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财经大学2013硕士生复试分数线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要求院系专业政治理论分数外国语分数业务课一分数业务课二分数总分备注人文学院哲学大口径38 38 57 57 28 0人文学院经济哲学55 55 83 83 36 4人文学院社会学45 45 68 68 35 5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口径45 45 68 6832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大口径54 54 81 8135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大口径54 54 81 81374人文学院专门史40 40 12295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大口径55 55 83 83366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55 55 83 83 36 7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大口径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学55 55 83 83391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房地产经济学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经济政策学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税收学55 55 83 83 39院0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经济55 55 83 8337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税务硕士55 55 83 83377税务硕士税收风险控制与管理方向要求总分为340分,单科为49(74)分。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资产评估硕士55 55 83 83363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55 55 83 83384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55 55 83 8336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55 55 83 8336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保障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55 55 83 83365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115518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55 55 83 8339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国防经济55 55 83 83365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城市经济与管理55 55 83 83396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农业经济管理55 55 83 8338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林业经济管理55 55 83 83365金融学院保险学55 55 83 83 37 7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大口径55 55 83 83374金融学院金融硕士55 55 83 83 396金融工程方向分数线:单科:55/83,总分:378分;财富管理方向分数线:单科49/74,总分340。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下面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背景篇】我不是标题党,因此既然定了这个标题,总要先来交代一下背景。
我本科是上海某所化工见长的211院校,专业是财务管理,学这个专业去考cc其实相当于考研去考同样的专业,说起来在专业课上应该比较占优势。
不过,我是个很不成器的大学生,考cc跟跨专业考生没什么区别。
大学第一年忙着在网上追小说写书评勾搭各种作者,大学第二第三年忙着追星(当时当着那位明星的贴吧吧主和后援会会长……),学习时间除了考前突击的几天就压根没有了。
于是高数勉强及格,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相关专业课要么勉强及格(有些刚好60应该还是老师拉上来的),要么上了80看起来挺好看,其实那是因为考试方式是写论文,人家都是90+。
于是,大学这三年就被我混成了在一所不以商科为优势的学校里,第三年的成绩还是班级30多名的样子(一共40多个)。
不夸张地说,在大三结束的时候,要是你问我销售商品的分录怎么做,我大概还不知道要做两个分录,以为只是商品与收入之间的借贷关系。
就是那么糟糕。
交代了这些后的重点并不是“看,我当年多差,我现在Blabla,我多牛叉啊”,我自认为不是很聪明的学生,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有些知识点看了三四遍都晕晕乎乎的,相信在看帖的你们中就有不少人比我更有悟性。
既然叫做励志故事,只是为了鼓励可能存在的一些跟我一样情况的学弟学妹,也许你们现在并不优秀,你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想说过去很重要,但不足以重要到才20多岁的你没有机会弥补,只要你真的付诸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就是写这篇经验交流帖的意义所在了。
【初试复习篇】我初试的成绩是155+83,并不算特别高的成绩,总分、综合、英语比我高的大神还有许多,在这里只是想提供以下自己的一些复习方法和推荐一下自己用了觉得比较好的参考用书。
真正的备考期是从9月开始的(以前准备考本校,8月底发现本校不招应届生才转战上财),很累但很快乐很踏实,下面先分科介绍,再综合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分科说吧,像英语和管理学我的假设前提是它的难度和出题方向没太大变动。
英语:花的时间最少的科目,考的还行吧。
1、它确实比英语一容易,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出题方向不一样不好比较,但我想难易程度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你基础还行(拿六级来比较就是500+把),完全可以在战略上藐视英语二的。
2、历年的真题意义不大,毕竟从管理学的英语到英语二区别还是有点的,至于英语一的真题,意义也不大,要做的话纯粹是练练手。
3、关键是单词,无论如何单词和词组是每天必背的,遍数越多越好的。
怎么背以及选哪本书就随便各人了,因为都差不多。
简单的说说我自己复习的过程,很早开始背单词了这个不提,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9月开始做黄皮书的英语一真题,先做10年的,感觉不像谣传的那么难,阅读就错了3个,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每天就是做一篇阅读保持手感,做完英语一就做英语二,中间每天背背好句子,基本每天在英语的时间在1小时的样子,因为实在不知该复习啥。
在整个过程中没报班没听课觉得没什么必要。
再说句阅读,个人觉得自己阅读还不错,其实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直接看文章,然后做题,反正时间足够了,中间除了排除法就没什么技巧了。
管理学综合:花的时间第二少的科目,每天2小时多一点。
先说数学:1、数学其实很容易,基本都是初中内容和难度,一个大四学生是别怕的。
2、有一本参考书足矣,随便哪本,我自己是陈剑的。
我从9月开始看了2遍,觉得书讲的还蛮详细的,自己要动手做,而且速度要有。
逻辑:从9月开始,每天30道题。
在此再次感谢wflwind学长,推荐了周建武的书,逻辑精点好像是,里面基本没讲解,全是题目,1400多道,大概3个月内完成。
1、逻辑有4个月的功夫,每天半个多小时足矣。
基本都后期30道能做到稳定错3道左右。
2、逻辑不需要太依靠概念,方法之类的,周建武老师的观点就是,用了所谓的方法越慢而且碍事,做逻辑题的最高境界是有题感,就是你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类型的题,但你就是能一眼看出答案,而且有时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
跨专业上财金融专硕400+的经验简谈——坚定目标,坚持到底

跨专业上财金融专硕400+的经验简谈——坚定目标,坚持到底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一、个人情况:本人本科专业是机械工程,毕业两年,报考的是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专硕,算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考试。
一站总分406,政治70,英语78,数学三143,专业课(431)115,报的是凯程的全年集训营。
虽然不能跟427的大神相比,但考虑到是跨专业考试,还是想分享下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对那些跨考的同学有些帮助,当然也希望能对非跨考的同学有所启发。
我是去年五月开准备考研的,在之前的一年也参加过考研,当时报的也是金融,但因为工作,没怎么重视和准备,属于纯打酱油的,所以可以说五月份开始的时候专业课的基础基本为零,公共课基础也很差,只有数学可能稍微好点,但毕竟毕业一年多,高数也忘得差不多了。
在这里我想说无论你基础好不好,或者是零基础,通过坚持和努力,考研成功也是没有问题。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二、复习情况关于具体复习过程,我想从复习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去说一下:1、复习时间总的进度安排,考虑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仅把我的安排列出来做一个参考,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安排,我在专业课这方面的基础基本为零,数学一般,英语较差,政治基本为零,还考虑到专业课和数学各150,英语政治各100,综合以上自己的情况:我在五月份的时候计划是:5-6月 7-8月 9-10月 11-12月专业课书看一遍课后习题和参考资料真题、书和习题书和习题;数学三看书打基础全书一遍真题模拟题和错题英语二英语一真题阅读英语二真题阅读英语二翻译作文英语二全部政治看书打基础大纲、1000题和真题大纲真题、模拟题具体每日的时间安排是:5-9月: 10-12月:6.40-7.20 起床洗漱吃饭 7.10-7.50 起床洗漱吃饭7.20-8.30 英语 7.50-9.00 英语/政治8.30-12.00 专业课/政治 9.00-12.00 专业课/政治12.00-13.30 吃饭休息 12.00-13.00 吃饭休息13.30-17.30 专业课/数学 13.00-17.00 专业课/数学17.30-18.30 吃饭休息 17.00-18.00 吃饭休息18.30-22.20 数学/英语/政治 18.00-22.00 英语/政治22.20-23.20 跑步洗漱休息 22.00-23.00 运动洗漱休息因为自己基础不好的原因,所以在五、六月份的时候以专业课和数学为重点,其中专业课为重中之重,有时候会学习整个上午和下午,晚上学习数学,晚上最后一两个小时也就是九点左右会学习英语,英语以阅读和单词为主。
上财大金融学考研经验总结篇

上财大金融学考研经验总结篇1、数学由于对线性代数接触的比较少,线性代数不少知识点比较生僻,所以先对线性代数进行了一轮复习,采用了李的线性代数讲义,挺薄的,大概100页吧。
由于第一轮看的时候,知识点接触的不多,复习起来比较纠结,但是把相应的知识点对应着书看就比较方便了,大概每天花3小时左右,一天复习一个章节,差不多1周吧,把线性代数先粗略的复习了一遍。
接着使用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开始高数部分的复习,前面几章知识点高中以前略有接触,比较熟悉复习起来相对简单,看完几个例子直接做了下课后习题,问题不大。
还是一样相同的节奏,一天可以复习一个章节,后面的泰勒级数与多元微分学以及曲面积分,由于接触少,但是是考试的重点,刚开始看起来可能觉得略有难度,在此建议不要想要一口气吃完,先把知识点讲解部分练一练,然后跳到下一章节。
等看完全部后再回过来看,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对于难点分散复习的效果远比集中复习效果来的好。
所以还是直接跳到下一章复习,全部看完后再对这部分加强下。
这样下来,高数部分大概花费半个月时间。
接下来开始复习概率论,前面难点不大,参数估计是难点,需要结合下书本。
最后再把指南书上的线性代数再回顾一下。
这样下来,一本复习指南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对数学基本有了掌握,但是应该还是不透彻的,所以接下来比之前时间可稍微减少点,两天做一套模拟题,寻找知识点中的盲点,然后回到书本做相应强化,这样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吃力,但是一本10套模拟题之后,就顺手多了,查书本的频率越来越低。
这样大概也花个一个月左右吧。
之后应该比较容易了,一周做一次模拟卷,不要忘了感觉就好,最后在考前半个月强化下。
把握做试卷的感觉,这样下来,数学问题应该不大。
2、专业课我买了科兴翔高的金融学综合的两本复习书,《金融学综合复习指南》和《金融学综合习题精编》,从9月初开学后开始复习,先对《复习指南》进行一轮复习,第一轮较慢,是和数学一起复习的,一般上午看的专业,下午看数学(下午看书比较容易犯困,做点题目还好)总共花了一个月时间,然后开始看教材,对复习指南中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2013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3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我本科是法学专业,到了大三由于不太喜欢中国如今的法律环境,决定三跨考上财的企业管理研究生,于是便开始到网上到处找相关资料和复习经验。
通过精学上财考研网的QQ群找到了一些学长学姐,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始进行专业课复习。
在去年6 月开始复习之前,我从未学过西方经济学。
所以在开始复习的时候,根据学长学姐的指导,先看看指定教材的感觉,然后作为跨专业得从经济学基础做起,这样才能做到由浅入深,我首先翻了上财指定的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但是感觉行文略带晦涩,进展甚慢。
所以很快就转投了高鸿业第四版的微观。
毕竟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倾力打造,这下进展就快了很多,大概一个礼拜就看到了市场失灵之前的部分。
到此,我对西方经济学的第一印象是觉得像物理(后来还算可以的成绩应该多少证明了我这个感觉),就是说注重概念和数学推导。
在复习期间学长学姐还给我很多复习提示,并经常关心我的复习进展,随时给我科学合理的复习指导和规划。
我还使用硕考网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当做辅导资料,受益颇丰。
通过学长学姐真诚指导,使我很快就明确了复习的方法——通过看书了解概念,通过自己的数学推导掌握概念对应的数学意义和数学公式,通过做题巩固强化概念的理解和数学的运用。
所以在这之后,我就略去了市场失灵的内容开始了微观的第二遍。
这一遍我的方法是这样的:仔细的看每一章,看完以后完成书后的习题。
然后就是做红宝书(《西方经济学解析》,陈垦主编)对应的章节。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数理基础不错,我第一遍做红宝书的正确率就挺高,这就极大的增强了我考取上财的信心。
这样,大概又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就看完了高鸿业书的第二遍,做完了红宝书的第一遍(除去市场失灵的内容)。
其中也不乏遇到很多疑难问题,都得到学长学姐的耐心解答,给我的考研注入极大的动力,这时候,时间差不多是7 月刚开始,真正的复习开始了。
7月初,我开始按照学长学姐指导的方法看上财指定的范里安的教材。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1页共1页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先到官网把431的大纲下载下来看一下,对知识结构有个数,金融学的知识很多,我们考研只需要要掌握其中应该掌握的部分就行了,切忌学多了浪费。
专硕考的英语二和学硕的英语一比起来,简单了很多,看真题就知道了,我是拿CET 六级和考研英语一的真题来当资料看的,然后再看英语二的真题,觉得简单。
单词和句子都要能看懂,句法基本功不过硬的同学可以看看王若平的难句过关,新浪上有免费的电子版下载。
阅读时还要有意识的提速,一篇文章要能飞快的看完,同时脑袋里还要装着后面的题目,边看边就把题目所要考的地方找到了,切忌把文章看一遍了再看题,那样时间会不够。
专业课试卷的难度,我认为算是中等偏简单(相对于学硕),要想考上,就得有120分的实力。
还是老话,不需要学多了,但是该学的部分一定要滚瓜烂熟,专业课的知识量实际上比数学要少很多的,大家不用害怕。
需要用的书:
戴国强《货币银行学》,奚君羊《国际金融学》,斯蒂芬.罗斯《公司理财》第8版(看前18章,后面的别看)这三本是必须要用的
张亦春《金融市场学》,黄达《金融学》,这两本书具体用不用,看自己情况。
还有一些辅导班出的书也有用,这里就不打广告了……
跨专业的同学如果没有一点经济学的基础,建议先把高鸿业的经济学教材(人大出版的)看一遍,如果直接学金融有很大的难度。
把上面说的几本书看一遍,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到后面再回头看看基本上就懂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例题和课后习题要认真地做,尤其是金融市场学和公司理财,金融市场学的课后习题答案在百度文库里有。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历

【考研经验】13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历2015考研时间比往常提前了一周,这个周末就要进行考试了,大家都挺紧张,所以小编整理往年报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的考研经验,帮助大家完成最后几天的备考。
预祝2015考研成功。
1.政治(71)我是9月份开始的,我建议考研的同学再提前点,因为我感觉我政治复习时间就不是很够。
1)我买了红宝书,但是看不进去(我高中是理科的,大学开的这些课也没怎么听过,马原实在是折腾)。
于是我就买了任汝芬的序列1要点精篇和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
开始看一章做一章,马原看得慢,后面的快一点。
接下来我又重复地看了一遍,开始记忆,又做了一遍命题人1000。
同学可以自己选择看红宝书还是任汝芬的序列1,或是两本结合起来都看。
2)两遍完成后,开始做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每天做一套真题,认真看答案解析,不管是自己做对了的还是做错了的,做错就更加注意,背些答案里的东西。
分析题我是先看题,自己想一下,然后看答案,分析答案,同样背些里面的东西。
分析题自己动手做的少,很多情况都是看答案,有时候没办法就把答案抄一遍,加深印象。
3)后期就买了肖秀荣的时事政治、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4套题,每天看和背一些,做一些题,抄抄分析题的答案。
政治复习我花的时间也较少,主要就在后期。
2.英语(76)和数学一样,3月份开始。
开始买了考研英语单词背了一遍,第二遍只背到了中间就没背了。
好像是觉得很费时间,每天复习的东西较多,还有我没有利用好早上的时间背单词,读英语,因为很惭愧考研的时候我起得都较晚,所以后面就没背了。
但我基本每天都会做些篇阅读,开始1到2篇,然后精读,后面4篇,按考研要求那样做,也会做些精读。
买了两本阅读的资料来做,希望培养自己的阅读感,让自己和英语更熟悉,至少不会陌生。
9月份开始做真题,一般都做了两遍,还有精读些文章,真题的作文都只看了答案,有意识的记住些东西。
后面两个月买了考研英语的作文,开始每天看两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记些东西,自己练笔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上海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一战厦大打了酱油,13年转考上财资产评估专硕,初试排名第三,总分398,政治70,
英语73,经济类联考131,专业课124(今年大家的分都很接近)。
去年在准备的时候,为了专业课纠结了很久,也是在论坛上到处找资料。
现在复试通过了,跟大家说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可能不全面或者有其他问题,大家就将着看看,呵呵。
主要讲讲经济类联考跟专业课。
废话不多说。
经济类联考:备考前建议大家百度下真题,这样心里就会有底一些。
数学部分:比数三简单很多,用不着李永乐的复习全书。
建议把同济的教材好好看看,习题都认认真真做一下,不要觉得简单就不做。
之后可以买本机械工业出的数学精典之类的书,不过我当时没用。
考前认真研读真题,这几年考点基本没有变,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矩阵特征值
与特征向量二次型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参数估计基本都不用看;中值定理、渐近线基本也不考。
可以报班,我当时是没报。
逻辑部分:我当时先用了一份人大某老师的讲义,同学给的,比较浅,适合入门。
之后我用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逻辑应试教程(逻辑分册和逻辑精典应该都差不多),这本书每天看2-3个小时,我第一遍看了半个月多。
上面所有内容,都要看,包括前面各个知识点的讲解,例题也要做,做错的题要标记,后期还要回头再做一遍。
把书过了两遍之后,就轮到百度文库出场了,里面有N多逻辑的题目,下下来,一天花个40分钟左右做个25道题。
整个过程我大概做了1000道题,后来考试时基本全对了。
(提醒一下:考前两天一定要做些题,要不考试时手生。
联考时间还是比较
紧的,最好40分钟以内做完20题。
还有,刚开始做逻辑可能错得比较多,不要紧,我刚开始做25个也都错八九个。
)写作部分:两篇文章。
我买的是北航陈君华老师的写作高分
指南(当时没找到专门针对经济类联考的书,所有买了这个,其实差不多,今年的论说文跟经济一点关系没有)。
第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看书,后期我抄了10篇范文,也可以自
己写写。
不难,关键是要会模仿。
第二篇,论说文,跟高中时的议论文差不多,这个主要也是看书,不过假如你作文不好,最好背一些论据,比如说勤能补拙、坚持就是胜利啊等等之类的,防止在考场上举不出例子(陈的书后面说不要背论据,要读一个伟人的传记,也可以试试)。
最后说一下,这三部分的时间安排:数学最好能在暑假结束前看的差不多,逻辑最好能在12月份之前看得差不多,至于写作,11月份之后的晚上,可以当小说来看,解解乏。
有一点要注意,数学跟逻辑最好都不要断,后期每天最好都做个几题,防止生疏了。
专业课:先说下真题的题型,经济学有单选、改错、计算,资产评估和财管都是单选、
多选、计算。
要根据题型做练习题,比如,简答啊之类的题初试就不用准备了。
对于资产评估专业课大纲,有点作用,但经济学千万不要用高鸿业的,否则你会死的很惨,不过可以先看看,为看范里安打打基础。
真题中单选题很多都是需要计算的。
经济学:主要是微观,宏观的分值大概也就5分以内。
用的书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以及配套的钟跟元的学习指南。
第7、9、10、11、12、13、17、23章及以后不用看。
开始时先把书大概过一遍,然后再认真看两遍(至少),看一章做一章习题,习题最少要做三遍。
虽然考试时没碰到原题,不过还是要认真对待。
宏观就考一点点知识,见大纲,考前花一个下午看下就差不多了。
财务管理:用的是张鸣、陈文浩、张月武出的黄皮的财务管理及配套学习指导和案例,在当当
和卓越上买的。
考试时有原题。
不过配套的习题集错误不少,做的时候不要纠结哈...还有就是我从上财精品课程里下的公司财务的习题,据说也有真题在上面,主要还是做那个配套的习题集。
关于课本,第三章深入财务分析不用看,金融投资那一章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稍稍过一下,基本不考。
11、13、14章不用看。
有人问我要不要看罗斯,我当时是没
看。
资产评估:毫无疑问,朱萍老师(复试主考官,人很好)的资产评估学教程,课后习题要认真做,书上有的地方有点小问题,不过无关紧要。
还有就是上财精品课程里的习题,我当时就是一章章复制粘贴然后打印的。
简答题什么的就不用花时间了,前面说了。
13年考试时题目难度比书上的有些题目要低,像假设开发法都没考。
第9章资源性资产评估不考,我当时看了最后三章,不过考试时好像一点没考。
整个过程,所有的题目最好做个三遍以上。
最后说下三门课的时间安排,最好先看经济学,然后轮流着。
比方说我当时是中午财管,晚上经济,然后中午资评,晚上经济,然后中午财管晚上资评。
按个人爱好吧,这个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看完一遍不要隔太久,否则之前看的又忘了。
英语:英语我一向很差,四级考两次,六级三次没过,所以英语差的同学不要怕,英语二比一要简单不少。
整个过程基本就是——单词——张剑的阅读——真题——作文。
单词7 月前背个几遍,为做阅读打基础,阅读最好9月前做完两遍。
这算是最
慢的进度了,你们可以适当提前哈!因为9月后主要是看专业课跟政治了。
英语二准备起来跟一是基本一样的,也就是最后十一二月要专门准备一下图表作文这点不同。
英语一的真题要做,还要认真做,这样考试时你就觉得很轻松,像我这种水平的,都提前半个小时做完了,可想而知。
当然,背单词是始终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不夸张的说,最好背它个三四十遍。
越到后背的速度会越快,一个小时能翻好几个list。
我的经验就是这样,功底好的当然可以无视之。
真题的话建议不要太早做,尤其是近几年的,留到后面检测一下自己。
一位考了
78的同学跟我说,她的经验就是背真题,尤其是阅读,你们可以试试,很多人都这么说过。
政治:政治的话一般从新版大纲解析出来后开始准备,之前可以拿去年的来翻一翻,看看到底讲的什么,框架如何。
真心建议一定要买大纲解析啊,而且第一遍要一个字不漏看完,最好还看个第二遍。
其他什么资料都是浮云!配套的习题买肖秀荣的就可以,只做单选和多选,大题你时间足够可以看一看。
可以边看边做,也可以看完一遍再做题,我是选的前者。
之后建议买个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各种颜色,背起来比较爽,当然,内容肯定没大纲解析全面。
真题的话我是从来没做也没看,冲刺阶段大家基本都是买任汝芬和肖的押题,最好做一做,但别指望能压中多少。
去年肖只押到一大题中的一问,选择题几乎没碰到。
对了,还要买时政,肖的就可以了,这几分不能失。
顺带说一句,在考研期间最好能练练字,字写得好看太重要了,我们班就有一位女生政治得了80+,写得一手好字。
暂时就写这么多了,复试的情况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其实主要还是要看你的初试成绩,这两年上财资评几乎都不刷前20的人,各位加油吧!(关于专业课真题,我是一直没找到过,不过某机构的什么一本通上好像有,不过很贵,这个就不要问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