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竞赛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的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的评分标准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从而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意识评分。
1. 清醒,患者有意识,能够做出自主行为,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评分为3分。
2. 有意识但反应迟钝,患者有意识,但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如需要重复刺激才能做出反应。
评分为2分。
3. 无意识,患者昏迷或无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评分为1分。
二、呼吸评分。
1. 正常呼吸,患者呼吸正常,每分钟12-20次,无异常呼吸音。
评分为3分。
2. 不规则呼吸,患者呼吸不规则,如呼吸急促、浅表、不规则等。
评分为2分。
3. 停止呼吸,患者呼吸停止,无自主呼吸。
评分为1分。
三、循环评分。
1. 有脉搏,患者有脉搏,心跳正常。
评分为3分。
2. 无脉搏或心跳不齐,患者无脉搏或心跳不齐,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评分为2分。
3. 心跳停止,患者心跳停止,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评分为1分。
四、综合评分。
根据以上意识、呼吸、循环三个方面的评分,可以对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评分为9-10分时,属于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评分为6-8分时,属于危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评分为3-5分时,属于一般情况,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评分为1-2分时,属于危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五、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不受阻塞。
2.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注意正确的手法和力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救护措施。
以上就是心肺复苏的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评估患者的状况并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为身边的人提供及时的救助。
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如下:
1.动作熟练、仪表整洁、说话连贯、不打颤,可得10分。
2.按压手法正确,按压深度合适,可得10分。
3.熟练的进行3个循环的心脏按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可得10分。
4.进行3个循环的按压以后对血压、脉搏、呼吸等进行复测,可得10分。
5.如果3个循环的按压以后仍然没有恢复正常的呼吸及心跳要及时的行电
除颤治疗,可得10分。
根据操作的要领及操作的准确性对分数进行一个汇总,一般分数超过80分就可以判定为及格。
如果分数低于70分说明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要领,需要复试。
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操作和评分标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以便考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紧急救护技术。
一、胸外按压。
在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按压的力度和频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
在考试中,评分标准如下:1. 深度,胸外按压的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2. 频率,按压的频率应保持在100-120次/分钟。
3. 整体操作,考生应该能够保持正确的按压位置和手法,保证按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人工呼吸。
除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也是心肺复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考试中,评分标准如下:1. 气道开放,考生应该能够正确地打开患者的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吹气量,每次人工呼吸应该使患者的胸部明显抬起,但不应过度。
3. 频率,人工呼吸的频率应该与胸外按压相匹配,保持在30:2的比例。
三、整体操作。
在考试中,除了单独评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外,还会对考生的整体操作进行综合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协调性,考生应该能够保持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协调性,确保两者之间的衔接流畅。
2. 持续性,考生应该能够保持心肺复苏操作的持续性,不间断地进行急救操作直至专业人员到场。
3. 注意力,考生应该能够保持专注,不受外界干扰,确保急救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评分细则。
在考试中,还会根据具体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评分。
评分细则如下:1. 操作规范,考生应该能够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心肺复苏,不出现操作失误。
2. 急救技巧,考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急救技巧,如正确的手法、力度和频率等。
3. 应变能力,考生应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急救情况。
总结。
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是对考生进行急救技能的全面评价,考生们需要在考试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急救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认真的学习和练习,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为挽救更多生命做出贡献。
心肺复苏评分标准(新版)

评价
掌握注意事项,能经常检查复苏效果
动作熟练、方法流程准确。掌握有效指征
5
一项不符合 扣1分
(
时间
操作时间(4min)
每超30s扣总分分,计时从 携物至病人床旁开始到重 新评估
总分
100
日期:主考人签名:
5、按压手法:一手掌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在其手背 上,双肘伸直,掌根部用力,十指上翘,上肢垂直患者胸壁, 以版部为支点率直往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 次分,按压时胸壁完全回弹
6、按压30次后,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分别清除口腔异物和分 泌物,取下假牙,头摆正,打开气道。
7、人工呼吸:吹气二次,(口盖纱布,口对口要包严,吹气时 捏紧病人鼻翼,吹气后松开手)应在10秒内完成,每次吹 气时间大于1秒钟。按压呼吸不能同时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之间有间隔
8、)
H.两次人工呼吸之后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按照按压与吹气之 比30:2的比率连续做五循环,之后进行再评估。
10、整理病人衣裤,撒去木板,头偏向一侧,枕立于床头,整理床单 位,撤去用物,做好重症记录。
2
3
3
A
2
40
5
17
5
>
3
动作迟缓扣
2分
一项不符合 扣1分
未置于硬平 面上扣1分
&
按压一次不成 功扣分
吹气一次不 成功扣1分
*
少1个循环扣
1分
观察 指导
评估病人复苏有效:(首先)摸到大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 评估意识(病人有反应);颜面、口唇皮肤色泽转红润:瞳孔对 光反应存在。(口述)
5
一项不符合 扣1分
终
未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报告时间
3
5
2
2
4
0
1
3
0
0
2
0
5
八、抢救成功,清洁口鼻面部,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10秒)
5
4
2
2
评 价
15
1.急救意识强。
2.操作熟练、规范。
3.病人无不良反应。
4.时间毎超过1分钟扣2分。
5
5
5
4
4
4
3
3
3
2
2
2
操 作 流 程
5
一、发现病人晕倒或意识丧失
看四周再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5
4
3
2
10
二、判断病人意识,确认心跳停止,立即呼救。
1.迅速判断病人意识:呼叫病人,轻拍病人肩部,无反应,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5秒)报告时间
2.迅速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摆体位,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总分100分
操作时间:4分钟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 层级: 科室 : 得分 考核人 时间
项 目
分值
技术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操作前准备
10
1.仪表端庄,服饰整洁。
2.用物:简易呼吸囊、消毒纱布、弯盘、快速手消液、必要时备手套、按压板1块。
3.反应迅速、敏捷。
2
6
2
1
5
1
0
4
0
0
3
0
1.按压之后,判断患者颈部无损伤,口述颈部无损伤。
心肺复苏打分标准(新版)

心肺复苏打分标准(新版)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心肺复苏打分标准,以帮助急救人员在有需要时正确评估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
1. 评估指标
1.1 呼吸
- 0 分:无自主呼吸
- 1 分:呼吸频率小于10次/分钟
- 2 分:呼吸频率在10-29次/分钟
- 3 分:呼吸频率大于等于30次/分钟
1.2 循环
- 0 分:无脉搏
- 1 分:有脉搏但无效循环(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 2 分:有脉搏但心率小于60次/分钟
- 3 分:有脉搏且心率大于等于60次/分钟
2. 总分评级
根据呼吸和循环的评分,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 0 分:死亡(无自主呼吸且无脉搏)
- 1-5 分:严重(呼吸或循环评分为0,另一项评分为1-3)
- 6-7 分:危重(呼吸或循环评分为1-2,另一项评分为2-3)- 8-10 分:可疑(呼吸和循环评分均为2-3)
- 11-13 分:中度(呼吸和循环评分均为3)
- 14-18 分:轻度(呼吸和循环评分均为3,且其中一项评分为3+)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打分标准仅供参考,确切的心肺复苏评估结果应基于具体情况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判断。
另外,如有新的研究或指南发布,应及时更新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心肺复苏技能竞赛评分表

未检查或未卧硬板床-2
未去枕、未解衣服-2
操作者位置不当-1
四、立即胸外按压30次。(18秒)
1、立即行胸外按压30次,抢救者将一只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
2、最好呈跪姿,双肘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3、“颈动脉无搏动,呼吸停止!”确认病人心跳停止,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2秒)
10
未判断颈动脉或时间小(大)于10秒-5
未呼救-5
三、准备胸外按压。(5秒)
1、迅速将病人去除枕头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2、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3、站立于患者身旁,身体中轴平行病人双肩水平。
3、时间限定4分钟
14
急救意识不强-5
操作不熟练、不规范-5
每超过1分钟-2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未进行健康宣教-3
未整理床单位-2
提
问
5分
口述患者往往有三种复苏结果:
1、心跳呼吸均恢复,将患者摆为复苏体位(即挥手再见体位);
2、心跳恢复,呼吸未恢复,给患者继续人工呼吸;3、心跳呼吸均未恢复,继续给患者心肺复苏或电除颤。
5
漏口述一项-1
复苏体位摆放错误-2
评
价
14分
1、急救意识强
2、操作熟练、规范
1、瞳孔—散大的瞳孔开始回缩
2、面色—由紫绀变红润
3、大动脉—颈动脉可以摸到搏动
4、上肢收缩压—60mmHg
5、神志—眼球活动、对光反射出现,手脚活动
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简洁版)

手法正确2分,捏住鼻孔2分,保持气道通畅2分。吹气方法正确3分,胸廓扩张2分,无漏气2分,判断2分。
效果评估:复苏的有效指征:①自主呼吸恢复;②可触及大动脉搏动;③颜面、甲床、口唇、皮肤色泽较红润;④散大的瞳孔缩小;⑤血压恢复。
15
5个循环后评估,每项3分。
整理患者,沟通病情,继续生命支持。
6
操作时体现人文关怀。
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
单位:姓名:序号:得分:
项目
操作程序
分值
评分标准
减分
备注
环境评估
评估环境是否安全。
3
操
作
步
骤
判断意识及呼救:①快步走到病人右侧,双腿跪在地上,②轻拍病人双肩,③呼叫两次“同志,您怎么了,快来人抢救!”。
5
判断方法及时间3分,呼救及拨打120共2分
判断循环和呼吸:用右手的食吸、咳嗽和运动情况。
8
寻找按压部位2分,部位准确2分,双手放置正确2分,手指上翘2分。
按压:双肘关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不超过6cm),而后迅速完全放松并使胸廓复原,掌根不离开病人胸壁。正确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不超过120次/分)。
20
按压姿势4分,按压频率及深度每项5分,按压间隙完全放松3分,掌根不离开胸壁3分。
6
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手法2分,位置2分,时间1分。
体位准备:去枕平卧于硬板床,软床背部垫木板,将病人身体摆正。解开衣扣,松开腰带。
7
去枕2分,硬板床2分,病人准备2分
定位:为胸骨中下1/3处(或双乳头连线中点),左手掌根部置于定位点,右手掌根部重叠于左手背上,双手手指的指向与胸骨垂直,双手交叉,前端抬起或双手指均上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