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建设标准
客运站点设置标准化建设方案

客运站点设置标准化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客运站点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化的客运站点不仅能够提高客运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客运站点设置的标准化建设方案,以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
一、客运站点设置的基本原则1、便利性原则客运站点应设置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方便乘客到达和换乘。
例如,靠近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同时要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等)实现无缝对接,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和换乘时间。
2、安全性原则站点的选址和布局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避免设置在自然灾害频发、交通拥堵、事故多发地段。
站内的设施设备要符合安全标准,如消防设施、疏散通道、防护栏杆等,以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合理性原则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出行需求、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客运站点的规模和数量。
避免站点过于密集或稀疏,造成资源浪费或服务不足。
4、环保性原则在站点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合理规划站点周边的交通组织,减少车辆拥堵和尾气排放。
二、客运站点的分类及功能要求1、长途客运站长途客运站主要承担跨区域的长途客运服务,应具备较大的停车场、候车厅、售票厅、行李托运处等设施。
同时,要配备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服务,以满足乘客在旅途中的各种需求。
2、城市客运站城市客运站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及周边的短途客运,如公交站、地铁站等。
这类站点要注重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设置合理的站台、站牌和候车设施,方便乘客上下车。
3、农村客运站农村客运站的设置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出行特点和需求。
站点可以相对简单,但要保证基本的候车、停车和上下客功能。
三、客运站点的设施设备标准化1、站房建筑站房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美学原则,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 200-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以下简称“车站”)的术语和定义、车站类别、主要功能、站址选择、设施设备、级别划分、建没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汽车客运站的规划、没计、建没和站级验收。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际准2.1 汽车客运站 Passenger transport station汽车客运站是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旅客进衍运输交易活动的场所,是为旅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听,是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载体。
2.2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设计年度车站平均每天始发旅客的数量。
2.3统计年度 Statistical year车站筹建年度或核定级别年度的前一年。
2.4设计年度Design year车站建成投产使用后的第十年2.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设计年度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并非指一年中客流高峰日内客流最高时刻聚集在车站的旅客人数。
2.6发车位数Number of seats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车站同一时刻发出客运班咋的停车位数。
3 车站类别3.1 按车站规模分为a) 等级站:具有一定规模.可按规定分级的车站;b) 简易车站:以停车场为依托具有集散旅客、售票和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站;C) 招呼站:道路沿线(客运班线)设立的旅客上落点3.2 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分为a) 枢纽站:可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交通方式提供旅客运输服务,且旅客在站内能实现自由换乘的车站;b) 口岸站:位于边境口岸城镇的车站;c) 停靠站:为方便城市旅客乘车,在市(城)区设立的具有候车设施和停车位,用于长途客运班车停靠、上下旅客的车站;d) 港湾站:道路旁具有候车标志、辅道和停车位的旅客上落点。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根据国家旅游规划发展要求,将汽车客运站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一类客运站、二类客运站、三类客运站、四类客运站和五类客运站。
一类客运站是指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服务最优质的客运站,通常在省级城市或旅游胜地设立;二类客运站是指规模较大、服务较优质的客运站,通常在地级城市或特大型县城设立;三类客运站是指规模适中、服务偏一般的客运站,通常在县级城市或中小型县城设立;四类客运站是指规模较小、服务偏简单的客运站,通常在乡镇设立;五类客运站是指规模最小、服务最简单的客运站,通常在农村设立。
不同级别的客运站在建设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
一类客运站应设置大型候车室、餐饮服务区、旅游信息中心等设施,同时配备高标准的场地整治和站台设施;二类客运站应具备较大规模的等候室、售票窗口、货运站等基础设施,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停车场和卫生设施;三类客运站应建设适中规模的售票大厅、公共厕所、出租车上下客处等基础设施,同时要求站场整洁有序;四类客运站应设置简单的售票亭、候车亭等基础设施,并保证基本的站场秩序;五类客运站一般只需设置简易候车亭、标牌等简单设施即可。
综上所述,汽车客运站的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与服务水平、设施配置和站场规模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交通需求和旅游环境,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乘客的出行需求。
200-2020《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200-2020《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日益增长的客运需求和城市交通流量。
为了规范和优化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客运站的服务水平和交通效率,我国于200-2020年发布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对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汽车客运站的级别划分1. 一级客运站一级客运站是地区内主要的客运枢纽,承担着地区客运枢纽、省际客运换乘和长途客运服务的重要功能。
一级客运站应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要道,占地面积较大,设施完备,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可提供汽车售票、包裹托运、旅客休息、餐饮服务等多种服务,是地区客运交通的重要枢纽。
2. 二级客运站二级客运站是地区内次要的客运枢纽,承担着地区内城市客运和近郊客运服务。
二级客运站应位于城市次要交通枢纽或城区边缘,占地面积适中,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备,可提供汽车售票、旅客休息、餐饮服务等基本服务,是地区客运交通的重要节点。
3. 三级客运站三级客运站是地区内普通的客运服务点,主要承担城市内部的公交、通勤、短途客运服务。
三级客运站应位于城市次要交通枢纽或城市边缘地区,占地面积较小,设施基本,交通便利,服务设施简单,可提供汽车售票、旅客休息等基本服务,是地区客运交通的基础节点。
二、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要求1. 场地选址一、二级客运站的场地选址应考虑城市规划、交通便利等因素,尽量选址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或交通枢纽节点。
三级客运站的场地选址应考虑周边客流量、交通便利等因素,尽量选址于城市次要交通干道沿线或城市边缘地区。
2. 建筑设计一、二级客运站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主干道景观要求,建筑外观大气、设施齐全,结构稳固,符合安全标准。
三级客运站的建筑设计应简洁实用,符合城市边缘地区的环境特点,建筑外观朴素,设施齐全。
3. 设施配套一、二级客运站应配备完备的候车室、售票厅、包裹托运区、餐饮服务区、洗手间、停车场等各项服务设施,设施配套齐全,服务人性化。
四川省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

四川省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1. 引言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汽车运输业。
为了提升汽车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客运站的建设和管理,制定本标准,以指导和规范四川省汽车客运站的建设。
本标准涵盖了客运站的选址、布局、建筑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要求。
2. 选址要求1.四川省汽车客运站应优先选址于交通便利、市中心周边或市区相对集中的地区。
2.选址应考虑周边道路状况,确保交通流畅和便捷。
3.选址周边应具备充足且合理布局的停车场,以满足旅客停车需求。
3. 建筑设计要求1.汽车客运站建筑应采用现代化、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
2.建筑外立面应采用耐候性好、具备隔音、保温、防火等功能的材料。
3.建筑应具备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以提升旅客的舒适感。
4.建筑内部布局应灵活合理,包括车站大厅、候车室、售票窗口、行李寄存处、洗手间等功能区域。
5.建筑应配备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旅客。
4. 设备配置要求1.售票窗口应配备先进的自动售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票服务。
2.候车室内应设置舒适的座椅,数量应根据客流量合理配置。
3.候车室内应配备免费Wi-Fi,为旅客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4.行李寄存处应配备足够的储物柜,以便旅客存放行李。
5.客运站应配备清洁卫生人员,保持环境整洁,提供良好的旅客体验。
5. 安全管理要求1.客运站应配备安全监控系统,覆盖主要区域,确保旅客和财产的安全。
2.应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旅客的安全。
3.建设良好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确保火灾安全。
4.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对进站车辆和旅客进行检查,杜绝违禁品携带和安全隐患。
6. 环保要求1.客运站应建设垃圾分类系统,做到垃圾分类处理。
2.客运站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3.配备节能设备,如LED照明灯具和节能空调系统,降低能耗。
7. 维护管理要求1.客运站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机构,确保运营和服务的高效性。
客运站建设标准

1 汽车客运站设施设备配置表表1站场等级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简易A类 B类 C类 A类 B类 C类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10000 5000 3000 5000 3000 2000 2000 300 100 —最高聚集人数≧,人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占地面积≧,m2 36000 18000 10800 20000 12000 8000 10000 1500 ——场地设施站前广场面积≧,m2 1100 660 430 660 430 300 250 ★★★停车场面积≧,m2 13100 7700 5400 7700 5400 3900 3800 1100 560 300发车区发车位≧,个 17 10 7 10 7 5 6 2 1 1面积≧,m2 2040 1200 840 1200 840 600 720 180∕240 90∕120 ★发车位宽度m∕个≧★★★车轮限位装置● ● ● ● ● ● ● ★★★落客区及旅客出站通道● ● ● ● ● ● ● ★★★建筑设施站房候车厅室面积≧,m2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其中:重点旅客候车室区 50 30 30 30 30 30 ★★★★售票厅≧,m2 购票室160 100 60 100 60 40 60 ● ● ●售票室63 45 33 45 33 27 33 ● ● ●综合服务处≧,M2 问讯 20 20 10 20 10 10 8 ★★★小件寄存 33 25 20 25 20 15 ★行包托运处≧,m2 50 50 50 50 50 25 ★★★★调度室≧,m2 30 30 30 20 20 20 15 ★★★驾乘休息室≧,m2 50 30 20 30 20 15 20 6 3 ★站务员室≧,m2 105 55 40 55 40 30 30 20 10 ★治安室● ● ● ● ● ● ★★★★广播室≧,m2 10 10 10 10 10 10 ★★★★无障碍通道● ● ● ● ● ● ● ● ● ★残疾人服务设施● ● ● ● ● ● ● ● ● ★饮水室处● ● ● ● ● ● ★★★★和旅客厕所男厕≧,m2 70 50 37 50 37 30 30 18 8 ●女厕≧,m2 83 55 40 55 40 35 35 20 8 ●智能系统用房● ● ● ● ● ● ● ★★★配电室● ● ● ● ● ● ★★★★医疗救护室★★★★★★★★★★车辆安检安检区≧,m2 16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60安检台槽≧,个 2 1 1 1 1 1 1 1 1 ★车辆清洁、清洗台≧,m2 180 90 90 90 90 90 ● ★★★注:“●”—必备;“★”—视情况设置;“—”—不作要求;编表说明一级A类:设计年度日旅客发送量下简称日发量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一级B类: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盟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一级C类: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车站;二级A类:日发量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的车站;二级B类: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5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二级C类:位于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占地面积按部颁标准计算;根据我省实际,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可设备用停车场,其面积可计算在占地面积内,备用停车场可计算面积一般不超过占地面积的30%用地紧张的可适当放宽;备用停车场应为站场业主自有或具备合法手续、租赁期三年以上,符合要求的合法用地,其到客运站的里程应在5公里范围内应能保证客运站准点发车;8.发车位面积:根据部颁标准,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倍计算客车投影面积按12m×计算,四级及以下客运站如仅接纳中型以下客车的,可按9m×计算,发车位面积=×客车投影面积×发车位数;9.和旅客厕所按部颁标准计算公式,均取5%计算,并将男、女厕面积分列,适当增大女厕所面积;表2序号站场等级项目计量单位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简易A B C A B C基本设备购票检票台式电脑及打印机套 8 5 3 5 3 2 3 ★★★售票窗口≧个 8 5 3 5 3 2 3 1 1 1检票口≧个 6 4 3 4 3 2 2 1 1 ★候车休息候车室座椅≧座 360 220 140 220 140 100 100 24 12 ★行包安检行李安检机台●● ● ● ● ● ★★★★车辆安检工具齐备有效● ● ● ★★★安全消防消防设备齐备有效● ● ● ● ● ●监控设备套● ● ★★★★广播通讯智能语音广播台● ● ★★★★人工语音广播台● ● ● ● ★★对讲机台● ● ★★★★行包搬运搬运手推车辆● ● ★★★★便民小车辆● ● ★★★★采暖与空调候车厅空调设备套● ★★★★★宣传告示班次时刻表自定● ● ● ● ● ●里程票价表● ● ● ● ● ●行包价目表● ● ★★★★营运线路图● ● ● ● ● ●旅客须知● ● ● ● ● ●禁运限运物品宣传图● ● ● ● ● ●公告牌● ● ● ● ● ●智能系统票务信息系统含票价管理有效● ● ● ★★★车辆调度系统含报班管理及回场检管理有效● ● ● ★★★财务结算管理系统含服务费管理有效● ● ● ★★★监控系统设备有效● ● ● ★★★电子显示系统及设备含售票厅的班次及票价显示屏和候车厅发班显示屏有效● ● ★★★★与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联通情况实时联通定期联通注:“●”—必备,但数量和类别视车站生产能力和作业量的大小确定;“★”—视情况设置;2 其他规定站房2.1.1 站房的主要售票厅、候车室、行包托运处、检票口等应做到分布明显,客流、行包流避免交叉;2.1.2 车站的各种宣传告示班次时刻表、里程票价表、行包价目表、营运线路图、旅客须知、禁运限运物品宣传图、公告牌等应在站房内外的适当位置配置齐全,做到有效、醒目、美观大方;一、二级站应以电子显示方式清晰、明了地发布班车信息;2.1.3 问讯处应设在邻近旅客主要入口处;问讯处前宜留有充足的旅客活动空间;2.1.4 候车厅室候车厅室座椅的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通向检票口,每排座椅不多于20座,两端宜设置不少于的通道;双向对坐的座椅,排间通道的宽度应不少于;重点旅客候车室应邻近站台设置,室内宜设婴儿床、哺乳分隔区;2.1.5 厕所一、二、三级站应在候车区域设置旅客厕所并配置盥洗设施;四、五级站宜在候车区域设置旅客厕所并配置盥洗设施;具体指标见下表:厕所及盥洗设备指标房间名称设备内容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男厕每70人设大便器一个和小便斗一个或小便槽长女厕每35人设大便器一个盥洗台每125人设一个盥洗台注:⑴男、女旅客人数分别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60%和40%计;⑵大便器至少设2个;⑶残疾人大便器另计;一、二、三级站应设到站旅客使用的厕所,其面积和坑位数不计入候车厅室厕所之内;场地设施2.2.1 站前广场应明确、合理地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等;2.2.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级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进站口、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米;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并应有隔离措施;2.2.3 残疾人通道凡是有台阶的站前广场、候车室、站台、发车位等区域均应设置符合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规定、方便残疾人员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并设有无障碍标识;自站房入口至问讯处应铺设盲道;2.2.4 停车场的客流、车流、行包流应避免交叉干扰,各落客区、停车区、洗车位、汽车安检台槽等分布合理、明确;通向洗车位及汽车安检台槽前的通道应确保车辆良好的通过性;2.2.5 停车场的进、出通道如为单车道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4m,双车道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6m,因地形高差,通道为坡道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7m;站台与发车位2.3.1 发车位与检票口之间宜设置站台,站台的净宽度应不少于;2.3.2 发车位为露天时,站台应设置雨棚;雨棚净高应不低于5m,向前伸展应能完全遮蔽客车车门及行李舱门;2.3.3 发车位与站台前沿之间应设有车轮限位装置;消防、环保2.4.1 汽车客运站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2.4.2 站场洗车污水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入下水道系统;2.4.3 停车场周边宜种植常绿乔木绿化环境及降低周边环境噪声;智能系统2.5.1 用房要求2.5.1.1 环境要求基本要求:空调系统,保证24小时温控;防潮防尘;合格的电源系统主要是电压及电流的稳定;相应的消防设备;推荐要求:不间断电源UPS配电系统;防雷系统;应急照明系统;2.5.1.2 网络要求本单位的局域网建议采用5类或超5类的双绞线或光纤构建骨干带宽100M或以上的局域网,客运站智能系统室须有2个以上的网络接入点;2.5.1.3 硬件要求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 机柜米或以上≧12 PC服务器≧13 网络交换机100M或以上,12口≧14 防火墙≧1 如与互联网联接,推荐使用2.5.2功能要求2.5.2.1整体要求智能系统的各子系统间应有效实时联接,建立相应业务逻辑关联机制,如:票务系统应根据车辆调度情况进行相应售票,财务系统应按照实际售票情况予以结算,电子显示系统应显示实时的班次、票价等信息;2.5.2.2具体要求票务信息系统应提供站内售票、异地售票、联网售票、网上售票和自动化售票等各种票务方式,还应尽量向旅客提供票价信息、车辆信息、行车路线信息、出行前乘车信息、换乘信息和行车时刻表等信息;车辆调度系统应包括车辆进站报班及回场检等功能,并应充分利用营运车辆IC卡电子证件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等科技信息技术,实现科学的运营调度和公共服务;监控系统应有效覆盖站场及周边区域,并提供与行业管理部门的监控数据接口,实现与运政视频监控执法管理等系统的有效联接;。
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

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汽车客运站是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形象。
本文将从设计规划、建筑结构、设施设备等方面,介绍汽车客运站建设的标准。
首先,汽车客运站的设计规划应当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交通流线。
客运站的选址应当方便乘客出行,同时要考虑到周边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流量,避免交通拥堵。
在设计布局上,要合理规划候车大厅、售票厅、候车室、出发大厅等区域,确保乘客的出行流程顺畅。
其次,建筑结构方面,汽车客运站应当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建筑结构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抗风能力,保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建筑外观要与城市风貌相协调,体现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和耐久性,确保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设施设备是汽车客运站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候车大厅应当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清洁的卫生间,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
售票厅要配备先进的售票系统,方便乘客购票和查询信息。
候车室要配备清晰的候车信息显示屏和便利的饮水设施,提高乘客的候车体验。
出发大厅要配备行李寄存处和安检设备,确保乘客的行李安全和出行顺利。
总之,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规划、建筑结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才能保证汽车客运站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城市交通运输和乘客出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希望各地在建设汽车客运站时,能够充分重视建设标准,为城市交通运输和乘客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是国家对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范的标准,关系到公共交通的安全、便利和舒适性。
下面具体介绍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内容。
一、车站建设标准(一)车站选址标准车站应选在人口密集、交通量大、经济繁荣、交通联通和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
车站规模应根据周边交通情况和日均客流量确定。
建设地铁、高速公路换乘车站时,应根据预计的乘客换乘量和人流优化规划,最大程度方便换乘及通行。
车站布局应合理,主要包括候车区、检票口、换乘通道、信息查询台、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车站应设计成易于管理、维护和使用的模式,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与通道畅通。
车站的建筑样式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面积应根据车站规模、客流量以及附加设施的不同来确定,保证卫生和安全,尤其是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要齐全。
候车区应设在车站内或车站外,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不同范围。
车站外的候车区除了确保舒适性和安全性外,还应具备方便乘客的特点。
(二)候车区规模标准候车区应根据车站日均客流量合理大小,合理降低乘客等待时间,同时也要考虑车站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
候车区的布局应合理,便于乘客候车,候车座椅、庇阳架、自助售票机等都应位于合适的位置。
候车区的建筑样式应与车站的建筑相协调,绿化和景观活动场地应加强设计,同时保证卫生和安全,防范盗窃和其他违法行为。
三、车辆停靠设施建设标准停靠点应在车辆停靠期间安全、顺畅、便利通行。
停靠点安全标准按照不同的内容要求设置合适的标志和隔离措施。
停靠点数量应根据车站日常开行的公共汽车规模来确定,要确保乘客操作的时间、候车时间和安全舒适等方面的需求。
(三)停靠点布局标准停靠点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和候车,要合理布局和设计,考虑到乘客上下车时能够保证安全、舒适和便利。
(一)安全设施的设置安全设施应设置在车辆、车站、候车区及其周边,以确保公共汽车的安全运营。
安全设施要强调以乘客为中心,对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站建设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1 汽车客运站设施设备配置表表1站场等级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简易A类 B类 C类 A类 B类 C类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10000 5000 3000 5000 3000 2000 2000 300 100 —最高聚集人数(≧,人)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占地面积(≧,m2) 36000 18000 10800 20000 12000 8000 10000 1500 ——场地设施站前广场面积(≧,m2) 1100 660 430 660 430 300 250 ★★★停车场面积(≧,m2) 13100 7700 5400 7700 5400 3900 3800 1100 560 300发车区发车位(≧,个) 17 10 7 10 7 5 6 2 1 1面积(≧,m2) 2040 1200 840 1200 840 600 720 180∕240 90∕120 ★发车位宽度(m∕个)≧★★★车轮限位装置● ● ● ● ● ● ● ★★★落客区及旅客出站通道● ● ● ● ● ● ● ★★★建筑设施站房候车厅(室)面积(≧,m2) 900 550 360 550 360 250 250 60 30 ●其中:重点旅客候车室(区) 50 30 30 30 30 30 ★★★★售票厅(≧,m2) 购票室160 100 60 100 60 40 60 ● ● ●售票室63 45 33 45 33 27 33 ● ● ●综合服务处(≧,M2) 问讯 20 20 10 20 10 10 8 ★★★小件寄存 33 25 20 25 20 15 ★行包托运处 (≧,m2) 50 50 50 50 50 25 ★★★★调度室(≧,m2) 30 30 30 20 20 20 15 ★★★驾乘休息室(≧,m2) 50 30 20 30 20 15 20 6 3 ★站务员室(≧,m2) 105 55 40 55 40 30 30 20 10 ★治安室● ● ● ● ● ● ★★★★广播室(≧,m2) 10 10 10 10 10 10 ★★★★无障碍通道● ● ● ● ● ● ● ● ● ★残疾人服务设施● ● ● ● ● ● ● ● ● ★饮水室(处)● ● ● ● ● ● ★★★★和旅客厕所男厕(≧,m2) 70 50 37 50 37 30 30 18 8 ●女厕(≧,m2) 83 55 40 55 40 35 35 20 8 ●智能系统用房● ● ● ● ● ● ● ★★★配电室● ● ● ● ● ● ★★★★医疗救护室★★★★★★★★★★车辆安检安检区(≧,m2) 16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60安检台(槽)(≧,个) 2 1 1 1 1 1 1 1 1 ★车辆清洁、清洗台(≧,m2) 180 90 90 90 90 90 ● ★★★注:“●”—必备;“★”—视情况设置;“—”—不作要求。
编表说明一级A类:设计年度日旅客发送量(下简称日发量)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一级B类: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盟)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一级C类: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二级A类:日发量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的车站;二级B类: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5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二级C类:位于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占地面积按部颁标准计算。
根据我省实际,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可设备用停车场,其面积可计算在占地面积内,备用停车场可计算面积一般不超过占地面积的30%(用地紧张的可适当放宽);备用停车场应为站场业主自有或具备合法手续、租赁期三年以上,符合要求的合法用地,其到客运站的里程应在5公里范围内(应能保证客运站准点发车)。
8.发车位面积:根据部颁标准,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倍计算(客车投影面积按12m×计算,四级及以下客运站如仅接纳中型以下客车的,可按9m×计算),发车位面积=×客车投影面积×发车位数。
9.和旅客厕所按部颁标准计算公式,均取5%计算,并将男、女厕面积分列,适当增大女厕所面积。
表2序号站场等级项目计量单位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简易A B C A B C基本设备购票检票台式电脑及打印机套 8 5 3 5 3 2 3 ★★★售票窗口(≧)个 8 5 3 5 3 2 3 1 1 1检票口(≧)个 6 4 3 4 3 2 2 1 1 ★候车休息候车室座椅(≧)座 360 220 140 220 140 100 100 24 12 ★行包安检行李安检机台● ● ● ● ● ● ★★★★车辆安检工具齐备有效● ● ● ★★★安全消防消防设备齐备有效● ● ● ● ● ●监控设备套● ● ★★★★广播通讯智能语音广播台● ● ★★★★人工语音广播台● ● ● ● ★★对讲机台● ● ★★★★行包搬运搬运手推车辆● ● ★★★★便民小车辆● ● ★★★★采暖与空调候车厅空调设备套● ★★★★★宣传告示班次时刻表自定● ● ● ● ● ●里程票价表● ● ● ● ● ●行包价目表● ● ★★★★营运线路图● ● ● ● ● ●旅客须知● ● ● ● ● ●禁运限运物品宣传图● ● ● ● ● ●公告牌● ● ● ● ● ●智能系统票务信息系统(含票价管理)有效● ● ● ★★★车辆调度系统(含报班管理及回场检管理)有效● ● ● ★★★财务结算管理系统(含服务费管理)有效● ● ● ★★★监控系统设备有效● ● ● ★★★电子显示系统及设备(含售票厅的班次及票价显示屏和候车厅发班显示屏)有效● ● ★★★★与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联通情况实时联通定期联通注:“●”—必备,但数量和类别视车站生产能力和作业量的大小确定;“★”—视情况设置。
2 其他规定站房2.1.1 站房的主要(售票厅、候车室、行包托运处、检票口等)应做到分布明显,客流、行包流避免交叉。
2.1.2 车站的各种宣传告示(班次时刻表、里程票价表、行包价目表、营运线路图、旅客须知、禁运限运物品宣传图、公告牌等)应在站房内外的适当位置配置齐全,做到有效、醒目、美观大方。
一、二级站应以电子显示方式清晰、明了地发布班车信息。
2.1.3 问讯处应设在邻近旅客主要入口处。
问讯处前宜留有充足的旅客活动空间。
2.1.4 候车厅(室)候车厅(室)座椅的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通向检票口,每排座椅不多于20座,两端宜设置不少于的通道。
双向对坐的座椅,排间通道的宽度应不少于。
重点旅客候车室应邻近站台设置,室内宜设婴儿床、哺乳分隔区。
2.1.5 厕所一、二、三级站应在候车区域设置旅客厕所并配置盥洗设施;四、五级站宜在候车区域设置旅客厕所并配置盥洗设施。
具体指标见下表:厕所及盥洗设备指标房间名称设备内容(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男厕每70人设大便器一个和小便斗一个(或小便槽长)女厕每35人设大便器一个盥洗台每125人设一个盥洗台注:⑴男、女旅客人数分别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60%和40%计;⑵大便器至少设2个;⑶残疾人大便器另计。
一、二、三级站应设到站旅客使用的厕所,其面积和坑位数不计入候车厅(室)厕所之内。
场地设施2.2.1 站前广场应明确、合理地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等。
2.2.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级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进站口、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米。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并应有隔离措施。
2.2.3 残疾人通道凡是有台阶的站前广场、候车室、站台、发车位等区域均应设置符合《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规定、方便残疾人员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并设有无障碍标识。
自站房入口至问讯处应铺设盲道。
2.2.4 停车场的客流、车流、行包流应避免交叉干扰,各(落客区、停车区、洗车位、汽车安检台(槽)等)分布合理、明确。
通向洗车位及汽车安检台(槽)前的通道应确保车辆良好的通过性。
2.2.5 停车场的进、出通道如为单车道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4m,双车道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6m,因地形高差,通道为坡道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7m。
站台与发车位2.3.1 发车位与检票口之间宜设置站台,站台的净宽度应不少于。
2.3.2 发车位为露天时,站台应设置雨棚。
雨棚净高应不低于5m,向前伸展应能完全遮蔽客车车门及行李舱门。
2.3.3 发车位与站台前沿之间应设有车轮限位装置。
消防、环保2.4.1 汽车客运站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4.2 站场洗车污水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入下水道系统。
2.4.3 停车场周边宜种植常绿乔木绿化环境及降低周边环境噪声。
智能系统2.5.1 用房要求2.5.1.1 环境要求基本要求:空调系统,保证24小时温控;防潮防尘;合格的电源系统(主要是电压及电流的稳定);相应的消防设备。
推荐要求:不间断电源(UPS)配电系统;防雷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2.5.1.2 网络要求本单位的局域网建议采用5类或超5类的双绞线(或光纤)构建骨干带宽100M或以上的局域网,客运站智能系统室须有2个以上的网络接入点。
2.5.1.3 硬件要求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 机柜(米或以上)≧12 PC服务器≧13 网络交换机(100M或以上,12口)≧14 防火墙≧1 如与互联网联接,推荐使用2.5.2功能要求2.5.2.1整体要求智能系统的各子系统间应有效实时联接,建立相应业务逻辑关联机制,如:票务系统应根据车辆调度情况进行相应售票,财务系统应按照实际售票情况予以结算,电子显示系统应显示实时的班次、票价等信息。
2.5.2.2具体要求票务信息系统应提供站内售票、异地售票、联网售票、网上售票和自动化售票等各种票务方式,还应尽量向旅客提供票价信息、车辆信息、行车路线信息、出行前乘车信息、换乘信息和行车时刻表等信息。
车辆调度系统应包括车辆进站报班及回场检等功能,并应充分利用营运车辆IC卡电子证件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等科技信息技术,实现科学的运营调度和公共服务。
监控系统应有效覆盖站场及周边区域,并提供与行业管理部门的监控数据接口,实现与运政视频监控执法管理等系统的有效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