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经济指标计算

合集下载

热经济指标计算1

热经济指标计算1

已知符号及计算公式单位锅炉型式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出口蒸汽量D gl t/h主蒸汽出口压力p gr MPa 过热蒸汽温度t gr℃过热蒸汽焓h gr kJ/kg汽包压力p b MPa 锅炉给水温度t gs℃锅炉给水焓h gs kJ/kg锅炉排污率d pw锅炉排污水焓h pw kJ/kgr kJ/kg 煤低位发热量Qdw过剩空气系数αl漏风系数△αl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q4%当地大气压b kPa锅炉燃料实际消耗量锅炉排污量D pw t/h总热耗量Q rd=[1000Dgl(hgl-hgs)+1000Dpw(hpw-hgs)]kJ/h锅炉效率ηgl锅炉燃料实际消耗量B=Q/Q dw r/ηgl kg/hr锅炉燃料计算消耗量Bj=(1-q4)B kg/h理论空气量单位贫煤、无烟煤V r<15%Nm3/kg烟煤V r>15%Nm3/kgr<12500kj/kg Nm3/kg劣质煤Qdw理论烟气量清华简化公式贫煤、无烟煤、烟煤V r<15%Nm3/kgr<12500kJ/kg Nm3/kg劣质煤Qdw洛辛和弗林公式固体燃料Nm3/kg燃油Nm3/kg实际烟气量V0(αl-1)+V0y=Nm3/kg送风机计算风量Vg Bj*V0*αl m3/h 风量备用系数K1冷空气温度tk℃一次风量Vg1K1*101/b*0.6Vg*(273+tk)/273m3/h选用一次风量Vg1m3/h二次风量Vg1K1*101/b*0.4Vg*(273+tk)/273m3/h 选用二次风量Vg2m3/h引风机计算排烟温度t p℃风量备用系数K1风量Vy1∑V0*Bj Nm3/hy风量Vy1∑V0*Bj*(101/b)*((273+t p)/273)m3/hy考虑备用系数风量Vy K1*Vy1m3/h 选用引风机风量m3/h灰渣量计算G=B*(A y+q4*Q dw r/33913)/100t/h 应用基灰分Aar%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605.34853395.356104435.930.021213.65179741.20.193101.323.24759959040.9012939228511V04.424.774.43V0y5.2419.2317.6519.95V y7.29计算结果163184.1481.2530135837.35413900090558.23599920001401.15 207738.6181 314271.2428 361411.92923600007600.85366224.27。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概述1.供电量2.线损率3.供电可靠性三、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供电量的计算与分析2.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3.供电可靠性的计算与分析四、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在我国的应用五、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是衡量供电行业运行状况和供电质量的重要参数,包括供电量、线损率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对这三个指标进行概述,并分析其计算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概述】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分别为:1.供电量:供电量是指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总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供电量反映了供电企业生产规模和供电能力,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2.线损率:线损率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损失的电量与供电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线损率可以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

技术线损是由于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线阻抗、电缆电阻、变压器等设备损耗以及线路和设备的电磁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损失;管理线损是由于电力供应企业的管理不善、偷电、电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损失。

降低线损率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供电质量。

3.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用户的用电需求正常供电的能力。

供电可靠性主要包括供电中断次数、供电中断时长和供电电压偏差等方面。

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利于保障用户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供电量的计算与分析:供电量=用电量 + 线损电量。

用电量是指用户实际消耗的电能,线损电量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损失的电能。

供电量分析可以从总量、地域、行业等方面进行,有助于了解供电企业的生产规模、供电能力和市场需求。

2.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线损率=(供电量 - 用电量)/供电量。

线损率分析可以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进行,有助于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提高供电质量。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提高初参数
降低终参数
采用回热
采用再热
采用热电联产
5.
4.
3.
2.
1.
提高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
D
C
B
A
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
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对全厂效率的影响
E
提高初参数的技术限制
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01
排汽压力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03
排汽压力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05
排烟温度升高1T,影响锅炉效率降低0.041%(百分点)左右,影响煤耗升高0.14g/kW•h。
排烟温度影响分析
排烟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排烟损失=系数×(排烟温度—送风机入口温度)
系数=
汽轮机效率:全称是汽轮发电机绝对电效率。专业上一般简称汽轮机效率。日常也常用汽轮机热耗率表示
汽轮机效率变化0.08%-0.14%(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变化1g/kW•h。影响值大、小与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等有关(下同)。
01
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回热系统的高压加热器运行小时与计算期汽轮机运行小时的比例。单位:%。与检修工艺、检修质量、高压加热器启动方式、运行操作水平、运行中给水压力的稳定程度等有关
循环水入口温度:是指进入汽轮机凝汽器前的循环水温度 ,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温度变化1t影响煤耗变化1g/kW•h左右,约等于8-10℃主蒸汽温度变化对煤耗的影响值;当循环水温度升高,并使排汽温度或凝汽器真空达到极限值而限制汽轮发电机组负荷时,这种情况下1 ℃循环水温度影响煤耗升高3.5g/kW•h以上。与循环水塔清洁程度、冷却效率、循环水塔水量分配、调整等有关。
汽轮机负荷变化1万kW•h影响汽机效率变化0.305%(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变化3g/kW•h左右。

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

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

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热电厂输出的热能和电能与其消耗的能量(燃料总消耗量×燃料单位热值)之比,表示热电厂所耗燃料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可称为热电厂总热效率)。

对于凝汽火电厂,汽轮机排出的已作过功的蒸汽热量完全变成了废热,虽然整个动力装置的发电量很大,便无供热的成份,故热电比为零。

对背压式供热机组,其排汽热量全部被利用,可以得到很高的热电比。

对于抽汽式供热机组,因抽汽量是可调节的,可随外界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当抽汽量最大时,凝汽流量很小,只用来维持低压缸的温度不过分升高,并不能使低压缸发出有效功来,此时机组有很高的热效率,其热电比接近于背压机。

当外界无热负荷、抽汽量为零,相当于一台凝汽机组,其热电比也为零。

因而用热电比和热电厂总效率来考核热电厂的是合理的、全面的、科学的。

5.1热电比热电厂要实现热电联产,不供热就不能叫热电厂,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供多少热才能叫热电厂应有个界限,文件应提出不同容量供热机组应达到的热电比。

热电比=有效热能产出/有效电能产出=Q/E=(各供热机组年供汽量×供汽的热焓×1000)/(各供热机组年供电量×3600)=(G×I×1000)/(N×3600)上式中;G——供热机组年抽汽(排汽)量扣除厂用汽量的对外商业供汽量。

当热电厂有一台背压机,一台双抽机时G=G1十C2十C3-gG1、G2、C3为各机组不同参数的抽汽(排汽)量t/ag为热电厂的自用汽量t/aI.为供热机组年平均的抽汽(排汽)热焓千焦/公斤I1、I2、I3为各机组不同参数抽汽(排汽)热焓i为对外商业供汽的热焓KJ/kg有效热能产出Q=(G1I2十G2I2十G3I3—gi)1000 KJ/aN——供热机组年发电量扣除厂用电后的供电量KW.h当有数台供热机组时N=N1十N2十N3-nN1、N2、N3为各机组的年发电量Kw.hn为热电厂的年厂用电量Kw.h有效电能产出E=(N1十N2十N3—n)3600热电比=[(G1I1+G2I2+G3I3-gi)×1000]/[(N1+N2+N3-n)×3600] %5.2总热效率总热效率总热效率=(有效热能产出十有效电能产出)/(燃料总消耗量×燃料单位热值) =[(G×I x1000)十3600N]/(T×1000×q) %上述中:T—热电厂全年供电与供热总燃料耗量tq—燃料平均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J/kg其余同前。

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公式

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公式

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公式
供暖面积热指标是衡量一个建筑物供暖系统能否满足人们舒适需求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用于评估供暖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并为建筑物的供暖设计提供参考。

供暖面积热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面积热指标 = 需要供暖的总面积× 设计室内温度× 设计室外温度差 / 设计室内温度差
其中,需要供暖的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需要供暖的全部面积。

设计室内温度是指在供暖系统设计中预设的室内温度。

设计室外温度差是指室内设计温度与室外设计温度之间的温差。

设计室内温度差是指供暖系统设计中预设的室内温度差。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供暖面积热指标。

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供暖系统在给定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越充足,越能满足人们的舒适需求。

反之,如果指标较低,可能意味着供暖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

通过合理计算和比较,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供暖系统,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供暖面积热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供暖
系统的性能和舒适性。

合理的供暖面积热指标设计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在供暖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指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热经济指标计算

热经济指标计算
热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P H3 Pa H1 H2' H2 Q1a Q2a Qa ξ d ε r ξ r ξ Pg Dgl i0 tgs Dwg iwg tbs (ε r*Qa/Pa)*100/100 ξ r+ξ d (1-ξ )*Pa Q1a*H1+Q2a*H2' 8760-H3 H3-H1 P*H3
2794 0.66
2920 126 1844040 202181540
2711 126 200337500 202.18154
2585 77.5
0
0 25 非采暖期锅炉平均蒸发量 27 年平均发电标煤耗率 28 年供热标煤耗率 29 年平均供电标煤耗率 30 年耗标煤量 31 年平均全厂热效率 Dgl Dgl(i0-tgs)-Dwg(iwg-tbs)]/(29308*Pfcn*η gl*η gd) (bcn*Pcn*H1+bfcn*Pfcn*H2)/Pa 34.12/(η gl*η gd)+ε r*bdp bdp/(1-ξ d) (bdp(Pa-ε r*Qa)+brp*Qa)/1000 (0.0036Pa+Qa)/29.308*Ba bdp brp bgp Ba η rd kg/h kg/kwh kg/kwh kg/Gj kg/kwh t/a % 106750 12393.304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1 发电机额定发电量 2 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3 年发电量 4 年采暖期时间 5 年非采暖期时间 运行年非采暖期时间 6 采暖期平均设计热负荷 7 非采暖期平均设计热负荷 8 全年供热量 9 发电厂用电率 10 供热厂单位GJ用电量 12 供热厂用电率 11 综合厂用电率 13 年供电量 14 采暖期锅炉平均蒸发量 15 汽机进汽焓值 16 锅炉给水焓值 17 采暖期平均外供汽量 18 外供汽焓值 19 生水焓值

供热方面指标公式

供热方面指标公式

1.供热厂用电量=(发电供热的总厂用电量—按规定应剔除的电量—纯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发电供热总热量)+纯供热厂用电量
2.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kw h/GJ)
3.供热比=供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单位折成吉焦)
4.热电比=供热量/全厂发电量(G J/电量折成吉焦)
5.供热标准煤量=标准煤总耗量*(供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
6.供热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量/供热量(kg/GJ)
7.供热用原煤量=供热比×总用煤量
8.供热用原煤耗=供热用原煤量/供热量(kg/GJ)
1kwh=0.0036吉焦
可调出力指的是电厂发电机组的发电余量,如某电厂有两台12MW发电机组,只有一台发电,则其可调出力为剩下的12MW。

等效焓降法

等效焓降法

等效焓降法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1( 热平衡法(常规计算法)这种计算法的核心(对本机组而言),实际上是对由8个加热器热平衡方程式和一个凝汽器物质平衡式所组成的9个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可求出9个未知数(8个抽汽系数和1个凝汽系数),然后,根据公式求得所需要的新汽耗量或机组功率、热经济指标等。

计算结果:1) 热经济指标计算:Q机组热耗: kJ/h ,126477638160Q0热耗率:q,,8825.88 kJ(kW,h)0Pe3600热效率:,,,0.4079 eq0,,0.4182汽轮机绝对内效率: iQ2) 锅炉热负荷:= 2683339584 kJ/h bQ0,,,0.995管道效率: pQb3) 全厂热经济性指标:,,0.92,0.995,0.4079,0.3742全厂热效率: cp3600q,,9620.52kJ(kW,h)全厂热耗率: cp,cp0.123sb,,328g(kW,h)发电标准煤耗率: ,cp2( 等效焓降法等效热降法是在60年代后期,首先由库滋湟佐夫提出,并在70年代逐步完善、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热工理论体系,是热力系统分析,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这种方法在热力系统局部定量分析中,具有简捷、方便和准确的明显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效果显著,引人注目。

近年来,这一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受工程界的好评。

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林万超教授这项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等效热降法是基于热力学的热功转换理论,考虑到设备质量、热力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特点,经过严密地理论推演,导出几个热力分析参量抽汽等效焓降H和j ,抽汽效率等用以研究热工转换及能量利用程度的一种方法。

各种实际系统,j 在系统和参数确定后,这些参量也就随之确定,并可通过一定公式计算,成为一次性参数给出。

对热力设备和系统进行分析时,就是用这些参数直接分析和计算。

等效热降法既可用于整体热力系统的计算,也可用于热力系统的局部分析定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 25 非采暖期锅炉平均蒸发量 27 年平均发电标煤耗率 28 年供热标煤耗率 29 年平均供电标煤耗率 30 年耗标煤量 31 年平均全厂热效率 Dgl Dgl(i0-tgs)-Dwg(iwg-tbs)]/(29308*Pfcn*η gl*η gd) (bcn*Pcn*H1+bfcn*Pfcn*H2)/Pa 34.12/(η gl*η gd)+ε r*bdp bdp/(1-ξ d) (bdp(Pa-ε r*Qa)+brp*Qa)/1000 (0.0036Pa+Qa)/29.308*Ba bdp brp bgp Ba η rd kg/h kg/kwh kg/kwh kg/Gj kg/kwh t/a % 106750 12393.304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0
0 20 采暖期平均发电功率 21 锅炉保证热效率 22 采暖期发电平均标煤耗率 23 非采暖期平均发电功率 24 非采暖期平均外供汽量 Pcn η gl bcn Pfcn Dwg Dgl(i0-tgs)-Dwg(iwg-tbs)]/(29308*Pcn*η gl*η gd) kw % kg/kwh kw kg/h 26000 0.86 #NAME? 26000 0 2711 126 0
序号 项

符号 计算公式或依据 热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P H3 Pa H1 H2' H2 Q1a Q2a Qa ξ d ε r ξ r ξ Pg Dgl i0 tgs Dwg iwg tbs (ε r*Qa/Pa)*100/100 ξ r+ξ d (1-ξ )*Pa Q1a*H1+Q2a*H2' 8760-H3 H3-H1 P*H3
2794 0. 202181540
2711 126 200337500 202.18154
2585 77.5
1 发电机额定发电量 2 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3 年发电量 4 年采暖期时间 5 年非采暖期时间 运行年非采暖期时间 6 采暖期平均设计热负荷 7 非采暖期平均设计热负荷 8 全年供热量 9 发电厂用电率 10 供热厂单位GJ用电量 12 供热厂用电率 11 综合厂用电率 13 年供电量 14 采暖期锅炉平均蒸发量 15 汽机进汽焓值 16 锅炉给水焓值 17 采暖期平均外供汽量 18 外供汽焓值 19 生水焓值
26 非采暖期发电平均标煤耗率 bfcn
32 热电比 33 热电成本分摊比 34 热化系数 35 年节标煤量
β β r α Bj
Qa/0.0036Pa Qa*10 /(Dgl*H1+Dgl*H2)(i0-tgs)*100 QHc/Qmax
3
% % t/y
0.00 0.00 0.5884
{[(34.12/(η 'glη gd)+0.41*ε r)-brp]*Qa+(0.41-bgp)*(1t/a ξ d)*Pa}/1000 #NAME?
单位
kW h kWh h h h Gj/h Gj/h Gj/a % kwh/GJ % % kwh/a kg/h kJ/kg kj/kg kg/h kJ/kg kJ/kg
数值
26000 1000 26000000 500 500 500 0 0 0 5.5 5.73 0.00 5.50 24570000 106750 3464 920 0 2711 126 64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