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精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
性、 腐2蚀.物性理、性稳质:定不性需等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
溶区解别性:、这导种电性导质是热否性通、过挥化发学性变、化吸才能附表性现、出吸来水 性等。
外部特征
物质的外形,形状、 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 气体,产生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 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完成学法大视野P4[即学即用1-1]
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
粉末状的胆
无
矾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液 态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1:(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实验 (3)
实验 (4)
练一练 完成学法大视野P5[课堂训练],第1、2、4题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联系
物质 化学
组成 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作业布置
1.课本P10练习与运用第1题; 2.学法大视野P5【课后提升】(5、7不做); 3.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完成学法大视野P6 【课前预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粮食酿酒
3、在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 到化学变化的是( D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到掺和成假奶粉
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用硫磺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熏蒸粉丝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 I、 。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粉碎等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举例: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等。
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依据:
有无生成其 它物质。
怎样知道有新 物质生成呢?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 且常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发光、放热、吸热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实验1-1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管口放一洁净玻片。观察并 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1-2 将少量胆矾放入研钵内,用 杵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 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他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沸腾时生成 的水蒸气遇 液态的水 无其他物 质生成 玻璃片又凝 结成水珠
变化前 的物质 液态的水 块状胆矾 硫酸铜 溶液 块状 石灰石
变化后 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粉末状胆矾 氢氧化铜 沉淀 二氧化碳 气体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课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共45张PPT)

第二课时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
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液体
气味:有特殊气味
密度:0.8g/ml
水溶性:能与水互溶 易 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能燃烧
化学性质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4)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 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改变, 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1)概念: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3)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 出气体、生成沉淀。 (4)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 质生成
实验 变化前 序号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有无新
的现象
的物质 物质生成
实验 1-3
蓝色的硫酸铜 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
有
实验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
有
1-4 (大理石)等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等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灯泡发光
B、水结冰
C、光合作用
D、木料制成桌椅
2.判断木炭在空气燃烧是化学变化主要依据(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
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液体
气味:有特殊气味
密度:0.8g/ml
水溶性:能与水互溶 易 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能燃烧
化学性质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4)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 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改变, 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1)概念: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3)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 出气体、生成沉淀。 (4)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 质生成
实验 变化前 序号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有无新
的现象
的物质 物质生成
实验 1-3
蓝色的硫酸铜 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
有
实验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
有
1-4 (大理石)等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等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灯泡发光
B、水结冰
C、光合作用
D、木料制成桌椅
2.判断木炭在空气燃烧是化学变化主要依据(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共32张PPT)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册化人教版 课件
3、镁条燃烧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热;
产生白烟;
生成白色固体。
4、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加热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试管口出现水滴;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碳酸钙+稀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表面有气泡产生;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册化学 课件:1 .1物质 的变化 与性质 (共32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二)
A、汽油燃烧 化学变化 B、汽油能燃烧 化学性质 C、汽油是淡黄色液体 物理性质 D、汽油能清洗衣服上的油漆 物理性质 E、汽油能挥发 物理性质 F、汽油挥发 物理变化 G、汽油密度小 物理性质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册化学 课件:1 .1物质 的变化 与性质 (共32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
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化_学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
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例: 汽油能燃烧 汽油易挥发
(2)联系: 性质
性质 决定 体现
汽油在燃烧 汽油挥发了
变化
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例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A是化学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是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C是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D是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E是物理变化
(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实验 探究
从化学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实验1-1
性质内容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 性、还原性、酸碱性、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腐蚀性、毒性等。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 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 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新知探究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一说酒精的常见性质:
1.颜色: 2.状态: 3.气味: 4.挥发性:
无色 液体 有气味 易挥发
5.点燃能否燃烧: 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3 实验1-4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3胆源自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4
块状
的石灰石
2.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CD )
B. 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
C. 碳点燃时,可以燃烧
D. 碳高温时,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E. 4℃时水的密度最大
F. 醋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
G. 铁可以打成铁片,磨成铁粉
课堂练习
3.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铜的性质如下,
其中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
①呈紫红色光泽;
②熔点为1 083.4 ℃;
③沸点为2 567 ℃;
④密度8.9 g/cm3;
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
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套课件PPT模板110页

物理变化:①③⑤⑥⑨⑪⑫⑬⑭
化学变化:②④⑦⑧⑩⑮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目录
1.课堂导入
2.新课讲授
3.课堂小结
4.拓展延伸
课堂导入
第一部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 火柴燃烧 C 铁器生锈
B 湿衣服晾干 D 高粱酿酒
2 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
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
物质_形__状__、_状__态___的改变
不但伴随物质形状、状态的改 变,还伴随_发__光___、__放__热__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是__否_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②④⑦⑧⑩⑮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目录
1.课堂导入
2.新课讲授
3.课堂小结
4.拓展延伸
课堂导入
第一部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 火柴燃烧 C 铁器生锈
B 湿衣服晾干 D 高粱酿酒
2 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
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
物质_形__状__、_状__态___的改变
不但伴随物质形状、状态的改 变,还伴随_发__光___、__放__热__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是__否_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9张PPT)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 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 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__化__学变化,动物的呼吸 作用是 化变学化。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做题的依据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气味: 有特殊气味 沸点: 80℃
物理性质
点燃时:能燃烧 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讨论:这些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闻气体的方法
招气入鼻法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__化__学变化,动物的呼吸 作用是 化变学化。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做题的依据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气味: 有特殊气味 沸点: 80℃
物理性质
点燃时:能燃烧 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讨论:这些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闻气体的方法
招气入鼻法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 教版九 年级化 学1.1物 质的变 化和性 质(共49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物理变化:(1)、(4)、(6)、(7)、(8);因为没有 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2)、(3)、(5);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演示实验
实验 1:水的沸腾与冷却。 实验 2:胆矾的研碎。 实验 3:胆矾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 4:石灰石(大理石)+ 稀盐酸。
实验 变化前的 序号 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 玻璃片又凝
蓝色块状 的胆矾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现
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发生变化
生成沉淀等
实 例 水结成冰、玻璃破碎 铁生锈、食物变馊
两者关系
物理变化中一般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则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挥发性、溶解性、吸磁性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酸性、碱性、毒性等。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描述
反应条件:点燃、加热、
颜色、气味、
通电等
颜色、气味、状态
状态
特征现象:发光、放热等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 去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实验 1-5】 结论: 1. 氧气可使木条燃烧更旺盛。 2.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如:酒精的挥发、蜡烛受热熔化、木材制成桌椅、铁铸 成锅等。
2.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如: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想想议议
化学变化中有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是否有 新物质生成?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以热能、光能、电能 等形式释放能量;有的化学变化则需要外界提供一些能 量才能进行。
块状固体被粉碎为蓝 蓝色粉末状的
色粉末
胆矾
无
1-3
蓝色的胆 矾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等
有
1-4
颗粒状石 灰石(或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生成,石 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
二氧化碳气体 等
有
大理石) 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想想议议
怎样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
决定
用途
体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想想议议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尽可能地描述氧 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 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 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思考:什么是化学
世界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 物质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 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的科学。
3.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课后习题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主要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酒精的挥发、蜡烛受热熔化、木材制成桌椅、 铁铸成锅等。 化学变化: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学后应知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 切。
2.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 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物理变化:(1)、(4)、(6)、(7)、(8);因为没有 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2)、(3)、(5);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演示实验
实验 1:水的沸腾与冷却。 实验 2:胆矾的研碎。 实验 3:胆矾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 4:石灰石(大理石)+ 稀盐酸。
实验 变化前的 序号 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 玻璃片又凝
蓝色块状 的胆矾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现
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发生变化
生成沉淀等
实 例 水结成冰、玻璃破碎 铁生锈、食物变馊
两者关系
物理变化中一般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则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挥发性、溶解性、吸磁性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酸性、碱性、毒性等。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描述
反应条件:点燃、加热、
颜色、气味、
通电等
颜色、气味、状态
状态
特征现象:发光、放热等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 去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实验 1-5】 结论: 1. 氧气可使木条燃烧更旺盛。 2.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如:酒精的挥发、蜡烛受热熔化、木材制成桌椅、铁铸 成锅等。
2.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如: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想想议议
化学变化中有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是否有 新物质生成?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以热能、光能、电能 等形式释放能量;有的化学变化则需要外界提供一些能 量才能进行。
块状固体被粉碎为蓝 蓝色粉末状的
色粉末
胆矾
无
1-3
蓝色的胆 矾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等
有
1-4
颗粒状石 灰石(或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生成,石 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
二氧化碳气体 等
有
大理石) 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想想议议
怎样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
决定
用途
体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想想议议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尽可能地描述氧 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 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 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思考:什么是化学
世界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 物质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 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的科学。
3.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课后习题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主要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酒精的挥发、蜡烛受热熔化、木材制成桌椅、 铁铸成锅等。 化学变化: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学后应知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 切。
2.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 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3张PPT)
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