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自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便开始经历一波波的涨跌过程。

在这样的不稳定中,投资者们的情绪变化也越发明显。

然而,虽然中国股市表现很不错,但其中隐藏的风险却始终困扰着很多中国人。

当2015年的暴涨之后市场重挫时,意外结束了这轮股市的繁荣,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今天我们将就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以及治理路径进行探讨。

一. 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1. 资产泡沫的制造首先,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之一便是资产泡沫的制造。

这是由于当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比较大时,股票市场会受到过高的流动性驱动,进而导致股价的异常飙升。

而政府的宽松货币政策也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增长并且导致了周转率的加快。

这样,股票市场会不断创造新的浪费。

最终,投资者会被吸引和推动,在泡沫的推动下进而把价格推高。

2. 市场炒作:追高赔钱其次,股市行情的炒作也是股市泡沫的来源之一。

在资金流派来的时候,投资者们总是很快地加大投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们推高了股价。

然而,随着这些投资者的货币通过收益的承诺或短期的市场投机机会离开市场,股市价格就会大幅度下跌,进而引发市场恐慌,甚至出现股市的崩盘现象。

3. 高消费和股市投资其次,高消费也是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中国经济形态转换非常迅速,尤其是消费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股票市场的看法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

高收入的人都通常对于股票市场是非常关注的,因为投资对于他们的整个资产分配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一些人就投资很多钱到股票当中,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头筹。

二. 对中国股市泡沫形成的治理路径1. 紧缩货币政策和控制市场准入门槛在股市繁荣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适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当时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是导致股市泡沫滋生的关键。

同时,在监管方面,应该实行更为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留住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而让虚假的上市公司无缘股市。

2. 制定合理投资者保护措施同时,中国股市也需要更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措施。

经济泡沫的存在性、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分析

经济泡沫的存在性、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分析

经济泡沫的存在性、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泡沫事件,如日本经济泡沫、泰国经济泡沫和美国房地产泡沫等,这些泡沫事件给当地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从国际典型泡沫事件尤其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泡沫事件来看,经济泡沫的形成、膨胀、破裂和治理等问题具有复杂性,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对防治经济泡沫、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泡沫是资产的市场价格超出其基本价值的部分(Tirole,1998)[1],基于这一概念,本文对经济泡沫的存在性、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等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以期对经济泡沫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治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经济泡沫的存在性经济泡沫存在性研究包括检验和测定两个方面。

对经济泡沫进行科学地检测和测定,能够为进一步分析经济泡沫的适度性并且为有效地控制泡沫提供依据。

(一)经济泡沫的检验现有的关于经济泡沫检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性泡沫方面。

根据检验思路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检验方法:1.间接检验间接检验是在假设可以完全预见某一资产未来各期收益的前提下,利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将收益的现值能够解释该资产市场价格设为原假设,然后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理性泡沫。

2.直接检验直接检验是在理性泡沫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真实的经济运行数据,直接验证某一过程中泡沫解的有效性。

鉴于泡沫解的多重性,该方法仅在少数类型理性泡沫的检验中得到运用,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确定性理性泡沫和内生性理性预期泡沫。

对于前者,Flood和Garber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们通过对德国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的研究,于1980年得出该市场可能存在着一个确定性泡沫的结论[7]。

但是当引入理性预期后,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这一结论。

对于这一结果,Blanchard将其归因于恶性通货膨胀时期资产基础价格的不确定性。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探析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探析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探析经济泡沫是指在某一领域内,价格虚高、供大于求、市场需求无法支撑的现象,最终会导致经济崩溃的一种经济现象。

在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往往是由金融系统中的资金过度涌入导致的,其存在极大地损害了金融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过度的货币流动。

现代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的过度注入是造成经济泡沫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货币政策宽松、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等原因,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不少资金流入了虚假的高收益项目,导致投资者对高收益的期望过高,市场价格被人为地推高。

市场投机行为。

在金融市场中,有些投资者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会进行大量的高风险投机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甚至出现非理性的价格泡沫,最终形成经济泡沫。

信息传递不畅。

信息在金融市场中的传递不畅也是导致经济泡沫的因素之一。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市场参与者对市场走势产生误解,从而出现了对市场实际情况的错误判断,市场价格被人为地推高。

政府政策的失误也是造成经济泡沫的原因之一。

政府在调控金融市场时,如果政策过于宽松或者过于严厉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造成经济泡沫。

经济泡沫对金融经济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经济泡沫会造成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开展,对于金融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

经济泡沫破裂后,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暴跌,从而导致投资者的巨大损失,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

经济泡沫的形成也会对国家的金融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金融市场调控政策的失效,由此带来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

为了应对经济泡沫的形成和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和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减少金融市场中不合理的价格泡沫。

浅析“泡沫经济”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浅析“泡沫经济”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因 浅 析泡 沫 经l 前 成
:

. 刃 .. 口 .口曰 ...
. X ; ”

遥害 及 对 策
O 刘江云

泡 沫 经 济 是 经 济 发 展过 程 中
、 ,

增 长 之 后 忽 视 了 国 际 市 场 变动 因
,
的政 策 在 客 观 上 阻 碍 了产业 升 级
,
,
某 一 阶 段 各 种 证券 资 产 房 地 产 的

因 此 大 量投 资者认 为 在



业 产 品 技 术 含 量低
,
当 国 际市 场 需
经 济 增 长过 程 中 土地 价 格 会 出 现快 速 上 涨 为 了 赚取 巨 额 利 润 必 然 将 大 量 资金投 入 到 房地产业 因此 更 加 速 了 房地 产 价 格 的飘 升
。 ,
在 分 析 东 南 亚 金 融 危 机 的 原 因时 也 可看 到 东南 亚 各国 在 以
, , 。
;
大 损 失 并 保证 其 在 健 康 轨 道 上 运 行


银 行 以 为 房 地 产 抵 押 贷 款 方无 一
甚 至 不惜 以 超 金 融 缓 和 政 策 为 手 段 来确 保 美 元 汇 率的 稳 定 结 果 付 出 了 平 成 泡 沫 经 济 的 巨 大 代价
, , ,
带 动 了整 个 经 济 的 高速 增 长
些出
,

而这
特 别 是 经 济 相 对 发达 的 大 城市 情 况 更是 如此
,

企 业 主 要 是 劳 动 密集 型 企
素的 影 响 特 别 是 在 日元 已 大 幅 贬

金融市场的泡沫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金融市场的泡沫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金融市场的泡沫及其应对策略探析一、概述金融市场泡沫是指由于过度繁荣、需求暴涨或投机炒作等原因,导致市场某些资产价格异常高涨,远远超过它们的真实价值。

泡沫破裂后,投资者面临巨大的损失。

因此,金融市场泡沫必须引起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警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金融市场泡沫及其应对策略。

二、泡沫的原因1.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使得资本非常廉价并且容易获得。

低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将资本从传统投资领域转移到金融市场,推高了市场价格,形成了泡沫。

2.投机者行为投机者为了追求高额回报,会在某些市场上进行短期的交易,炒作资产价格,从而造成市场异常。

3.需求暴涨需求暴涨是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某个资产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时,投资者会认为其价值在不断增加,进而带动更多的投资者涌入市场,推高市场价格,形成泡沫。

三、泡沫对金融市场的影响1.市场不稳定泡沫破裂会造成市场大幅度波动,从而对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

2.投资者损失泡沫破裂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比正常情况下要更大。

3.资产负债表影响泡沫破灭后,金融机构资产的价值会受到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其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状况并影响其偿债能力。

四、应对策略1.实施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防止泡沫形成的重要手段。

为有效监管金融市场,政府应当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完善监管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市场的监视与规范。

同时,针对不同市场环节制定不同的监管政策。

2.引导市场预期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宣传和公共信息发布,引导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减少投资者恐慌情绪和过度收益预期。

使市场预期合理、稳定。

3.积极派发收益政府可以暂时增加资产的供应量,降低价格,尽可能地给投资者派发收益,从而减少泡沫破裂后投资者的损失。

4.加强国际合作金融市场泡沫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国家间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协同作战,建立国际金融协调机制,合作应对金融市场泡沫并稳定全球金融市场。

五、结语金融市场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政府和市场主体应当加强预防和处置泡沫的能力,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保障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泡沫经济的研究

泡沫经济的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xx年xx月xx日
泡沫经济的研究
contents
目录
泡沫经济的定义与特征泡沫经济的成因与影响因素泡沫经济的扩散与波及效应国家对泡沫经济的应对策略泡沫经济的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泡沫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一般认为,泡沫经济是指由于投机资本对新发现或人为制造的某些资产(如股票、房地产)进行过度投机,使这些资产的价格脱离其供求关系,从而导致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
目前关于泡沫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领域,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从金融、财政、法律等多角度研究泡沫经济问题。同时,可以深化已有研究领域,例如对泡沫经济的测量、预警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进一步探讨泡沫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研究泡沫经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
拓展泡沫经济研究的领域和深度
影响
03
泡沫经济破裂后,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同时,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泡沫经济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论表明,泡沫经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宽松、金融市场失衡、投资者心态和国际资本流动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关系二
泡沫经济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关系一
泡沫经济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关系三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常常互为因果。
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
02
泡沫经济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1
泡沫经济的成因
2
3
某些行业如房地产、股票等快速膨胀,产生大量投机行为,导致资产价格脱离实际价值。
行业快速发展

资本市场的泡沫现象及其防范策略

资本市场的泡沫现象及其防范策略

资本市场的泡沫现象及其防范策略自从股票市场的出现,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股票市场的波动都会对经济做出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投资者从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已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来源,但是泡沫经济问题的出现却同样成为了股票市场的永恒话题。

一、泡沫经济的原因泡沫经济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投机行径引起的。

在大好的经济周期中,投机者通过强烈需求和投资来制造股票的假象需求,不断推高股票的价格,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

在股票价格不断攀升的过程中,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其中,形成了股票市场的热潮。

加上了心理因素,投机者不断地宣传,引导无经验的投资者入市。

这种引导往往是言简意赅的口号式宣传,吸引人进入股市,从而助长了股票市场的热潮,并推动股票的价格更高。

但是,这种价格上涨的现象将带来高额的投机成本和风险。

投机成本涵盖了与投机行为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

不仅如此,当股票市场出现明显过热的迹象时,在风险、成本和风险管理方面,将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二、泡沫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泡沫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可谓是惊人的,其主要有三个。

首先,绝大多数投资者进入市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倾向于跟随别人的步伐,对于数据的判断也不够准确,从而促进了股票市场的上升。

其次,在泡沫时期,股票价格膨胀,但是膨胀的是价格而不是市场价值,这时候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超过了实际财务收益的能力,股票价格即使下降,依然处于不断繁荣的上涨期,而当投资者进行交易时,他们的意愿和判断可能基于过时锁定或无关信息。

三是,泡沫经济将形成股票市场的“损失平衡”,在泡沫破灭时,大量的投资者會出现损失,这时市场渐趋稳定,因为市场因素的变化换来了一段新的增长。

三、防范泡沫经济的策略针对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要落实一系列防范策略,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泡沫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具体而言,防范泡沫经济的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市场监管与投资规范性建设对于股票市场的监管和投资规范性建设的要求,是治理股票市场的首要任务,有利于保护投资者。

《2024年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范文

《2024年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范文

《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篇一一、引言泡沫经济是一种经济现象,其特征是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基本价值,并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泡沫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二、泡沫经济的理论基础泡沫经济是指一种资产价格(如房地产、股票等)过度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资产价格与基本面(如实际价值、经济环境等)的严重偏离。

泡沫经济理论主要基于市场非理性行为、信息不对称、过度投机等理论。

首先,市场非理性行为是导致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投资者情绪波动、过度乐观等因素,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

其次,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市场泡沫的出现。

当市场上信息传播不畅,导致投资者无法充分了解资产的实际价值时,就会产生资产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现象。

最后,过度投机行为也是导致泡沫经济的重要因素。

投机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过度追逐热门资产,推动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三、泡沫经济的模型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泡沫经济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泡沫经济模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理性泡沫模型”和“非理性泡沫模型”。

1. 理性泡沫模型理性泡沫模型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市场是理性的,也存在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力量。

这主要源于预期未来价格持续上涨所带来的长期资本收益预期。

然而,如果未来市场发生变化导致投资者调整预期或政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等因素使得这一资本收益预期难以实现时,就会产生“理性泡沫”。

2. 非理性泡沫模型非理性泡沫模型则更侧重于市场非理性行为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在市场情绪波动、过度乐观等因素的驱动下,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预期脱离了基本面,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并形成泡沫。

当市场情绪发生逆转或信息逐渐透明时,泡沫就会破裂。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9泡沫(Bubble)一词在经济领域中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市场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现象。

1987年出版的《Palgrave 经济学大辞典》中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对泡沫经济所做的定义:“泡沫状态这个名词,可以不严格地定义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

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

”(奉立城,2007)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领域中的泡沫经济是一种价格现象,是指某种或者一系列资产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脱离其实际价值迅速上涨的经济现象,是一种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社会震荡。

一、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一)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产生虚拟资本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

如银行券、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逐步完善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虽然它的存在是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的,但其价格的变动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所以其价格往往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

而虚拟经济是伴随着虚拟资本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实体资本被虚拟化为虚拟资本的同时,与实际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就产生了。

虚拟经济是关于虚拟资本运行的经济,其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

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结构调整和重组,从而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又有负效应,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发展、过度膨胀,就会引发泡沫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诸如股票这类的虚拟资本往往会成为泡沫经济的载体,历史上很多泡沫事件的载体也主要是股票,但并不是说泡沫经济的所有载体都是股票。

历史上,房地产、古董、甚至鲜花等等具有稀缺性的物品都成为过载体,这可以用以下将要提到的投机需求来解释。

(二)羊群效应社会需求基本上可以分为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两类。

真实需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或再生产,而投机需求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买与卖之间的差价,从而牟取利润。

与真实需求相比,投机需求具有交易成本低、资金占用时间短、可导致巨大的财富转移效应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投机需求与泡沫经济有着2008年第9期改革与战略NO.9,2008第24卷(总第181期)REFORMATION &STRATEGY(Cumulatively,NO.181)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汪慧玲,韩珠珠(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文章通过对虚拟经济、羊群效应和资金流动性过剩这三种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及危害,并提出对泡沫经济的防范、治理要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和微观心理引导双管齐下的策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羊群效应;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8)09-0032-03O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Bubble Economy and Its CountermeasureWang Huiling ,Han Zhuzhu(College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damage of bubble economy by analyzing three kinds of economy phenomenon:virtual economy,herd behavior and capital liquidity surplus;it is pointed out that macroeconomic control policy and micro psychology guiding should be adopted to avoid and govern bubble economy so as to avoid financial risk and keep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healthy and stable.Key words :bubble economy;virtual economy;herd behavior;monetary policy[作者简介]汪慧玲(1963-),女,甘肃民勤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韩珠珠(1983-),女,山西长治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32REFORMATION &STRATEGY 2008.9必然的联系。

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和人们的非理性预期下,产生了“羊群效应”,其含义是:当行为决策人或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因为缺乏信息识别的专门知识而产生对行为后果不确定性的认识时,往往需要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判断以提取信息,并采取类似的行为(符涛、吴红军,2007)。

如当人们不看实际的经济情况,只看到周围的朋友、亲戚今年都买股票赚了大钱,他往往就会预期明年的股票价格也像今年一样会大幅度上升,也去购买一批股票,期望自己能从中赚取差价。

所以股民们一拥而上,由非理性预期驱使的资金流入到股市里把股价推高,越来越偏离其真实价值。

类似的,当人们预期房地产、古董等物品的价值将要上涨,希望从中赚取差价,也会争相去购买,从而也会使其价格偏离真实价值越来越远,这就是房地产、古董这些非虚拟资本也能成为泡沫经济载体的原因。

(三)“高杠杆化”与信贷过快增长如果说人们的投机行为是泡沫产生的前提条件,则金融自由化就是加快泡沫生成的催化剂,使泡沫越吹越大。

如果仅靠投机者自有资金投入市场而没有金融机构支持(如信贷支持),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会相对缓慢(李新,20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使得资本的交易成本降低,流动性增加。

一方面,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为人们的投机行为推波助澜。

目前世界性的投机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就是衍生工具,而衍生工具的交易实施保证金制度,通常只要求相当于交易额的不足10%的比例,因而投机资本往往可以支配10倍于自身的资本进行投机操作,这样的过程被称之为“高杠杆化”(黄达,1999),极大地推动了投机热潮。

另一方面,在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信贷资金。

由于泡沫的膨胀,房地产及股票的价格上升,抵押资产的价值会越来越高,信贷和资产价格上涨相互推动,形成虚假繁荣。

巨额的投机利润也会吸引国外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加速泡沫的膨胀。

一旦泡沫破裂,抵押物价值迅速下跌,金融机构就会出现巨额坏账,从而加剧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图-1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综上所述,泡沫经济是在虚拟经济的形成、羊群效应的产生及资金的“高杠杆化”和信贷过快增长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图-1为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泡沫是指资本的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程度较轻的一种现象。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中,资本的市场价格经常与其真实价值偏离,但这种偏离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也称“常态泡沫”。

经济泡沫在市场经济中是普遍存在的,它能活跃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

当由于一定的原因,经济泡沫过度膨胀,资产的市场价格严重脱离其真实价值的时候,才会形成泡沫经济。

而在此重点讨论的是经济泡沫过度膨胀后的泡沫经济,也称“非常态泡沫”,是资产价格远远高于其真实价值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二、泡沫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其危害(一)泡沫经济的演变过程1.萌芽阶段。

人们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快速上涨,由于投机心理,争相买进,致使该商品的价格不断攀升。

由于作为泡沫载体的这些商品往往具有稀缺性和缺乏供给弹性的特点,所以在价格攀升的同时,供给量的增加却很少。

人们的投机行为使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断上升,该商品的价格开始逐渐偏离其真实价值,在这一阶段进入的投机者往往能从这种投机性质的买进卖出中取得可观的利差。

2.膨胀阶段。

是萌芽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在高额的利润下,越来越多的投机者被吸引过来,即前面所说的羊群效应。

人们对看涨的商品趋之若鹜,除了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这种紧俏的商品上来,还不惜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买入,往往还以该商品作抵押来获取贷款,由于金融机构看到的也只是泡沫被吹大后的抵押物的当前价格,并且也预期这种抵押品的价格仍然会上涨,所以积极地为投机者提供大量的信贷资金。

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使已经形成的泡沫迅速膨胀。

与此同时,高额的利润也会吸引国外资金的大量流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膨胀。

这一阶段的价格上涨主要不是由于消费需求拉动引起的,而是由于投机炒作引起的,表现在证券、房地产价格飙升,投机交易极为活跃,形成整个经济的虚假繁荣。

3.破灭阶段。

当泡沫膨胀到了极限,价格高到越来越少的人能承受得起的时候,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此时投机者为了收回资本或者还贷的需要,就会抛出自己持有的股票或房产,资产价格有所下降,当所有的投机者都看到价格只降不升时,就会纷纷抛出自己持有的资产,造成资产价格狂跌。

当泡沫极度膨胀,整个经济环境无法容纳它时,唯一的结局就是破裂(罗时法,1999)。

(二)历史上的泡沫经济事件及其危害历史是一面镜子,20世纪以来出现的影响重大的泡沫经济事件屡见不鲜,无一不警示着人们要提高对泡沫经济的认识和警惕。

追根溯源,1636年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狂潮”是历史上泡沫事件的开端。

17世纪荷兰郁金香球茎的市价大涨,一时间,人们都将资金投到郁金香上面,致使荷兰人几乎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不久,球茎价格狂跌。

该事件几乎让当时荷兰乃至欧洲的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18世纪初发生的南海泡沫是世界证券市场上首例由过度投机而引起的经济事件,“泡沫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事件。

成立于1711年的英国南海公司开办的目的是攫取南美洲的金银矿藏,当时的英国政府又把对南美的贸易垄断权授予了它,因此,人33&2008.9们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公司的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