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试卷5(有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试卷含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试卷(03级用:A卷参考答案)姓名班级成绩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是由(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介质)五部分组成的。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单作用叶片泵)、( 轴向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 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5.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
6.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7.不含水蒸气的空气为(干空气),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湿空气),所含水分的程度用(湿度)和(含湿量)来表示。
8.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的最后保证,三大件是指(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4分)1.流量连续性方程是(C)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A)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能量守恒定律(B)动量定理(C)质量守恒定律(D)其他2.双作用叶片泵具有(A、C)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B、D)的结构特点。
(A)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B)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C)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D)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3.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D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B )。
矿山机械液压与气压传动考核试卷

2.液压泵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和__________泵。
3.液压油缸中的密封件主要用于防止__________泄漏。
4.气压传动系统中,气源处理元件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__________和干燥器。
5.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控制阀主要有溢流阀、减压阀和__________。
4.液压泵可以将液压油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5.在气压传动系统中,气源处理元件的作用是提供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
6.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功能可以互换。()
7.气动执行元件的响应速度比液压执行元件快。()
8.液压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液压油的粘度变化。()
9.液压泵的吸油口必须高于油箱液面,以避免气穴现象。()
A.抗氧化性好
B.粘温性能好
C.防锈性能好
D.以上都是
3.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A.油泵损坏
B.系统泄漏
C.液压油不足
D.压力控制阀故障
4.气压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
A.空气压缩机
B.气缸
C.气动控制阀
D.压力表
5.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缸可以用于以下哪些操作?()
C.减少气动元件的内部泄漏
D.增大气管的直径
17.液压系统中的流量控制阀主要应用于以下哪些场合?()
A.控制液压缸的速度
B.调整液压马达的转速
C.限制液压系统的最大流量
D.所有上述场合
18.以下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气压传动系统中的气动阀门失效?()
A.阀门密封不良
B.阀门内部杂质
C.阀门膜片损坏
液压与气压传动期末试卷及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试卷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1.(×)连续性方程是能量守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2.(×)绝对压力是以绝对真空为基准的压力,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数值就是绝对压力。
3.(×)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理论流量,它等于排量、转速和泵的容积效率三者之乘积。
4.(×)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压弹簧是主阀芯上的弹簧。
5.(√)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与节流阀串联而成的组合阀。
6.(√)轴向柱塞泵是通过调节斜盘来调节泵的排量。
7、(×)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为了实现机床工作台的往复运动速度一样,采用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
8、(√)三位换向阀的阀芯未受操纵时,其所处位置上各油口的连通方式就是它的滑阀机能。
9(×)与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的优点是可以得到严格的传动比。
10(×)对同一定量泵,如果输出压力小于额定压力且不为零,转速不变,则实际流量小于额定流量。
11(×)齿轮泵多用于高压系统,柱塞泵多用于中压系统,叶片泵多用于低压系统。
12(×)减压阀的主要作用是使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且保证进口压力稳定。
13(√)换向阀是通过改变阀芯在阀体内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换向作用的。
14(×)在某一液压设备中需要一个完成很长工作行程的液压缸,宜采用双杆式液压缸。
15(×)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液压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排量称为理论流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液压传动主要以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工作。
对于结构及尺寸确定的液压系统,其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决定于工作负载,执行元件的速度决定于流量。
2.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当液压油中混有空气时,其抗压缩能力将降低。
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利用工作压力的反馈作用实现的,它具有内反馈和外反馈 两种形式。
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期末试卷及答案

液 压 传 动 与 控 制一 单选题(每空只选一个正确答案)1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 。
A. 流速 B. 流量 C. 负载 D. 压力能2 油泵的工作压力p ,额定压力p r 和最高工作压力p max 之间的关系是( ) A. p ≤ p r < p max B. p ≤ p r ≤ p max C . p < p r ≤ p max D. p < p r < p max3 外啮合齿轮泵作马达用,原进油口改作出油口,原出油口改作进油口,则马达的转向( )。
A. 与作泵时转向相同B. 与作泵时转向相反C. 转向无法确定D. 根本转不起来4 图1所示液压系统,要使液压缸能实现差动连接,换向阀应选用( )中位机能。
A. O 型 B. M 型 C. Y 型 D. P 型5 图2所示回路中,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4 MPa 。
当电磁铁DT 通电且负载压力为2 MPa 时,压力表G 的读数为( )。
A. 0B. 2 MPaC. 4 MPaD. 不能确定6 图3所示回路中,阀1的调定压力为4 MPa ,阀2的调定压力为6 MPa。
当调定压力为10 MPa 的溢流阀处于溢流状态时,回路的二次压力p 2为( )。
A. 10 MPa B. 6 MPa C. 4 MPa D. 0 图 2 图17 图4所示的调速回路,节流阀处于节流调速工况。
不计系统泄漏及溢流阀的调压偏差,当节流阀开口不变时,若负载F 增大,活塞的运动速度v ( )。
A. 增大B. 减小C. 基本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8 在图5所示的系统中,当施加某一恒定负载M M 时,其引起主油路的压力未达到溢流阀调整压力p Y ,则在进行调速时( )。
A. 马达输出功率为恒定B. 马达输出扭矩随液压泵排量的增大而减小C. 主油路的工作压力随液压泵排量的增大而减小D. 液压马达输出功率随液压泵排量的增大而增大9 回路如上题图,当施加的负载是不断变化的(即M M 为变量),但其最大值所引起的主油路压力还未达到溢流阀调整压力p Y ,在进行调速时( )。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液压马达是将液体的__压力能___能转换为___机械能__能的转换装置。
2、液压泵的效率主要包括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前者反映了泄漏的大小,影响实际流量,后者反映了机械摩擦损失,影响驱动泵所需的转速。
3、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4 、.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__定___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___变___量泵。
5 、轴向柱塞泵主要由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
改变斜盘倾角α,可以改变油泵的排量V。
6 、压力控制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和压力继电器四种基本形式。
7 、我国液压油的标准牌号所标明的号数是指该油液在(40度)温度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
如N68液压油在该温度下的运动粘度ν=(68cst )。
8 、压力和温度对油液的粘度均有影响,一般来说,压力增大,粘度(增大),温度增加,粘度(变小)。
9、液体在直管中流动时,产生远程压力损失;在变直径管、弯管中流动时产生局部压力损失。
10、.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液压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 C 。
A、工作压力B、最大压力C、额定压力D、吸入压力2、当温度下降时,油液的粘度(B)。
A、下降B、增加C、没有变化3、在液体流动中,因某点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 C )。
A、层流B、液压冲击C、空穴现象D、紊流4、齿轮泵不平衡力解决方法之一是( C )。
A.减小工作压力 B. 增加径向间隙 C.减小压油口 D. 增大吸油口5、液压泵总效率最高的是( B )。
A.双作用叶片泵B. 轴向柱塞泵C.内啮合齿轮泵D. 螺杆泵6、希望液压缸快速进退的速度相等,应使无杆腔直径与活塞杆直径之比为( B )。
A. 0.707B. 1.414C. 1.732D. 0.8667、为使减压回路可靠地工作,其最高调整压力应( B )系统压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期末试卷及答案5套

考试方式闭卷总分核分人得分阅卷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液压与气压传动》期末试卷(1)1、为使减压回路可靠地工作,其最高调整压力应系统压力。
()A大于B小于C等于2、在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液压缸速度。
()A随负载增大而增加B随负载减少而增加C不受负载的影响3、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A轴向间隙B径向间隙C啮合处间隙4、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A压力和流量B流量C压力5、如图所示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pc为限定压力,pθ为工作压力,试回答当pθ<pc时,泵的供油流量是:(A增加B减小C不变1、2、3、4、5、6、7、8、9、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只取决于阀的开度和阀前后的压力差。
()液压系统的压力是由溢流阀的调定值决定的。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以流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
()背压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缸的回油腔具有一定的压力,保证运动部件工作平稳。
()电液换向阀中先导阀的中位机能可以任意选择。
()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
(单杆活塞式液压缸作差动连接时,实际起有效作用的是活塞杆的横截面积。
()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
()液压缸差动连接时,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的作用力大。
()10、当液控顺序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时,称为卸荷阀。
()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7分,共17分)1、先导式溢流阀原理如图所示,问答下列问题:1分,共28分)1、液压控制阀按其用途可分为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2、绝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3、容积节流调速是采用、和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供油,节流阀(调速阀)调速,三大类,分别调节、的流量去适应(1)(2)(3)(4)(5)由哪两部分组成?何处为调压部分?阻尼孔的作用是什么?主阀弹簧为什么可较软?画出先导式溢流阀的符号图。
《机械基础》(液压和气压传动)试卷(有答案)

2014至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基础》期末考试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液压传动是以 液体 为工作介质、依靠 密封容积 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液体内部的压力传递 动力 。
2、液压传动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动力组件 、 执行组件 、 控制组件 和 辅助组件。
3、液压泵属于 动力组件 ,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属于 执行组件 。
4、液压泵靠 密封容积 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其输出流量的多少取决于 密封工作容积变化 的大小。
5、按照功用,液压控制阀分为 方向阀 、 压力阀 和 流量阀 三大类。
6、调速阀由 减压阀 和 节流阀 串联而成。
7、液压基本回路是指由 某些液压元件和附件 所构成的能完成 某种特定功能 的回路。
8、在液压基本回路中,将节流阀 串联 在液压泵与液压缸之间,构成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
9、气压传动是一种以 压缩空气 为工作介质,利用 空气压力 进行 能量 传递的运动形式。
10、气压传动系统由 气源装置 、 执行组件 、控制组件 和 辅助组件 四部分元件组成。
11、气压传动系统是以 空气压缩机 作为气源装置。
12、在生产实际中,常把 过滤器 、 减压阀 和 油雾器 这三个元件做成一体,称为气源三联件(气动三大件)。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1、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较,液压传动(B )。
A 、不易实现无级调速B 、系统故障维修困难C 、传动不够平稳2、在液压千斤顶中,(A )属于液压系统的控制部分。
A 、放油阀B 、手动柱塞泵C 、油箱3、单作用式叶片泵一般为(A ) A 、变量泵 B 、高压泵 C 、定量泵4、蓄能器是一种(C )的液压元件。
A 、存储液压油 B 、过滤液压油 C 、存储压力油5、对双作用单杆缸来说,若输入的流量和工作压力不变,则无活塞杆油腔进油时产生的作用力(A )。
(完整版)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及答案(很全)

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负载;流量)2.液压传动装置由()、()、()和()四部分组成,其中()和()为能量转换装置。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来判断。
(层流;湍流;雷诺数)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又()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无粘性;不可压缩)5.由于流体具有(),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损失和()损失两部分组成。
(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的一次方成正比,与()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小孔通流面积;压力差;温度)7.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一次方成正比,与()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压力差;缝隙值;间隙)8.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大;小)10.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与)、(与)。
(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11.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的平方成正比,与的()一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减少()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模数、齿数;模数齿数)1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
(吸油;压油)1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试卷编号:)
2006-2007学年第2学期液压与气动期末试卷(A)标答
一、是非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以流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
()
2.液压系统的压力是由溢流阀的调定值决定的。
()
3.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只取决于阀的开度和阀前后的压力差。
()
4.单杆活塞式液压缸作差动连接时,实际起有效作用的是活塞杆的横截面积。
()
5.电液换向阀中先导阀的中位机能可以任意选择。
()
6.气动三联件安装时,从进气到输出的安装顺序依次为;过滤器、油雾器、减压阀。
()7.气动系统的消声器既能阻止声音传播,也能阻止气流通过。
()
8.气动控制元件的作用只是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
9.压力表测定的压力是大气压力与实际工作压力之和。
()
10.液压系统的压力阀主要是靠弹簧力与液压力的平衡来工作的。
()
11.换向阀不同的中位机能是通过改变阀芯的形状和尺寸得到的。
()
12.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是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
13.任何条件下节流元件总是可以调节流量的。
()
14.在气动系统中可以将大气中的空气压缩后直接供向系统。
()
15.气动系统的油雾器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油雾。
()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气压传动具有的优点中,下列______是错误的。
A、工作速度稳定性比液压传动好。
B、工作介质容易取得。
C、空气粘度小,便于远距离传输。
D、工作环境适应性好。
2、液体流动状态由层流转紊流及紊流转层流时的雷诺数______。
A、相同。
B、前者小,后者大。
C、前者作为临界雷诺数。
D、前者大,后者小。
3、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______理论流量;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______理论流量
A、大于/小于。
B、小于/大于。
C、大于/大于。
D、小于/小于。
4、在液压缸活塞上安装Y形密封圈时______。
A、唇口应对着液压力高的一边。
B、唇口应对着液压力低的一边。
C、两种安装都可以。
D、视压力的大小而定。
5、两个不同调整压力的减压阀串联后的出口压力取决于______。
A、调整压力低的减压阀的调整压力。
B、调整压力高的减压阀的调整压力。
C、靠油泵近的那个减压阀的调整压力。
D、离油泵远的那个减压阀的调整压力。
6、溢流阀和顺序阀之间______。
A、可以互换使用。
B、溢流阀可代替顺序阀使用;顺序阀不可代替溢流阀使用。
C、不可以互换使用。
D、顺序阀可代替溢流阀使用;溢流阀不可代替顺序阀使用。
7、用调速阀调速,流量较稳是因为它可使______。
A、节流阀进口压力不变。
B、节流阀出口压力不变。
C、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不变。
D、节流阀开口大小不变。
8、下列调速方案,______功率损耗较小。
A、节流阀进油节流调速。
B、节流阀回油节流调速。
C、节流阀旁路节流调速。
D、调速阀回油节流调速。
9、气动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后配置冷却器、分离器等元件,目的是为了______。
A、提高气体压力。
B、降低气体粘性。
C、提高气体粘性。
D、去除水分和油分。
______、使用冲击气缸是为了10.
、能降低噪音。
C、有较大的冲击力。
D BA、有缓冲作用。
、有稳定的运动。
答案:1.A 2.
D 3. B 4. A 5. A 6. D 7. C 8. C 9. D 10. C分)分,共202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个空
.液体在流动时产生1的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性。
;。
;2.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是:3.单杆活塞式液压缸作差动连接时,若要使活塞往返运动速度相等(返程时液压缸普通连接),即v=v,则活塞直径D和活塞杆直径d应必存在的比例关系。
324.电液换向阀中先导阀的中位机能应选用。
液压系统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换向,若要求需要液压泵卸荷、液压缸锁紧时,可采用的中位机能为。
5.是由气缸和液压缸共同组成的。
它以压缩空气为能源,利用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和对油液流量的控制,使活塞获得稳定的运动,并可调节活塞的运动速度。
6.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
当温度增加时,液体的粘度。
答案:
1.内摩擦力的特性 2.困油,径向作用力不平衡,泄漏3.
.粘温特性,降低.气液阻尼缸64.Y型,M型 5分)555小题,共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1、减压阀与溢流阀的主要区别。
(6分)
答案:
(1)减压阀用出油口油压来控制阀芯移动,溢流阀用进油口压力来控制(2)原始状态减压阀是常开的而溢流阀是常闭的(3)减压阀的泄油口必须单独接油箱,溢流阀则经内部通道到出油口。
、图示回路中,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50cm,负载F=10000N,各阀的调定压力如图示,试L分析22
确定在活塞运动时和活塞运动到终端停止时A、B两处的压力。
(6分)
答案:=2MPa P=P)、运动时:(1BA,=5Mpa, P=3Mpa P:)、终点时(2 AB、图示为某一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
试分析其工作原理,根据其动作循环图列出3)
分(15电磁铁工作表,并指出此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所组成,有何特
点。
.
答案:(1)1234
快
工工I
快停
()、该回路所包含的主要基本回路
①差动回路:运动速度较快,但推力较小,有效作用面积是活塞杆的横截面积;
②回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软,平稳性好,功率较低,启动有冲击。
4、三个液压缸串联连接,液压缸的活塞直径均为100mm,活塞杆直径均为65mm,液压泵的供油流量q=25L/min,供油压力P=10Mpa, 如果三个液压缸所承受的负载F均相同,求:Pp
)
(6分.负载F的值。
1) (6分2.三个液压缸正向前进时的运动速度各为多少?答案:-32 -322104.536×-0.065)≈/40.1/4×≈7.854×10 A2=π×(0.1A1=π→ P1=(PpA1- F)/ A2 个缸:1)、第1PpA1=P1A2+F (→ P2=F/A1第3个缸:P2A1=F
23241KN +A1A2)/(PpA1) ≈2个缸:P1A1=P2A2+F 将上面的两式代入,得到: F=(A1+A2第-3
-3q0.053 m/s10) ≈×)、(2V1=/A1=2510/(60×7.854p q0.031 m/s≈V2=/A1= V1×A2/A11q0.018 m/s≈V3=A2/A1×/A1= V22.
22,液压泵的流量为25 cm10一液压系统,液压缸的无杆腔面积为50cm升,有杆腔面积为5、/分,溢流阀的调节压力为2.4Mpa,若快进时为差动连接,试问液压缸所能克服的最大负载为多少?若系统采用回油调速(不计节流阀外的任何压力损失),当节流阀的开口面积为0.05
23,液压缸在负载为10KN0.62,油液密度为900kg/m时试求缸的工进速cm,阀的流量系统为度和通过溢流阀的流量。
(16 分)。
答案:
6-46-4=12000N=12KN;=6000N=6KN; 2.4*102.4*10*25*10*50*103-462=0.8Mpa;/25*10N/m=0.8*10
12-10Pqv=()*106231/2243/s=0.62*0.05cm
*0.42.1*10cm/s=130.5cmQqv=0.62*0.05*[2*0.8*10N/m/(900kg/m)]Vcy=Qqv/Acyl=130.5/25=5.22c
m/s=313.224cm/min=3.13m/min;33/s=0.156 l/min Qy=10-0.156=9.844
l/minQcy=VcyAcyb=5.22*50=261 cm/s=1566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