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支架承载力验算2014

合集下载

桥梁支架计算书

桥梁支架计算书

一、 满堂支架验算 1、模板计算本桥实心桥面板底模、侧模均采用δ=12mm 厚竹胶板,其中底模安装于间距30cm 的10cmx10cm 方木上;侧模安装在钢筋排架上。

本次模板验算主要为底模的验算,侧模的验算将在排架验算中详述。

模板受力按单向板考虑,承受实心板自重恒载和施工荷载,取1cm 板宽按偏于保守的简支梁进行计算,计算模型如下:其中施工设备、人员等堆放荷载1P =2.5KPa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2P =2.0KPa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3P =2.0KPa ;按最厚部分实心板产生的恒荷载4P =15.3KPa 。

则模板验算总荷载P=21.8KPa ,可知q=0.218KN/m 。

则跨中最大弯矩0M =82ql =1.1N.m ;支座处最大剪力0V =21.8N 。

1cm 宽、12mm 厚竹胶板的截面特性如下:I=123bh =1.44x 610-4m ;W=62bh =2.4x 710-3m ;A=bh=1.2x 410-2m 。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可知:普通竹胶板E=5x 910Pa ,允许应力[σ]=80 MPa ,容许剪应力[ τ]=1.3MPa.则:max σ=W M=4.58MPa<[ σ]=80MPa ; m ax τ=AV230=0.27MPa<[ τ]=1.3MPa ;跨中最大挠度m ax f =EIql 38454=0.63x 610-m<250l =8x 410-m经验算可知选用模板满足受力要求。

2、次分配梁验算本桥现浇桥面板支架次分配梁采用10x10cm 方木,方木间距30cm ,安装于间距75cm 的双拼8#槽钢上。

方木受力按简支梁考虑,方木以上结构自重恒载和施工荷载,计算模型如下:其中施工设备、人员等堆放荷载1P =2.5KPa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2P =2.0KPa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3P =2.0KPa ;按最厚部分实心板产生的恒荷载4P =15.3KPa ;竹胶木模板产生的恒载可忽略不计。

某铁路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

某铁路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

合板作为梁底模 ; 胶合板宽3 。 .m 两侧用1J J 3 0H 槽钢 布设纵向轨道 , 安放梁体模型。所有支架应依据搭 设 高度设 置 普通 钢管 剪 刀撑 , 向每3 设 剪 刀撑 1 横 排 排 , 向在梁底 设2 纵 排剪 刀撑 , 支架 布置 如 图1 所示 。
2 计算 方 法和计 算模型
1排 ; 平 杆 步 距 ( 8 水 自上 而 下 ).0m ×3 10m× 06 + 2 N,竖杆 采 用 轮 扣 3×3m和 24m钢 管 对插 ,钢 管 . 上 下 均 采 用 可 调 U 做 支 撑 ,每根 竖杆 用 短 钢 管 托 连 接 扣 紧 , 架 高 度 拟定 1 支 架 顶托 上 沿 桥 横 支 2m, 向铺 1J J 钢 ,梁 底 板 范 围顺 桥 向布 设 01 × 0H 槽 .m 01m方 木 , 木 间距03 方 木 上铺 设 1 m厚 胶 . 方 .m, 8m
通常对桥梁支架 的计算 , 采用 的是简化计算方法 。 这与 支 架 的 实 际受 力情 况差 距 较 大 ,往 往 会 造 成 事故 。本文 采 用 有 限元 方法 对 简 支 梁 桥 支 架 施 工 进 行 了分析 , 据 分析 结 果 评 价 了支 架 的稳 定 性 。 根 计 算 结果 对 类 似 工程 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价 值 。
要 : 文通过 三维有 限元数 值模 拟 , 某铁路 桥梁施 工支 架所用 杆件 的承载力 及稳 定性进行 了分 析 。分析结果 表 明支架 该 对
所采用 杆件 在施工 过程 中是安全 的 , 支架变 形满 足施 工要求 , 支架杆 件及 支架 整体在 施工 过程 中稳定 性满 足要 求 , 同时 根据 支架反 力求得 地基所 需的最 小承 载力 。分 析结果 对类 似工程 有一定 借鉴作 用 。 关键词 : 铁路 桥梁 ; 施工支 架 ; 承载力 ; 稳定 性分析

桥梁支架安全验算

桥梁支架安全验算

桥梁支架安全验算桥梁支架是在桥梁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临时支撑装置,其安全性验算是保障桥梁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桥梁支架安全验算进行探讨,以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1. 支架材料选择支架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支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桥梁支架安全验算时,应选择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如工业级钢材等。

此外,还应注意材料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2. 支架构造设计支架的构造设计是支撑桥梁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验算过程中,需要对支架的构造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包括支架的承重结构、连接方式、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

确保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塌方、倾覆等安全隐患。

3. 荷载计算桥梁支架承受着桥梁自身重量、临时荷载和其他外部荷载,因此在安全验算中需进行相应的荷载计算。

通过分析各种荷载的各向作用力,进行强度验算和稳定性评估。

保证支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不会超载或失稳。

4. 监测及维护桥梁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专门的支架监测系统可用于检测支架的变形和损伤情况。

同时,还应加强对支架的维护,保持其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5. 安全管理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支架的安全管理。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应定期开展桥梁支架安全教育和技术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桥梁支架的安全验算是确保桥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构造设计、进行荷载计算、加强监测及维护,并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桥梁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只有确保桥梁支架的安全,才能保证整个桥梁工程的顺利进行。

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

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

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摘要:通过支架的反力求得了桥梁施工所需要的最小承载力,相应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对桥梁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字: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分析Abstract: through the stents to have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need minimum bearing capacity,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Key word: bridge; Construction stents;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桥梁的施工长使用支架现浇施工方法,施工的过程中,支架需要承受各种荷载,为了保证桥梁支架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充分认识到桥梁施工中的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一般可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实现桥梁支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计算,而简化的计算方法往往与实际施工中的受力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施工中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有限元方法对桥梁的支架施工分析,并根据计算的结果实现了对支架稳定性的分析,对类似的桥梁支架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确定提供了实际的参考。

一、桥梁施工工程概况某大桥为长48m的简支架桥梁,共有6孔,其中有5孔留在河滩上。

桥梁的上部结构为48m的预应力混凝土的简支架箱梁。

高4.05m,宽4.9m。

底面宽度大约为3.0-3.3m。

顶板厚度为27.3cm,厚度为25cm。

由于对相应桥梁的吊装困难,由此在河滩处的箱梁采用支架原位的现浇注方法进行施工。

桥梁处从地面向下0-0.5m为黄土,承载能力为150kPa,黄土以下0.5-5m 为砂砾,承载力为350kPa,砂砾层以下为泥岩夹砂层,承载能力为500-2000kPa。

河滩相对较宽且平顺,为支架先浇注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浇箱梁支架地基处理及承载力验算

现浇箱梁支架地基处理及承载力验算

现浇箱梁支架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措施现浇箱梁支架体系关键部位是桥下地基处理,桥梁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所承受的全部荷载,地基不发生沉陷现象。

桥宽范围内先清除表面杂草和废弃垃圾等,基底碾压合格后(密实度90%),做1层5%石灰土(厚20cm)和一层道渣垫层(厚15cm)密实度压至96%以上(重型),个别软弱地段抛填片石,进行加固处理后填筑石灰土;最后浇注15cm厚C20素混凝土作为面层,在桥墩两侧各5米范围内灰土厚度为40cm、道渣厚度为15cm、混凝土厚度为20cm,顶面做好排水处理。

(具体的地基处理根据现场试验和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地基处理见下图。

)2、地基承载力验算主线桥支架高度按6米计算,单根立杆的支架重量为:5*(0.6+0.9)*5+6*5=67.5kg。

(φ48×3.5mm钢管每米自重3.84kg,加上扣件按5kg/m考虑)从支架、模板内力验算过程中得知各段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有荷载N分别为:21.244KN;21.488 KN ;28.26 KN ;27.000 KN。

立杆底托下用厚5cm×宽20cm的木板作垫板。

各段基础底面最大荷载P计算0#~14#断面:(21.244+67.5*10-3*9.8)/(1.5*0.2)=73.0KN/m2;14#~20#断面:(21.488+67.5*10-3*9.8)/(1.2*0.2)=92.3KN/m2;24(27)#~26(29)#断面:(28.26+67.5*10-3*9.8)/(1.2*0.2)=120.5KN/m2;20#~23#断面:(27.000+67.5*10-3*9.8)/(0.9*0.2)=153.7KN/m2。

基础底面下浇注15cm厚C20素混凝土和填筑15cm厚道渣、20cm厚5%石灰土(道渣按18KN/m3,灰土按17.2KN/m3计算)。

用公式:p cz+p z≤f z,p z =b*p/(b+2Ztgθ)对5%石灰土地基进行验算。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

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桥梁施工中不同的支架方式均有成功的案例为后续施工提供良好的借鉴。

本文主要对不同的常规支架形式的计算进行介绍,通过对支撑结构的力学分析和理解,才能选用到适合不同工程特点的支架形式,才能对支架体系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现场控制,才能对混凝土性能、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等主要指标予以确定和控制,才能保证相同桥型相同支架方式产生相同的效果,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

1设计计算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000年11月《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4年1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002年4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2003年4月《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2003年10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施工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28-2000《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王玉龙,2008年《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2001年7月2施工荷载计算及其传递支架选型完成后,其计算的思路和原则应从上至下进行。

2.1侧模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5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4KN/m2;采用溜槽、串筒为2KN/m2;采用容积0.8m3以下漏斗为4KN/m2;采用容积0.8m3以下漏斗为6KN/m2。

振捣混凝土时对竖向结构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4KN/m2。

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F=0.22*r*t0*B1*B2*V1/2① F=r*H ②F——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r——砼的重力密度(KN/m3),计算时钢筋混凝土取26 KN/m3;t0——新浇筑的初凝时向(h),可按实测确定,如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0=200/(T+15)计算(T为砼的温度℃);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B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无外加剂取1;B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11cm时取1.1,坍落度大于11cm时取1.15;V——砼的浇筑速度(m/h)。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1.国家和地方规范:桥梁支架的设计计算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桥梁设计规范,如《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等。

这些规范对各种参数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要求。

2.结构分析原理:桥梁支架也需要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受力分析需要考虑桥梁的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确定桥梁各个部位的内力和应力分布。

变形分析用于确定桥梁的变形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材料性能和规定:桥梁支架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规定,包括钢材、混凝土、预应力材料等。

各种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并合理选用以满足桥梁支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桥梁支架的荷载计算是在以上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恒载和可变荷载。

1.恒载:恒载是指桥梁常设的自重和支持结构的自重。

恒载的计算需要考虑桥梁各个部位的自重,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恒载通常以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表示,如每米桥梁梁体的自重。

2.可变荷载:可变荷载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交通载荷和其他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交通载荷的作用和荷载分布情况,通常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可变荷载分为移动荷载和停车荷载,移动荷载是指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的荷载,停车荷载是指车辆停在桥梁上时的荷载。

对于桥梁支架的荷载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荷载、风荷载等。

温度荷载是指桥梁受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会引起桥梁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风荷载是指桥梁受风力作用引起的侧向力和弯矩,对桥梁支架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桥梁支架的计算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规范、结构分析原理和材料性能和规定,而荷载计算主要包括恒载和可变荷载。

在进行桥梁支架计算时,需要以规范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桥梁是连接两个相对的点,使人们能够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地形障碍的重要结构。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的方法,并探索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桥梁承载能力的计算涉及到多重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材料的强度。

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

例如,混凝土和钢材是常用的桥梁建筑材料。

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这些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其次,为了准确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

桥梁的结构形式有梁桥、拱桥、索桥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桥梁在受力分布和承载能力上有所差异。

此外,桥梁的几何形状也会对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桥梁的跨度和高度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抗弯和抗压能力。

第三,实际环境条件也是计算桥梁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环境条件指的是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例如,桥梁可能面临的地震、风力和水流等外界荷载都会对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在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并分析这些外部条件的影响。

与此同时,桥梁的使用寿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桥梁一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计算桥梁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到桥梁的老化和损伤情况。

例如,桥墩、桥梁面板和梁柱等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开裂、腐蚀和变形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对桥梁的维护和修复进行充分考虑。

最后,计算桥梁承载能力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通过将结构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内进行力学分析,然后将这些小区域重新组合为整个结构的方法。

有限元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桥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从而推导出桥梁的承载能力。

另外,还有梁理论、弹性理论和桥梁动力学等方法也可以用于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桥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强度、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实际环境条件以及桥梁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N·m m m
底板及翼缘板下的支架承受的荷载均比腹板下的支架小,不再进行验算。立 杆强度满足要求。
4.3、支架纵、横向水平管强度检算: 因支架纵、横向间距均为 60cm,作用于支架纵、横向荷载相同,可将作用在 横赶上的均布荷载转化为两集中荷载 P,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 M=Pc*C=36.4KN/2*0.6m+(12KN/2+15KN/2)*0.6m =10.92KN*m+8.1KN*m=19.02KN*m Mmax=0.5qL2=0.5×61.02×0.62=6.25KN*m 横杆抗弯强度=M/W=6.25KN*m/5.08cm3=1.23≤[������]=600/400=1.5 式中:M—横杆弯矩(KN.M) ; W—钢管的截面模量; Pc—梁砼重量及模板重量的 1/2; C—梁边至立杆之间距离。 4.4、支架稳定性检算: 取单根立杆出来进行检算,其自由长度为 1.2m,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规格φ 48δ 3.5mm,壁厚计算时按 2.7mm 考虑,参数如下: A=3.84x102mm2,I=0.99x105mm4 W=4.25x103mm3,回转半径 i=16.03mm,自重 33.3N/m [σ ]=205N/mm2 长细比 λ =L/i=75, 根据安全系数法(材料力学)
m
0.12 1
2.7 1 2.7 0.012 49.28 1.49 3.91 3.91
m KN/m3 m/s KN/m2 KN/m KN/m
0.12 0.012 45.63 1.27 0.14 0.14
V10——桥梁所在地区的设计基本风速(m/s) Vd——高度 Z 处的设计基准风速(m/s) Z——距底面高度(m) γ ——空气重力密度(KN/m3) K0——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对施工期取 0.75 K1——风载阻力系数 K2——考虑地面粗糙度类别和梯度风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 K3——地形、地理条件系数 K5——阵风风速系数 g——重力加速度,取 9.81m/s2 根据分析,当风荷载为横桥跨施加时支架受影响最大。 支架受力组合最不利为:梁体自重+风荷载 3.横向方木强度检算 横向间距在腹板处为 30cm,底板和翼缘板处为 60cm。 方木强度检算 方木采用 10×15cm 截面,其力学性能及截面特性:
n Pcr nst P
其中 Pmax=0.5×129.27×0.62=23.27KN, Pcr 为立杆的临界力, Pcr
2 EI , , =0.7
2 EI 2 EA 2 2.05 108 4.24 104 152.29 KN 所以 Pcr ( l ) 2 2 (76)2
附一:支架检算书 1.概况 支架采用φ 48δ 3.5mm 碗扣式钢管(实际壁厚计算时按 2.7mm 考虑) ,支架 纵向间距 60cm,竖向步距 120cm,横向间距在腹板和底板处为 60cm,翼缘板处 为 90cm。 2.荷载分析 纵桥向取 60cm 进行计算,其荷载如下: 2.1、腹板高按 1.4m 计,腹板部分混凝土荷载:26×1.4=36.4KN/m2 顶 板 厚 度 为 25cm, 底 板 厚 度 为 22cm, 顶 板 和 底 板 部 分 混 凝 土 荷 载 : 26 × (0.25+0.22)=16.9KN/m2 2.2、内模按 12KN/m2 计算 外模按 15KN/m2 计算 2.3、施工人员机具按 2KN/m2 计算 2.4、振捣混凝土的荷载按 2.5KN/m2 计算 2.5、风荷载计算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计算如下表: 项目 基本风速 V10 地区类别(A、B、C、D) 重现期 构件基准高度 Z 高度系数 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 K0 地理地形系数 K3 风载阻力系数 K1 阵风风速系数 K5 高度与地表粗糙度系数 K2 10 M 单位 m/s 碗扣支架 23.1 D 10 9 0.16 0.75 1 1.2 1.35 1 箱梁 23.1 D 10 11.7 0.16 0.75 1 1.3 1.35 1.08
总迎风面高度 D0 面积折减系数 换算迎风面高度 Dn 空气重力密度γ 设计基准风速 Vd=K2K5V10 设计基准风压 Wd=γ (Vd)2/(2g) 单位长度阵风荷载 Fw= K0K1K3DnWd 横桥向风荷载标准值 Fwh= K0K1K3AwhWd 式中 Fwh——横桥向风荷载标准值(KN) Wd——基本风压(KN/m2) W0——设计基准风压(KN/m2) Awh——横桥向迎风面积(m2)
W=bh2/6=15×102/6=250cm3 I=bh3/12=15×103/12=1250cm4 E=10GPa [σ a]=13MPa [σ ah]=2MPa
密度:9.5KN/m3 取受力最不利的中腹板部分进行计算,横向方木模式类似于连续梁,计算时 按三等跨考虑。如下图
q=36.4KN/m2*0.6m+(12KN/m2+15KN/m2+2KN/m2+2.5KN/m2)*0.6m =21.84KN/m+18.9 KN/m=40.74KN/m Mmax=0.5qL2=0.5×40.74×0.62=7.33KN*m σ =M/W=7.33/2.5*10-6=2.93MPa≤[σ ]=13MPa,方木的强度满足要求。 f=5qL4/384EI=5*0.64*103*40.74/384*10*109*1250*10-3=0.55mm ≤[������]=600/400=1.5mm 以上的挠度计算按简支梁计算宜可以满足要求, 对连续梁来说考虑相邻约束 的影响,其挠度比简支梁小,故也能满足要求。 注:计算挠度时不考虑施工荷载,所以 q 取 40.74KN/m。 4.支架检算 单支立杆的轴向力计算 N= {1.2Q1+1.4(Q3+Q4)}LXLY+1.2Q2V ={1.2*(15+12)+1.4(2+2.5)}0.6*0.6+1.2*36.4*0.6*0.6*1.4 =35.95 KN 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规格φ 48δ 3.5mm, 实际壁厚计算时按 2.7mm 考虑, 参数如下: A=3.84x102mm2,I=0.99x105mm4
上 部 传 来 荷 载 (KN) 取 35.95KN , 考 虑 立 杆 自 重 N2=0.44KN N=0.44KN+35.95KN=36.39KN,A--受荷载单位面积(m2) C20 混凝土顶面承载力: σ =N/A=36.39KN/(0.15)2m2=1.62MPa<20MPa 碎石土顶面承载力: σ =N/A=36.39KN/( (0.15+0.2×2) )2 m2=120.3KPa 原地基承载力: σ =N/A=36.39KN/( (0.15+0.7×2) )2m2=15.1KPa 故基础处理时,原地基顶面承载力不小于 20KPa,碎石土顶面承载力时取较 合理与保守的 300KPa。
W=4.25x103mm3,回转半径 i=16.03mm,自重 33.3N/m。 [σ ]=205N/mm2 4.1、无风荷载时支架立杆强度检算: 计算长度 L=1200mm,长细比 λ =L/i=75,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附录 三得 φ =0.750,单根钢管的允许承载力 [N]=φ A[σ ]=0.750×3.84×102×205=59040N≈59.0KN 单根支架立柱承受的荷载: N=35.95KN<[N]= 59.0KN,安全系数为 59.0/35.95=1.64,满足要求。 4.2、组合风荷载时支架立杆强度检算: 风荷载对立杆产生弯距:MW=1.4al02WK/10 (WK=0.14+3.91) =1.4*0.6*1.2*1.2*(0.14+3.91)/10=0.49KN*m 立杆压弯强度: f=N/φ A+0.9β Mw/[γ W(1-0.8N÷NE)] =35.95*1000/100*0.75*3.84+0.9*1*0.49*1000000/{1.15*5.08* 1000*(1-0.8*35.95/171.52)=90.7MPa≤[f]=205MPa 钢管截面特性 符号 β γ W 欧拉临界力 NE = E λ 风荷载对立杆产生弯矩 Mw= lx l0 风荷载标准值 WK=
由以上可以得:
n Pcr =152.29/23.27=6.544 P
金属结构中的压杆 nst =1.8~3.0
n =6.544 nst =3.0
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 4.5、支架基础承载力检算: 立杆下底托尺寸为 15cm ×15cm,地基从上到下为 20cmC20 混凝土,50cm 碎石土,扩散角度取 45°,计算简图如下:
s
计算公式 ——有效弯矩系数 ——钢管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立杆截面模量 π 2EA÷λ
2
取值 1.0 1.15 5.08 171.52 205000 75 0.49 0.6 1.2
单位
㎝3 KN Mpa
——材料弹性模量 ——压杆长细比 1.4lxl02WK/10 ——立杆纵距 ——立杆计算长度 0.7μ zμ W0=0.14+3.91=4.05K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