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春《小学数学教学论》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C. 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教学期望之间的差距
D. 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期望之间的差距
6.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 (A)分值:5
A. 深度与广度
B. 程度与水平
C. 积极性
D. 兴趣
7.发现法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倡导发现法的是 (B)分值:5
2.当主体需要了解某种数学关系或空间形式,而其中一些要素是未知的时候,就产生了(C)分值:5
A. 数学障碍
B. 数学联想
C. 数学问题
D. 数学学习
3.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C)分值:5
A. 准备阶段、习得阶段、提取阶段
B. 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C. 准备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A. 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条件、备教学方法
B. 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活动
C. 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方法
D. 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活动、备教学条件
12.数学课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课型是 (A)分值:5
A. 新授课
B. 练习课
C. 复习课
D. 讲评课
B.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的概念
C. 数的关系方面的概念
D. 运算方面的概念
15.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描述准确的是(D)分值:5
A.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系统化
B.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巩固
C.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应用
D.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应用-概念的系统化
D. 习得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卷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教学内容中可以采用引导发现法的是(C)A.整数的读法和写法B.几何形体的名称C.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D.四则运算的顺序2.创造力的核心是(D)A.发散思维B.再造性思维C.集中思维D.创造性思维3.“妈妈买了3个苹果,弟弟吃了1个,哥哥吃了几个?”上述应用题存在的问题是(C)A.情节不能被小学生理解B.条件矛盾C.条件不完备D.条件不具备独立性4.猫头鹰能够在夜间捕食和新生儿会吮吸乳头(A)A.都属于种系经验B.都属于个体经验C.前者是种系经验,后者是个体经验D.前者是个体经验,后者是种系经验5.布鲁纳认为儿童最好的认知发展序列是(A)A.动作式模式→映象式模式→象征性模式B.象征性模式→映象式模式→动作式模式C.动作式模式→象征性模式→映象性模式D.象征性模式→映象性模式→动作式模式6.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而进行的考试属于(A)A.总结性考评B.形成性考评C.常模参考性考评D.目标参考性考评7.“1千克黄豆可以做4千克豆腐,12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豆腐?”许多城市小学生常常用除法做上述应用题,这主要是因为(A)A.学生对题目情节不熟悉B.叙述形式不易理解C.结构中含有隐蔽条件D.解题步骤太多8.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D)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C.以直觉思维为主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9.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一般是从(B)开始的。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C.学习意志D.学习情感10.在下图中,小学生知道a是b的垂线,而不理解b是a的垂线,说明了(B)影响着小学生概念的理解A.小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B.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C.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D.小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11.下列哪一组概念是对立关系的概念(B)A.长方形和正方形B.质数和合数C.奇数和偶数D.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13.在我国,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始于(D)A.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B.1950年的教学大纲C.1963年的教学大纲D.1978年的教学大纲14.新课讲解的最优时域应在上课后的(C)A.5~10分钟之内BB.10~15分钟之内C.15~20分钟之内D.20~25分钟之内15.教学挂图和模型属于(B)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现代化教学手段16.学生在掌握“倍数”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这种概念的同化是(A)A.类属同化B.总括同化C.并列同化D.上位同化17.质数和合数是(B)A.交叉关系B.对立关系C.矛盾关系D.包含关系18.幻灯是一种(A)A.光学教学媒体B.音响教学媒体C.声像教学媒体D.综合性教学媒体19.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B)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周髀算经》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20.小学生中较容易理解的应用题叙述形式是(D)A.逆向、倒叙B.逆向、正叙C.顺向、倒叙D.顺向、正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去发现所学内容的事实、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A. 发现教学法B. 情境教学法C. 尝试教学法D. 游戏教学法2.拉面馆的师傅把一根很粗的面条两端第一次捏合在一起拉开,就变成了两根面条,第二次对折后再拉开,就变成了四根面条,第三次对折后拉开......如此重复下去,第五次会会拉出()根面条。
A. 128B. 32C. 64D. 163.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题,体现()的原则。
A. 数量优先B. 题海战术C. 由易到难D. 多多益善4.关于备学生,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要了解本节课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之间的联系B. 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分层情况C. 只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必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D. 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本节课所要学的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5.关于内容设计科学化,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在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教的过程时,不必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B. 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C. 教学内容不能有违背科学性的错误D. 要做到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规范6.把一个角放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大小()。
A. 缩小10倍B. 大小不变C. 无法确定D. 扩大10倍7.在教室内设计一个顾客到商店里购买东西的情境,在课桌上摆出各种文具用品,几个学生当售货员,一些学生当顾客;要求学生根据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境,一边编题,一边计算,这个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 情境教学法B. 发现教学法C. 游戏教学法D. 尝试教学法8.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圆B. 长方形C. 正方形D. 等边三角形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B.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设计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C. 应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D. 在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满堂灌10.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函授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函授考试试卷及答案姓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25、下位学习、并列学习。
四、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26、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穿。
28、在数学学习中,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构造对新的数学知识进小教本科函授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判断题(以下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
错的打“×”。
判断错误不给分。
10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号学:级班:业专:)部(系 1、√ 2、× 3、√ 4、√ 5、×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不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二)多项选择题(在此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以下表格中相应的括号内。
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每题2分,共10分)。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6、条件信息、目标信息、操作信息。
1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18、形象、直觉。
19、同化、顺应。
20、判断、推理 21、-422、1/223、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24、解析几何。
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构造,扩大原有认知构造,使数学认知构造发生量变的过程。
29、所谓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拟、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详细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展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数学》机考复习题库及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数学》机考复习题库及答案单选1.若为实数,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全体实数B.C. D.参考答案:D.2.设,则()A. 1B. 2C. 0D. 4参考答案:A.13.<="" td="">A. B.C. D.参考答案:C.4.已知幂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且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m=( )A. 1B. 2C. 3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25.函数的图像位于A. 第一和第二象限B. 第一和第三象限C. 第二和第四象限D. 第三和第四象限参考答案:D.第三和第四象限6.函数的反函数是( )A. B.C. D.参考答案:B.7.若,则( )A. B.C. D.参考答案:A.8.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 )A. B.C. D.参考答案:B.9.函数( )A. 奇函数,且在内单调增加B. 偶函数,且在内单调增加C. 偶函数,且在内单调减少D. 偶函数,且在内单调增加参考答案:C.偶函数,且在内单调减少10.数列的前4项和为( )A. 34B. 32C. 30D. 28参考答案:C.3011.数列的前10项和为( )A. B.C. D.参考答案:B.12.设为等差数列,首项,公差,当时,则项数等于( )A. 101B. 100C. 99D. 98参考答案:B.10013.在等差数列中,,则( )A. 19B. 20C. 21D. 22参考答案:C.2114.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该数列前5项的积为( )A. B. 3C. 1D.参考答案:C.115.首项为1,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中是等比数列的前3项,则这一等比数列的第4项为( )A. 8B.C. D. 不确定参考答案:B.16.已知角,则的终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参考答案:B.第二象限17.是第()象限角A. 一B. 二C. 三D. 四参考答案:C.三18.将角化为角度制表示时,等于( )A. B.C. D.参考答案:A.19.()A. 45°B. 135°C. 495°D. 535°参考答案:C.495°20.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 td="">A. B.C. D.参考答案:A.21.已知角的终边通过点P(,),则<="" td="">A. B.C. D.参考答案:C.22.<="" td="">A. B.C. D.参考答案:B.23.已知,且是第四象限角,则<="" td="">A. B.C. D.参考答案:B.24.已知, 且在第Ⅱ象限, 则等于( )A. B.C. D.参考答案:A.25.<="" td="">A. B.C. D.参考答案:B.26.已知,则的值等于()A. B. 1C. D.参考答案:B.127.若,则<="" td="">A. B.C. D.参考答案:A.28.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 B.C. D.参考答案:A.29.函数的最大值为,则a=()A. ;B. ;C. 1;D.参考答案:B.;30.已知向量的模分别为, 且的夹角为, 则等于( )A. B.C. 6D. 12参考答案:B.31.连接和两点的线段的中点是M(3,2),则、的值是()A. 4,-2B. -2,4C. 4,2D. -2,-4参考答案:A.4,-232.斜率是经过点(8,-2)的直线方程是()A. B.C. D.参考答案:B.33.已知三点, 及在同一条直线上, 那么的值是( )A. 8B. -8C. D. 8 或3参考答案:A.834.已知二直线与相交于第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参考答案:A.35.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1,其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直线方程为()A. ;B. ;C. ;D.参考答案:D.36.以直线在坐标轴间所截的线段为直径的圆的一般方程为( )A. B.C. D.参考答案:A.37.设椭圆过点,则其焦距是()A. B.C. D.参考答案:D.38.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是的抛物线标准方程是()A. B.C. D.参考答案:B.39.是实数,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D.40.已知, 化简()A. B.C. D.参考答案:D.41.配方后()A. B.C. D.参考答案:D.42.()A. (x+2)(x+5)B. (x-2)(x-5)C. (x+1)(x+10)D. (x-1)(x-10)参考答案:A.(x+2)(x+5)43.因式分解<="" td="">A. B.C. D.参考答案:B.44.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 B.C. D.参考答案:D.45.如果,那么( )A. a>bB. a=C. aD.参考答案:B.a=4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 B.C. D.参考答案:B.47.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 B.C. D.参考答案:D.48.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 B.C. D.参考答案:A.49.集合用区间表示是( )A. (a,b)B. (a,b]C. [a,b)D. [a,b]参考答案:D.[a,b]50.集合用区间表示是( )A. [a,b]B. [a,b)C. (a,b]D. (a,b)参考答案:B.[a,b)51.已知全集U={1,2,3,4,5,6,7}, 设集合A={1,3,5,7}, B={3,5},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D.52.设集合,则中元素个数是( )A. 11B. 10C. 16D. 15参考答案:D.1553.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C. D.参考答案:B.54.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C. D.参考答案:D.55.设函数,则( )A. 2B.C. 1D.参考答案:A.256.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 )A. B.C. D.参考答案:D.57.偶函数在内单调递减,则( )A. B.C. D.参考答案:D.58.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B.C. D.参考答案:D.59.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B.C. 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60.在下列函数中,在上为增函数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A.61.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 )A. B.C. D.参考答案:D.6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点(2,4),且顶点为(-1,-5),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 B.C. D. 以上答案都不对参考答案:A.63.已知,,那么( )A. B.C. D.参考答案:C.64.若,则()A. B.C. =0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65.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或C. D. 空集参考答案:C.66.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或C. D.参考答案:B.或67.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B.C. D.参考答案:A.68.不等式的解集( )A. 空集B. 全体实数C. 不等于的一切实数D.参考答案:C.不等于的一切实数69.不等式的解集是( )A. 全体实数B. 空集C. D.参考答案:B.空集70.已知,则等于()A. 8B. 9C. 16D. 25参考答案:A.871.()A. 1B. -1C. 2D. -2参考答案:C.272.不等式的解集为()A. B.C. D.参考答案:D.73.已知函数的最小值为,则a的值为()A. B.C. D.参考答案:D.74.=()A. B.C. 1D.参考答案:B.75.=()A. B.C. 1D. -参考答案:C.176. ( )A. B.C. D.参考答案:A.77.( )A. B.C. D.参考答案:D.78.若1<a<3,则|1-a|+|3-a| 等于( )A. 2a-4B. 2C. -2D. 4-2a参考答案:B.279.在上单调递增, 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C. 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80.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 B.C. D.参考答案:C.81.已知, 则 ( )A. B.C. D.参考答案:C.82. ( )A. B.C. D.参考答案:A.83.在等差数列中,前15项之和,那么 ( )A. 3B. 4C. 6D. 12参考答案:C.684.的值域是( )A. B.C. D.参考答案:A.85.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C. D.参考答案:D.86.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C. D.参考答案:B.87.已知函数, 则等于( )A. B. 0C. D.参考答案:A.88.已知函数, 则 ( )A. 7B. 3C. 0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389.下列函数中, 对任意实数x 满足的函数是( )A. B.C. D.参考答案:A.90.集合用区间表示是( )A. B.C. D.参考答案:D.91.设,与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A. B.C. D.参考答案:B.92.若, 且,则()A. B.C. D.参考答案:B.93.设函数是偶函数,则( )A. -1B. 0C. 1D. 2参考答案:C.194.已知二次函数当满足,则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A. B.C. D.参考答案:D.95.化的角为弧度制是( )A. B.C. D.参考答案:C.96.已知角的终边通过点P(,),则A. B.C. D.参考答案:C.9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 B.C. D.参考答案:A.98.已知P(1, -2)是角终边上的一点,则等于( )A. B.C. D.参考答案:C.99.已知,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 x + y -3 = 0B. x- y -3 = 0C. 2x + y -3 = 0D. 2x- y -3 = 0参考答案:A.x + y -3 = 0100.已知函数, 则与的乘积为( )A. 1B. 3C. 10D. 5参考答案:C.10101.()A. (x+1)(x-3)B. (x-1)(x+3)C. (x+1)(x+3)D. (x-1)(x-3)参考答案:A.(x+1)(x-3)102.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 B.C. D.参考答案:C.103.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A. B.C. D.参考答案:D.104.数列的第10项为( ) A. 1 B. -1C. D.参考答案:C.105.数列,那么它( )A. 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B. 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C. 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D. 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参考答案: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106.()A. 1B. 2C. 3D. 4参考答案:A.1107.设集合M={(x,y)|xy>0},N={(x,y)|x>0且y>0},则集合M与集合N的关系是( ) A. B.C. D.参考答案:B.108.设集合,则( )A. {a,b,c}B. {d}C. {a,b,c,d}D.参考答案:C.{a,b,c,d}10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D.110.设,则( )A. 2B. 4C. D.参考答案:B.4111.下列各组数中,成等比数列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D.112.设集合M={0,1,-1}, N={-1,1}, 则( )A. B.C. D.参考答案:B.113.已知, 且,则()A. B.C. D.参考答案:A.114.已知全集,则( ) A. B.C. D.参考答案:C.115.()A. B.C. D.参考答案:A.116.A. B.C. D.参考答案:B.117.不等式的解是( )A. B.C. D.参考答案:A.118.的值等于()A. B.C. D.参考答案:C.119. ( )A. B.C. D. <="" td="">参考答案:A.120.已知, 则等于( ) A. B.C. D.参考答案:B.121.()A. B.C. D.参考答案:B.122.若,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B.C. D.参考答案:D.123.函数的奇偶性是()A. 奇函数B. 偶函数C. 非奇非偶函数D. 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参考答案:A.奇函数124.已知,那么A. B.C. D.参考答案:D.125. ( )A. B.C. D.参考答案:A.126.中心在原点,长半轴等于10,焦距等于12,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方程是()A. B.C. D.参考答案:A.12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 B.C. D.参考答案:A.128.配方后( )A. B.C. D.参考答案:D.129.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 B.C. D.参考答案:A.130.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或C. D.参考答案:C.131.等比数列中,公比,则数列前4项和为( )A. 20B. 18C. 14D. 10参考答案:D.10132.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D.133.如果一次函数的图像位于第一、三、四象限, 则的值满足( ) A. B.C. D.参考答案:B.134.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C. D.参考答案:A.135.对任意正数a,b和实数 c,下列式子恒正确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D.136.如果,那么的终边在( )A. 第一或第二象限B. 第二或第四象限C. 第二或第三象限D. 第一或第三象限参考答案:B. 第二或第四象限137.函数是( )A. 是奇函数B. 是偶函数C. 即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D. 即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参考答案:B.是偶函数138.等差数列中,第2项为8,第7项为,那么它的第9项为( )A. 27B. 12C. 6D. -6参考答案:D.-6139.已知f (x) 在[a, b] ( a<b )上单调递减, 则f (x) 在[a, b]上的最大值是( ) A. B.C. 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140.函数在, 则是( )A. 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B. 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C. 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D. 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参考答案:A.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141.已知是锐角,且,那么A. B.C. D.参考答案:D.142.( )A. B.C. D.参考答案:A.143.设,则( )A. B.C. D.参考答案:B.144.设,则 ( )A. B.C. D.参考答案:D.145.已知数列,其中是它的( ) A. 第3项 B. 第4项C. 第10项D. 第11项参考答案:C.第10项146.当x > 0 时, ( )A. 1B. -1C. D. 0参考答案:A.1147.方程的两个根是( )A. -1,-2B. 1,2C. D.参考答案:D.148.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C. D.参考答案:B.149.设为等差数列,其中,则( ) A. 24 B. 27C. 30D. 33参考答案:A.24150.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或C. D.参考答案:C.151.已知函数,则 ( )A. 5B. -5C. -4D. 0参考答案:B.-5152.设,则( )A. B.C. D. <="" td="">参考答案:B.153.设,与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A. B.C. D.参考答案:C.154.将弧度制表示的角转换成用角度制表示时,等于( )A. B.C. D.参考答案:A.155.A. B.C. D.参考答案:A.156.( )A. B.C. D.参考答案:A.157.已知全集U={a,b,c,d,e},设集合M={a,b,d}, N={b}, 则C M∪N =( ) (C表示补集符号) A. {b} B. {a,b}C. {b,c,e}D. {a,b,d}参考答案:C.{b,c,e}158.设集合,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参考答案:B.159.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该数列前5项的积为( ) A. B. 3C. 1D.参考答案:C.1160.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 B.C. D.参考答案:D.161.已知,则y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参考答案:A.162.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A.163.倾角是,y 轴上的截距是的直线方程是()A. B.C. D.参考答案:B.164.若x满足,则A. x<0B. x>0C. D. x为一切实数参考答案:C.165.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 )A. B.C. D.参考答案:B.166.向量与互相垂直,则()A. 12B. -12C. 9D. -9参考答案:C.9167.函数的反函数为()A. B.C. D.参考答案:C.168.已知直线经过A(2,1),B(-3,-4)两点,则直线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A. B.C. D.参考答案:A.169.已知x与的等比中项是则()A. B.C. D.参考答案:D.170.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 D.参考答案:C.17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c()A. 大于 B. 小于C. 等于D. 可以取任意实数参考答案:172.分母有理化=()A. B.C. D.参考答案:B.17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 B.C. D.参考答案:C.174.设函数,若有,则( ) A. 1 B. 2C. 3D. 4参考答案:D.4175.方程的两个根是()A. -1,-2B. 1,2C. D.参考答案:D.176.方程的两个根是()A. 2,3B. -2,3C. 2,-3D. -2,-3参考答案:B.-2,3177.对于幂函数,在区间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幂函数是增函数 B. 当,幂函数是增函数C. 当,幂函数是增函数;D. 当,幂函数是增函数参考答案:A.当,幂函数是增函数178.数列,则该数列()A. 是等差数列B. 是等比数列C.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D. 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参考答案:B.是等比数列179.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 D.参考答案:D.180.若,则()A. B.C. =0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181.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前10项的和等于()A. 2045B. 2046C. 2047D. 2048参考答案:B.2046182.设集合,,则下面式子成立的是()A. B.C. D.参考答案:D.183.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A. B.C. D.参考答案:B.184.设集合,则等于()A. B.C. D.参考答案:C.185.在等差数列中,,前5项的和等于20,则前10项的和等于()A. 112 B. 113C. 114D. 115参考答案:D.11518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A. B.C. D.参考答案:A.187.若则=()A. B.C. D.参考答案:B.188.经过点A(1,2),B(,),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为()A. B.C. D.参考答案:A.189.已知圆,过圆上一点P(-1,)的切线斜率为()A. B.C. D.参考答案:D.190.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 B.C. D.参考答案:C.191.对于三角函数,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B.C. D.参考答案:D.192.=()A. 1B.C. 2D.参考答案:A.1193.=()A. B.C. D.参考答案:A.194.在等比数列中,如果,则公比()A. 3B. 4C. 1D. 2参考答案:A.3195.分母有理化=()A. B.C. D.参考答案:B.196.如果对于一次函数,有,则该函数的图像位于()A. 第一、二、四象限 B. 第一、二、三象限C. 第二、三、四象限D. 第一、三、四象限参考答案:C.第二、三、四象限197.经过点P(2,3),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A. B.C. D.参考答案:A.198.若,则有()A. B.C. D.参考答案:C.199.已知圆的直径为,该圆上一条弧长为cm,则该弧对应的圆心角为()度A. 22.5° B. 45°C. 75°D. 90°参考答案:B.45°200.若,则()A. 1 B. -1C. D. 0参考答案:D.0。
小学数学教学论2019东师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课程内容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2.课外作业:是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是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分析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3.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大众数学”包含以下三层涵义:(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控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2.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就是要按照从(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感念理解)的原则来组织教学。
3.自学辅导的实验研究开始是借鉴西方的(程序教学)的原理,实行(小步子)、(多反馈)的教学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学段设计了4条内容,(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3)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4)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答:(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三)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3.请你根据实例评价一下自学辅导法。
答:此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思考,通过自学掌握知识,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法,能在课堂上基本解决问题,大大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数学是一门既研究空间形式,又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
既研究数量关系又研究数量形式的科学。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 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1)运算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
(3)数学观察能力。
(4)数学记忆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
有简单地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类。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1、情景呈现2、复习导入 3、直接呈现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2)、回旋式的组织形式3)多项式的组织形式 4)、反推式的组织形式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1)场所;(2)故事;(3)设计;(4)主题;(5)剪辑。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 3、自主型的教学方法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学生分析的内容 2、学生分析的任务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四大领域.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一般是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12、学习评价的价值: (1)导向价值;(2)反馈价值;(3)诊断价值;(4)激励价值;(5)研究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前期组织准备(2)、任务提出(3)、理解数学(4)、学习评价.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构成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 2、操作性策略3、情境激疑策略4、知识迁移策略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儿童的思维水平等等.17、小学数学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构成.18、数学规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学法则、定律、公式、公理、定理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33620)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33620)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41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把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是在(B)A.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B.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C.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D.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2.教材是课程内容的(A)A.载体B.展现C.工具D.根据3.将原来的课程标准更名为教学大纲的是(B)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C.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D.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4.1903年《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堂修业(B)A.4年B.5年C.6年D.7年5.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C)A.操作过程B.认知过程C.思维活动过程D.感知过程6.认知-发现论的代表人物是(B)A.加涅B.布鲁纳C.布卢姆D.皮亚杰7.“猎犬具有灵敏的嗅觉”,它的这种经验是(C)A.个体经验B.群体经验C.种系经验D.实际经验8.学生已掌握了总价和数量、路程与时间等数量关系,现在又学习稻谷量与出米量的关系,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B)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C.上位同化D.下位同化9.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D)A.皮亚杰B.加涅C.布鲁纳D.加里培林10.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C)A.教师与教材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教与学的矛盾D.学生的学与教学评价之间的矛盾11.下列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B)A.启发式教学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方法B.启发式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C,启发式教学提倡对话法教学D.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发生根本性变化12.“认知结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认识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一观点的倡导者是(C)A.斯金纳B.布鲁纳C.皮亚杰D.杜威13.根据美国教育测量专家的研究,可将测量与评价的关系用公式表述为(A)A.数量的描述/质的描述+价值的判定=评价B.数量的描述/质的描述+评价过程=测量C.质的描述+数量的描述+价值的判定=评价D.数量的描述+评价的价值=测量14.A具有性质a,b,c,d,B具有性质a,b,c,由此得出B也有性质d,这种思维形式是(B)A.联想B.类比C.归纳D.观察15.由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推出个别对象属性的思维方法属于(A)A.演绎B.推理C.归纳D.概括16.表达数学判断的语句又称(A)A.数学命题B.数学问题C.数学概念D.数学归纳17.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是(C)A.学习兴趣B.学习情感C.学习态度D.学习习惯18.思维的“细胞”是(A)A.概念B.判断C.推理D.证明19.作为一种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活动之前预想活动的结果,这种心理活动现象是(C)A.记忆B.再现C.想像D.联想20.想像力属于人的(C)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一般来讲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A )
A.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B.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
C.儿童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D.儿童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
2、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B)
A. 准备阶段、习得阶段、提取阶段
B. 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C. 准备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D. 习得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
3、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的实际含义,达到理性
认识的这一个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是(C )
A. 感知
B. 综合
C. 理解
D. 掌握
4、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是(A)
A. 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B. 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现状之间的差距
C. 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教学期望之间的差距
D. 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期望之间的差距
5、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A )
A. 深度与广度
B. 程度与水平
C. 积极性
D. 兴趣
6、发现法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倡导发现法的是(B )
A. 布卢姆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奥苏博尔
7、常识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一种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方法。
最早提出此种方法的是(D )
A. 布卢姆
B. 邱学华
C. 加涅
D. 陈景润
8、对数学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D )
A.布卢姆
B.巴班斯基
C.加涅
D.奥苏博尔
9、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概念的合理解释是(C )
A.利用计算机所进行的教学
B.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的教学活动
C.在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
D.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和特性,通过教师、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活动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10、小学数学的备课基本要求是( A)
A.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条件、备教学方法
B.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活动
C.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方法
D.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活动、备教学条件
11、数学课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课型是(A )
A.新授课
B.练习课
C.复习课
D.讲评课
12、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以下概括较为合理和面的是(C )
A. 数学知识与情感态度
B. 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能力
C.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D. 数学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
13、方程及方程的解在小学数学概念分类中属于( C )
A. 数的概念
B.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的概念
C. 数的关系方面的概念
D. 运算方面的概念
14、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描述准确的是(D )
A.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系统化
B.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巩固
C.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应用
D.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应用-概念的系统化
15、当主体需要了解某种数学关系或空间形式,而其中一些要素是未知的时候,就产生了
(B )
A. 数学障碍
B. 数学联想
C. 数学问题
D.数学学习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有哪些?
答:1.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
3.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2、数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2、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