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专题

训练(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环境保护专题训练学号:姓名: .

(07年海南高考题)1、(10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11月13日,某化工厂的苯胺车间因操作错误发生剧烈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导致大量有毒的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相关法规条件,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法定的最高罚款,并处分相关责任人。

(1)这次污染事故产生的危害有哪些(4分)

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等;(2分)

②松花江自污染源以下水质恶化,生活、生产用水紧张。(2分)

(2)如何防控可能发生的类似污染事故(6分)

①开展重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2分)

②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快企业的治污进程。(2分)

③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依法惩治危害饮用水水源环境的违法行为。(2分)

2.(10分)(08年海南高考题)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

“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4分)

①油轮石油泄漏;②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③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4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即可得滿分.)(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6分)

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2分),防治措施:①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2分):②防止抽轮泄漏。③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2分)

3.(10分) (09年海南高考题)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2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分)

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渍)化。(2分)

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4分)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4分)

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2分)

原因:风力搬运堆积。(2分)

4.(10分)(2010年海南高考题)

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不利影响:①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

②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6分)建议:①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②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4分)5.(10分)环境保护(2011年海南高考题)

3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2005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4分)

建议:①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2分) ②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2分)③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分)

6、(10分)环境保护(2012年海南高考题)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①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②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③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④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

4

7、(2012山东卷文综)(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

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km2)

1990年2000年2010年

类型

重度盐渍

153425755

中度盐渍

133219293

轻度盐渍

952801694

合计12381445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①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②盐渍土总面积增大;③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8、(2012新课标全国卷)(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

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

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

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

改至长江青草沙。

5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①水环境污染严重;②城市需水量增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①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②制定污染事件的

应急处理方案;③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④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9、(2012上海卷地理)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⑴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

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①机动车尾气排放;②企业和居民燃煤。

6

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

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⑶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①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②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③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4分)

①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②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③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④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⑤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⑥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

10、(2012江苏卷地理)【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

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c 、d。 (2分)

7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

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

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

力作用

。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

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

全战略工程是③、⑤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4分)

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11、(2012福建卷文综)【环境保护】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

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9分)

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12、(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4.(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1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

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

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

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C

A

B

024km

图例耕地居民地水库河流

9

13、(2011年高考山东卷)32.【地理-环境保护】

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

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

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

水源?

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

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

(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14、(2011年高考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

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15、(2011年高考江苏卷)D.【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0

11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化石燃料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重金属污

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从环境摄取和摄食。(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③(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2分)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2分) 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16、(09福建)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7分) 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

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

20

20

200

200

200

200

200

500

500

500

500

50

50

50

200

50

500

200

500

500

500

500

5

00

1000

1

000

1000

1

000

100

10

00

110o

115o

23o26’

25o

河流

海域

等高线/m 城市

500

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8分)

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在上游修建水库,补充枯水期用水,减少咸潮的危害。

17、2008广东地理,37

3、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12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7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BD (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12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工业区工业污染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分析原因。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18、2008山东文综,32

5、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

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

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13

14

19、(09山东)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

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

理位置特点。(4分) 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0 5100

150种 越 南坦桑尼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印 度巴 西印度尼西亚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