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冲刺笔记之极限法_毙考题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物理学方法)【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物理学方法3.1 复习笔记一、感觉阈限的测量(一)感觉阈限概述1.绝对阈限的定义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其操作性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
2.差别阈限的定义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其操作性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JND)。
(二)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1.最小变化法(1)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①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②被试报告有感觉时用“+”表示,报告无感觉时用“-”表示,不能肯定有无感觉时用“?”表示。
③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
在这个系列中被试有感觉和无感觉的转折点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④最后求得的绝对阈限是多次所得的系列绝对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2)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①在每一次试验中比较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
②被试可以有3类反应,表示为“+”,“=”,“-”。
③下限是指从“-”到“=”的转折点,上限是指由“=”到“+”的转折点,上限与下限之间称做不肯定间距(IU)或相等地带。
差别阈限(DL)等于1/2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被称为主观相等点(PSE),被试在作比较时,是以主观相等点为标准刺激。
④差别阈限也是多次试验后的统计值。
绝对差别阈限是指通过多次试验求得的平均差别阈限,如果标准刺激变了,那么所求得的绝对差别阈限也会改变。
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称做相对差别阈限。
(3)最小变化法中可能出现的误差①习惯误差习惯误差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时所引起的误差。
习惯误差导致递增系列的阈限增大,递减系列的阈限变小。
因此,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就可以断定被试存在习惯误差。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1、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的贡献冯特:1879年,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费希纳:率先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和后像,费希纳定律:S = K logR,第一次将人类心理现象进行了量化的表达。
创造了三种测量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艾宾浩斯:对记忆进行了研究,开创了实验方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
创造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新的变量测量方法:人工材料,节省法.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2、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自变量:在实验中研究者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的反应.额外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又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在实验中需要对其加以控制3、主、被试效应实验者(主试)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罗森塔尔实验”指人类被试者对待实验和实验者的特定态度和动机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4、因素型实验vs函数型实验因素型实验:是研究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产生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的实验。
(what)函数型实验:是研究各种条件怎样影响心理现象或行为的实验,它要探明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
(how)5、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
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1)个体的生长和成熟。
(2)历史因素。
(3)对被试的选择(4)被试的缺失。
(5)前测的影响。
(6)实验程序的不一致。
(7)主试与被试的相互作用(8)统计回归因素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
影响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2)被试者样本缺乏代表性(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6、实验报告的组成部分: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7、试验方法:(1)被试者:要说明被试者选择的方式,被试者的年龄、性别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情况,被试者的数目、及如何进行分组的,等等。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单选题1.事后回溯设计是:前实验设计2.在加因素法反应时中,刺激与数目选择反应时的关系是:线性关系3.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相比,信号检测论的优点是:能将辨别力与判断标准加以分离4.补笔测验用来研究:内隐记忆5.某小学90%以上的学生成绩在30分以下,这种现象是:地板效应6.注意研究中,所使用的双作业操作范式应遵循的原则:互补研究7.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实验心理学》8.依据误差对阈限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是:平均差误法9.A、B、C反应时比较:B>C>A10.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视崖”知觉实验11.动作稳定测量仪(九洞仪)可用于考察:情绪特征12.华生做的儿童恐惧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刺激---反应法13.通常用来测量个体距离判断水平的仪器是:深度知觉仪14.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
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再认法15.在试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明确程度的是:内部效度16.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要选取多种指标来评价实验研究的成败,这些指标是:效度和信度17.信号检测论实验的方法有:评价法和有无法多选题1.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
可能的解释是A.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C.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准确 D.授课教师的差异削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2.记忆研究中,材料呈现方法有:全部呈现法、提示法、对偶联合法3.等响曲线反映的响度听觉特点有:频率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4.ROC曲线能反映出: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5.常用来对错误记忆进行定量研究的手段有:关联效应研究、词语掩蔽效应研究6.用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其基本假设包括: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7.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有:再认法、重构法、节省法、词干补笔法8.实验心理学早期杰出的三位心理学家: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9.下列方法属于长时记忆实验研究中的回忆法的是:对偶回忆法、自由回忆法、再认法概念解析1.实验性分离在实验中将两个对象或概念区分开来,从实验操作上说,就是如果操纵一个自变量能使两个对象发生不同的变化,那么久可以认为这两个对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也就是出现了实验性分离。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郭秀艳考试的书让我看着很舒服,朱滢老师的很有深度也很不错。
目录分析
1.1复习笔记
1.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考研真题及
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强化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强化习题详
解
9.1复习笔记
9.2强化习题详
解
10.1复习笔记
10.2强化习题
详解
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
师讲授《实验心理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真题,编写
强化习题。本书参考了《实验心理学》的中英文教学资源及大量实验心理学相关辅导资料,根据每章重点内容编
写习题和详细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同时,本书也精选了近年的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
所选考研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进行分析。本书的笔
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
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杨治良审订,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实
验心理学经典教材。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教材:《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一节心理学的科学性一、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权威、逻辑推理、经验或直觉、科学。
就一个人来说,科学研究是获得正确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对全人类来说,科学就是获取真知的唯一来源了。
科学与前面三个途径的区别在于其客观性和严密性。
所谓客观性,就是科学只承认和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所谓严密性,就是科学家采用严密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科学的五大前提假设(一)世界是真实的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
(二)世界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只要条件满足,就会出现过去出现过的事件。
(三)世界是有因果关系的科学家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不是毫无理由地独自产生的。
(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五)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加以理解的推理--逻辑思维是理解一切事物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对科学家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推理加以解释,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推理而得到解决。
三、心理学是不是科学学科的科学性是一个连续体,在学科发展的同时,其科学性也在发展。
在冯特时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所谓的"内省",它直接违反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行为主义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当代认知心理学则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从被试身上直接观测到的客观事实、寻找其中因果关系的学术流派。
而与之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重视意识、情感、价值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忽视的内容,它不甚强调客观观察(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另外,心理学的不少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比较倚重高级统计分析,而这些方法并不一定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也可以各不相同,这也降低了它们的科学性。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复习笔记一、实验心理学的由来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以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现在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生之初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费希纳、冯特与艾宾浩斯。
(一)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1.费希纳对心理学的贡献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即影响深远的心理物理法,从而为实验心理学指明了方向。
他于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费希纳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①费希纳定律的提出1860年,费希纳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学方法研究感觉生理,以探讨哲学心理学中身心关系的问题,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的费希纳定律。
其公式为:S=K logR。
其中,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为常数,log为取对数。
费希纳定律表明: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所需要的变化量也越大,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②费希纳定律的意义a.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心理和经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物理和环境刺激)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
b.该定律表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感觉的强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①种类: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它们分别是最小可觉差法(method of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正误法(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和均差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_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第二章实验设计有关实验效度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
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处理)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1)历史(经历)(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3)选择(4)测验(5)被试的亡失(6)统计回归(7)仪器的使用(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
这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要求。
一般而言,在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越大,则对因果关系的测量就越有效。
因此,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有关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实验假设,为有计划的搜集观察资料而预先建立和依据的设计模式。
被试内设计真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被试间设计准实验设计多因素设计混合设计非实验设计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组)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处理,而另一被试(组)接受另一种处理,然后比较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混合设计在一个实验中同时采取两种基本设计的实验设计。
一、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对现象的自然描述,一般用于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
1、单组后测设计:(1)设计的模式只有一个实验组,而对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通过测量得到一个后测成绩。
XO(2)设计的评价不足:①无对照组比较。
②无前测。
③没有考虑对机体变量、自变量及其他无关变量的控制。
④很难排除历史、选择和成熟等内在无效来源的作用。
心理学极限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极限测试题及答案心理学极限测试题是一种通过特定问题或情境来测试个体心理极限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极限测试题及其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
测试题一:时间压力你正在进行一项紧急任务,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在你开始工作后的10分钟内,你的电脑崩溃了,无法恢复。
你会怎么做?答案:这个问题旨在测试你在时间压力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以下是可能的答案:1. 立即寻求帮助:你可以尝试联系IT部门或同事来解决问题,以便尽快恢复工作。
2. 利用备用方案:如果你没有立即得到帮助的机会,你可以尝试使用备用设备或利用其他资源来完成任务。
3. 保持冷静: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为问题而恼怒或失去控制,尽力处理并寻找解决方案。
测试题二:情绪管理你的同事在项目汇报会上批评了你的工作,指出了你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答案:这个问题旨在测试你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以下是可能的答案:1. 接受批评:首先,接受同事的批评并理解他们的观点。
相信对方提供的建议是出于良好的意图,有助于你改进和成长。
2. 冷静思考:不要立即反击或生气,冷静下来思考批评的合理性。
如果你认为批评是建设性的,可以考虑采纳其中的建议。
3. 积极回应:回应同事时,保持礼貌和专业,并展示你将采取的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展示你的成熟度和承担责任的态度。
测试题三:抗压能力你面临着重要的考试,但在学习期间突然生病了。
你会怎么处理?答案:这个问题旨在测试你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以下是可能的答案:1. 休息和康复:首先,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康复,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2. 调整学习计划:如果你无法按计划学习,需要根据康复情况调整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尽可能地覆盖重要的知识点。
3. 请求支持:如果你需要帮助或延期考试,不要犹豫地向老师或同学寻求支持。
他们可能会给你提供额外的帮助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