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发展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

以网络语言为例,这些语言的使用给日常的生活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但也给我国的语言使用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不能把这些当做洪水猛兽去抵制,应该要辩证的去看待,合理的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其更加规范化。

本文将从网络语言的角度出发,分析近些年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更好的帮助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进步。

标签: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发展语言是沟通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正是因为有了语言的产生,人类才迈进了知识的殿堂。

网络文化发展和普及,让更多的有人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也因为网络平台,很多人创造除了非常有趣的网络语言,这些语言有些是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虽然这些语言非常具有趣味性,但是大多不符合现代的汉语词汇的要求。

一、网络语言的发展带给汉语言文学的积极影响(一)网络语言的发展能够为汉语言文学增添活力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是网络化时代,每天网络上都会产生非常多的信息,这些新信息又会催生出会很多网络语言,这些新出现的语言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汉语言的发展添加了非常多的活力。

汉语言文学应该把网络语言当做研究课题,不能一味的进行排斥,而应该要去分析其中产生的原因,并丰富到汉语言文学中[1]。

(二)网络语言的发展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播网络语言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乐趣,这些词汇的使用是网民乐趣的体现。

比如,小公主变成“小公举”、“小姐姐”、“小哥哥”等词语都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打招呼变得不再那么尴尬。

像很多食材也被网络语言给发展了,如“蒜你狠”、“姜你军”等都是人民群众对物价的一种有趣反映,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部分网络用语也被收入到了大英词典中,如中文加油的直译:“add oil”。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与网络语言相比而言起源较早,且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在人们的脑海中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深厚的认识,但是网络语言的出现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冲击着汉语言文学的稳固定位。

因此急需加大对其研究力度。

一、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一)积极影响在发展、更新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应用,从而不断的进步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交流语言。

从文字的角度来看,在发展汉语言的过程中,网络语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就好像是我们所认识的英语语言,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会出现新的英语合成词。

而网络语言在创造新词汇的时候使用赋予传统汉语新的词义、引用外来语、符号、缩略词语等方法,创造出的语言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且能够灵活多变的应用到实际交流中。

网络语言的这种创新将以往的汉语语法规则彻底的打破了,不仅对汉语语法系统进行改造,还在其中融入了硬汉语法。

丰富了人们的文字语言,突破了传统预言的局限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乐趣,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

例如网络语言囧流行的时候,增强了人们的生活乐趣、增强了预言的形象性,如电影《人在囧途》,若是没有网络语言囧的出现,那么将难以表达出电影的有趣性。

另外社会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往往是网络语言流行的起源,从网络语言也能够看出社会的某种发展趋势,所以在频繁出现某个网络词语的时候就可以发现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

且很多时候某个具体事件往往会以网络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出现的时候,在网络中得到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人们对这句话的关注甚至高于该事件本身,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非常关注这些词汇的出处,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渗透网络语言,在网络人们的发言不受约束限制,许多人们喜欢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从而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

浅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浅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浅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摘要: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酝酿了醇香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是举世瞩目而又独一无二的,经受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因此具有蓬勃而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促进中国的人文思想文化化建设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但任何传统文化都是时间的沉淀,因此在新时期,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既要在课堂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要引导好学生实现新型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本文通过论分析汉语言文化的内在文化价值以及网络语言的特征,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发挥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互联网一、汉语言文学的内在价值与网络语言的特征1.1汉语言文学的内在价值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的智慧闪光,也是历代劳动人民思想精华之所在。

作为优秀思想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有着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了我国人民的推崇,“国学热”持续不降,汉语言文额在世界言语体系和文学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未来必将对于人类文明共同体发挥更大的效用。

1.2网络语言的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利,可以不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

网络语言便是诞生于这样一个“天涯若比邻”的时代。

网络语言形式很多,英语与汉语组合是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比如“hold住”“爆seed”。

其语言特点直观明了,又迎合了年轻人多元化表达的喜好,使用环境较为广泛,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交流沟通时的趣味性,使其传播速度和力度显著提升。

二、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蓬勃发展的作用2.1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意义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语言的发展是汉语言文学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创新“三岔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应用,有利于为汉语言文学的顺应时代的重塑创造良好的机遇。

尽管这种“改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根据一份《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网民的总量已接近8.3亿。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1.语言表达的简化网络语言以简洁、直接的表达著称,许多词汇经过简化后成为网络用语的标志性词汇。

比如“吃饭”简化成“吃”,“非常”简化成“非常”,“非常非常”简化成“非常非常”等等。

这种简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影响了人们的书面语表达习惯,使得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方式逐渐朝向简洁、直接的方向发展。

2.语言地域性的模糊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语言的地域性逐渐模糊,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网络上使用同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交流时难以确定对方的地域特点。

这种现象对于汉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语言发展的快速性网络语言的流行速度极快,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快节奏。

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可以用更加简洁、生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网络语言中的一些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语言交流的便捷性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人们在语言交流上更加便捷和快速,网络上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快地传递信息和情感,提高了人们的语言交流效率。

这种便捷性对于现代汉语的交流方式和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语言文化的融合网络语言的传播使得汉语与其他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一些外来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这种文化融合对于汉语的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加强语言规范教育针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语言规范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于书面语和口语的正规表达方式的重视,使得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能够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倡导正确的网络语言使用方式3.注重汉语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注重汉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汉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使得汉语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媒体下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

新媒体下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发展影响在我国波澜壮阔的璀璨文化山河中,汉语言是其基础部分。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前景中,汉语言已进入成熟完善期,其可预见地发展空间,不仅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大范围的认可,在国外也被寄予了殷切期望。

至此,全球的许多国家在开始引入我国汉语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同步发展我国汉语言文学所蕴含的多元化特点。

慢慢地,信息的流动推动着汉语文化迈向更高的巅峰创作阶段,与此同时出现的网络语言也开始备受大众喜爱。

这一现象出现的前期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但随着网络语言发展也开始登榜掀起使用热潮,其不免对汉语言文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力量的冲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那么这些逐渐升腾的网络文学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利弊如何?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整理归纳法从研究新媒体环境概念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其背景下,网络文学出现的优势与劣处,从而得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力存在着怎样不同的一面。

一、新媒体概述(一)新媒体概念随着现今时代经济的高速运转,科技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信息传媒发展也在不断地扩张其综合应用领域。

相伴而来的除了民众对于新型概念的便捷性赞赏,还携带着不同情形产生的网络效应问题。

因此,在通俗意义上,我们把以互联网为基础措施的各种媒体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作新媒体。

其类型繁多,为群众带来的利益也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

类似于微信、支付宝、QQ、淘宝、美团等平台形式,都是新媒体整体中的一小部分。

这种快捷的思维方式不仅带动着新媒体在人群中的发展速度,还同步影响着人们之间交流的沟通方式。

另外,新媒体也可称作数字化媒体,平常大型的媒体形态有类似于数字资质、手机短信、移动设备等,这些相对于一般传统意义上所了解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也可以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这样一个高产宽带领域的终端服务化媒体效应,自出台后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二)新媒体环境概念宽泛程度上掌握了新媒体概念之后,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新媒体环境。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网络语言是产生并运用于网络中的语言,包含文字、符号、拼音等多种组合。

不同组合赋予了网络语言不同的内涵,通过网络传播表达出特定的含义。

不同时期形成的网络语言能间接反映出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被运用到了各个行业中,让网络语言的发展进入高峰时期,网络语言产生时间逐渐缩短,网络语言的数量与日俱增。

这些网络语言虽然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多的乐趣,但是也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影响(一)让表达变得更有趣味性网络语言充分运用各种标点符号,通过灵活地排列组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表情,让原先冰冷的沟通变得更有温度,而且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用户之间也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了由于各自文化水平不同而出现表述过程中的错误理解或者歧义情况。

另外,部分生僻字也因为网络语言的推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让表达变得更有趣味性。

例如,“寐”这个字属于生僻字,大部分人本来并不认识,也不能开口读出来。

可当网络语言率先将这个字作为表情引入聊天中,其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形容人很傻、很天真,从而耐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促使人们翻开字典查找这个字,解读这个字原本的含义。

(二)增添汉语言文学的活力网络语言充分发挥了汉语言文学的作用,5汉T-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网络语言幽默风趣的衣达形式仕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情感。

有时,人们利用一个简里的表情就可以替代复杂的表达,这不仅能丰富汉语言文字所呈现的内容,给语言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还能让网给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共同发展、互相补充。

_另外,网给台营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将现有词汇的含义进行扩充,如“打酱油”“沙发”“毛线”等在字典中都是非常普通且用法受到限制的词汇,网络语言却给予它们意义完全不同的表达,“打酱油”在网络语言中表示“事不天己,只定宁’“沙发”指第一个看到并且回复的人,“毛线”就定指PE、不相信的意思。

由此可见,网络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厦上推动汉语言文化向前发展。

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对于网络流行语言,有人说好,有人表示反对。

而我看来网络语言有弊有利。

对于利的方面:一、它新鲜,使人们很容易记住,满足人们的新鲜感。

二、方便快捷,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表达意思,不要用烦琐的语言去表述。

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又言简意赅。

三、它对我们的汉语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1,网络语言的发展补充了现代汉语浩瀚的词汇。

2,网络语言的兼容性,突显了现代汉语的发展的方向。

3,网络语言的幽默特点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幽默感。

4,网络语言使现代汉语的词汇更加简易化。

对于弊的方面:(一)网络语言毕竟不是大众化语言,毕竟没有在全社会流通,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奥内涵,往往会使人一头雾水。

(二)网络语言的盛行使现代汉语失去了语言的音乐性与字词的严谨性。

(三)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与多变灵活性及多种语言的混用,导致了现代汉语语音方面产生极大窘境。

更有甚者,重庆晚报消息:“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开赛半个多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为这样滥用网络语言被大赛组委会“红牌”罚下,取消了参赛资格。

网络语言的滥用,是当下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

在青少年的语言表达中,把正规汉语肢解得七零八落的网络语言,已经走出了网络的范围,闯入了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有很大危害。

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习惯了这套所谓“时髦”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变得贫乏、单调、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

我们的做法:网络语言是一种具有强适应性和强生命力的语言,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暗藏着许多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趋利弊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正确健康地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

为此,我们应该做到:1、我们在网络论坛留言或者在网络聊天室使用“网络聊天语言”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社会方言,一旦离开了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就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守汉语语言的规范,不要使用特殊环境下的网络聊天语言。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1. 引言1.1 网络语言对文学影响的重要性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词汇宝库,为文学作品注入了更多的创新性和鲜活感。

新词汇、新短语的频繁出现,使文学作品更加贴近当代社会和读者,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和亲和力。

网络语言还对汉语书面语产生了积极影响,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严肃和庄重形象,使之更加幽默、生动和富有活力。

网络小说在网络语言的推动下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

网络小说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和参与,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网络文学的兴起不仅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文学创作中,也为传统文学形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活力。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丰富与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学形式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语言的兴起为汉语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汉语文学的不断发展和传播,为文学界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网络语言带来的新词汇与短语网络语言的兴起为汉语言文学带来了许多新词汇和短语,这些新词汇和短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接地气。

在网络语言中,许多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和网络黑话被广泛使用,例如“666”表示赞叹或鼓励,"low"表示低级、低劣,"踩雷"表示凑巧碰到不愉快的事情等等。

这些新词汇和短语的涌现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形式,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广泛应用使得这些新词汇和短语很快成为了大众熟知的词汇,进而被一些文学作家吸收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这种现象不仅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创新和多样性,也拉近了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文学作品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网络语言带来的新词汇和短语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创新和多样化。

网络语言的影响力将继续为汉语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发展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的语言模式正日益蓬勃发展。

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到我们对传统汉语的使用,并日益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现代汉语形式。

网络语言从起初流行于网络,继而进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对传统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本文旨通过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发展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来扬长避短,使大家可以更正确的认识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传统汉语利与弊
2010 年11 月10 日,网络语言“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有网友把这一事件看做是网络语言被认可的一个大事件,更有网友提出“报纸给力或许会带动网络语言转正”的观点,但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网络语言的兴盛会对传统汉语的发展产生冲击。

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发展的利与弊将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一、接受网络语言的“利”
一说到网络语言,有很多人会认为那都是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

但若要仔细研究,会发现当今社会网络语言得以大量使用,无不显示出它自身的优点:
首先,网络用语补充了传统汉语的词汇量。

大量的网络词语对汉语语汇更新、补充提供了可能。

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要从其它语言中吸取养分,汉语也不例外。

而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它丰富了语言系统。

其中个别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已被现代汉语吸收,成为基础汉语的一部分,如“上传”“在线”等。

所以,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量。

其次,网络语言还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颖、生动、简单、幽默等特点。

新颖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亮点,网络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让网络语言表现的更具新颖性和巧妙性。

同时,人们为了能在虚拟的空间更快更好地交流,并且表达出至真至切的情感,人们在网络中创造了很多生动形象且又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

这些词不但传神形象,更是符合人们的日常审美习惯,给虚拟的网络世界带来许多的生气与活力。

而网络语言简单,是因为网络用语杂合汉字、数字、符号和字母等元素,综合了各种元素的精华和特色,能简洁却明快地表现特定语境下的词语的特定含义。

当然,网络语言的幽默性,是由于虚拟而轻松的网络平台给人们提供了轻松随意的交流契机和空间,而网络用语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上得以产生。

所以一些休闲而风趣、幽默而生动的网络用语就迎合了广大网民的需求。

二、摒弃网络语言的“弊”
网络语言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的崛起,在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不会是面面俱到和完美无瑕的,它必然也会有缺点和不足。

所以我们必须摒弃网络语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弊端。

那网络语言又有哪些弊病值得我们严肃而认真地对待呢?
首先,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影响。

由于网络语言很简约、很口语化,对文字不是特别考究。

这种行文特色如过度泛滥,很容易会造成整个社会语文水平的低下,尤其是对于广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流行语的迅速传播无疑会使得他们本来就不成形、不牢固的国民语言体系遭到侵蚀和破坏。

长此以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文化素养、国民素养将前景堪忧。

其次,是对语言纯洁性的影响。

由于网络交流平台的台阶较低,虽给广大民众交流信息和沟通情感打开了快捷之门,但也给低级趣味和庸俗文化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网络词汇中夹杂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粗俗词语,这对传统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
影响。

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大量错别字的出现。

由于大多网民采用拼音输入法,加之许多人的拼音水平不高,或受地方方言的干扰,或为简洁好玩,甚至故意使用错别字,从而使得许多错别字成为了日常交流的语言。

二是游戏式的网络语言,严重地污染了语义。

网络语言中,网民自由地创造了许多词汇,有的甚至成为新的词语进入交际语言,这种游戏式的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造成了语义的混乱。

三是淡化语法,偏离规范,造成书面语言的语法失范。

语法规范,是语言规范化的重点之一,然而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合语言的现象,造出许多不合语法的句子,成为书面交际的障碍。

四是网络语言中的脏话、粗话、黑话,违背了交际语言的礼貌性原则。

由于交际者的隐蔽性,交际场所的特殊性和虚拟空间的情境性,再加上部分网民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低下及网民性格的双重性等原因,大量的脏话、粗话、黑话、暴力性语言的出现,污染了书面语言的纯洁性。

总之,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出现带有明显的利和弊,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而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对于网络语言,我们不可因其不足而全盘否定或拒之千里,也不能因其优点而照单全收或刻意迎取,只有客观、科学及正确的对待网络用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刁晓丹.网络语言利与弊的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9
[2]壮丹丽.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研究.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