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5.3.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学案
5.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2019必修1生物课本第5.3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主要内容为通过实验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使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本节内容为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呼吸的动画、图片和图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5.3.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材料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属真核生物
酵母菌 + 葡萄糖溶液
配制成
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
Hale Waihona Puke 物,培养时必须提供有机物。
实验原理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可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和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 于检测CO2。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可产生酒精。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用于检测酒精。
探究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多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
自变量 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通气或密封瓶口放置一段时间 是否有酒精产生的? 因 ——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溶液进行反应 变 是否有CO2产生? 量 ——通入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比较CO2多少的方法 ——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颜色变化时间 无关变量 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的方法
不同点:物质的体外燃烧——高温、反应剧烈、能量 迅速全部释放。物质的体内分解—— ?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 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 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课本P91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CO2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用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检测酒精
5.3.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1)

H2O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酶
CO2
少量 能量
H2O
少量 能量
线粒体
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
C6H12O6有+ 6氧H2呼O 吸+ 6过O2程酶 6CO2 + 12H2O +能量
第一阶段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丙酮酸 + 4[H] + 能量(少)
第二阶段
丙酮酸彻底分解的 场所
线粒体基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 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情境激疑
素养目标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总结细胞呼吸的类 型。(科学探究) 2.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相适应。(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3.分析有呼吸三个阶段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生命观念——物质与能量观)
4.乙醇与重铬酸钾反应的条件是什么?颜色变化的过程如何? 提示: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5.为什么要延长酵母菌的培养时间再进行乙醇的检测? 提示: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变化,培养时间适当延长可以消耗尽溶液中 的葡萄糖。
活动2:理解对比实验
小题快练
1.(2022·六安高一期末)杜绝酒驾是每 个公民的义务。交警检查酒驾等违章 【解析】检测CO2的产生:澄清石灰 行为时,可用于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是 水变混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
否含有酒精的试剂是( C )
蓝变绿再变黄,A、D项错误;淀粉遇
A.0.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B.碘液 C.5%重铬酸钾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3:5.3.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优质教案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教学目标:知道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分析。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
三、课的类型:实验探究课。
四、教学过程:候课:提醒学生不要乱动,注意安全;提醒学生分组;提醒学生看实验原理;跟学生交流世界杯。
[导入]:好!上课!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
[引言]这熟悉的音乐把我们又带回到了NBA赛场上,今天我们就从NBA说起(大屏幕),在NBA赛场上出现了很多非常出色的球员,比如(大屏幕)姚明,姚明的成功一方面跟他的天赋和训练分不开,同时也跟他的食量大有密切关系,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大屏幕),他每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同学们3天所吃食物的总和。
同学们要来分析一下了:为什么姚明的饭量会这么大呢?学生回答:他消耗得多,需要及时补充能量。
我们知道:食物里的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都储存有能量,可是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如是何释放出来的呢?铺垫: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内容:燃烧有机物释放能量,这个叫做?学生回答:呼吸作用。
因为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做细胞呼吸。
那么什么叫做细胞呼吸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找细胞呼吸的概念。
咱们来齐读这一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大屏幕)概念里提到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吗?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分解有机物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大屏幕)。
环节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
第一步:材料选取。
铺垫:我们要探究一个问题,往往得通过进行实验。
而材料选取是实验成败与否的关键之一[问题一]屏幕上方有四种不同的细胞(大屏幕),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会选择哪一种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说出你选择这种材料的理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大屏幕):酵母菌。
学生回答(大屏幕):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便于操作;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5.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一、课标分析在《普通》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分析如下:1. “内容要求”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概念层次是: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2.2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2.2.4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2.“学业要求”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 “学业质量水平4”“生命观念”:能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阐释生物体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能以生命观念为指导,解释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基于上述观念,能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STEM)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能基于给定的事实和证据,采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以以恰当的形式,阐释分子与细胞相关概念的内涵:面对有争议的社会议题时,能利用生物学重要概念或原理,通过逻辑推理阐明个人立场,作出决策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能够针对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真实情境,提出清晰的、有价值的、可探究的生命科学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实施怡当可行的方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记录和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能论证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社会责任”:形成珍爱生命、遵纪守法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作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个大单元中的一个重要的小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生物体利用有机物分子中的能量,必须将其转化为ATP中的能量才能被直接利用,而这一转化过程要靠细胞呼吸来完成,后面一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正好可以作为细胞呼吸的原料。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第3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有 酒精(,C2H5OH) 同时也产生少量的CO2。
条件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酸性)重铬酸钾变色情况
有氧
无氧
5、实验结论:
❷反应式: 有氧呼吸: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12H2O + 大量能量
反应式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O2 +2C2H5OH + 少量能量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 属于 兼性厌氧
单细胞 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菌。酵母菌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通过测定
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作用的类型。
2、实验方法:
对比试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 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现象的关系。 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胞
有氧呼吸:
呼 吸
反应式
C6H12O6 + 6H2O+ 6O2 酶 6CO2 +12H2O + 能量
方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O2 +2C2H5OH + 能量
式
判断正误
× (1)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即可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 (2)根据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可以确定CO2产生量的多少( ) × (3)酒精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 )
6、 课堂小结:
探
究 酵
有氧呼吸
CO2、 H2O
母
呼吸方式
菌 细
无氧呼吸
C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one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0
1
物质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共同点: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
2019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5.3.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ATP的主要——细胞呼吸第1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重点);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量(重难点)|基础知识|一、细胞呼吸的概念1.场所:细胞内。
2.物质变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3.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是兼性厌氧菌。
(2)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不同,以此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CO2的检测①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②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变混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4)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装置(1) CO2的检测装置:①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甲②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乙(2)酒精的检测装置:答案(1)①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②澄清的石灰水(2)重铬酸钾3.实验现象及结论(1)实验现象①甲、乙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但甲中混浊程度高且速度快。
②试管1中溶液颜色无变化,试管2中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实验结论①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②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自查自纠|1.细胞呼吸只能产生CO2( )2.细胞呼吸只能在细胞进行( )3.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 )4.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5.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即可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6.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可以确定CO2产生的量的多少( )7.酒精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 )答案 1.× 2.√ 3.√ 4.√ 5.× 6.√7.×|图解图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通入CO2的颜色变化:蓝→绿→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探究本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第20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目标导航 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理解。
2.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或其他产物,释放出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的过程。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1)酵母菌代谢特点酵母菌是____________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通过测定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产物检测①检测CO2的产生CO2可使____________变混浊,也可使__________________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________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__。
2.实验流程(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取20 g新鲜的____________,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等体积的锥形瓶A(500 mL)和锥形瓶B(500 mL)中。
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 mL质量分数为5%的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的组装①有氧条件装置:如图甲。
②无氧条件装置:如图乙。
(3)实验现象及分析①甲、乙两装置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装置的浑浊程度比乙装置的强,且浑浊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A、B两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等量,分别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发现A 瓶中滤液不变色,B瓶中所取滤液变成灰绿色。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重点);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量(重难点)
|基础知识|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场所:细胞内。
2.物质变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3.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是兼性厌氧菌。
(2)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不同,以此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CO2的检测
①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②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变混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4)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装置
(1) CO2的检测装置:
①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甲
②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乙
(2)酒精的检测装置:
答案(1)①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②澄清的石灰水(2)重铬酸钾
3.实验现象及结论
(1)实验现象
①甲、乙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但甲中混浊程度高且速度快。
②试管1中溶液颜色无变化,试管2中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实验结论
①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
②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自查自纠|
1.细胞呼吸只能产生CO2()
2.细胞呼吸只能在细胞进行()
3.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
4.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5.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即可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6.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可以确定CO2产生的量的多少()
7.酒精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
答案 1.× 2.√ 3.√ 4.√ 5.× 6.√7.×
|图解图说|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通入CO2的颜色变化:蓝→绿→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生酒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检测: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由橙色→灰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原理及检测产物的方法1.为什么说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菌?
提示因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否相同?为什么只检测CO2并不能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提示不相同。
因为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产生CO2。
3.如何确定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的多少?
提示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
4.如何确定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的多少?
提示根据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所需时间的长短。
【典例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其产物的检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因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
B.因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CO2,所以只检测CO2并不能确定呼吸方式C.用石灰水或重铬酸钾溶液均可检测CO2
D.酒精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检测
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菌,即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细胞呼吸,所以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A正确;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所以只检测CO2并不能确定其呼吸方式,B正确;CO2可用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进行检测,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C错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正确。
答案 C
检测并比较CO2产生量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
(1)判断依据:相同时间内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速度和程度。
(2)判断方法:若变混浊的速度较快,而且混浊程度较高,则说明产生的CO2较多;反之,则说明产生的CO2较少。
方法二:
(1)判断依据:相同时间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速度和变成黄色的程度。
(2)判断方法:若变色速度较快且颜色较深,则说明产生的CO2较多;反之,则说明产生的CO2较少。
探究点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分析
根据教材P92中的实验装置图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葡萄糖溶液先煮沸再冷却后加入锥形瓶中?
提示加热煮沸的原因是杀死溶液中的细菌,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还能排出溶液中的CO2。
冷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将酵母菌杀死。
2.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中,为什么B瓶封口后要过一段时间后再通盛有石灰水的锥形瓶?
提示保证瓶中的O2全部被消耗,造成无氧环境,确保通入石灰水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典例2】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
D.若C瓶和E瓶中溶液都变混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
成灰绿色,而B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生成酒精,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无灰绿色出现。
B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速率较快,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较短,石灰水变混浊较快(混浊量较大);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速率较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较长,石灰水变浑浊较慢(混浊量较小)。
答案 C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的条件控制
(1)有氧条件:装置甲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三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空气先经过盛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除去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无氧条件:装置乙中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待酵母菌将D瓶中的O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跟踪训练】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装置,如果装置一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中红色液滴向右移,证明酵母菌()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可能死亡
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CO2体积等于消耗O2体积,则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放出CO2,则装置一中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若酵母菌死亡,则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消耗O2放出CO2,但是放出CO2体积大于消耗O2体积,则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
答案 D
知识脉络要点晨背
1.细胞呼吸指的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
能量并生成A TP的过程。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细胞
呼吸,所以属于兼性厌氧型菌。
3.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可产生CO2,通过无氧
呼吸可产生CO2和酒精。
4.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中,需要向酵母
菌培养液中通入经过NaOH溶液的空气,以
A.淀粉B.糖原
C.葡萄糖D.ATP
解析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底物。
答案 C
2.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析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是分解有机物,能量变化是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答案 C
3.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解析由于装置乙是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所以要保持装置中无氧,要过一段时间再与Ⅲ相连,这样可以将Ⅱ中的氧气消耗尽。
答案 C
4.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
A.对照实验B.对比实验
C.模拟实验D.演示实验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