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阻燃剂之聚磷酸铵APP
化学品界的“APP”—聚磷酸铵

化学品界的“APP”—聚磷酸铵(本文版权归好磷网所有,仅作交流共享之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在如今的生活中,提起APP,基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然,绝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是手机软件商店里的应用。
其实,在化学品界,也有一个被简称为APP的东西,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聚磷酸铵。
它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在阻燃与肥料领域都有应用,特别是在阻燃方面。
由于它分子中同时含有磷、氮两种元素,燃烧过程中磷、氮具有协同阻燃效应,因而阻燃效果优于单含磷阻燃剂或单含氮阻燃剂。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它的性质、合成、应用与市场。
物质性质作为一种聚合物,它也是由一种聚合单元,通过聚合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物质,其通式为(NH4)n+2P n O3n+1,粉末状白色固体物。
在不同聚合度状态下,它的水溶性,有较大差异,聚合度n在10~20之间为水溶性,此时为短链APP;当n大于20时为长链APP,较难溶于水,n越大越不溶,直至成为不溶物。
其聚合度的高低直接影响APP的性质,特别是在应用方面,影响颇大。
聚磷酸铵结构简式文献报道的APP的晶型有六种,通常用到的是Ⅰ-型和Ⅱ-型结构的产品,其中Ⅰ-型晶体具有不规则外表面,由于该型晶体太小,晶胞参数难以确定;Ⅱ-型则具有规则的外表面,其应用效果更佳。
它们均属正交(斜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0.4256nm,b=0.6475nm,c=1.204nm。
据了解,国内合成的APP的聚合度都相对较低并以Ⅰ-型聚磷酸铵居多,然而真正需求较大的是聚合度高的Ⅱ-型聚磷酸铵。
合成方法作为一种化工产品,其合成与制备工艺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目前来说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磷酸和尿素缩合法、聚磷酸铵化法、聚磷酸铵与氨气高温中和法,五氧化二磷—氨气—水高温气相反应法等。
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用途,而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路线。
磷酸和尿素缩合法:该法是将磷酸和尿素以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加热搅拌得到澄清透明的液体,并继续加热,经发泡、聚合和固化三个阶段即可得到白色干燥固体,冷却后即可得到一定聚合度的APP。
聚磷酸铵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聚磷酸铵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性能影响研究作者:苟宏伟杨晋雷黄亮蒋恒陈致远张明月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0年第03期摘要:为研究聚磷酸铵(APP)复合阻燃剂对SBS改性沥青阻燃抑烟性能及高、低流变性能的影响,本论述首先以SBS改性沥青为基材制备APP复合阻燃沥青,然后采用极限氧指数试验及烟密度试验优选出APP复合阻燃剂在SBS改性沥青中的最佳掺量,最后研究APP复合阻燃剂在最佳掺量下对SBS改性沥青高温与低温陛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APP复合阻燃剂掺量为12%时,APP复合阻燃沥青具有较好的阻燃抑烟效果,同时在最佳阻燃剂掺量下APP复合阻燃沥青较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低温性能有一定下降。
关键词:阻燃沥青;聚磷酸铵;极限氧指数;流变陛能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志码:A0引言截止2018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84.65x104km,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4.26x104km,全国公路隧道达17738处,增加1509处,全长达17236.1km。
同时随着交通量增长、行车高速化及隧道长大化趋势,隧道内部交通事故逐渐上升。
由于沥青材料具有可燃性,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汽油及化工材料等可燃物间接引起沥青路面燃烧,沥青燃烧不仅导致火灾大面積蔓延,而且散发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在封闭的隧道内部,燃烧热量与烟雾难以扩散。
这不仅威胁火灾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导致隧道内部相关附属设施损坏。
大量研究表明,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添加阻燃剂,可使沥青路面自身减缓燃烧,减少烟雾的生成,从而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目前,各类阻燃剂已广泛应用于相关阻燃产业生产中。
在诸多应用于沥青的阻燃剂中,单一阻燃剂自身材料性质的局限导致其可能对沥青使用性能及阻燃抑烟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诸多研究表明,掺量较低的单掺阻燃剂通常对沥青阻燃抑烟效率提升有限,复合阻燃剂则可在多种阻燃剂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沥青材料的有效阻燃抑烟且保证一定的沥青使用性能。
聚磷酸铵阻燃剂配方

聚磷酸铵阻燃剂配方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简称APP)是一种常用的阻燃剂。
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低毒性、低烟密度和高阻燃效果等优点,在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塑料和橡胶制品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对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配方进行评估和探讨。
一、聚磷酸铵阻燃剂配方的基本构成(1)聚磷酸铵:作为主要的阻燃剂成分,聚磷酸铵能够在高温下释放出阻燃气体,有效减缓火焰的蔓延速度,起到阻燃的作用。
(2)磷酸盐化合物:作为辅助配方成分,磷酸盐化合物能够与聚磷酸铵发生化学反应,提高阻燃效果,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氧化性能。
(3)填料:填料可以调节聚磷酸铵阻燃剂的粘度和流动性,保证阻燃剂在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聚磷酸铵阻燃剂配方的优化策略(1)优化聚磷酸铵与磷酸盐化合物的配比:通过调整聚磷酸铵与磷酸盐化合物的配比,可以控制阻燃剂的热解温度和释放速率,从而提高阻燃效果和耐热性。
(2)选择合适的填料:根据材料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填料,可以提高阻燃剂的加工性能和阻燃效果,同时降低成本。
(3)添加协同助剂:适量添加协同助剂,如氮、硼等元素,可以提高聚磷酸铵阻燃剂的稳定性和阻燃效果。
(4)应用新技术:利用纳米技术、包覆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优化配方。
三、聚磷酸铵阻燃剂配方的应用案例(1)建筑材料:在建筑防火材料中广泛应用,如耐火涂料、防火门窗等。
通过优化配方,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等级,增强耐火性能。
(2)电子产品:在电子产品的阻燃材料中应用,如电路板、电缆等。
聚磷酸铵阻燃剂可以有效阻止电子产品在发生故障时燃烧,降低火灾风险。
(3)塑料和橡胶制品:在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使用聚磷酸铵阻燃剂,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延缓火焰蔓延速度,减小火灾损失。
聚磷酸铵阻燃剂在配方中的选择和优化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配比、选择合适的填料、添加协同助剂以及应用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阻燃剂的性能和安全性。
聚磷酸铵 PreniphorTM EPFR-APP231

聚磷酸铵Preniphor TM EPFR-APP(Ⅱ)---Preniphor TM EPFR-APP231简介:聚磷酸铵Preniphor TM EPFR-APP(Ⅱ) 为磷氮系膨胀型无机阻燃剂系列。
其中Preniphor TM EPFR-APP231是一款蜜胺类物质包覆处理的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产品。
该产品P、N 阻燃元素含量高,热稳定性好,近乎中性,无毒低烟。
配合其它气源、碳源,以成炭、膨胀机理起到阻燃防火作用。
指标:外观白色粉末磷含量% 29.5~31.5密度g/cm3 1.9 氮含量% 14.5~15.5堆积密度g/ml 0.7 五氧化二磷含量% 67.6~72.1聚合度≥1500 起始分解温度℃>280PH值(25℃,10%悬浮液)7.5~9.5 水溶性%<0.5粘度(25℃,10%悬浮液)≤50 平均粒径μm ~10含水量%<0.5 毒性和环境危害性未检出特点:1、起始分解温度高(>280℃),热稳定性好;2、粘度小、分散性好;3、水溶性小、抗析出和耐迁移性能好;4、聚合度高(n≥1500),分子量分布范围窄,低聚体等小分子物质含量极低,电性能优异;5、Ⅱ型结构纯度高;6、阻燃元素含量高,粒径分布优异,阻燃效率好。
应用范围:Preniphor TM EPFR-APP231适用于膨胀型防火涂料、聚烯烃和橡胶;并适用于织物涂层和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树脂)。
包装/储存:25kg/包;按一般化学品运输,储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晒。
以上内容由普塞呋(清远)磷化学有限公司编制和负责解释,并保留根据需要更改本文内容的权利,请参考最新版本资料。
本文发布时间:2011年2月。
有关详情,请访问 .。
聚磷酸铵(APP)

成企鑫聚磷酸铵(APP)产品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聚磷酸铵又称多聚磷酸铵或缩聚磷酸铵(简称APP),聚磷酸铵(APP)属于无机磷系阻燃剂,是一种重要的无卤磷系阻燃剂,其分子中同时含有磷、氮2中元素,在阻燃过程中,磷、氮具有协同阻燃效应,因而阻燃效果优于单含磷阻燃剂或单含氮阻燃剂。
聚磷酸铵具有含磷量大、含氮量高、热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分散性好、毒性低、抑烟等特点,可以与其他阻...
二、各项性能指标
三、用途四、包装
●塑料、橡胶●复合纸塑包装
●涂料、纸木●净重25kg/包。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聚磷酸铵(APP)是一种常用的无卤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低毒性和环保性,因此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中。
传统的APP阻燃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稳定性差、耐热性差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纳米材料引入APP中进行改性。
纳米材料改性后的APP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许多优点。
纳米材料改性可以显著提高APP的稳定性。
传统的APP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引发材料的劣化甚至着火。
而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增强APP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使其能够在高温下更长时间地发挥阻燃作用。
纳米材料改性还可以提高APP的阻燃效果。
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化学结构,能够吸附并分散热能,形成障壁层,抑制燃烧的传播。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改性后的APP在阻燃性能上通常比传统的APP阻燃剂有所提高,能够有效阻止聚合物的燃烧,减少火灾的发生。
纳米材料改性APP还可以改善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传统的APP阻燃剂会降低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而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减轻这种影响,甚至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纳米材料改性APP在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纳米材料的添加量和分散性对阻燃性能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
纳米材料改性APP的制备工艺和应用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改善传统APP阻燃剂的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同时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2024年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前景分析概述本文将对聚磷酸铵阻燃剂(Ammonium Polyphosphate, APP)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聚磷酸铵阻燃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中的阻燃剂。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的关注增加,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应用领域、竞争格局等方面对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预计到2025年,全球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建筑、电子电气、汽车等行业对阻燃剂需求的增加驱动。
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建筑材料阻燃性能的法规要求也促进了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发展。
应用领域聚磷酸铵阻燃剂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广泛。
建筑领域是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由于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聚磷酸铵阻燃剂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量不断增加。
电子电气行业也是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重要市场。
电子产品的使用不断扩大,因此对于电子产品的阻燃要求也越来越高,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
此外,汽车、化学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也有广泛的聚磷酸铵阻燃剂应用。
随着全球各国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提高,阻燃剂在汽车内部材料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化学行业作为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原材料供应商,同样受益于该市场的增长。
竞争格局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市场还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它们主要专注于特定的细分市场,为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竞争压力的增加使得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公司还需要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结论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的关注增加,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
聚磷酸铵阻燃剂分解温度

聚磷酸铵阻燃剂分解温度1. 什么是聚磷酸铵阻燃剂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简称AP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等工业领域的无机阻燃剂。
它是由无机磷酸盐与氨水反应生成的,常见的化学式为(NH4PO3)n。
2. 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聚磷酸铵阻燃剂主要通过两种机理实现阻燃效果:物理隔离和化学反应。
2.1 物理隔离机理聚磷酸铵阻燃剂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无机磷酸盐和挥发性氨气。
无机磷酸盐在高温下可以包裹有机材料,形成具有较高熔点的无机保护层,从而隔离氧气和燃烧物质的接触,阻止燃烧的进行。
2.2 化学反应机理聚磷酸铵阻燃剂在高温下还可以与燃烧物质中的游离基团(如自由基、醇、酮等)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消耗燃烧物质的自由基,降低燃烧反应的速率,从而有效延缓火势的蔓延。
3. 聚磷酸铵阻燃剂分解温度的影响因素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解温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因素。
3.1 聚磷酸铵分子结构聚磷酸铵分子的结构特点会直接影响其分解温度。
通常情况下,聚磷酸铵分子中磷酸盐的链段长度越长,分解温度越高。
这是因为链段长度较长的聚磷酸铵分子在分解过程中需要破坏更多的磷酸盐键,因此需要更高的温度能够提供足够的活化能。
3.2 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添加适量的助剂可以调节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解温度。
例如,添加钾盐、氨基酸盐或含氮化合物等碱金属盐可以显著提高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解温度。
这是因为这些添加剂可以与聚磷酸铵分子中的阴离子反应生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提高分解温度。
3.3 聚合物基体的性质聚磷酸铵阻燃剂通常与聚合物基体共同应用于工业制品中。
聚合物基体的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等性质也会对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解温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聚合物基体的熔融温度越高,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解温度也会相应提高。
4. 聚磷酸铵阻燃剂分解温度的测试方法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分解温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阻燃剂之聚磷酸铵APP
应化0801班080370103 袁恒垒
聚磷酸铵又称多聚磷酸铵或缩聚磷酸铵(简称APP),1965年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先开发成功。
聚磷酸铵无毒无味,不产生腐蚀气体,吸湿性小,热稳定性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卤阻燃剂
聚磷酸铵又称多聚磷酸铵或缩聚磷酸铵(简称APP),1965年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先开发成功。
聚磷酸铵无毒无味,不产生腐蚀气体,吸湿性小,热稳定性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卤阻燃剂。
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前西德、前苏联等开始大量生产,目前应用较为普遍。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该类产品,生产企业有几十家,主要用作阻燃剂。
聚磷酸铵是一种含N和P的聚磷酸盐,按其聚合度可分为低聚、中聚以及高聚3种,其聚合度越高水溶性越小,反之则水溶性越大。
按其结构可以分为结晶形和无定形,结晶态聚磷酸铵为长链状水不溶性盐。
聚磷酸铵的分子通式为(NH4)(n+2)Pn0(3n+1),当n为10 ~20时,为水溶性;当n大于20时,为难溶性。
聚磷酸铵已逐渐进入复混肥和液体肥料的生产,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TVA开发了用商品湿法磷酸(54%P205,质量分数)生产聚磷酸铵基础液体肥料,也就是将湿法磷酸浓缩成过磷酸,在管式反应器中与氨反应,生成高浓度聚磷酸铵,加水冷却生成品级为10-34-0的液肥产品。
基础液肥可与氮溶液、钾肥生产液体复混肥。
我国目前尚未有专业生产聚磷酸铵肥料的企业,其性状、组成及生产方法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作为肥料用聚磷酸铵应是短链全水溶的,包含磷酸铵、三聚磷酸铵和四聚磷酸铵等多种聚磷酸铵,
聚合度更高、链更长的聚磷酸铵只有少量存在;另有资料介绍,农用聚磷酸铵聚合度通常为5~18,且溶解性好,是液体肥料的主要品种。
农用聚磷酸铵目前在中国仅有少量生产,还未形成商品出售。
聚磷酸铵系无分支的长链聚合物,分子结构通式为(NH4)n+2PnO3n+1,当n足够大时,可写为(NH4)n+2PO3n+
聚磷酸铵的含磷量高达30%~32%,含氮为14%~16%。
这类阻燃剂最突出的特征是燃烧时的生烟量极低,不产生卤化氢。
由于聚磷酸铵热稳定性好,可替代磷酸铵。
聚磷酸铵为白色结晶或无定形微细粉末。
APP的水溶性和吸湿性随聚合物增加而降低。
国内按聚合度n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n=10~20,相对分子质量1000~2000)和水不溶性(n>20,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000)两种。
n可大于1000。
国外把n<100称为结晶相I聚磷酸铵(APPⅠ),把n>1000的带支链的APP称为结晶相Ⅱ聚磷酸铵(APPⅡ)。
n<100的短链APP对水的敏感性(可水解性)比超长链(M>1000)APP 大,而后者的热稳定性和耐水解性较高。
长链APP在300℃以上才开始分解成磷酸和氨,而短链APP在150℃以上就开始分解。
常用的结晶态APP为水不溶性长链状聚磷酸铵盐。
APP含磷量大、含氮量高,磷氮体系产生协同效应,阻燃性好。
相对密度小,分散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消烟、毒性低。
APP的生产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磷酸-尿素热聚合法:
另一种是磷酸铵的尿素热聚法:聚合温度约为205~300℃,反应过程维持—定的氨分压,以防止APP分解。
APP广泛应用于膨胀型防火涂料、聚乙烯、聚丙稀、聚氨酯、环氧树脂、橡胶制品、纤维板及干粉灭火剂等,是一种使用安全的高效磷系非卤消烟阻燃剂。
APP在聚氨酯硬泡中有很高的阻燃性、尺寸稳定性、耐水解性和耐热性。
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毒和腐蚀性气体生成量,甚至可与未阻燃的同类材料媲美。
一氧化碳及氯化氢的生成量也比含卤聚氨酯泡沫塑料低得多。
聚磷酸铵具有膨胀阻燃功能,故更有利于降烟和抗滴落,虽然为固体,但易于在多元醇中分散。
一般来说,含较多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组分比聚醚多元醇组分更适合于用APP阻燃。
用量5~20份。
APP除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聚酯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外,还适用于其他树脂、胶粘剂及涂料。
APP的毒性非常小,急件经口中毒数据(大鼠)LD50>10g/kg
A PP 在膨胀型阻燃体系中的研究较多, 该类阻燃剂已广泛的用于塑料、涂料、橡胶等的阻燃。
其中, 铵盐既可以作酸源又可以作气源, 而且同时含有P、N 两种元素, 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以膨胀石墨(EG) 与A PP 复配组成膨胀型阻燃剂, 能使高密度聚乙烯(PE2HD) 的热稳定性增强, 分解温度达到400℃以上, 降解过程变缓,剩炭率增加, 样品生成连续致密的炭层;A PP 与EG 在质量比2∶1 和1∶3 时对PE2HD 显示出良好的阻燃协同作用, LO I 值分别达到30% 和32%;A PPöEG 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比其它膨胀型阻燃剂要小。
原因是A PP 受热分解产生的黏稠状聚磷酸与膨胀了的石墨炭形成连续、致密的炭层, 阻隔热、氧的传递并减少可燃性气体的挥发, 因此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
用A PP、季戊四醇(PER )、三聚氰胺组成的混合型膨胀体系填充的电线电缆用聚丙烯(PP)时发现当A PP、PER、三聚氰胺的份数分别为23、14、13 时, 与未
阻燃的PP 相比, 点燃时间由24s增至36s、失重百分数由100% 减少为9412%、失重速率由0106g·s- 1减少为01024 g·s- 1、散热速率由119kw ·m - 2减少为6718 kw ·m - 2、氧指数值由1718% 增为3514%、燃烧产生的CO 由4116×1025减少为2104×1025, 表明它是提高PP耐燃性能的行之有效的无卤低烟阻燃剂。
聚氨酯包覆的磷酸二铵(DAHP) 用于织物的
聚氨酯涂层的阻燃时, 聚氨酯微胶囊化DAHP 的热稳定性增加, 特别是在聚氨酯与微胶囊化DAHP 的比例在60ö40 时, 用聚氨酯膜包覆的磷酸二铵有很好的阻燃性。
这种涂料的突出的优势在于用聚氨酯作包覆材料, 使得阻燃剂可以与涂料的基料很好地相容, 是一种持久的、有效的膨胀阻燃涂料。
季戊四醇、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阻燃的膨胀型丙烯酸乳液防火涂料中, 季戊四醇、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最佳配比为10~25∶50~65∶25~35, 添加量≥35% (占总量) 最佳。
按聚磷酸铵2110% , 三聚氰胺1015% , 季戊四醇315% , 钛白粉610% , 六偏磷酸钠410% , O P210 015% , 羧甲基纤维素315% , 去离子水2610% 苯丙乳液2510% 组成的防火涂料具有较好的装饰性和防火性苯丙乳液和硅溶胶按照4∶1 配成的复合基料加入聚磷酸铵6 份、季戊四醇1 份、三聚腈胺和氯化石蜡4 份配制的膨胀防火涂层具有很好的耐燃性、耐水性、耐久性。
A PP 对聚氨酯泡沫塑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稀土金属氧化物Ce2O 3 (本身无明显阻燃作用) 与A PP 间存在协同作用, 最佳配比为A PP ∶Ce2O 3在11∶1~23∶1。
由于A PP 吸湿性很强, 在高温、高湿度的情况下就会使粒子离析, 降低其阻燃效能, 因此应提高A PP 的聚合度, 从根本上解决其吸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