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存货管理

合集下载

财务会计中的存货管理

财务会计中的存货管理

财务会计中的存货管理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或者生产经营过程中购进、生产和持有的用于销售或者生产经营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以及与生产销售相关的物资。

在财务会计中,科学有效地管理存货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经营效益以及财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存货的分类与计量、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计量方法、存货的评估方式以及存货管理的优化等方面,介绍财务会计中的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分类与计量根据存货的性质和用途,存货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成品和库存商品等几大类。

原材料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加工或者销售的物品,如原料、辅料等;在产品是指尚未完全成品的产品,处于加工和制造过程中;成品是指已经制造完成,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库存商品是指准备用于销售的商品。

为了准确计量存货,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二、存货成本的确定计算存货成本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方法会对成本进行不同程度的估算。

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主要有购置成本、生产成本和完工成本三个方面。

购置成本是指企业购进存货所支付的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投入到存货中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完工成本是指在产品完全制造完成后的总成本。

三、存货计量方法存货计量方法是指计算和确认期末存货价值的方式,包括直接计量法和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是指将存货的实际成本直接计量在财务报表中,适用于存货种类较少、价值较高的情况;间接计量法是指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计算存货的成本,并据此计量在财务报表中,适用于存货种类较多、价值较低的情况。

四、存货的评估方式存货的评估方式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将先期购入的存货先销售出去,后期购入的存货留存下来,适用于存货易腐烂和陈旧的情况;后进先出法是指将后期购入的存货先销售出去,适用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加权平均法是指将不同成本的存货按照权重平均计算,适用于成本较为稳定的情况。

存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

存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

存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或加工生产而购买或生产的物品,是企业流动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存货会计核算和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分析和盈利能力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会计核算和管理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存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步骤。

一、准备工作1. 建立适合企业经营特点的存货分类体系,明确各类存货的定义和界限。

2. 确定存货的计量基础,如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3. 设定存货盘点策略,包括周期、方法以及负责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二、会计核算1. 记录购买存货的会计凭证,包括采购发票、采购单、收据等。

2. 根据存货的计量基础,计算存货的成本,并及时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

3. 根据存货分类体系,对存货进行分类账务处理,确保各类存货的账面和实物相符。

4.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与账面存货进行核对,发现差异及时调整。

三、管理控制1. 设立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预防因为供应链断裂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存货缺货。

2. 建立适当的存货管理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存货占用资金比率等,对存货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性进行评估。

3. 加强存货采购和存储环节的控制,严格执行采购流程,确保存货的质量和数量。

4. 进行存货的定期评估,评估存货的陈旧、损耗和过期情况,及时处理滞销或过期存货。

四、控制成本1. 通过与供应商的谈判,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付款条件,降低存货的购买成本。

2. 加强对存货的物流管理,控制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

3. 遵守税务法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降低存货的税负成本。

五、优化流程1.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存货管理系统,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优化存货流转流程,加快销售和生产环节的速度,缩短存货周转周期。

3. 加强与销售、生产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实现存货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综上所述,存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正确的核算和管理,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存货的成本和价值信息,优化存货管理流程,控制存货相关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会计存货预算管理制度

会计存货预算管理制度

会计存货预算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来说,存货是重要的资产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

因此,有效的存货预算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会计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角度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存货预算管理概述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重要的资产。

存货管理主要涉及到存货的采购、销售、库存等方面,其中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种形式的存货。

存货预算管理系统是在财务会计体系基础上,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存货预算数基础上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存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存货预算管理系统。

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确保存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2. 灵活性原则: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变化不断对存货预算进行调整,保证预算的灵活性。

3. 控制原则:存货预算管理制度需要对存货采购、销售,库存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存货的安全性。

4. 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需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5. 安全原则:存货预算管理制度需要确保企业存货的安全管理,避免存货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

6. 透明度原则: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1. 存货预算编制程序:包括存货预算的编制流程、编制程度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等。

2. 存货采购预算:包括存货的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期限等方面的预算。

3. 存货销售预算:包括存货的销售价格、销售量、销售期限等方面的预算。

4. 存货库存预算:包括存货的库存数量、库存成本、库存周期等方面的预算。

会计规范制度的存货管理如何正确计量和核算存货

会计规范制度的存货管理如何正确计量和核算存货

会计规范制度的存货管理如何正确计量和核算存货在会计规范制度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会计要素,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计量和核算存货对于维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正确计量和核算存货,以确保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加工生产、出租或在生产过程中自用等目的而持有的物质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储备物资和委托加工物资等。

根据会计规范制度,存货的分类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包装物等。

二、存货计量原则1. 成本原则:存货应按照取得或制造成本进行计量,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直接费用等;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活动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2. 个别计量原则:存货具有独特性和可区分性时,应采用个别计量原则进行核算。

例如,企业采购多种规格的原材料,应根据每种规格的实际采购成本进行计量和核算。

3. 成本计量原则:存货的成本计量应当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不得将预期未来的利益纳入成本计量。

三、存货计量方法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存货购入或生产的时间顺序,先购入或先生产的存货先抵扣销售或使用,后购入或后生产的存货后抵扣销售或使用。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

2. 加权平均法:按照存货购入或生产的数量加权平均成本进行计量。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3. 特定成本法:按照存货实际购入或生产的成本进行计量和核算。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独特性和可区分性的存货。

四、正确计算和核算存货1. 计量方法的选择:企业应根据存货特点、价格波动和会计处理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确保计量方法的选取和运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盘点管理:企业应定期进行存货盘点,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盘点时应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和数量进行记录,及时更新存货账面和实物的差异。

存货管理办法

存货管理办法

存货管理办法第一条存货包括各类原材物料、燃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低值易耗品。

第二条存货,指集团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变现净值,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第三条大宗物资采购时,必须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工程安装合同计划、工程进度组织采购计划,大宗物资的采购应采用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单位和购买价格。

第四条建立独立存货保管仓库。

材料入库时,应填写材料入库单;发出材料时,应填写材料出库单。

其仓库保管台账材料数量要与会计账务材料数量核对一致,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来控制材料实际耗用量。

第五条集团采用永续盘存制,存货应当定期盘点,每月盘点一次,盘点情况如与帐面记录不符,经查明原因后,对存货的盘盈、盘亏,要分清责任,报经集团财务部、财务总监、总裁批准后按规定程序处理,一般在年终结账前处理完毕。

第六条报废、毁损存货必须经总裁批准。

报废、毁损存货必须单独建帐,单独保管,不得与正常库存混淆,更不得以此重复报损、报亏。

报废、毁损存货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处理,将处理结果报送集团财务部才予以核销。

第七条低值易耗品1、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2、低值易耗品在购买之前应根据需要填写购买申请单,经有关部门审核,领导批准,方可采购。

3、为了加强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各单位应按使用单位和部门建立低值易耗品登记簿。

4、使用部门向仓库领用低值易耗品,应填制一式三份的领用凭证,一份留存仓库,作为登记“库存低值易耗品卡片”的依据;一份交给使用部门为实物管理的依据。

一份交给集团财务部作为记账的依据;除此以外,各单位应建立“低值易耗品卡片”,由有关部门保管,控制对低值易耗品的使用。

存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存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存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存货管理会计在资产管理主管的领导下,主要负责企业原材料、在途物资、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资产的管理控制和账务处理工作。

其岗位职责如下所示:
职责1:参与拟定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职责2:健全存货管理活动中会计核算的二、三级科目。

职责3:及时登记物资、库存商品核算明细账,并与总账进行核对。

职责4:对已验收入库尚未收到发票的物资,月终要估价入账。

职责5:审核并办理物资、库存商品的收、发、存手续
职责6:参与库存盘点,处理清查账务
职责7:会同归口管理部门分析存货储存情况,负责提供资料,并对呆滞积压的存货提出处理意见
职责8:参与有关清产核资工作
职责9: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会计存货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存货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存货管理,确保存货的合理储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存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存货的采购、储存、领用、报废等环节,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确保库存;2. 优化结构,提高周转;3. 严格管理,控制风险;4. 科学核算,提高效益。

第二章存货预算编制第四条存货预算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各部门提供相关数据。

第五条存货预算编制依据:1. 历史销售数据;2. 采购计划;3. 生产计划;4. 市场需求;5. 存货周转率等。

第六条存货预算编制流程:1. 各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销售预测等提出采购计划;2. 财务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历史数据等因素,编制存货预算;3. 财务部门将存货预算提交给总经理审批;4. 总经理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将预算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第三章存货采购管理第七条存货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1. 采购计划合理,确保库存;2. 供应商选择合理,保证质量;3. 价格合理,降低成本;4. 采购手续规范,防止舞弊。

第八条采购部门根据存货预算和采购计划,负责采购工作。

第九条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下程序:1. 询价比价,选择优质供应商;2. 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3. 采购合同签订后,将合同副本报送财务部门;4. 采购物资到货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四章存货储存管理第十条存货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仓库布局合理,便于管理;2. 仓库安全,防止火灾、盗窃等事故;3. 库存盘点及时,确保账实相符;4. 库存周转快,降低存货成本。

第十一条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存货的储存工作。

第十二条仓库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程序:1. 仓库设施齐全,保持整洁;2. 定期检查库存,确保账实相符;3. 库存物资分类存放,便于管理;4. 库存物资进出库手续规范,防止差错。

第五章存货领用管理第十三条存货领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领用计划合理,确保生产;2. 领用手续规范,防止舞弊;3. 领用记录完整,便于追溯。

会计实务: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

会计实务: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

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

这两个指标是财务管理中非常关键的指标。

1.存货周转天数在管理中,由于存货周转率太过抽象,企业有时也会用存货周转天数评价存货管理。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产品从买入企业到售出企业的天数,受企业原材料周转天数、生产周期和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计算方法是360(天)除以存货周转率。

有些企业在管理中往往会更加细化,将存货周转天数细化为原材料周转率、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率、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率、周转天数。

计算出来以后和企业历史水平以及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反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

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云南白药、同仁堂,存货周转天数比较长,因为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多是中药,有很强的季节性,一次性采购的数量要保证全年的正常生产。

而像娃哈哈这样的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就比较短。

企业要尽量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存货的周转,比如把生产过程细分和专业化合作,例如北汽福田,存货周转天数是只有30多天。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单位时间(一年)存货周转的次数,反映了存货周转速度。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因此,存货周转率与企业获利能力密切相关。

存货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指的是企业一年中,平均每天的存货量,存货平均余额等于月初存货加上月末存货再除以2。

一般来说,企业只要维持正常生产,就必须要有存货。

例如,海尔集团采取按单生产的方法,在减少原材料库存的基础上减少在制品库存,生产完成后直接就运往各地经销商,但即使这样,海尔集团仍然有一定的存货。

企业会因为生产季节性的原因导致存货时高时低,因此,逐月计算比较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 【例6—20】阳光设备制造公司委托外协单位加工的 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该批材料实际加工成本为20 000元,仓库按23 000元的计划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 23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3 000 5)接收捐赠存货的核算 【例6—21】阳光设备制造公司接受国内关系单位捐赠 材料100 000元,并按计划成本98 000元验收入库,该 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30%。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2 000+8 950)÷(1 000+4 500)≈1.99元/千克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1 000×1.99=1 990元 发出存货的成本=2 000+8 950-1 990=8 960元 4)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单位成本= (本次收入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 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收入前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次 收入存货的数量)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实际数量×最近一次移动平均 单位成本
12月25日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2 500×1.90+500×2.10=5 800元 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3 150+5 800=8 950元 月末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1 000×2.00=2 000元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期收 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 货的数量) 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 本 【例6—3】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根据上表资料,按加权平均 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1. 按不同行业存货的经济用途分类
1)制造业存货的分类 2)商品流通业存货的分类
3)建筑业存货的分类
2. 按存货存放地点分类 1.3 存货的计价
1.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1)存货取得的计价原则 (1)购入的存货
(2)自制的存货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5)接受捐赠的存货 (6)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 (7)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 8)盘盈的存货 2)存货期末的计价原则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期末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额=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金额— 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2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Σ(发出某种存货数量×较先的单位存货成本)
【例6—7】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于12月8日收到红星 工厂发来的B种材料5吨,当日验收入库,发票尚未 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月终先按合同价格1 750元暂估 入账。 12月末估价入账时 借:原材料 1 750 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1 750 下年1月1日企业红字冲账时 借:原材料 1 750(红字) * * * 贷:应付账款 1 750(红字) 若下年1月6日购B材料发票到达,货款1 800元,增 值税款306元 借:在途物资 1 800 * *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 贷:银行存款 2 106
1. 存货按计划成本收进的核算 1)外购存货的核算 【例6—17】阳光设备制造公司购入甲材料70吨,每 吨150元,计10 500元,增值税1 785元,当即用银行存 款付清价款,材料入库时,按每吨计划单位成本155 元办理。 借:物资采购 10 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85 贷:银行存款 12 285 借:原材料 10 850 贷:物资采购 10 850 期末或随时计算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时 借:物资采购 35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50
领用部 用途 门
生产成 本 甲产 品 乙产 品 车间 一般 消耗
材料类别 原料及主 要材料 173 000 115 000 辅助材 料 4 000 3 000 2500 燃料 3 000 2 000 1 500


180 0000 120 000 4 000
厂部
销售科 合计
一般 消耗
销售 8 000 296 000 2000 11 500
【例6—1】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A材料本月进出的 实际成本资料如表所示,12月31日按先进先出法计 算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额。
2004年 月 日 11 12 12 12 12 30 6 10 20 25 摘要 收 入 数 量 发 出 单 金 价 额 结 余
数量
单价
4200
数量
数量 单价 金额
1000 2.00 2000 3000 1500 4000 1000
借:在建工程 359 500 贷:库存商品 3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 500 【例6—16】12月23日,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将一批实 际成本为10 000元的产成品用于捐赠给抗灾抢险前线, 该批产成品已提取存货跌价准备金1 000元,该批产成 品正常对外售价为13 000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7%。 借:营业外支出 12 210 贷:库存商品 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210
=1 000×1.90=1 900元
2)后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Σ(发出某种存货数量×较后的单位存货成本) 【例6—2】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根据上表资料,按后进先出法计 算发出存货成本:
12月10日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1 500×2.10=3 150元
12月10日结存存货情况:1 000千克的单价为2.00元,500千克的单 价为2.10元。
会计的存货管理
内容
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
2 存货的收发和清查
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
1.1 存货的概念
特征:
第一,存货是有形资产。
第二,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第三,存货具有实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条件:
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2 存货的分类
12月20日购入后计算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 095+4 750)÷(1 500+2 500)≈1.96元 12月25日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3 000×1.96=5 880元
5)个别计价法 发出存货成本=Σ(发出某批存货数量×该批存货单位成 本) 【例6—5】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仓库转来出库单,内列12月 份发出角钢两批,其中,第一批发出数量100吨,每吨实际 成本为1 800元,第二批发出数量为16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1 850元;发出槽钢三批,其中,第一批发出数量50吨,每吨 实际成本为2 000元,第二批发出8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1 960元,第三批发出12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2 010元。按个别 计价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2)自制存货的核算 【例6—18】阳光设备制造公司自制完工材料一批, 实际成本为45 000元 ,仓库转来入库单,已按计划 成本40000元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4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5 000 贷:生产成本 45 000 3)接收投入存货的核算 【例6—19】 阳光设备制造公司接受投入材料一批, 双方确认的价值为10 000元,增值税为1 700元,其 计划成本为9 500元。 借:原材料 9 5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实收资本 11 700
借:银行存款 161 928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6 000 其他业务收入 2 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 528 同时 借:其他业务支出 2 000 贷:包装物 2 000 【例6—15】12月25日,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将一批自 制的产成品用于基本建设项目,该批产成品实际成本 为300 000元,正常对外出售的不含税售价为350 000元, 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9 5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85 贷:在途物资 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 查明原因属供货单位少发时 借:其他应收款 58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85 2)自制存货收进的核算 【例6—9】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12月5日仓库转来材料入 库单,自制乙材料一批验收入库,实际成本额为50 000 元。 借:原材料—B材料 50 000 贷:生产成本 50 000
【例6—10】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12月3日完工一批 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为3 000元,办理验收入库手 续。 借:库存商品 3 000 贷:生产成本 3 000 3)吸收投入存货的核算 【例6—11】12月10日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在增资过 程中,吸收后来的投资人以原材料入股,取得投 资人开来增值税专用发票,内列材料款400 000元, 增值税款68 000元。但投资双方评估确认价为420 000元。
1)发出角钢实际成本=100×1 800+160×1 850=476 000元
(2)发出槽钢实际成本 =50×2 000+80×1 960+120×2 010=498 000元
2 存货的收发和清查
2.1 存货类账户的设置 1 .一般存货账户 “原材料” 、“在途物资”、 “物资采购” 、“库存商品” 2 .调整存货账户
“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存货跌价准备”
2.2 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收、发的核算 1. 存货按实际成本收进的核算 1)外购存货收进的核算
【例6—6】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12月6日以银行存款 支付购入材料款,取得对方开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内列材料价款2 000元,增值税款340元,运杂费200 元,材料月末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2 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贷:银行存款 2 540 同时 借:原材料 2 200 贷:在途物资 2 200
2 400
2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80 000 --乙产品 120 000 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2 400 其他业务支出 10 000 贷:原材料 316 400 【例6—14】12月9日,光大科工贸有限公司销售产品 一批,获得含税价款159 120元存入银行。同时,随货 销售包装箱获得含税价款2 808元,该包装箱的实际成 本为2 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