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教学计划(学校印刷)
应用物理学学习计划

应用物理学学习计划引言:应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各种物理现象与应用的学科,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应用物理学,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份详尽的应用物理学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在学习应用物理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习目标,供参考:1. 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应用物理学的常用工具和实验方法;3. 熟练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学习内容:在应用物理学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容学习:1.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习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等基本概念;2. 应用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每个分支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实际应用;3. 应用物理学的实验技术: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实验设备和仪器;4.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应用物理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1. 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记录重要的理论知识;2. 多做习题: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动手实践: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亲自验证和观察物理现象;4. 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了解前沿研究进展和应用物理学的最新技术。
结论: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应用物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信通过努力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应用物理学者。
大学物理教育教学计划

大学物理教育教学计划一、引言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物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为了提高大学物理教育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主题大学物理教育的主题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达到这一目标:1.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解、实验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框架。
2. 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教授他们正确操作实验仪器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职业发展的指导:大学物理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
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物理相关的职业领域和就业前景,并提供一些实习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三、活动安排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活动安排:1. 实验课: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物理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讨。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小组项目:分组进行一些物理项目,如设计制作简单的实验装置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材使用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如《大学物理》、《快乐物理学》等。
应用物理教学计划2011.5修订

应用物理(光伏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数学物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知识,具备光电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转换及检测技术、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大中型高新技术产业和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成熟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与意志;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2.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系统物理知识并受过应用技术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根据市场需要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光伏物理。
光伏技术是新能源产业中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本专业是适应我国光伏产业对人才的急需而设置。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是到国内大中型光伏产业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开发、科研和教学工作,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较深广的物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具备并能够完成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程技术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方面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物理、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②掌握固体理论、光电子技术基础,具有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的能力;③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的使用、程序设计等微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④了解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物理相关专业发展状况。
应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应用物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应用物理学是一门关于物理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实践。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应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物理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3. 提高物理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应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应用物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物理学基本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应用物理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热力学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光学原理在光学设备中的应用- 声学原理在声波设备中的应用3. 应用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医学成像中的物理学原理- 医疗仪器中的物理学应用- 物理治疗中的应用物理学原理4. 应用物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染物检测中的物理学方法- 环境监测仪器中的物理学原理- 清洁能源技术中的物理学应用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应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进行应用物理学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课:引导学生讨论物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科普读物,拓展对应用物理学的认识。
六、考核与评价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30%):撰写实验报告,体现对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掌握。
3. 期末考试(50%):考查学生对应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主教材:《应用物理学导论》参考书目:1. 《工程物理学导论》2. 《医学物理学》3. 《环境物理学》以上即为应用物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掌握物理学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
祝学生学习进步!。
物理学科教学计划

物理学科教学计划一、目标与意义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学科,拥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物理学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二、核心内容物理学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基础知识。
力学方面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和刚体静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热学方面包括热传导、热力学等内容。
光学方面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波干涉等基础知识。
电磁学方面则包括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内容。
而量子力学则是系统性深入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可以采用讲授、实验、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学知识的魅力。
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提升教学效果。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初中物理课程可以以力学为主线,系统介绍基本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课程则可以分为普通物理和高级物理两部分,后者包含了更深入的内容如电磁学和量子力学。
五、知识层次和学习目标制定物理学教学计划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确定知识层次和学习目标。
比如初中物理课程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高中物理课程则可以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因此,物理学教学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实验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收获知识。
七、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衡量学生对物理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实验报告、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
评估内容应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教师角色在物理学科教学计划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提供正确的知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大学物理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大学物理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一、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学内容(1)根据大学物理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结合。
(2)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结合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背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
(2)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参观实验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4. 教学条件(1)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利用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成果阅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评价(1)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
(2)注重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的考核,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实验教学活动。
(3)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二、科研计划1. 研究方向(1)固体物理学:从事固体物理理论研究,探索新型功能材料和器件的物理性能和应用。
(2)光电子学:研究光电材料的光学性质和光电技术应用,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2. 科研目标(1)积极参与学校和学科组织的科研项目,深入研究物理学领域前沿课题,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展科研合作渠道,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合作水平。
3. 科研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数学方法和理论模型,分析物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解决方案。
《应用物理学课程计划》

应用物理学课程计划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光电子技术与通信、信息功能材料这两个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①光电子技术与通信方向:在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光电子和通信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实验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训练,掌握各种相关器件和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同时认识光电子技术与通信领域的发展前沿。
②信息功能材料方向: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习基础上,系统地学习与信息存贮、传输和显示相关的材料的物理原理、制备技术和测试技术,以及与这些材料相关的器件原理和制造工艺;学习纳米技术在信息功能材料中的应用;认识物理学原理是如何通过材料这一载体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从中培养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功能器件的设计技能;认识信息功能材料及相关器件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此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还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物理学的前沿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物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1.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课程共53学分,其中英语需通过学校的ELC4;通识课程12学分(必选生命科学导论、化学导论6学分)。
2.本专业的理科基础课程17.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48.5学分,学科方向必修科程10学分,选修课18学分,大类选修课程6学分。
3.实践教学环节12学分。
4.毕业生修满不少于159学分。
一. 理科基础课(共6门,17.5学分)BIO2333生命科学导论3学分CHE1115化学导论3学分MA T1120微积分1 4 学分MA T1210高等数学2 6 学分SCI2000理科基础实验 1 学分SCI1000自然科学概论0.5 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共20门,48.5学分)MA T1130线性代数2学分PHY1011普通物理1(力、热学)3学分PHY2040电磁学 4 学分PHY2031力、热实验 1 学分PHY2051电磁学实验1学分PHY2071光学实验 1.5学分PHY1024光学和原子物理4学分PHY2090数理方法3学分PHY2102模拟电子技术2学分PHY2103数字电子技术2学分PHY2120电子线路实验1学分PHY2130专业英语2学分PHY3011理论力学2学分PHY302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学分PHY3031电动力学2学分PHY3041量子力学2学分PHY3061结构与物性2学分PHY3070近代物理实验1 2学分PHY3080近代物理实验2 2学分PHY 3051固体物理2学分EEG304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学分PHY3062材料物理2学分三.学科方向课程(10学分)模块一.光电子技术与通信(共5门,10学分)PHY4021光电子学2学分PHY4030光电技术2学分PHY4050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2学分PHY4060激光器件与技术2学分PHY 4041通信原理2学分模块二.信息功能材料(共5门,10学分)PHY4220半导体材料与器件2学分PHY4270光电子材料与器件2学分PHY4300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2学分PHY4310显示材料与技术2学分PHY4321现代材料制备和分析方法2学分四.方向选修课(包括小学期选修课)(要求选修至少18学分)PHY4221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2学分PHY4630信号与系统2学分PHY4550激光全息技术与应用2学分PHY4560现代光学实验2学分PHY4571自动控制原理2学分PHY4510声学基础2学分PHY4520应用声学2学分PHY4600光电检测技术2学分PHY4010半导体物理学2学分PHY4643传感器原理2学分PHY4645传感器实验 1.5学分PHY4090光电子技术和通信实验(专业实验) 1.5学分PHY4635微波技术基础3学分PHY4080微电子器件制造技术2学分PHY4070光电子薄膜技术2学分PHY4590光纤光学及测试技术2学分PHY4580光纤通信用光电子器件和组件2学分PHY4511电声技术2学分PHY4320材料制备测试实验 1.5学分PHY4210材料的微结构1学分PHY4280电子陶瓷1学分PHY4646熵、耗散结构及其应用1学分PHY4670物理学史0.5学分PHY4690诺贝尔物理奖历史0.5学分PHY 4710“混沌”简介0.5学分PHY4720“现代宇宙学”简介0.5学分PHY4730“基本粒子”简介0.5学分PHY4760量子力学发展史1学分PHY4750专业文献选读1学分PHY4860理论物理综合2学分PHY4780硅基光电薄膜材料和器件专题实验2学分PHY4211材料的微结构2学分PHY4890表面与界面的偏析1学分PHY4870纳米光子学1学分PHY4880简明科学史1学分PHY4890移动通信2学分五.理科大类培养选修课(至少选6学分)SCI3000理科大类综合实验 1.5学分SCI4000理科大类提高实验 1.5学分PHY4660综合科技讲座1学分PHY4650科技制作2学分PHY4701物理著名实验介绍1学分PHY4790机械制图及CAD 3学分PHY4810显微学原理及应用2学分BIO3256生物物理概论2学分BIO4251酶学生物技术2学分BIO4252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与检测2学分BIO4254环境生物学2学分BIO3252全球变化与生物学2学分BIO4253海洋环境管理与环境影响评估2学分CHE4316表面活性剂及应用2学分CHE4311化妆品及其分析2学分CHE3211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学分CHE3212商品学2学分CHE4315商检实务2学分六.实践课程(共12学分)PHY5022毕业实习与社会实践2学分PHY5032 毕业论文10学分注:PHY1011普通物理1(力、热学)(面向数学、化学、生物)3学分PHY1001普通物理实验2(面向理学院)2学分PHY1023普通物理2B(面向数学、生物、化学) 3学分PHY1000普通物理实验(面向工学院)2学分PHY1030 普通物理学4学分物理系(第二学位)课程计划一.学科基础课(14门 31学分)PHY1011普通物理1(力热学) 3学分PHY1001普通物理基础实验 2学分PHY2040电磁学 4学分PHY2031力、热实验 1学分PHY2051电磁学实验 1学分PHY2071光学实验 1.5学分PHY1024光学和原子物理 4学分PHY2090数理方法 3学分PHY2102模拟电子技术 2学分PHY2103数字电子技术 2学分PHY2121电子线路实验 1.5学分PHY2130专业英语 2学分PHY3070近代物理1 2学分PHY3080近代物理2 2学分二.学科方向课(7门16学分)PHY4021光电子学 2学分PHY4030光电技术 2学分EEG3360通信原理 2学分PHY4050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 2学分PHY4060激光器件与技术 2学分PHY4271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2学分EEG304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学分主辅修课程(31分)PHY1011普通物理1(力热学) 3学分PHY1001普通物理基础实验 2学分PHY2040电磁学 4学分PHY2031力、热实验 1学分PHY2051电磁学实验 1学分PHY2071光学实验 1.5学分PHY1024光学和原子物理 4学分PHY2090数理方法 3学分PHY2102模拟电子技术 2学分PHY2103数字电子技术 2学分PHY2121电子线路实验 1.5学分PHY2130专业英语 2学分PHY3070近代物理实验(1) 2学分PHY3080近代物理实验(2) 2学分。
大学物理专业的学习计划

大学物理专业的学习计划引言作为一名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它涵盖着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学习物理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全力以赴,努力学习物理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等内容。
2. 提高数学和计算机能力,为物理学习提供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4.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学习安排1. 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我将主要学习力学和热学的基本知识。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包括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内容。
热学是研究物体的热力学性质的学科,包括热力学定律、热传导和热辐射等内容。
在这个阶段,我将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物理实验技能。
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我将学习电磁学和光学的基本知识。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学科,包括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等内容。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包括几何光学、物质光学和光的波动性质等内容。
在这个阶段,我将进行实验室实验,深入了解光学和电磁学的内容,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2. 学习高级物理知识在大二和大三的学习中,我将学习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包括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等内容。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行为的学科,包括波函数、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等内容。
统计物理学是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的宏观性质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质等内容。
在这个阶段,我将参与科学研究项目,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3. 学习实验技能在大学期间,我将积极参与物理实验课程和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研究能力。
我将认真学习科学仪器和实验方法,亲自动手做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院学院简介……应用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科学素养,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以及工程技术和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技适应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2) 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3) 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可攻读相关学科理工类硕士研究生。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课程类别总学分学分类型分配备注讲授实验实训公共必修课39 总学分161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科基础课29专业核心(必修)课34 23 11 校印版有错20, 专业选修课48 10综合实践12 2 10三、修业年限:四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一)通识教育课程61学分1.公共必修课程39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 18 1 18 1 计算机基础(一) 1 2 64 1 1 36 28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54 3 54 3体育(1) 1 1 36 1 36 2 形势与政策(1) 1 18 18 1英语读写(1) 1 2 72 2 72 4英语听说(1) 1 1 36 1 36 2 计算机基础(二) 2 2 64 1 1 36 28 4军训和军事理论 2 2 0 2 0 0 2周体育(2) 2 1 36 1 36 2 形势与政策(2) 2 18 18 1英语读写(2) 2 2 72 2 72 4英语听说(2) 2 1 36 1 36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 54 3 54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36 2 36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3 3 54 3 54 3体育(3) 3 1 36 1 36 2 形势与政策(3) 3 18 18 1英语读写(3) 3 2 36 2 36 2英语听说(3) 3 1 36 1 36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4 3 54 3 54 3体育(4)4136 136 2形势与政策(4)418 18 1英语读写(4) 4 2 36 2 36 2英语听说(4) 4 1 36 1 36 2合计 3 974 3 2 918 56 2.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周学时备注讲授实验实训人文科学类课程2-8 2-4社会科学类课程2-8 2-4 可包含2个实践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2-8 2-4 可用专选学分充抵,可包含2个实践学分艺术类课程2-8 2-4体育与技术技能类课程2-8 2-4 可用专选学分充抵,可包含2个实践学分外语应用提高阶段课程5、6 4 (二)学科基础课程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高等数学(1) 1 5 90 5 90 5 √线性代数 1 3 54 3 54 3 √高等数学(2) 2 5 90 5 90 5 √力学 2 3 54 3 54 3 √√普通物理实验(1) 2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普通物理实验(2) 2 1 27 1 27 3 √√后9周热学 3 2 36 2 36 2 √√电磁学 3 4 72 4 72 4 √√普通物理实验(3) 3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普通物理实验(4) 3 1 27 1 27 3 √√后9周光学 4 4 72 4 72 4 √√普通物理实验(5) 4 42 42 3 √√原子物理学 5 3 54 3 54 3 √√合计 3 676 3 54 42 44(三)专业课程学分1.专业核心(必修)课程34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电工学 2 3 54 3 54 3 √√电路与电工实验(1) 3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电路与电工实验(2) 3 1 27 1 27 3 √√后9周模拟电子技术 3 3 54 3 54 3 √√模拟电路实验(1) 4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模拟电路实验(2) 4 1 27 1 27 3 √√后9周数字电子技术 4 3 54 3 54 3 √√数学物理方法 4 4 72 4 72 4 √数字电路实验(1) 5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数字电路实验(2) 5 1 27 1 27 3 √√后9周近代物理实验(1) 5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近代物理实验(2) 5 1 27 1 27 3 √√后9周微机原理 5 3 54 3 54 3 √√量子力学 6 4 72 4 72 4 √微机原理实验 6 42 42 3 √接口技术 6 3 54 3 54 3 光电、电子控制接口技术实验7 42 42 3 光电、电子控制3 722 2311 414 308 532.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理论力学 3 4 72 4 72 4 理论现代物理专题 4 2 36 2 36 2 综合电动力学 5 4 72 4 72 4 理论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5 4 72 4 72 4 理论软件技术基础 5 3 54 3 54 3 综合软件技术上机 5 1 28 1 28 2 综合计算物理 6 2 36 2 36 2 理论计算物理实验 6 1 28 1 28 2 理论EDA技术 6 2 36 2 36 2 电子控制EDA实验 6 42 42 3 电子控制光电技术 6 2 36 2 36 2 光电、电子控制制图原理与CAD 6 2 36 2 36 2 综合制图原理与CAD上机 6 42 42 3 综合信号处理实验(1) 6 1 29 1 29 3 前9周加2学时绪论信号处理实验(2) 6 1 27 1 27 3 后9周近代物理实验(3) 6 42 42 3 综合固体物理学7 3 54 3 54 3 理论自动控制原理7 3 54 3 54 3 光电、电子控制激光应用技术7 3 54 3 54 3 光电光纤通信原理及运用7 3 54 3 54 3 光电数理分析与综合7 3 54 3 54 3 综合检测与控制技术7 3 54 3 54 3 电子控制SOC设计基础8 2 36 2 36 4 前9周上课20 104845810 238 663.综合实践12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创新设计7 2 4 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7 2毕业论文(设计)8 8合计12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总学分总学时学时分配按学期学时学分分配讲授实验 1 2 3 4 5 6 7 8公共必修课38 16/+1/116/ 12/ 10/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 有有有有+2/2有+2/2学科基础课8/8 14/10 12/8 7/ 3/3专业必修课34 3/39/5 13/9 15/7 10/ 3/专业选修课4/4 2/213/12 25/ 18/18 4/2 综合实践12 4/4 8 合计12 24/ 33/ 37/32/24 33/24 37/26 25/ 4/10 网上统计25/ 33/ 37/ 32/24 31/22 35/24 25/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