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物理属性概念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3)

许多办公设备外壳、里面它用到 塑料、玻璃、磁铁材料,这些物 质具有绝缘、磁性属性
一、物质的磁性
1.磁性:能吸铁、钴、镍的性质. 2.磁极:南极(S),北极(N).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地磁场:地理南极是地磁北极. 5.磁偏角,宋,沈括.
6.磁性材料的应用:指南针、电磁起 重机、磁记录、磁悬浮列车等.
身体健康,学字、作图等需要,铅笔 有十七种硬度,下面哪支铅笔硬度最大?
A. 6B B. HB C. F D. 9H
思考
电饭煲:各部分利用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课堂小结
一、物质的磁性
1.磁性: 2.磁极: 3. 应用:
二、物质的导电性
1.导体: 2. 绝缘体: 3.半导体:
2、冬天在室外,用手摸铁块和木块时,你有 什么感觉?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从生活走向物理
这些用具哪些容易传热,哪些不容易传热?
生活﹒物理﹒社会
请指出电熨斗的各 个部件哪些是导体,哪 些是绝缘体,哪些是热 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 不良导体?
四、物质的硬度
如果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能划破另一 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表面,我们就说这种 物质硬度大
从生活走向物理
5.4 认识物质的 一些物理属性
无为严桥 俞
勾践剑与夫差矛是由青铜和锡等合金组成 , 主要利用它的硬度属性
`金茂大厦`用到玻璃、隔音板、空心砖等建筑材料, 这些物质具有透明、隔音、隔热属性
水罐、茶杯是用陶瓷制成的,使用 它盛开水,主要利用它的隔热属性
热达千度,使用很久也不断,灯灯丝炽 丝由钨丝组成,主要利用它的导电性、 熔点高属性
铅笔的硬度:
6B-B,HB,F,H-9H。硬度增大。导 电性变小。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性质特征,是描述物质特性的客观概念。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众多物理性质的总称,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为我们了解物质的一切特性提供基础。
物质的物理属性主要包括质量、体积、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相对论电离能以及物质密度、光学密度等几个方面。
质量是指物质含有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总量,它可以用 Massive Unit (MU) 来表示,其单位是克 (g)。
体积标志着物质存在的容积,是任何物质的重要性质。
一般其单位为立方米 (m³)。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即1 m³的物质的质量,它的单位是克/立方米 (g/m³)。
熔点是指物质能够改变其状态的最低温度,也就是物质由固体改变为液体所需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沸点是指物质在升高温度的时候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必须达到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物质中反射、折射或其他变换方式散射出去时所具有的性质,其单位是索氏折射系数。
相对论电离能是指物质在经历特定存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势,单位是伏特 (V)。
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占有的体积除以它的质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光学密度是指介质对物体反射、折射、透射光线的能力,单位是每千米(kg/km)。
以上就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大致概述,它们各具特点,可以用来识别和描述物质性质,为我们研究物质提供重要依据。
八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在年少学习的⽇⼦⾥,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为了帮助⼤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字母m表⽰。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常⽤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具:天平托盘天平使⽤说明 ①、使⽤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平⼯作台上。
②、使⽤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镊⼦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
向右盘⾥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法:⼀种是等指针完全静⽌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改变。
⼆、⽤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个物体的质量。
这种“测多算少”的⽅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 质量体积 通常,⽤ρ表⽰密度,m表⽰质量,V表⽰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 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 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
物质的物理属性

温度
温度对磁性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磁性会减弱甚 至消失。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对物质的磁性也有影响,强磁场可以增强物质的磁性。
磁性的应用
磁力设备
利用磁性可以制造各种磁力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 、扬声器等。
磁记录技术
利用磁性可以记录信息,如录音机、录像机、硬盘等 存储设备。
详细描述
物质内部的自由电荷数量越多,导电性越强;自由电荷的运动速度越快,导电性 也越强;物质的晶格结构对导电性也有影响,例如金属的晶格结构较为松散,有 利于自由电子的运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较好。
导电性的应用
总结词
导电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电线、电子设备、电磁炉等。
详细描述
导电性是实现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础,电线 作为电流传输的媒介,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 能;电子设备中的集成电路、晶体管等也需 要利用导电性来实现电子的传输和运算;电 磁炉则是利用金属锅具的导电性产生涡流, 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烹饪功能。此外, 导电性还可应用于电磁屏蔽、静电防护等领
域。
04
CATALOGUE
物质的热导率
热导率的定义
01
热导率是描述物质导热性能的物理量,表示物质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02
热导率用希腊字母λ表示,单位是瓦特每米开尔文(
W/m·K)。
03
热导率反映了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能力,与物质的微
观结构和分子热运动有关。
影响热导率的因素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
医学成像
利用磁性可以制造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医学诊断和 治疗。
S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热传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物体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热膨胀
当物体受热时,其体积通常会增大。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获得能 量后运动速度加快,相互碰撞的频率 增加,导致物体宏观尺度上的膨胀。
热收缩
当物体冷却时,其体积通常会减小。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失去能 量后运动速度减慢,相互碰撞的频率 减少,导致物体宏观尺度上的收缩。
导电性的应用实例
电线的制作
电线通常由金属导体制成, 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传 输电流。
电解工业
利用电解原理,在电解质 溶液中通入直流电,使离 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 备各种化工产品。
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中 广泛应用,如集成电路、 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03 物质的热学属性
热传导与热对流
05 物质的声学属性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最快, 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 声音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声音的特性与分类
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
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等,可以采用实验测量法。
02 物质的导电性
导电性的定义与原理
导电性定义
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称为导电性 。
导电原理
物质内部存在自由电子或自由离 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这些 自由电子或离子会向电场方向移 动,形成电流。
导体的种类与特性
01
02
03
金属导体
如铜、铝、铁等,其导电 性能良好,因为金属内部 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浅谈初中物理中的属性和特性

浅谈初中物理中的属性和特性初中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一章,它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起点。
其中的属性和特性不仅是对物理学的深入理解所必须的,而且对学习初中物理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质的属性1、形状和尺寸:通常指物体的外形,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和体积。
2、质量:指物体的质量,包括质量的大小,质量的单位,等等。
3、密度:指物体每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计算公式为质量/体积。
4、重力加速度:指物体在重力场中下落受到的加速度大小,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
5、变形能力:指物体在受力后能够形变的能力,也称为弹性。
6、粘合性:指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引起物体之间的粘合作用。
7、导热性:指物体在物理过程中传递热量。
8、电导率:指物体可以导电量的程度。
二、物理特性1、力学特性:指物体在受力时的特性,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力学。
2、光学特性:指物体反射、折射、透射光线以及物质在光线中发生变化等。
3、热学特性:指物体在受热时发生的温度变化,以及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热流和热传导等。
4、电学特性:指物体对电场的反应,例如静电、电流、电荷等等。
5、声学特性:指物体在受声波作用时就会反映出声学特性,即声音的传播、振动、衰减等。
6、磁学特性:指物体对磁场的反应,包括磁性、磁化能力和磁阻力等。
总之,初中物理学的属性和特性对学习物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若想深入理解和应用物理,就必须掌握其中的属性和特性。
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把握物理的方方面面,为学习初中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6.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
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不同物质物理属性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密度计、温度计、烧杯、铁块、铜块等)。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密度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兴趣。
例如,报道关于油轮泄漏事件,油品流入江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油品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与物质的密度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1)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3)讲解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实验与观察:(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密度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如,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质量为150g,求铜的密度。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课题:物体的质量知识点梳理:提问:课桌和凳子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大头针和铁钉是由什么组成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材组成的,而且课桌比凳子所含的木材多;大头针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的,铁钉比大头针含的铁多;1、物质:我们把组成物体的木材、铁等成为物质;2、(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kg、t、g、mg;之间是1000进制;(3)质量的测量工具:3、初中阶段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1)天平的构造从下到上:底座、横梁、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托盘天平、指针、分度盘(2)名牌:量程、感量(3)正确使用看:量程和最小分度值调平:(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调节平衡螺母(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左重右调;当指针的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调平)测量:1、物左码右: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用镊子从大到小向右盘里加减砝码2、移动游码:(加到最小砝码不能平衡时)在标尺上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3、读数方法: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之和,即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以游码左边缘对应示数为准)4、注意事项:(1)、不能超量程:天平的最大测量值(量程,也叫称量),最小分度值(也叫感量)(2)、保持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预习反馈】1、叫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单位还有(符号为)、(符号为)、(符号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t= kg= g= mg。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等。
4、观察书上图6-1,了解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5、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将_______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个基本________。
2、质量的单位:t Kg g mg
3、测质量的工具
生活中:台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托盘天平的使用
A 称量前:水平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梁平衡调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称量时:
1、物放________盘,砝码放_______盘
2、加减________,移动________,使横梁平衡。
(砝码应从______到______)
3、m物=m砝+m游(以____边为准)
4、使用完毕,游码回零,并把砝码回收。
5、砝码生锈,则测得值偏_________,砝码磨损,则测得值偏_________。
6、游码向右移,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码左移时,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将天平横梁调节平衡,用这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测得的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
8、如物放右盘。
砝码放左盘,则m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____,与质量、体积_______。
由__________决定。
密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g/cm3=_________________Kg/m3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量筒、量杯量筒的刻度特点___________
量杯的刻度特点___________
视线与液面:凹形液面的_____________,凸形液面的____________处相平。
11、测固体的密度
1、常规法:
1、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物
2、在量筒中加适时的水,记下V1
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V2
4、则ρ=_________________
备注:如固体能沉于水中,则用细线系住
如固体不能沉于水中,则用细铁丝压入水中。
适量:不能太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太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溢水杯法
1、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物
2、在溢水杯中加满水。
3、把固体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溢出的水用量筒收好,记下体积V
4、则ρ=_________________
3、补偿法:V物=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12、测液体的密度
1、常规顺法:
1、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
2、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液体,记下V
3、把量筒中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m总
4、则ρ=_________________
备注:杯壁上有残留
2、颠倒顺法
1、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1
2、把液体倒出适量到量筒中,记下量筒中体积V
3、再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m总2
4、则ρ=_________________
3、借水的密度来测液体的密度
1、先测出空瓶子的质量m瓶
2、瓶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总1
3、倒出瓶中水,再装满液体,测出总质量m总2
4、则ρ=_________________
13、硬度:物体的_______程度。
比较物体硬度的方法:物体相互____________
14、物质的物理属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