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第1课古代埃及课型新授时间周课时 1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代埃及文明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分析埃及的地理环境,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通过阅读教材,填写古埃及发展时间轴,知道其形成、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了解法老的统治地位、王权的衰落。

掌握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3.通过阅读分析教材和材料,知道王权和金字塔的关系以及修建金字塔的双重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难点:分析尼罗河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理解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类比中国史分期,对世界史进行阶段划分——引出古代亚非文明2.结合地图引领学生找出亚非四大文明的地理位置,并思考何为文明?文明有何特征?——过渡到埃及1.从学习中国史的经验出发,类比世界史的学习2.通过地图,准确说出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思考文明的特征。

亚非文明:同:大河流域——大河文明适宜农耕国家、文字、金属工具异:各自特色学生在学习中国史时有了对世界史零碎的认识,但还不够充分。

首先在学生脑海中架构起时空观点,从而宏观整体把握其学习。

文明起源——地理环境【出示学习目标】1.图中探史——观察古代埃地图,分析为何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此?1.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看图思考并发言,学生相互补充。

针对核心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出示歌颂尼罗河的诗歌,体会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大作用。

2.阅读诗歌,加深印象。

文明基石——国家兴衰【过渡】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发展历程是什么?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时间轴。

2.从古王国时期进入法老时代——出示材料,讲解法老统治明确学习目标,可学生齐读、领读等方式完成。

*初步识记重要的知识点,在书上把重难点标记出来。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 古代埃及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 古代埃及

第1课古代埃及一、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埃及文明时间序列;2.史料实证: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史料信息梳理;3.历史解释: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4.唯物史观:让学生通过了解金字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吗?一提到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生:金字塔。

师:播放视频《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受其伟大的文明。

五、新课(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1)出示材料: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被自己的恶兄弟杀害,碎尸后被扔到了尼罗河里。

王后伊西丝悲痛欲绝,她找到遗体,伏尸痛哭,这感动了太阳神。

于是天神帮助她把尸块还原成尸体,做成干尸,即木乃伊。

奥西里斯于是再生,成为冥界的主宰。

从此以后,每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神话表演一次,制成木乃伊后装入石棺,再送进“永久的住所”——金字塔中。

古埃及人认为,这样,法老们的灵魂就能永生,并在3000年后的极乐世界里复活。

思考:金字塔建在哪里?生答:埃及。

(2)思考: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归纳: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3)合作探究一: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掌握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历史情境再现,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古埃及文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挖掘其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学习目标】1.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3.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

【教学重难点】重点:尼罗河,金字塔。

难点: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学史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相信不少爱看电影的同学都看过《木乃伊归来》吧,剧中复活的木乃伊,能钻入人身体里吸食脑髓的蜣螂,复活的蝎王以及惊险刺激的金字塔内部神秘莫测,都令人记忆犹新。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如果提起神秘一词,相信很多同学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就是古代埃及,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古代埃及的历史。

自主学习1.古埃及具体位置位于哪里?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古埃及文明兴起和衰落的过程。

3.古埃及有哪些科学和文化成就?4.我们该如何评价金字塔?5.法老作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有哪些大权?探究新知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 展示图片:看图说出古埃及地理位置。

结合教材说一说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材料,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为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发展起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这些有利条件都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过渡:尼罗河为古代埃及的奠定了物质基础。

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那古代埃及何时出现奴隶制国家?何时统一?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3.阅读教材,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古埃及文明兴起和衰落的过程。

4.展示图片:阅读教材,说说以上图片分别反应了古埃及哪些科学和文化成就?合作交流尼罗河和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最早出现时间、文明发源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好奇心;结合中国的商朝,理解古埃及由诞生、发展、强盛到灭亡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逐渐形成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认识并讲述古埃及的金字塔,培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明白象形文字、木乃伊,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与科学的探究能力;了解法老的统治,培养理解、对比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金字塔与木乃伊图片来开篇引出主题,然后渐渐走进古埃及,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体会古埃及人的生产与生活,领会古埃及的文明,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探究、想象与看图方法,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历史有一个客观、清楚、完整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精神,对埃及文明的肯定与敬意,特别是对金字塔与木乃伊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培养学文化、尊重并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使学生反对神学,反对愚昧,更加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二、教学重点:1、古埃及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金字塔三、教学难点:1、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赠礼2、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分别是哪些文明呢?生: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文明。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新课讲授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务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教师引导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图,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希罗多德抛出问题:结合图所示讲述埃及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及金字塔的关系。

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拥有绮丽的文化,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成绩”。

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了解这段历史。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位置【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与图片,并讲述。

材料万岁,尼罗河!你在这大地上出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阿孟神啊,你将黑夜引到白天,你的引导使人高兴!繁殖拉神所创造的花园,给一切动物以生命,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从天堂降下的行程,食物的爱惜者,五谷的给予者,普塔神啊!你给家家户户带来光明!【教师活动】提问:尼罗河在哪里?对于古埃及来说有什么意义?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活动】讲述古埃及国家的兴亡。

(1)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发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强大: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赴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设有延续下去。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2.掌握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3.能够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古埃及”的概念和地理位置。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由来已久,是东非、亚洲和欧洲在历史上的重要交汇点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

2. 课堂讲解(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1.古埃及位于什么区域?2.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子的?3.古埃及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重要事件?(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1.古埃及的社会分为哪几个等级?各有什么重要特征?2.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古埃及的文字和神话故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1.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征?2.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建筑如何体现建筑艺术的发展?–讲解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谁建造的、为什么建造等–讲解古埃及的神庙是如何讲究比例、构造等方面的(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1.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2.古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有哪些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的关系,可以给学生举例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士兵制度、法律制度等。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进行讨论,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和建筑。

并让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古埃及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让学生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改进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3篇)九年级历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1.展示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3.教师提问:(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提示:尼罗河是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二)象形文字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2.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与事物形状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金字塔、法老、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在天文和历法方面的成就。

初步理解古埃及文明。

2.从《古代埃及》等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教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书写“象形文字”的历史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尼罗河这一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和古埃及国家的演变历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古埃及文明进行考察。

2.通过课外寻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解除对有关金字塔建造的疑惑,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课堂展示的象形文字图片,从历史的角度、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古埃及文字的创制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了解和认识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尊重古埃及文明的成果,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埃及金字塔。

【教学难点】
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下载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新课,收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及古埃及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走过悠久的中国历史,今天开始我们步入世界历史的殿堂。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

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最旱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形成。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并指图讲解。

)
教师: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穿梭时空的文明之旅,让我们一起穿过历史隧道,学习和探究古代埃及的历史、建筑与文字。

新课教学:
1.古埃及国家——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历史地图。

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历史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古代埃及》地图,并要求学生回答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尼罗河并结合地理知识初步了解埃及的自然条件。

)
【设计意图】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历史地图,能有效的增进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文明完全是围绕着尼罗河展开的。

在贫瘠的沙漠里,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最重要的生命线,它水量充沛,定期泛滥,将从非洲热带雨林带来的带有大量腐殖质的泥沙淤积在两侧的河谷,为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尼罗河两岸河谷地带,以及地中海出海日附近的三角洲,构成了一条绿色的生命带。

直到今天,这条仅占埃及面积三十分之一的生命带,仍养活了埃及90%的人口。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约1350千米,自南向北流,从南方到北方只需坐船顺流而下,十分方便。

那么可能有人要说了,从北向南逆流坐船岂不是很费力?事实上,尼罗河上的风是往南吹的,只要扬起风帆,从北向南行船也很省力。

如此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极大地方便了中央政权对埃及全境的控制,因此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
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就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一5页,说一说古埃及的繁荣时期是在什么时候?那时的疆域与刚统一时期对比有什么变化?古埃及是何时灭亡的?古埃及文明延续了多少年?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自主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新知。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自己课外阅读的知识介绍古埃及的国王是如何统治国家的。

(学生回答。

)
教师:古埃及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专制主义政权。

法老居于这个政权的顶端,集军、政、法、财、神等大权于一身,被视为“神王”,在各个领域都具有绝对的权威。

古埃及整个政治、社会、经济结构都是围绕着法老的绝对权威构建的,奴隶处在最底层。

为了维护统治,奴隶主们不但依靠暴力,更充分利用了宗教。

浓厚的宗教色彩几乎弥漫在古埃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古埃及宗教的核心观念是人死可以复生并且灵魂会重新依附在尸体或者雕像上。

在这种观念的刺激下,统治者们热衷于死后将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变成木乃伊,以便灵魂附体。

教师:木乃伊保存在哪里呢?
(学生齐答后过渡到金字塔的学习。

)
2.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课件展示)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回答以下问题:
(1)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哪里?
(2)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名称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
(3)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是为哪位法老修建的?
(4)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补充金字塔资料。

)
教师: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之一,它的神奇程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

在埃及现存的约8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其中胡夫金字塔又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占地5. 29
万平方米,由平均重2. 5吨的230万块巨石建造而成。

是何人建造了如此宏伟的工程,一直众说纷纭。

至今,主要有如下四种解释:
猜测一:百万奴隶血汗的结晶。

猜测二:混凝土浇灌的结果。

猜测三:失落文明的遗产。

猜测四:地外文明的杰作。

课外作业:查找资料,以“金字塔未解之谜”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

利用课堂时间交流有关金字塔之谜的信息和想法。

【设计意图】教学,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一点选择余地。

3.古埃及文明的成就—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板书)
教师:文字是文明成就的重要标志。

大约在公元前3500一前31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教师课件展示象形文字的图片。

)
学生活动:写一写“象形文字”。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片上古埃及象形文字,观察书写象形文字,并根据象形文字与汉字的对比翻译指出该文字的特点。

教师设问:从以上画面和你自己的书写体验中可以看出象形文字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

)
教师小结: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一前3100年,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初的使用者主要是僧侣。

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神庙的墙上和宗教纪念物上,因而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

中王国时期开始以芦苇笔为书写工具,在纸草上书写,所以象形文字中演变出一种简化的速写形式,称为“僧侣体”。

公元前7世纪左右,僧侣体又演变出一种书写速度更快的“草书体”文字,通常用于日常公文的写作,因而称之为“世俗体”。

随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展,埃及人创造出了22个表音符号,这是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创造的标声符号,但还不是真正的字母文字。

后来的胖尼基人在埃及22个表音符号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世界最旱的字母文字。

古希腊人又在胖尼基的22个字母(全是辅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形成了希腊字母文字,现在欧洲各国的字母文字都是从希腊字母文字发展而来的,由此可以看出埃及的象形文早在世界文明
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还促进埃及天文历法的发展。

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才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

古埃及人很旱就对天体进行了观测,已经知道23个星座的位置(展示星座图片)。

古埃及人很旱就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据推算,是古埃及历的7月19日)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7月19日(古埃及历)作为一年的开始。

这一内容教材有介绍,请大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

)
4.漫长的史前时代
教师:同学们,尽管古埃及文明的产生稍晚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但是历史学界通常将古埃及作为世界历史的开端,这大概与古埃及历史较长、留下的史料也更为丰富有关。

那么,比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文明更古老的人类历史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在课堂上我们就不详细介绍,请大家阅读教材第9页《漫长的史前时代》,一起去领略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寻找一些重要的发展节点吧。

本课小结: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埃及人除了以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胖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胖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

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

他们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欧洲的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让我们在随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