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体会

合集下载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标准(1)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标准(1)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标准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前者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霉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致,后者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病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

由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病情严重程度不等。

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和)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也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包炎或急性心肌梗塞等。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大多较新生儿和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为轻,急性期死亡率低,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但暴发型与重型患者少数可出现急性期后持续心腔扩大和(或)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与扩X型心肌病类同,又被称为"亚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扩X型心肌病综合征"等。

这些患者的自然病程不尽相同。

部分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心腔扩大和心力衰竭致死;也有少数心腔扩大,而无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持续数月至数年后,未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并保持稳定;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再度病情恶化,预后不佳。

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相当困难。

原因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及多数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

如何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病毒性心肌炎,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仅有病毒感染或心肌炎本身的症状都不足以确诊病毒感染心肌。

目前我国临床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多偏宽,有过病毒感染史及心电图发现早搏或仅有胸闷、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加上某些外周血病毒病原学依据就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们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本次研讨会在上两次诊断标准草案的基础上又做了修订,以作为现阶段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的参考。

一、病史与体征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表现,如出现不能用一般原因解释的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昏(心排血量降低所致)、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弱、舒X 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等。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wa e ome n 4 ain s w t i l my c r i s, w o w r d t d t u o p tl f m r h 2 1 o Ma c s p r r d o 2 p t t i vr o a d t h e e a mi e o o r h s i r f e h a i t a o Ma c 0 0 t r h 2 1 . Re n  ̄ Al t e p t n s wi ia o a d t r u e n ic a g d fo h s i lwi o td ah Al 0 1 s i l h a i t t vr l my c r i s we e c r d a d d s h r e r m o p t t u e t . e h i a h l p t n s c r ic f n t n, ee to a do r m , a d s r m o ad a n y eu n d t o a f r t a me t N ai t ’ a d a u c i e o l cr c r i g a n e u my c r il e z me r t r e o n r l at r t n . o m e e o c re c f s v r c mp i ain s o s r e u n h h r p . T e e wa o ea s o e e e e u l n c u r n e o e e e o l t s wa b e v d d r g t e t e a y c o i h r s n r lp e r s v r s q ea i p t n s d r g t e o e y a o lw- p a i t u n h n — e r fl e i o u .Co c u i n Via o a d t e eo s r p dy, w ih i d n e o s n l so r lmy c r i s d v lp a i l i h c s a g r u .Of n t e we a e s t f i g t e a e t fia y f w tr t e ni vr s t e a y a e r s we a c n g t a i yn h r p u i e f c i e sa t h a t — i h r p s a l a c n, s c c u y d r s r t e o et ai o v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范文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范文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范文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
患者:张XX 性别:男年龄:35岁
主诉:胸闷、呼吸困难
既往史:无
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出现胸闷、气短症状,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引起的,自行服用感冒药治疗,但症状未见好转。

近日症状加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入睡,出现咳嗽、咳痰,伴有心悸、乏力等症状。

患者因症状严重前来就诊。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气促、呼吸急促,心率120次/分钟,血压130/80mmHg。

心肺听诊:心音有力,心尖部闰动减弱,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

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检查:肌酸激酶-MB、肌钙蛋白I均升高。

心电图:ST段呈弥漫性抬高。

心脏彩超:心脏扩大,左
室功能减弱。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过程:患者立即予以吸氧、静脉注射利尿剂和神经氨酸酶剂,稳定病情后予以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

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彩超等检查,观察病情变化。

病情转归: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心功能逐渐改善。

经过数周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结语: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肌炎症,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等疾病,导致延误诊治。

患者在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及时进行心脏彩超、心肌酶谱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0例临床观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0例临床观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0例临床观察
姜丹;陈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0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收治的5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经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显效28例,显效率62%;有效17例,有效率34%.结论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危重,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减少心肌炎后遗症、降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率.
【总页数】1页(P76)
【作者】姜丹;陈阳
【作者单位】163457,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163457,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J], 佟家龙
2.曲美他嗪和黄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J], 孙喜平
3.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观察 [J], 张士辉;丁涛
4.银翘散加减治疗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J], 李文;陈英俊;叶小汉;吕洪
雪;李斐媛;王婷;侯炽均
5.左卡尼汀与清开灵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J], 关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柯萨奇病毒.埃可.脊髓灰质炎.腺病毒40.4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它起病急,来势凶猛,早期并发症多,心电图诊断无特异性,如不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短期内可致死亡。

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男12例,女8例,年龄在10~45岁,两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4例,肠道感染史4例,无明显感染史2例.1.2 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晕厥、关节疼痛等。

主要体征有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音低钝、奔马律、心律不齐、心包摩擦音、肺部罗音、交替脉等。

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肝区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

1.3辅助检查:全部患者白细胞均轻度增高,但核左移不明显;9例患者血沉增快;所有患者测定心肌酶.肌钙蛋白均增高,无酶峰出现;9例血清抗病毒抗体阳性;心电图检查均有ST-T改变,出现病理性Q波8例,严重心律失常为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左室内径增大,3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3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X线表现有3例出现肺淤血的X线表现,2例心脏大。

1.4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呼吸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综合监护。

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1-6二磷酸果糖10g及极化液静点,同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10g,黄芪注射液40ml静点10~14d为一疗程;抗病毒治疗:如金刚烷胺.吗啉呱或干扰素;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必要时可以静点氟美松20~40mg∕d,3~5d逐渐减量并改为强的松30~40mg∕d口服,逐渐減量至停药。

1.5预后:所有患者在7d内病情趋势稳定,住院时间为10-30d,出院前心电图均转为窦性心律。

急性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26例

急性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26例

查, 9例患 者 白细胞计 数增 高 , 中 5例 其
患 者 中性 粒 细 胞 比 例 升 高 。心 肌 酶 谱 显
复杂 , 展迅 速 , 死 率 高, 后 欠佳 , 发 病 预 早 期 诊 断 和 合 理 治 疗 能提 高抢 救 成 功 率 , 临 床 上 应 提 高警 惕 。
关键词
克.

氧 自由基作用 , 尽早应用大剂量 维生素 C 对保护心肌 有重要 意义 , 纠正休 克 、 对 促 进心肌病 变恢复 效果 明显。现代 药理 学
研 究 证 实 J 黄 芪 对 心 血 管 系 统 的 作 用 , 是 : 张 冠 状 动 脉 、 制 受 损 的 心 肌 细 胞 扩 抑 凋 亡 、 复 心 肌 细 胞 活 力 、 轻 心 肌 细 胞 恢 减 内 钙离 子 负荷 及 清 除 氧 自由基 的作 用 , 同 时 有抗 病 毒 及调 节免 疫 的 功能 … 。
压 。2例 肺 水 肿 患 者 给 予 有 创 或 无 创 机
患者 中有 1 8例 ( 92 ) 6 . % 3周 内有 感 染 史 , 中上 呼吸道感染 1 , 腹泻患 其 1例 7例 者, 其他 8例 ( 0 8 ) 3 . % 病毒感 染史不 详。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胸 闷 、 吸 困 难 、 者 出 现 呼 重 端坐 呼 吸。1 7例 ( 54 ) 者 出 现 发 6.% 患
(9 2 ) 好 转 4例 ( 5 4 ) 1例 ( . 6.% , 1. % , 3
8 ) 展 为 扩 张 性 心 肌 病 , 亡 3 例 % 发 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人急性病毒性 , t肌炎、 l 急性重症心肌炎
诊 断 标 准 。 实 验 室 检 查 : 有 患 者 行 血 常 规 检 所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Cl i ni c a l Aa na l ys i s o f Pa t i e nt s wi t h Acu t e Se v e r e Vi r a l M yo ca r d i t i s
HE Y u— c h u an
( De p a r t m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 P e n g z h o u T C M Ho s p i t a l , P e n g z h o u 6 1 1 9 3  ̄C h i n l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s e v e r e v i r a l m y o c a r d i t i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p r o vi d e s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he t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s u c h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s O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 0 4 J a n ua r y t o 2 00 8 De c e mb e r 7 2 c a s e s o f a c u t e s e ve r e vi r a l
死 ,患 者5 年生存率达 到6 5 - 8 %,1 0 年生存率 达到4 3 _ 3 %。综 上所述 , 对双原 发肺 癌患者采用胸外 科手术切除是一种合理 的治疗 方案 ,手术 后并 发症 的发生率 以及手 术死亡率均在可接受 范围内。部分患者可 以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标准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标准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标准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前者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霉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致,后者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病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

由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病情严重程度不等。

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和)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也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包炎或急性心肌梗塞等。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大多较新生儿和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为轻,急性期死亡率低,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但暴发型与重型患者少数可出现急性期后持续心腔扩大和(或)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同,又被称为“亚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综合征”等。

这些患者的自然病程不尽相同。

部分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心腔扩大和心力衰竭致死;也有少数心腔扩大,而无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持续数月至数年后,未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并保持稳定;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再度病情恶化,预后不佳。

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相当困难。

原因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及多数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

如何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病毒性心肌炎,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仅有病毒感染或心肌炎本身的症状都不足以确诊病毒感染心肌。

目前我国临床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多偏宽,有过病毒感染史及心电图发现早搏或仅有胸闷、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加上某些外周血病毒病原学依据就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们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本次研讨会在上两次诊断标准草案的基础上又做了修订,以作为现阶段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的参考。

一、病史与体征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表现,如出现不能用一般原因解释的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昏(心排血量降低所致)、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体会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成人;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肌炎,病人多以心慌、心悸、胸闷、头晕、乏力与心律失常等相关的症状就诊,大约90%病例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虽然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但重症病例也非少见。

现就我院近15年来收治的79例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9例临床诊断均符合1987年张家港、1995年武汉及1999年镇江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2]。

均为男性,年龄22 ~63岁,其中25~40岁56例,25岁以下14例,55岁以上9例。

发病季节全年分布,以5~8月份较为集中,计58例。

近1个月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1例,肠道感染史19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9例。

除外甲亢、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二尖瓣脱垂症等其它影响心肌的疾患。

1.2 临床表现:低热41例占51.8%,其中体温在37.4℃~37.9℃36例,38.1℃~38.3 ℃5例,头晕乏力79例占100%,胸闷气短70例占88%,有晕厥症状5例占6.3%,小腿肌疼痛12 例占15%,心尖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23例占29%,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56例占70.8%,心动过速20例占25.3%,心动过缓18例占2
2.7%,心律绝对不规则3例占
3.7%,早搏21例占26 .5%,心包摩擦音、心影扩大呈烧瓶样、左心衰、肺水肿3例占3.7%,猝死2例占2.5%。

1.3 心电图检查:Ⅰ°房室传导阻滞10例占1
2.6%,Ⅱ°房室传导阻滞7例占8.8%,Ⅲ°房室传导阻滞3例占
3.7%,窦缓伴结性逸搏10例占12.6%,窦缓13例占16.4%,窦房传导阻滞2例占2.5%,窦速伴多导联S_T段抬高>0.2mv 3例占3.7%,窦速伴多导联S_T段水平下移>0.05mv占18.9%,频发房早伴短阵房速2例占2.5%,快速房颤3例占3.7%,频发多形性室早9例占11.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占2.5%。

79例中25例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及收缩舒张功能轻度障碍;30例进行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_MB)的检测,有21例不同程度的增高;79例中的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31例,血沉增高29例。

2 结果
患者均卧床休息1个月,严重病例卧床2个月,酌情吸氧、静滴青霉素、能量合剂、极化液及大剂量维生素C4-6g/日,丹参液、门冬氨酸钾镁液滴注等。

根据病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小剂量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硫酸镁注射剂、利
尿剂等。

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和3例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左心衰、肺水肿病例,在积极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地塞米松30~40mg/日静脉滴注,收到较好效果。

3例快速房颤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5% 硫酸镁10ml静滴/日并口服小剂量地戈辛0.125mg/日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在3~7天后恢复窦性心律。

79例患者除2例猝死病例外,66例临床治愈,占83.5%,余11例病人心电图异常反复持续1年以上,分别表现为Ⅰ°房室传导阻滞伴间歇性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多导联T波平坦,间歇性发作窦缓伴结性逸搏,但临床无明显不适,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也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各种病毒直接损害或毒素或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心肌炎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一月内。

本文79例患者中,在1个月内均有上呼吸道、肠道病毒的感染史,9例急性乙肝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发生心肌损害表现。

临床病情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重症病例占20.2%。

重症病例中,14 例发生在25岁以下的年龄段;2例发生在55岁以上年龄段。

提示年龄偏轻和年老者易患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本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头晕乏力的占100%,胸闷气短的占88%,且发病较集中(约占73.4%) 在5~8月份的各种病毒感染高发的季节,所以在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遇到有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求诊的青壮年病人,要仔细询问有无病毒感染病史,即使无明确的病毒感染病史,也应作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轻症病人,早期治疗,避免意外发生。

本文中12例患者有明显的小腿腓肠肌疼痛,且随着治疗病情好转,疼痛也逐渐好转。

结合有关资料,笔者认为,有病毒感染史的病人出现明显肌痛的症状,应早期常规作心电图及相关检查。

在基层医院一般不能做病毒检查,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可参考以下几点[1,3,4]:
(1)在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一月内或发病内时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阿_斯综合症等。

(2)在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一个月内出现的心律失常,有以下心电图改变者: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2个导联以上的S_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0.1mv,频发室早;2个以上的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致、平坦;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速。

(3)病程早期可有GOT、LDH增高超过正常值的50%,CK_MB明显增高。

(4)除外其他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甲亢等。

参考文献
[1]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全国心肌炎心脏病专题座谈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87,26;596.
[2]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572-1575.
[3]刘爱忠.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学发展[J].医师进修杂志,1995,18(8):33.
[4]陈晓敏,丹巴次仁.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研究近况[J].医师进修杂志,1995,18(8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