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容重的测定
【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介绍土壤容重是衡量土壤质地和密实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或重量,常用于评估土壤的结构性状和压实程度。
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二、样材采集与处理1. 样材采集:从待测土壤的不同深度(通常是0-20厘米)均匀地采集土壤样本,并避免破坏土壤原貌。
2. 样材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本通过筛网过滤掉颗粒较大的杂质,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或纱布将土壤表面的水分吸干。
三、方法一:环刀法1. 准备工作:将环刀的刀口抹干净,并称重记录其质量。
2. 测定过程:a. 将土壤样本均匀铺平在清洁的水平台面上。
b. 用环刀有节制地向土壤垂直压入,直至环刀全部插入土壤,并保持垂直状态。
c. 用手拔出环刀,保持土样内环刀孔的完整性。
d. 将拔出的土样及环刀一同称重,并记录质量。
3. 计算土壤容重:用环刀在土样中插入和拔出的总质量减去环刀的质量,再除以环刀的体积,即可得到土壤的容重。
四、方法二:模塑法1. 准备工作:准备一个确定体积的容器(如模塑桶),将容器的质量称重并记录。
2. 测定过程:a. 确定一定体积的土壤样本(如1立方厘米),并将其均匀地放入容器中。
b. 用手掌或其他工具轻轻压实土壤,直至容器内的土壤表面与容器口齐平。
c. 用平刀或刮板将容器上多余的土壤刮平,使土壤与容器口平齐。
d. 将含有土壤的容器称重,并记录质量。
3. 计算土壤容重:用土壤的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再除以容器的体积,即可得到土壤的容重。
五、方法三:圆柱体法1. 准备工作:准备两个固定高度和孔径的圆柱形容器,并称重记录它们的质量。
2. 测定过程:a. 将第一个圆柱体容器(如高5厘米)均匀放满土壤样本。
b. 将土壤表面刮平,使其与容器口齐平。
c. 将第二个圆柱体容器(如高10厘米)放在刮平后的土壤表面上,轻轻压实,使其与土壤粉面对齐。
d. 将叠加好的两个容器称重,并记录质量。
3. 计算土壤容重:用整个圆柱体容器的质量减去空容器的质量,再除以上面一层土壤的厚度,即可得到土壤的容重。
土壤容重的测定

测定步骤: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50g(精确至 0.01),置于500ml三角瓶中,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 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加0.5mo1/L六偏磷酸钠60ml 中性土壤加0.25mo1/L草酸钠50ml 酸性土壤加0.5mo1/L氢氧化钠50ml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唐文浩
3土壤比重的测定
仪器设备:比重瓶(50ml或100ml),天平(感量 0.001g),电炉或砂浴,滴管。 测定步骤:将比重瓶盛满无二氧化碳的水(煮沸5分钟后 冷却的水),静置10分钟加塞,使多余的水从瓶塞毛细管 中溢出,用滤纸擦干比重瓶外壁、称重(W1)。然后将 比重瓶中的水倒出一半,将通过1mm筛孔的10g风干土土 样用小漏斗小心装入比重瓶中,轻轻摇动,使土样与水充 分混合;为了除去土和水中的空气,须将比重瓶加热煮沸 1小时,在煮沸过程中经常晃动比重瓶,以驱除水及土样 中的空气,使水和土更好的接触。冷却后,用滴管加满无 二氧化碳的水,在室温下再静置10min,加塞,使多余的 水从瓶塞毛细管中溢出,用滤纸擦干比重瓶外壁,称量 (W2)。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唐文浩
将分散剂加入盛有土样的500ml角瓶中,再加入软水(或 蒸馏水),使三角瓶内土液体积约达250ml,盖上小漏斗, 摇匀后静置2h并经常摇动三角瓶,然后放在电热板或砂浴 上加热煮沸,仍不时摇动,煮沸后保持微沸1h,待冷却后 将此液倒人1000ml量筒中,用软水稀释至1000ml处,用 搅拌棒将悬液上下搅动1min(相当于起落各30次),立 即记下时间,悬液若产生气泡应滴加异戊醇消泡。在土粒 沉降25min之前20s轻轻放入比重计测定物理性粘粒(< 0.01mm)含量,到25min时读数(以弯月面上限为准), 设读数为A,同时用软水加分散剂做空白测定,设25min 空白测定比重计读数为B。对以上测定过的土壤悬液重新 搅拌lmin,静置48h,测定粘粒(<0.001mm)含量,设 48h比重计读数为a,48h空白读数为b。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测定土壤容重的常用方法包括:
1. 土柱法:将土壤样品取自野外或实验田,并按照一定的湿度条件将其填充到圆柱形容器中,利用对比体积测定容器内土壤的重量,然后根据土壤体积和重量的比例计算土壤容重。
2. 刨凿法:将土壤样品取自野外或实验田,并根据一定的湿度条件将土壤分层,然后利用凿子或刨子等工具将土壤样品刨出,称重并计算体积,最终计算容重。
3. 地铁及模具法:在野外或实验田中,以一定的孔径和深度开挖一个洞坑,然后将洞坑中的土壤样品装入模具中,利用模具的体积和重量计算土壤容重。
4. 铛击法:利用铛击仪器将直径和长度固定的圆柱形钢模垂直地插入土壤中,然后测量土壤柱体的长度和重量,最终计算容重。
5. 高频振动法:利用高频振动仪器将土壤样品振动,根据振动频率和土壤体积的关系计算土壤容重。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土壤容重的测定。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一般耕作层土壤容重1~1.3克/厘米3,土层越深则容重越大,可达1.4~1.6克/厘米3,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越好。
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很多,着重介绍环刀法:1、仪器:环刀(容积为100厘米3)、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烘箱、环刀托、削小刀、小铁铲、铝盒、钢丝锯、干燥器等。
2、操作步骤:先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然后挖掘土壤剖面,观察面向阳。
挖出的土放在土坑两边。
挖的深度一般是1米,如只测定耕作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特征,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每层重复3个。
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涂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
若土层坚实,可用手锄慢慢敲打,环刀压入时要平稳,用力一致。
用修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取出已装上的环刀,细心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外面的土。
同时在同层采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自然含水量。
把装有样品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随即称重(精确到0.01克),并记录。
将装有样品的铝盒烘干称重(精确到0.01克),测定土壤含水量。
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样品测定土壤含水量。
3、结果计算:环刀容积按下式计算:V=лr2h式中:V——环刀容积(厘米3);r——环刀内半径(厘米);h——环刀高度(厘米);л——圆周率(3.1416)。
按下式计算土壤容重:rs=g.100/v.(100+W)式中:rs——土壤容重(克/厘米3);G——环刀内湿样重(克);V——环刀容积(厘米3);W——样品含水量(%)。
此法允许平行绝对误差<0.03克/立方厘米,取算术平均值。
1|评论。
土壤容重的测定

土壤容重的测定严格的讲土壤容重应称干容重,又称土壤密度,用符号表示,土工上也称干幺重。
其含意是干基物质的质量与总容积之比:mmss,,, sVV,V,Vatsw总容积V包括基质和孔隙的容积,大于V,因而ρ必然小于ρ。
若土壤孔tsbs-3-3隙V占土壤总容量V的一半,则ρ为ρ的一半,约为1.30g?cm,1.35g?cmptbs-3左右。
压实的砂土ρ可高达1.60g?cm,不过即使最紧实的土壤ρ也显著低于ρ,bbs因为土粒不可能将全部孔隙堵实,土壤基质仍保持多孔体的特征。
松散的土壤,-3-3如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或耕翻耙碎的表土,ρ可低至1.10g?cm,1.00g?cm。
泥炭b土和膨胀的粘土,ρ也低。
所以ρ可以作为表示土壤松紧程度的一项尺度。
bb3.3.1 方法选择测定的土壤容重通常用环刀法。
此外,还有蜡封法,水银排出法,填砂法和射线法(双放射源)等。
蜡封法和水银排出法主要测定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坚硬和易碎土壤的容重。
填砂法比较复杂费时,除非是石质土壤,一般大量测定都不采用此法。
射线法需要特殊仪器和防护设施,不易广泛使用。
3.3.2 测定原理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土样,使土样充满其中,烘干后称量计算单位容积的烘干土重量。
本法适用一般土壤,对坚硬和易碎的土壤不适用。
3.3.3 仪器环刀(容积为100);天秤(感量为和);烘箱;环刀托;削土刀;钢丝锯;干燥器。
3.3.4 操作步骤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按使用要求挖掘土壤剖面。
一般如只测定耕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特征,按剖面层次,分层取样,耕层4个,下面层次每层重复3个。
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擦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
用修土刀切开环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和擦净环刀两端及外面多余的土。
同时在同层取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容重的概念;2.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3.分析土壤容重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圆柱体取样法,二是小气囊取样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仪器:试验托盘、测量坐标板、钢尺、容积筒、电子天平、小气囊容重仪;2.材料:黄壤土样品。
四、实验步骤1.准备试验托盘:将试验托盘清洗干净并晾干;2.准备土壤样品: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杂质和可见根系去除;3.制备土壤试样:将土壤样品均匀放入试验托盘中,每个实验托盘填充的土壤样品高度大约为2.5厘米;4.测量重量:将试验托盘放在电子天平上,并记录下试验托盘和土壤样品的总重量;5.测量土壤体积:将测量坐标板放在试验托盘上,并使用钢尺测量土壤样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6.天平记录:将试验托盘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试验托盘的重量;7.计算容重: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容重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壤容重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土壤容重的数值。
通过与标准容重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土壤的致密程度。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容重的大小与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根系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土壤容重过大时,根系的生长受到限制,作物的根系无法伸展,从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2.土壤容重的测定可以采用圆柱体取样法或小气囊取样法;3.土壤容重的大小影响着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根系的发育;4.合理控制土壤容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七、实验改进1.增加重复试验次数,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2.选取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进一步研究土壤容重与土壤性质的关系;3.进一步探究土壤容重对不同作物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垂直一维入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观察土壤垂直入渗过程,测定土壤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根据实测的累积入渗量计算相应的入渗率;通过土壤入渗实测资料,验证土壤水分运动参量间关系,如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关系、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关系、入渗率与时间关系、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关系、入渗率与湿润锋关系等,验证描述垂直一维入渗的常用模型,如考斯加可夫模型(Kostiakov)、菲利普模型(PhiliP)等;测定实验结束时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绘制土壤含水量剖面曲线。
入渗是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水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径流形成过程、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
垂直入渗是有重力作用的一维入渗,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入渗距离(即湿润锋的位置)是描述入渗过程的重要特征量,针对于具体的入渗边界条件,上述特征量的取得对于区域产流产沙估算、农田灌溉、农田排水、地下水补给等效果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由土柱和马氏瓶组成,土壤吸渗水分,土面上的水分减少,供给水面下降,使马氏瓶出水口所受外部压力减小,与马氏瓶内部压力差达到马氏瓶灵敏度时,马氏瓶进气口冒气泡进气,马氏瓶中的水流向土柱,如此反复,马氏瓶定水头自动供给土柱水量。
三、实验设备和装置
垂直入渗实验装置形式多样,但都由实为常用的垂验土柱和供水装置组成,图5-2
直入渗实验装置。
实验土柱:目前,已发表论文中试验土马氏瓶可~20cm,土柱直径减小,柱直径范围在4.0供水管水层减小实验土样用量。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马进气口出水口进水口氏瓶截面积应相应减小,为了便于观察湿润锋和马氏瓶液面变化,实验土柱和马氏瓶用湿润锋~1透明有机玻璃管制成,土柱管壁交错打上土柱4排取土孔。
出水口供水装置:供水装置采用带刻度的改进水室的马氏瓶,可实现恒定水头下自动供水。
改进的马氏瓶的工作原理:马氏瓶供水垂直入渗实验装置示意图5-2 图(高于马氏瓶出管的出水口所受压强等于P内(高于马),也等于)加上马氏瓶内空气压强水口的马氏瓶内水层的静水压强(hPP外马马);土壤吸渗水分,使土柱(P))加上大气压强h氏瓶出水口的土柱内水层的静水压强(大土11
共页1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内供给水量减少,即供给水面下降,使得马氏瓶出水口所受压力P小于P,当供给水面内外继续下降,使ΔP(P-P)达到一定数值,达到马氏瓶灵敏度时,马氏瓶中的水流向土柱,外内马氏瓶进气口冒气泡进气,增大马氏瓶内空气压强,当马氏瓶供水管的出水口所受压强P内再次等于P时,马氏瓶进气口停止进气,马氏瓶中的水停止流向土柱;如此反复,使得马外氏瓶定水头自动供给土柱水量。
改进的马氏瓶的操作方法:将马氏瓶灌水口打开,关掉进气口和供水口,由灌水口向马氏瓶灌水,待灌到合适位置时,将灌水口塞子塞紧(或阀门关闭),打开供水口排气,当供水口不再流水时,表明排好气,关掉马氏瓶供水口。
将马氏瓶放在合适位置,将马氏瓶的供水管接在土柱的进水口处。
调整马氏瓶高度,打开供水口和进气口向土柱供水。
其它设备和仪器:土样、天平、铝盒、滤纸、量筒、洗耳球、小型取土钻(也可以用其它设备代替)、秒表、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土样经风干过2mm筛,按要求容重分层装入实验土柱,填装方法为:
V体积所用干土重。
先计算按要求容重填装
2??????m?V?R?H(1-1)干m RHRH为分;为土柱半径、高为,cm的环体所装干土质量,式中:g为半径为;干3-3?VRH、为要求达到的土壤容重,g.cm层装土高度,cm;高为为半径为的环体体积,cm。
;V体积时所用湿土重为由于装土时常用一定含水量的湿土,按照要求容重填装?m)1?(m?(1-2)= 干湿?m V时所用含水量为θ的湿土重,g为按土壤容重;填装体积θ为填装所用式中:湿3?,m=854.12g,
2.0=30cm, =1.436g/cm。
此次试验%R=2.5cm,H=15×湿土的含水量,=852g
m湿装好后土柱应放置24h,使土壤剖面含水量均匀。
将排好气的马氏瓶安装在合适位置(进气口高度略大于土柱设计水层高度),提高马2.然后拧紧进气口,氏瓶供水管末端与进气口齐平,使供水管完全充水,打开供水口和进气口,将马氏瓶供水管接到土柱的进水口上。
,打开马氏瓶进气口,同时计时,开始实验。
记下马氏瓶初始读数H3.0,,5min,7min,10min15min,在实验过程中4.,根据由密到疏的原则(如1min3min,)记录入渗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和马氏瓶
液面刻度。
90…,,30min45, 60min minmin用量筒量出土面上关掉马氏瓶出水口阀门,,5.当入渗达到稳定后结束实验拧紧进气口,剩余水量W。
从湿润锋向上开始从取土孔迅速取土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0
11
共页2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五、数据记录
010C 总入渗时间70min 空气温度剩余水量35ml
3 1.436g/cm 土壤容重土壤初始含水量0.7%
2土柱直径马氏瓶截面积(S)6.73cm 2.5cm
垂直一维入渗实验记录表
注:累积入渗量为某一时间内马氏瓶液面下降高度乘以马氏瓶截面积,然后减去剩余水量(实验结束时土柱内剩余水量)的差。
11
共页3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入渗后土壤含水量测定记录表
六、结果分析
1.通过实测资料,在EXCELL中绘制出土壤含水量分布曲线,绘制入渗量与时间关系曲线、湿
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关系曲线、入渗率与时间关系曲线、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关系曲线、入渗率与湿润锋关系曲线,各曲线图见附录。
2.根据实测资料,验证考斯加可夫入渗模型()、菲利普入渗模型(),利用考PhilipKostiakov斯加可夫入渗模型()和菲利普入渗模型()建立的累积入渗量和时间的关系,通过PhilipKostiakov推导,求出入渗率方程。
七、分析思考
影响垂直入渗的因素很多,如土壤初始含水率、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入渗水头、入渗溶液等。
影响因素不同,垂直入渗特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设定因素水平,研究某一因素或多因素对垂直一维入渗特性的影响。
八、注意事项
1.土样填装好后,在土面上放一张比土柱内径略小的滤纸,避免瞬时进水时冲刷土样表面。
2.由于垂直入渗的有机玻璃管直径一般在10以上,而最初入渗速率大,若用马氏瓶cm供水至预定水头,需要时间长,影响实验精度,可提前计算好设定水层厚度所需水量,用量筒量出,瞬时灌入土柱中,同时打开马氏瓶进气口供水,按下秒表计时,这样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土层上面达到预定水头。
11
共页4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土壤含水量分布曲线
31.0%
30.5%
30.0%
29.5%
29.0%含水28.5%量
28.0%
27.5%
27.0%
26.5%
35301520251005
距离
11
共页5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入渗量—时间关系曲线300
250200量渗150入10050080706030010204050时间11 共页6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湿润锋运移距离—时间关系曲线35
3025离20距移运锋润15湿10506050401002030时间11 共页7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入渗率-时间关系曲线30
2520率渗15入105080706030010204050时间11 共页8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累计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关系曲线35
302520锋润湿151050250200150050100累计入渗量11
共页9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实验报告
入渗率-湿润锋关系曲线30.0
25.020.0率渗15.0入10.05.00.035302550101520湿润锋11
共页10 第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农业工程实验技术课程编号:SX0101X09 课程类型:学位课考核方式:考查
学科专业:农业水土工程年级:2012 姓名:张廷强学号:10076120270
河北工程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