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宣传海报
晋商文化(精编课件).ppt

精品课件
东渡日韩、北达俄蒙、西越天山、南抵东南亚诸国
纵横欧亚九千里,精品称课件雄商海五百年。
(三)从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
金融业全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日升昌票号的建立,标志着山西 商人在经营甚为发达的商品贸易的同时,其中 心开始转向以汇兑业为主的票号。山西票号很 快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金融资本集团。 晋商最辉煌的一百年。是金融业把晋商推向 它事业的顶峰,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晋商经营范围和地区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帮, 更重要的是,它的金融业是其他商帮远远无法 比拟的。
精品课件
日升昌 蔚丰厚 日新中
祁县乔家大院 祁县渠家大院 太古曹家大院 长治申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 榆次常家庄园
联络乡谊聚会议事 沟通信息维护利益 公议现行祭祀神灵 聚岁演戏举办善举
精品课件
晋商精神: 精 神:宗旨;意义。 晋商精神: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
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一种共 同的信念和追求,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厚的经 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 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意志等。
汇兑+存款+贷款—利用承汇期,占用客户现金放高利贷。 精品课件
“既无长途运现之烦, 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 而收解又可两清。 商业之兴, 国富以增, 票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评价山西票号的贡献。
精品课件
“日升昌”的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经营的商品不是一般货物 而是金融汇票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它就如同一张很值钱的纸。 只有雷履泰自己清楚,他其实是在经营一个 被称为“信誉”的观念。
即成为晋商文化的完整体系。
精品课件
晋商文化精髓的六个方面

晋商⽂化精髓的六个⽅⾯晋商⽂化精髓的六个⽅⾯晋商⽂化在我国商业思想⽂化史上产⽣了强⼤的吸引⼒、凝聚⼒和创造⼒。
其精髓表现在六个⽅⾯: ⼀、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念。
⼭西⼈受孔孟之道影响,崇尚信义,在其重商⽴业的创业思想指导下,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为规范,主张“君⼦爱财,取之有道”。
古代中国,⼏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庙、关庙,很多关庙由⼭西商⼈所建。
关庙作为祀奉关云长的地⽅,之所以被⼭西⼈百般信崇,均在于“信”、“义”⼆字。
⼆、博⼤宽厚的经营胸怀。
博⼤宽厚是晋商⽂化的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柱。
胸怀宽⼴,眼光远⼤,使晋商具有在商海中游刃⾃如,审时度势,洞察机遇的锐利眼光;敏于观察商情,捕捉战机,采取主动,适机⽽上,乘胜获取战果的机智头脑;宽厚待⼈,以义取财,以利厚⼈,增强友谊,在化解业务纠纷和协调师徒关系⽅⾯展现的⼤家风度。
太平尉家在明末清初还是封建⾏店的⼟财主。
雍正、乾隆时期,尉家家主尉佳瞄准江、淮、⼭、陕“民稍宽厚”的有利环境和两湖、安徽丝绸丰收的有利机会,从⼭、陕收购铁、盐、⽪、⽺、烟叶、⽊材等转运两湖、江淮,⼜由江淮贩运丝、茶转销内地,由单⼀经营发展为多种经营,由商业投资转变为⾦融投资,逐步扩⼤了银号、钱庄的经营业务。
号铺由⼭西、河南发展到安徽、湖北、四川和扬州、苏州、杭州等富庶地区,⿍盛时期可“⽇进万⾦”。
尉家兴旺的另⼀原因,是重视精神价值,对待店徒,平等宽厚,薄利厚薪,实⾏⼈股三七或四六分红。
为安定号员思家⼼理,每年派出尉家戏班,按每天⼀号巡回演戏慰问。
三、兼容并蓄的经营⽓度。
表现在经营管理上既能与⼈宽容共处,和平共事,⼜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
太平王家从清初王太来发家,到王协于乾隆四⼗⼋年(公元1783年)癸卯科考中举⼈,是王家的⿍盛时期。
王协在乾隆南巡时,承办接驾差务,礼遇和珅,宽待同僚,在奸相专权的夹缝中危襟独洁,容忍共处。
还在两淮捐输军饷,取得“恩加⼗三级,晋资政⼤夫”的官衔,从⽽跻⾝“官商”职位,获得兼事经商的合法地位。
晋商文化精髓20个字

晋商文化精髓20个字
晋商文化精髓可以用“诚信、勤奋、谨慎、团结、创新”这20个字来概括。
1、诚信:晋商以诚信为本,注重信誉和口碑,讲究“一诺千金”,在商业活动中始终坚守诚信原则。
2、勤奋:晋商勤劳刻苦,不怕吃苦,勇于创业,不断追求卓越,为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谨慎:晋商在商业决策中稳健谨慎,重视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避免盲目冒险和投机行为。
4、团结:晋商注重家族和乡亲之间的团结合作,形成了紧密的商业网络和互助机制,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5、创新:晋商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为商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这些晋商文化精髓不仅是晋商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企业在商业竞争中应该借鉴和学习的优秀品质。
晋商文化

一:简答题:1:简述晋商的特点:晋商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商业金融业结合,重视行会作用,聘用同乡人。
有一下特点:第一,唐晋遗风的管理理念。
第二,关公崇拜的商业伦理。
第三,重商立业的价值观念。
第四,乡土轴心的理财文化。
第五,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
第六,官商相维的展业思想。
2:简述明清时期票号的组织架构:其组织结构为三种人:东家、掌柜、伙计。
大掌柜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东家不能插手经营活动。
掌柜和伙计可以人力入股,享有分红的权利。
票号的所有人员一律是山西人。
山西票号的血脉里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浸润,“以义制利”是其基本准则。
《清朝续文献通考》称:山西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3:简述晋商的关公信仰:什么是关公信仰呢?其实就是四个字:“忠义仁勇”。
晋商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关公的忠义诚信精神直接引入商界,作为经商的核心理念,提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主张经商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
晋商以关公等山西先圣先贤为楷模,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商号;在商道,讲仁义;与友交,讲信用。
宽厚待人,以义取利,以利厚人,表现了商道即人道的精神,培育了晋商忠诚、崇礼、仁义、守信等共性特征。
4:简述山西文化区的划分及特点: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有密切关系晋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耕读文化,农业生产以麦为主,饮食习俗以馍为主。
晋中地区:是古代中原民俗文化与北方民俗文化的交错之地,胡汉相融。
农业生产以麦为主,辅以杂粮晋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草原民族与农耕居民冲突的地带,农业生产以杂粮为主;饮食习俗吃莜面、土豆;上党(晋东南):出入河北、河南的重要孔道,太行山险峰陡立,农业生产以粟谷为主。
晋西地区:晋西地处吕梁山西侧至黄河以东,西渡黄河与陕北相交,汉时属西河郡地。
农业生产以粟豆为主。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山西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传承晋商文化

传承晋商文化昨天的晋商是山西的骄傲今天的晋商是山西的品牌明天的晋商是山西的梦想明、清、民国时代,晋商雄踞徽、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之首,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年。
人们往往把晋商与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提并论。
明清以来五百年间,当时的山西商人商路达数万里之遥,款项可“汇通天下”。
当时流传着“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
从蒙古草原的骆驼商队到扬州起锚的外贸大船,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醋坊到贵州茅台的酒厂,南起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到日本东京、大阪、神户、印尼爪哇、西达阿拉伯国家、里海,都留下了晋商的足迹。
晋商活动范围横跨了欧亚非澳四大洲。
晋商所到之处,设庄贸易,逐渐有小村镇发展为城市。
东北有“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内蒙有“先有复盛西,后有包头城”,青海有“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之说.。
一说到晋商,好像以晋中为代表,这是个历史的认识误区。
大量史料足以证明,临汾一带才是晋商的发源地,平阳商帮才是整个晋商的杰出代表,晋商文化也是临汾深厚文化底蕴的一大亮点。
晋中的几大家族主要兴盛于清朝中叶到清末的一百多年间,而平阳帮称雄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长达500年之久。
晋中几个大院无论考古价值还是建筑艺术都不能与襄汾的丁村老宅相比。
晋中是几个大院,丁村是整个村;晋中是晚清及民国建筑,而丁村是民代、前清、晚清分段建筑。
临汾人自古善于经商,这在史书中屡有记载。
明代全国较大的商业城市有33个,山西只有太原、平阳、蒲州(永济)三处。
明清时代,平阳府的亢氏,人称“亢百万”富可敌国。
据《清椑类抄》记载,“山西富室,多以经商起家。
平阳亢氏号称千万两,实为最巨”。
另据史载,襄汾的尉、王、刘、杨等家族及洪洞的刘家、李家等家族资产也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尤其是襄汾尉家在鼎盛时期“日进斗金”。
而晋中的晋商在清朝中叶开始兴起之时,平阳晋商几大家族资产早已达到数千万两白银。
传承晋商文化弘扬晋商精神的书法

传承晋商文化弘扬晋商精神的书法晋商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开创了许多商贸经验和文化传统,被誉为中国商业文化的瑰宝。
晋商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不仅对晋商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中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晋商精神是一种坚韧的精神,是他们在商业经营中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屈不挠、不畏艰辛的精神特征。
同时,晋商也是一个勤劳、勇敢、务实的群体,他们脚踏实地、诚实守信的作风,为中国商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晋商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晋商历代代表人物在书法艺术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们重视书法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将书法和商业经营贯穿在一起,体现了商贸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晋商书法注重技巧,兼顾笔墨和结构,常常以细密入微、刚柔并济、气势恢宏的艺术风格著称,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人学习书法和研究商业文化的重要依据。
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晋商文化,传承晋商精神,让晋商的勤劳、坚韧、务实和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发扬光大。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发扬书法艺术,深入挖掘其商业文化价值,将书法艺术与现代商业运作相融合,为推动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是中国商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晋商文化中汲取营养,弘扬晋商精神,学习和发扬晋商书法艺术,是我们不断推动商业文化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晋商文化

晋商历史:晋商简介——源远流长的山西商业资本明清晋商的性质;明清晋商的衰落成功之道:1、晋商精神2、经营意识3、组织管理4、心智素养山西票号:山西票号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山西票号产生的年代;山西票号的发展;山西票号的营业内容与范围;晋商票号历史的终结;清代山西票号分布图;著名商号:1、大盛魁;2、大德通;3、日升昌;4、蔚泰厚;5、蔚丰厚;6、天成享;7、合盛元;8、协同庆;9、六必居;10、广升药店惊天大盛魁;命运多舛的复盛公;日升昌,银行祖父的盛衰史;晋商名门:晋商家族文化;晋商八大家;祁县乔氏;祁县渠氏;平阳亢氏;平遥李氏;榆次常氏;太谷曹氏;介休范氏;介休候氏;介休冀氏;灵石王氏;蒲州张氏;蒲州王氏;晋商世家闻喜李氏;耕读商宦的灵石王家晋商名人: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开明富商渠本翘;由商而官展玉泉;独辟蹊径范世逵;盐商祭酒杨继美;崇尚仁德李明性;远见卓识李宏龄;票号始祖雷履泰;雄才大略王海峰;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乔致庸和他的后人;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社火;晋商与戏曲;晋商与晋剧;晋商与武术;晋商与科技;晋商家族文化;晋商与茶文化;晋商与古籍文物;晋商与饮食文化;晋商大院文化: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山西的大院文化;山西大院文化摭谈;晋商会馆文化;寻访晋商山西会馆专辑;晋商会馆:远方乡愁的慰藉;晋商史料研究:浅议晋商与晋商文化;晋商文化的内涵;晋商文化的启示;晋商的三种精神品格;晋商研究的发展与深化;多维视野中解读晋商;晋商及晋商精神的底牌;山西商人性格特征;长篇纪实:话说晋商长篇纪实晋中商帮兴衰史略电视片《晋商》解说词;电视片《晋商》视频晋商惨败深思录;晋商走向衰败原因分析;晋商兴衰,根在何处?;晋商为何衰落;从晋商文化看晋商的衰败;由票号衰亡引起的思考;山西票号衰亡研究;山西钱庄的衰落与影响;晋商批判;愧对晋商——兼驳晋商批判;打倒晋商;看看晋商那张失败的脸;晋商,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浅谈山西票号;山西票号的贡献;山西票号与家族管理;身股制,晋商创造票号辉煌的动力;闲话山西的当铺;山西当铺;晋商与政治;晋商保镖补遗;晋商与徽商的比较;论晋商的经营之道;李自成遗金与晋商起源的传说;晋商民居装饰中的行业遗风;山西民间票帖里的文化精髓;晋商在兰州的往事;碛口的商业兴衰;穿越历史再走西口;对西口的深度解读;西口文化的古今报告;走西口与旅蒙商;清廷西征与杀虎口的繁荣;杀虎口税关始末;万里茶路上的祁县魂;大盛魁与祁县;晋商张库商道兴衰;盐池,晋商的起点;古渡悠悠觅晋商;山西票号与张家口;晋商在张家口发迹;山西银号钱庄在张家口;大阳泉魁盛号兴衰记;兴盛一时的乾生恒棉店;推开常家庄园的三重门;晋商衰败的常氏样本;阳泉官沟张家兴衰记;榆次吉字连号大掌柜佘耀图话剧《立秋》尽现晋商兴衰成败;抱愧山西;明国初年的晋商们。
晋商文化PPT

山西人自宋元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崇商敬业的浓厚意识,鲜明地树立了“以商致财, 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这就为晋商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晋商同时还勤奋、刻苦、谨慎。正所谓五利之商跑得多,货物周转快,虽利薄但多销,少 取多予,勤俭而不伤廉。勤俭打造了晋商独特的气质风范。
爱国济民的精神
业,“进秋期山 较隋积了战山西 发唐著山国 的 向达 , ( 西 时 西 商 巅, 山 贮 商 期 南 业 峰商 西 ) 业 , 部 活 ,业 出 之 发 晋 有 动 晋税 现 理 展 文 了 起 商收 许 ” 。 公 交 源 雄居 多 被 晋 、 易 于 踞全 大 范 国 晋 活 原 全国 商 蠡 流 悼 动 始 国第 人 尊 亡 公 , 社 十五 , 以 公 也 商 会 大, 宋 为 子 发 业 末 商明 元 师 计 布 传 期 帮清 时 。 然 商 统 , 之之 期 魏 总 业 历 早 首际 , 晋 结 政 史 悠在 。, 山 南 出 策 久 远 则西北商,,古 走商朝业促春时
清朝扩大开放的边地贸易政策;
全国仅有的两处外贸商埠之一恰克图互市贸易;
清朝前期的恤商政策。
票号?哇塞 !好多钱, 我要当钱多 多……
晋商文化包括具 体的经商文化、 文化精神、行帮 票号………….
组织管理
精准而睿智的 经商眼光
资本运营中与时俱进 的制度创新 圆融有度的人事管 理策略
经商 文化
创业七招 向前看两年;少许诺,多兑现;在不需要钱的时候 借钱;分散客户;不要过早地追求盈利; 专注自己的领域;保持激情。
他对新晋商精神的看法是,在现代条件下,明清时代的晋 商文明固然要继承和发扬,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晋 商文化的新内涵,给晋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旭峰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制作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男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
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
现在被列为山西十大名胜之一的乔家大院,是在1986年底经重修后开放的。
此后,陆续又有祁县渠家大院、太古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出现在山西省旅游名胜行列之中。
这几处晋商宅院可说是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精华,同时,它也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的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结构
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
上面提到的四个大院,占地面
积从5000多平方米到一万多平方米。
其中王家大
院的开放面积1.1万平方米,这只是当年鼎盛时
期大院总面积的1/15。
难得的是,这些巨型宅院
的建设虽然在几百年间持续展开,但局部设计、
工艺技术、艺术风格方面却能保持协调一致、前
后统一。
40多年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
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
“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
为建筑上之荣耀。
”先后开放的这四处
晋商大院倒是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家大院完全是城堡式的建筑,院墙高大如城墙,以前更夫行走起上,清脆的梆子,声闻方圆十余里。
布局讲究方正和稳定,整
座大院结构是“喜喜”形。
家大院在建筑形式上十分讲究。
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石雕栏杆院、十一踩木质牌楼和包厢式戏台院号称“四绝”。
光是看屋顶的形制就极丰富。
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各不相同。
院与院之间均有牌楼相隔,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透露出些许书香之气。
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
主体“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
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这在以平房为主的北方民居中显得尤为突出。
家大院建在坡上,远望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山脉,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每一进都上一个高度,极具层次感。
院内俯仰可见的砖、木、石雕刻异常精美。
建筑构建无不精雕细刻。
每个门墩、石础都堪称艺术品。
这些宅院被称赞“汇末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
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
乔
渠 曹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