设拉杆假缝 (纵缝)
拉杆
h
公路施工技术
接缝的槽口施工方法 1) 切缝(锯缝):在硬化混凝土中锯切方式 2) 压缝:在新鲜混凝土中压入的方 槽口的构造形状 窄而深的形式 加宽上部槽口,形成下窄上宽(深宽度比在1.5~3.0)的断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培训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培训

振捣设备: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或平板 式振捣器
振捣范围: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无 气泡、无裂缝
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的稠度和浇筑厚 度,一般控制在10-30秒
振捣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振捣,以免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表面处理与养生
表面处理:清 理、打磨、修
补等
养生方法:洒 水、覆盖、涂
刷等
养生时间:根 据气温、湿度、 风速等因素确
水泥混凝土路 面:由水泥、 砂、石等材料 组成的路面结

优点:强度高、 耐磨、耐久性 好、抗滑性好
缺点:施工难 度大、养护成
本高
应用范围:城 市道路、高速 公路、机场跑
型和粒径,确保质量
合格
外加剂:选择合适的外 加剂类型和用量,确保
质量合格
运输设备:选择合适的 运输设备,确保运输安
求确定
基层压实: 使用压路机 进行压实, 确保基层的 密实度和平
整度
基层养护: 洒水养护, 保持基层的 湿润和强度
基层验收: 检查基层的 厚度、密实 度和平整度, 确保符合设
计要求
模板安装与钢筋加工
模板安装:选择合适的模板,确保尺寸准确,安装牢固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切割、弯曲、焊接等操作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绑扎在模板上,确保牢固 钢筋保护: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钢筋保护,防止钢筋锈蚀或损坏
稻壳公司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 工培训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基础知识
0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操作技能
0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04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与环保措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分类水泥混凝土路是高级路面,它由混凝土面板和基层、垫层组成。

根据材料的要求、组成及施工工艺的不同,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等。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就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所谓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与其他类型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高。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及抗磨耗能力。

(2)稳定性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特别是它的强度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沥青路面的那种“老化”现象。

(3)耐久性好。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因此它经久耐用,一般能使用20~40年,而且它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

(4)有利于夜间行车。

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

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

修筑0.2 m厚、7 m宽的混凝土路面,每1 000 m要耗费水泥400~500 t,水约250 t,还不包括养护用的水在内,这对水泥供应不足和缺水地区带来较大困难。

(2)有接缝。

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接缝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3)开放交通较迟。

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工后,要过28 d 的潮湿养护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早开放交通,则需采取特殊措施。

(4)修复困难。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影响交通。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4)路面排水系统的组成 ①路面表面排水
方式:主要通过设置横坡,迅速排除降雨。
行车道路面应设置单向或双向横破,坡度为1%-2%,路肩宜稍大。
②中央分隔带和路肩排水
方式:主要采用设置排水盲沟的方式。
③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方式:通过设置排水垫层/基层。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要求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要求
inches wide behind after pumping
From D H Chen
5 in.
Detail at Faulted Joint
接缝传力杆破坏示意图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要求
1、土基
(1)性能要求:
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刚度都很大,传递到土基的应力很 小(一般不超过0.05MPa),对土基的强度要求要比沥青路面 低。对土基的支承要求主要是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尤其是水 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特别是不出现不均匀的支承,从而 保证水泥混凝土板处于均匀面支承的受力状态。因此,要求 路基(即土基)密实、稳定和均匀,一般要求基层采用水稳 定性好的材料、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沉降稳定。
第一节 概 述
4)普通混凝土路面的缺点
(1)初期造价高(目前与进口沥青比造价已不高,且 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长,因此单位年费用更低); (2)对水泥和水需求量大,因此总体污染(水泥生产 过程); (3)噪声大、行驶舒适性差; (4)有接缝(受力薄弱、行车舒适性差、易进水); (5)修筑周期长,开放交通迟; (6)养护维修困难。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要求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形状要求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
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 , 纵缝两侧 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类型及特点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类型及特点
1.接缝破坏 1)挤碎
——在接缝(主要是胀缝)附近的板因受挤压而碎 裂。
原因:胀缝内的滑动传力杆排列不正或不能正常 滑动,缝隙内有混凝土搭连或落人坚硬的杂屑等,使 路面板的伸胀受阻,在接缝处边缘部分产生较高的挤 压应力而剪裂成碎块。
2)拱起
——混凝土路面板在热膨胀受阻时,接缝两侧的 板突然向上拱起。
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有纵、 横钢筋网的混凝土路面。
(1)适用场合 混凝土板块尺寸较大时,或基层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或板下埋有地下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 (2)特点
配置纵、横向钢筋网,主要目的是控制裂缝的展开.
3.装配式混凝土路面
1)混凝土预制块拼接路面 在工厂中把混凝土预制成块,然后运至工地现场装配而
2.缺点 (1)初期造价高(目前与进口沥青比造价已不高,
且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长,因此单位年费用更低); (2)对水泥和水需求量大,因此总体污染大(水泥
生产过程); (3)噪声大、行驶舒适性差; (4)有接缝(受力薄弱、行车舒适性差、易进水); (5)修筑周期长,开放交通迟; (6)养护维修困难。
三.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
二.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1.优点 (1)强度高
抗压强度高、抗弯拉强度高、抗磨耗性好。 (2)稳定性好
水稳性好、热稳性好。 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特别是它的强度 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沥青路面的那种“老 化”现象。 (3)耐久性好 由于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所以它经久耐用, 一般能使用20~40年,而且它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 的各种运输工具。 (4)有利于夜间行车 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 (5)使用初期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取决于使用效果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 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其优点有:
▪ 1.具有较高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滑性 能。
▪ 2.抗磨耗、耐久性好,其强度受高温温度影 响小,不会出现象沥青路面存在旳车辙、泛油 情况,所以它使用寿命长,一般旳设计使用年 限为20-40年,能够承受繁重旳交通量,日常 养护维修费用少。
▪ 3.相对沥青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为“白 色路面”,夜间行车条件好。
▪ 钢筋混凝土路面(JRCP—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旳 水泥混凝土路面。
▪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 设缩缝旳水泥混凝土路面。
▪ 缺陷:
▪ 1.接缝较多。水泥混凝上路面在纵向和横向必须建造 许多接缝,这些接缝假如处理不当,很轻易引起行车跳 动,影响行车旳舒适性,尤其是对高速行驶旳车辆,影 响尤为突出。因为接缝存在,雨水轻易渗透,往往造成 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 2.施工周期长,水泥混凝土一般需要28天旳潮湿养生 才干到达其设计强度,故铺筑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对 交通影响大。
成旳不透水底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厚度一般为200mm。底基层顶面 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各类基层厚度旳合适范围
▪ 4.混凝土面板
▪ 水泥混凝土路面旳面板直接承受行驶汽车车 轮旳反复磨耗、垂直压力产生旳弯拉应力、 对板旳冲击等作用。所以,要求水泥混凝土 面板有较高强度,表面平整耐磨,并具有一 定旳粗糙度,到达抗滑原则。
混凝土在强度形成过程
中产生收缩,混凝土面
▪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认知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认知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认知1.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最底层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将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基上。

基层可以由各种材料组成,如砾石、碎石、碎石填充料等。

基层的厚度根据工程需要来确定,经常会进行夯实处理,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

2.底基层: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主要用于支撑和加强上部结构。

它在承载上部结构荷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补充扩散和水平分散作用来减少上部结构的应力集中。

底基层的厚度通常较基层厚,可以使用碎石、砾石、石灰碎石混凝土等材料作为填料。

3.配底层:配底层是用于进一步加固路面结构的一层。

它通过优化填料类型和粒径来提高路面的荷载分散能力和抗水平移能力。

常见的配底层材料包括碎石、砾石、砂石等,其厚度通常在10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

4.配筑层:配筑层是路面结构中的关键层,也是最上部的一层。

它通常是由水泥混凝土材料制成,其主要功能是承载交通荷载、分散荷载到下面的层,提供舒适、平稳的行驶表面。

配筑层的厚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通常在150毫米到250毫米之间。

5.路面结构的保护层:为了保护路面结构免受水、化学物质和机械作用的损害,常常需要在路面上涂覆一层保护层。

保护层可以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减少裂缝和破坏的发生。

常见的保护层材料有乳胶、沥青、聚合物改性材料等。

总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是一种复杂的体系,由多个层次的材料构成。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行驶舒适性。

因此,在进行道路铺设和维护时,需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充分认知,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5)h
5~10cm 填缝料
3~4cm
h/2
h/2
拉杆
10cm
平缝加拉杆型
防锈涂料
h/2
h/2
1:4
0.1h
企口缝加拉杆型
缩缝做成假缝形式,即铺筑时仅在板的上部设缝槽,而板 的收缩和翘曲会使缝槽下的混凝土自行断裂。由于断裂表面 凹凸不平、互相嵌锁,使这类接缝具有一定的传荷能力。缝 槽深度要适中,过浅,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 不能保证以后的断裂发生在接缝的位置上;过深,不规则断 裂面积过少,接缝的传荷能力就降低。一般缝槽深为 1/4~1/5h。槽宽尽可能窄些,一般为3~8mm。纵向缩缝也应设 拉杆,以避免板块横向位移并保证接缝的传荷能力。
② 胀缝: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张,从而避免 产生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同时也能起到 缩缝的作用。
③ 施工缝:每天完工或因雨天及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施 工时,应做到胀缝处或缩缝处,并做成施工缝的构造 形式。
1)纵缝: 有缩缝和施工缝;当一次铺筑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施工缝。
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路面容许的板宽(4.0~4.5m)时,应设纵向缩 缝。
普通混凝土路面
二、钢筋混凝土路面 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有纵、横向钢
筋(或钢丝)网的混凝土路面 适用于:
1) 混凝土平面尺寸较大 2) 路基或基层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 3) 板下埋有地下设施(涵洞等)
三、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除在邻近构造物处或与其它路面交接处设置胀缝,以及视施
工需要设置施工缝外,在路段长度范围内不设横缝,而配置纵向 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的混凝土面层 。
第一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与特点
3. 类型: 1)普通混凝土(素混凝土) 2)钢筋混凝土 3)连续配筋混凝土 4)预应力混凝土 5)装配式混凝土 6)钢纤维混凝土等
3. 类型
一、普通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 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素混凝土路面用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面板必须设置在坚固耐久的基础之上,以保证素混凝土路面满足行 车要求。 )
②基层材料选择:
适宜于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和底基层类型 表2-4.1
交通荷载等级
基层类型
底基层类型
极重、特重 重
中等、轻
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
级配碎石
沥青混凝土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 石,石灰、粉煤灰稳定 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
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
未筛分碎石、级配砾石, 或不设
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 灰稳定碎石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及其基本要求 2、垫层 ①改善路基水温状况; ②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 ③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以减少路基顶面的应力和变形; ④达到路面结构总厚度;(对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有最小
防冻厚度要求) ⑤具有一定的强度、好的水稳性、抗冻性。
• 2、垫层 • 遇有下列情况时,需在层基下设置垫层:
五、装配式混凝土路面 在工厂中把混凝土预制成板块,然后运至工地现场装配而
成的混凝土路面。 适用于:
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大型基建场地、停车站场和软弱土基上
六、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些低碳钢、不锈钢纤维或其它纤维
(如塑料纤维、纤维网等),即成为一种均匀而多向配筋的 混凝土路面。
特点: 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抗冻性、抗
冲击性、抗磨性、抗疲劳性;在路面工程中应用钢纤维混凝 土可以明显减薄厚度,改善路用性能。
第二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及其基本要求 1、路基 ①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②路基产生不均匀支承的原因 ➢ 不均匀沉陷 ➢不均匀冻胀 ➢膨胀土
③处理措施 选择填料 控制压实度和压实时的含水率 加强路基排水设施 对路基上层土进行处理
未筛分碎石
③注意事项: —承受中等或轻交通荷载时,可不设底基层; —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 (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上路床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 通)时,应设置底基层。 —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 料等。 —宽度比面板宽30-65㎝,或与路基同宽。
一、接缝 1. 设缝目的: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的胀缩应力、翘曲
应力和施工要求。
温度升高时
温度降低时
2. 接缝种类:
⑴ 从接缝的方向分:横缝、纵缝 横缝: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接缝
纵缝:平行于行车方向的接缝源自.⑵ 从接缝的功能分:缩缝、胀缝、施工缝
① 缩缝:保证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时沿该薄 弱断面缩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4、面层
•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 选择方法: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 —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
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等有可 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 层。
其它面层类型选择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主要构造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一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与特点
1. 定义: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材料的一种路面
❖ 2、特点
❖ 优点: ▪ 强度高: ▪ 稳定性好: ▪ 耐久性好: ▪ 养护费用少,运输成本低 ▪ 抗滑性能好 ▪ 有利于夜间行车
• 缺点:
– 水和水泥用量大 – 有接缝,舒适性差 – 开放交通迟: – 修复困难: – 对超载敏感;
混凝土路面对路基和基层的要求 3、基层 和底基层 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适当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强,坚实、 平整、整体性好。 ①作用 • ⑴防唧泥、冰冻。 • ⑵减小路基顶面的压应力,并缓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对面层的
影响。 • ⑶防水(如图) • ⑷为面层施工提供方便(立侧模,运送混凝土混合料)。 • ⑸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四、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事先在工作截面上施加压应力,以提高它的抗弯拉强度,提
高承受荷载能力。
优点:1)路面板厚度小; 2) 接缝数量少,行车平稳性好; 3) 横向开裂少,路面耐久性好;4)用筋量小;5)养护需求少。
缺点:需大量的预应力筋腱,施工工艺较复杂,手工操作的工作 量大,难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施工,初期投资较大。
—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规范规定最小防冻厚 度要求时,其差值应以垫层厚度补足;
—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 设置排水垫层;
— 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 性垫层。
• 注意事项: —垫层的宽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半刚性垫层可采用低剂量无极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