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农业机械化论文15篇(试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

农业机械化论文15篇(试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

农业机械化论文15篇试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农业机械化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合理地配置资源,引导参与农业机械服务的主体有序流动。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农业机械服务,明确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使我们的农产品生产的更好,相信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论文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论文农业机械农业论文农业农业机械化论文:试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论文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时代需求论文摘要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问题亟待解决。

从农机产品价格与售后服务、农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及农机发展政策层面,提出了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机化发展步伐较快。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生产中对适用机械化新技术和各种配套机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设备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料机械、园林机械、青贮机械、棉花、油粮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

1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1)牧草收获机械。

牧草收获机械过去只有在牧区需求,而现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养殖业发展较快,农民已有大量需求。

比如我们小麦种植区的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前都是白白烧掉,而现在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牛羊饲料,因此需要大量的麦草打捆机和玉米秸秆收获机等收获加工机械。

(2)马铃薯和果蔬机械。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果蔬面积的不断扩大,采用机械收获也是当务之急。

油菜、花生收获机械也有较大的需求。

(3)水稻插秧机。

农业机械中的先进农业技术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农业机械中的先进农业技术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农业机械中的先进农业技术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农业机械中的先进农业技术研究论文摘要: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进行了分析。

其次,列举了2个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例子。

最后,研究了给予农业机械中的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先进技术;农业生产;农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模式不仅仅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

机械作用于农业生产中改变了过去人力劳作下的现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分析农业机械的几种类型,研究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的种类研究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走向机械化时代。

在过去时代中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依靠农民的手工劳作,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存在低效率、低质量等问题。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及得到广泛的普及。

农业机械作用于农业生产不仅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并且还改善了过去形势下手工作业存在的很多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农产品加工保护不到位等,还受到天气、人身因素的限制。

总之,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环节,可大致把农业机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农田建设农田建设是农业生产极为重要的环节,利用农业机械进行农田建设可提高农田建设的效率和质量[1]。

只有首先保证农田建设的较为完善且不存在问题,才能确保后续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如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优质的水利建设可确保在农业生产中有充足的水资源利用,甚至会对农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防范水灾等。

1.2土壤耕种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都需要在符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下进行。

过去阶段下,大多数农业生产活动中都利用动物劳作进行土壤耕种,如利用牛来翻土。

虽然这种劳作方式节省了人力,但由于动物驯化难及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翻土效率并不是很高。

农业机械化专业论文2篇

农业机械化专业论文2篇

农业机械化专业论文标题: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综述第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摘要: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路径,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论文以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分类、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引言农业机械化是指将现代农业技术与机械化装备相结合,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和生产品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从传统的人力劳动的单一操作模式逐渐转变为机械设备辅助下的智能农业。

2. 农业机械化定义与分类本章节主要阐述了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和分类,将农业机械化分为农机工作机械化、田间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机械化和农田基本设施机械化等四个方面,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3. 农业机械化的优势本章节主要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也对农业机械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如机械设备维护与更新、技术培训和推广等。

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本章节主要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预测了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5.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本章节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推广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论本论文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分类、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本论文以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主要内容,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在耕作、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农业机械的技术研究论文4篇

农业机械的技术研究论文4篇

农业机械的技术研究论文4篇农业机械的技术研究论文4篇第一篇:农业机械的技术及发展一、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1.1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的行业特征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发展颇为重视,对农业机械研制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

所谓现代化农业机械就是立足传统机械,融合计算机、网络、仪器与控制等技术进行完善的,同时结合我国农业特征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建立的多功能化、精确化、工厂化与成套化的机械系统设备。

同时,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的影响,农业涉及到机械、电子、农业、气象学等多个专业,其研制过程属于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领域协作。

受到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业机械制造业的难度。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多采用传统设计方法,重复机型较多,导致型号杂,标准程度较低,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药加强产品的研制、生产与存储、维护与销毁等各个环节,通过虚拟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绿色评价技术,建立数字化的模型,进行具体生产阶段的模仿,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设计制造的目标。

1.2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第一,以网络化为基础的协调设计技术受到传统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农业机械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就要求进行资源的重组,以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虚拟技术等为支撑,将其运用到现代化农业机械设计中,实现绿色经济效应,提高信息共享度。

第二,面向现代农业机械研制的虚拟样机建模仿真平台开发技术受到农业机械工作对象复杂性的影响,增加了农业机械研制难度,根据传统设计理念,要先设计,后绘图,根据图纸设计样机,试验,发现问题后改进,周而复始,直到满意。

但这种设计方法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样机生产过程中不仅费时而且费力,但如果运用虚拟样机生产技术,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些问题。

但虚拟样机的开发属于系统性的工程,这就要求支持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共享,建立良好的网络化工作环境;同时要运用多学科领域的CAX/DFX工具建模,建立虚拟样机的仿真组件模型;另外,要注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于农业机械技术论文

关于农业机械技术论文

关于农业机械技术论文农业机械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才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机械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农业机械技术论文范文一: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探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将机械化通过宣传、试点的手段将其应用到农业的生产中。

它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将农业生产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

目前国家在各方面已经开始进行农业的推广工作,在地方设置相应的推广机构以及农机科研单位,服务于广大农村劳动人民。

虽然国家大力在做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制约着农村机械化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1.1资金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外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是农业生产总值的0.65%~1.1%,就算是在发展中国家平均的水平也达到了0.6%,但是在我国的平均水平大概在0.19%左右,而且平均费用更是少的可怜。

农业机械化运用大型的机器作为支撑,这就要求经费投入一定要得到保证,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经费严重的制约了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2]。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要有相应的培训经费,但是因为经费的缺乏,只能顾此失彼,所以很多技术人员的技术没有过关、更新、调整,各个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变化比较大。

出现了一种新人推广技术人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很少,重点推广技术的现象;老人有普遍是大中专学生、知识结构没有与时俱进;还有就是关于研讨单位的农业科技创新由于缺乏经费,研讨以及研发都没有到位,技术人员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培训,已经局限其发展。

农村基层的基础设施配套很差、推广的手段也很落后,在农村现代的一些设备都没有。

同时因为在操作中,很少使用录像设备,所以很多先进的作业环节没办法保存下来给农户宣传,这也制约了农村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发展。

农业机械方面论文

农业机械方面论文

农业机械方面论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行业的营销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业机械行业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和大显身手的地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农业机械方面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机械方面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影响分析农业生产的规模以及作业的组织模式与农业生产燃油消耗密切相关,作业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可以减少机具田间转移,降低机具空转运行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农机作业过程中的油耗。

一、作业规模对燃油消耗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的作业条件相对较差,农机作业规模较小也会导致农机油耗的增加。

据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手进行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农机作业规模与农机作业油耗密切相关。

1.机耕燃油消耗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机耕燃油消耗,除了跟机耕面积显著相关以外,还跟劳均耕地面积显著负相关,即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燃油消耗减少。

这表明,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机耕燃油消耗的一定幅度下降。

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也应该鼓励市场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研究发现,地形条件对燃油消耗不显著,可能由于机耕燃油消耗在平地和丘陵之间的差异并不大,或者目前的机耕作业主要在平地上进行。

水稻、玉米的种植比例对机耕燃油消耗影响也不显著,可能由于无论种玉米还是水稻,机耕环节所耗燃油差异不大。

2.机播燃油消耗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机播燃油消耗,除了跟机播面积显著相关以外,还跟劳均耕地面积和水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显著负相关,即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燃油消耗就减少。

这仍然表明,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机播燃油消耗的一定幅度下降,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应该鼓励市场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同时,由于水稻插秧机单位作业面积燃油消耗远低于旱作物机械播种单位作业面积燃油消耗,因此,水稻种植比例与机播燃油消耗也呈负相关,表示相对旱作物,水稻机械种植环节的单位作业面积燃油消耗要低于旱作物。

3.机收燃油消耗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机收燃油消耗,除了跟机收面积显著相关以外,还跟劳均耕地面积显著负相关,即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燃油消耗就减少。

农业机械毕业论文

农业机械毕业论文

农业机械毕业论文农业机械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篇论文将探讨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一、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传统的人力耕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受到天气和季节的限制。

而农业机械的出现,使得农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耕作、播种、收割等农业活动。

例如,拖拉机的应用使得耕地的耕作速度大大提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同时,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使得农民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机械减轻农民劳动负担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传统的农业劳动需要农民长时间弯腰劳动,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而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得农民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农业活动。

例如,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收割功能,不仅提高了收割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体力负担。

此外,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特点,使得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计划,合理分配劳动力,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

三、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尽管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机械的价格较高,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较高,难以承担。

其次,农业机械对于农民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维修能力。

然而,由于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农民难以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修方法。

此外,农业机械的维修和保养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而农村地区的技术服务相对不足,给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四、农业机械的环境保护作用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精选10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精选10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主要是对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及找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让我们共同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这个课题。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精选10篇之第一篇:推动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探析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农村的开展乃至乡村振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优势,并阐述了推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对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乡村振兴;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大量支持,以此来帮扶农业、农村、农民的开展。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把农业开展放在首位,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技术,而推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开展那么是实现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必经之路。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21年,陕西省统计局选取乡村样本,通过入户访问、实地调查、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发现,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向农业农村倾斜,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乡村振兴战略初显成效。

2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是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机器人等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开始向农业自动化迈进。

当今社会,农业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不单只涉及农业,而且还涉及牧、林、渔等,所以有一个系统的农业生产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方,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中联重科拖拉机,装载了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农机自动驾驶与辅助视觉导航系统,可实现拖拉机按照预定路径进行自动行进、自动对行、自动避障、定量播种等精准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论文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Present Situations and Prosp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No- tillage Planter学生姓名:刘东昌学生学号:2007307200460学生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黄海东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二○一○年五月摘要................................................................... ..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s (3)1 引言 (3)2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3)2.1保护性耕作的内容 (3)2.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和意义 (4)2.3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4)2.3.1起源 (4)2.3.2国外发展概况 (4)2.3.3国内发展概况 (4)3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的要求 .............................................. .5 4.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54.1 国外免耕播种机的现状................................................ .5 4.2 国内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6)4.2.1 玉米免耕播种机................................................ .64.2.2 小麦免耕播种机................................................ .64.3 我国免耕播种机存在的问题............................................ .65.发展前景.................................................................. .76.参考文献 (7)7.致谢 (8)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

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土壤风蚀与水蚀,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少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播种质量,提高作物产量,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

为此,通过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背景和意义的分析,论述了目前我国免耕播种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我国免耕播种机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免耕播种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农业工程;保护性耕作;综述;免耕播种机;发展Present Situations and Prosp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No- tillage PlanterAbstract:Human beings a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today on global warming,resources shortage,land degradation and population expansion. The development of CT(conservation tillage)should have big help to reply the challenges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rward.Conseivation tillage Can reduce wind and water erosion on soil,reduce cultivated frequency and soil compactedness,protect and improve soil structure,then improve seeding quality and increase the crop yield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Hence,through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ve cultivation ,this paper states present situation of no-tillage planter and its defects,and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china.Key word: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nservation tillage; summary; no-tillage planter;development1 引言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的大多数作业必须由机械完成,其所用机具种类比传统耕作机具少,但主要机具的结构和性能一般比传统机具复杂且要求高,特别是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

免耕播种机质量的好坏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2.1保护性耕作的内容保护性耕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一是保护性土壤耕作措施,这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措施,如免耕、少耕、坡耕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以及旱地在非耕不可情况下的防风蚀耕作等。

二是保护性土壤耕作措施与作物残茬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相结合的覆盖耕作。

三是保护性作物种植,即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轮作倒茬、间作、混作、套作、复种、插种等技术构建作物复合群体,增加农田的覆盖度和覆盖时间,防止土壤水蚀风蚀。

目前我国实施的坡耕地、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应用面积最大、效果最好、以种植保护性作物为主的农林结合、农牧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四是保护性工程措施,如山坡地水平梯田建造及耕作方法、沙地衬膜种植法。

五是农田防护林网和防风屏障的建植等。

保护性耕作的功能是使农田土壤不受侵蚀,保持土层稳定的结构状况,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核心是建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并可节本增效。

目的是实现农作物的持续稳产高产。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

2.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2]和意义1)由于地表土层松动减少,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覆盖的残茬还防能止水分蒸发,同时又是有机质的来源。

2) 减少耕作次数,大大降低耕作机组对耕作层的压实程度;保持了适当的空隙度,可减少土壤内有机质的分解速度,能持续供给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良好的蓄水保肥的性能。

3) 由于机组进地次数的减少,大大降低了耕作成本和劳动强度。

4) 防止风蚀和扬沙,解决农田冬春裸露易起沙的问题,对治理沙尘暴有明显作用,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3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国内外发展概况2.3.1起源[3]19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并采用机械化耕耙播种。

由于连年翻耕,植被被破坏,土壤遭退化,导致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黑风暴”。

仅1935年美国就毁掉300万hm2耕地,冬小麦减产510万t。

“黑风暴”推动了人们对传统耕作方法的反思和对保土保水新方法的探索。

1937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农民试验发现,在保证播种质量和有效除草条件下,免耕能够获得相同的作物产量。

经过20多年试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推广免耕法,80年代成为美国主流耕作技术,1995年更名为保护性耕作法。

2.3.2国外发展概况目前保护性耕作面积占耕地面积60%以上的国家主要在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和澳洲(澳大利亚等),欧洲保护性耕作面积占15%左右。

亚洲、非洲和前苏联国家保护性耕作面积相对较少。

2.3.3国内发展概况[4~8]我国干旱及半干旱耕地面积占52.5%,遍及北方16个省市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着土壤贫瘠、产量低、农民生活贫困和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两大问题。

需要既保护环境又增产增收的耕作技术。

华北一年两熟灌溉区存在着作业成本高、地下水严重超采、能源消耗大以及焚烧秸秆等资源可持续的问题。

需要既保持高产,又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成本和大气污染的可持续耕作技术。

主要发展过程如下:1)试验阶段(1991~1999年)1991年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机局等合作,开始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

先后在山西、河北建立了一批试验区、测试区。

试验设计了不同耕作和不同覆盖的处理。

经过8年试验,证明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北方是适用的,可行的。

筛选出了一批技术模式,开发出多种轻型保护性耕作机具。

2)试验示范阶段(1999--2004年)1999年,开始在河北、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等一年一熟地区试验示范。

2000年,开始在河北一年两熟地区系统试验。

2002年,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建设”项目启动。

当年在12个省区建立38个示范县。

保护性耕作进入政府推动阶段。

3)示范推广阶段(2005年至今)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

发展保护性耕作上升为国家政策。

2007年,在北方15个省市区共建立国家级示范县173个、省市级示范县328个,示范推广面积204万公顷,应用免耕播种机8万多台。

农业部计划2010年保护性耕作面积推广到400万公顷。

3.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的要求农作技术与农作机具是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范畴,前者是后者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并依赖后者而实现,后者为前者的实现而创制并能促进前者的发展。

同样,保护性耕作的大多数作业必须由机械完成,其所用机具种类比传统耕作机具少,但主要机具的结构和性能一般比传统机具复杂且要求高,特别是免耕播种机( 又称免耕覆盖播种机、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 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质量的好坏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故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9]:1) 播种机必须具备良好的清草排堵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残茬和秸秆对机器的堵塞,在不利的条件下播种时田间通过性能良好。

2) 开沟器应具有良好的破茬入土功能。

免耕地面较坚硬又有作物残茬,故要求开沟器入土能力强,开出利于种子和根系生长发育的种沟,沟形应利于种子发芽,动土少,利于保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