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REFORMATION &STRATEGY 2008.9

泡沫(Bubble)一词在经济领域中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市场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现象。1987年出版的《Palgrave 经济学大辞典》中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对泡沫经济所做的定义:“泡沫状态这个名词,可以不严格地定义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奉立城,2007)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领域中的泡沫经济是一种价格现象,是指某种或者一系列资产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脱离其实际价值迅速上涨的经济现象,是一种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社会震荡。

一、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

(一)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产生虚拟资本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银行券、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逐步完善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虽然它的存在是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的,但其价格的变动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所以其价格往往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而虚拟经济是伴随着虚拟资本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实体资本被虚拟化为虚拟资本的同时,与实际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是关于虚拟资本运行的经济,其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结构调整和

重组,从而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又有负效应,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发展、过度膨胀,就会引发泡沫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诸如股票这类的虚拟资本往往会成为泡沫经济的载体,历史上很多泡沫事件的载体也主要是股票,但并不是说泡沫经济的所有载体都是股票。历史上,房地产、古董、甚至鲜花等等具有稀缺性的物品都成为过载体,这可以用以下将要提到的投机需求来解释。

(二)羊群效应

社会需求基本上可以分为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两类。真实需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或再生产,而投机需求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买与卖之间的差价,从而牟取利润。与真实需求相比,投机需求具有交易成本低、资金占用时间短、可导致巨大的财富转移效应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投机需求与泡沫经济有着

2008年第9期改革与战略

NO.9,2008第24卷(总第181期)

REFORMATION &STRATEGY

(Cumulatively,NO.181)

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汪慧玲,韩珠珠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文章通过对虚拟经济、羊群效应和资金流动性过剩这三种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及危害,并提出对泡沫经济的防范、治理要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和微观心理引导双管齐下的策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羊群效应;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8)09-0032-03

O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Bubble Economy and Its Countermeasure

Wang Huiling ,Han Zhuzhu

(College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damage of bubble economy by analyzing three kinds of economy phenomenon:virtual economy,herd behavior and capital liquidity surplus;it is pointed out that macroeconomic control policy and micro psychology guiding should be adopted to avoid and govern bubble economy so as to avoid financial risk and keep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healthy and stable.

Key words :bubble economy;virtual economy;herd behavior;monetary policy

[作者简介]汪慧玲(1963-),女,甘肃民勤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韩珠珠(1983-),

女,山西长治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32

REFORMATION &STRATEGY 2008.9必然的联系。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和人们的非理性预期下,产生了“羊群效应”,其含义是:当行为决策人或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因为缺乏信息识别的专门知识而产生对行为后果不确定性的认识时,往往需要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判断以提取信息,并采取类似的行为(符涛、吴红军,2007)。如当人们不看实际的经济情况,只看到周围的朋友、亲戚今年都买股票赚了大钱,他往往就会预期明年的股票价格也像今年一样会大幅度上升,也去购买一批股票,期望自己能从中赚取差价。所以股民们一拥而上,由非理性预期驱使的资金流入到股市里把股价推高,越来越偏离其真实价值。类似的,当人们预期房地产、古董等物品的价值将要上涨,希望从中赚取差价,也会争相去购买,从而也会使其价格偏离真实价值越来越远,这就是房地产、古董这些非虚拟资本也能成为泡沫经济载体的原因。

(三)“高杠杆化”与信贷过快增长

如果说人们的投机行为是泡沫产生的前提条件,则金融自由化就是加快泡沫生成的催化剂,使泡沫越吹越大。如果仅靠投机者自有资金投入市场而没有金融机构支持(如信贷支持),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会相对缓慢(李新,2007)。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使得资本的交易成本降低,流动性增加。一方面,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为人们的投机行为推波助澜。目前世界性的投机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就是衍生工具,而衍生工具的交易实施保证金制度,通常只要求相当于交易额的不足10%的比例,因而投机资本往往可以支配10倍于自身的资本进行投机操作,这样的过程被称之为“高杠杆化”(黄达,1999),极大地推动了投机热潮。另一方面,在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信贷资金。由于泡沫的膨胀,房地产及股票的价格上升,抵押资产的价值会越来越高,信贷和资产价格上涨相互推动,形成虚假繁荣。巨额的投机利润也会吸引国外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加速泡沫的膨胀。一旦泡沫破裂,抵押物价值迅速下跌,金融机构就会出现巨额坏账,从而加剧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引发金融危机。

图-1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

综上所述,泡沫经济是在虚拟经济的形成、羊群效应的产生及资金的“高杠杆化”和信贷过快增长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图-1为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泡沫是指资本的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程度较轻的一种现象。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中,资本的市场价格经常与其真实价值偏离,但这种偏离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也称“常态泡沫”。经济泡沫在市场经济中是普遍存在的,它能活跃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当由于一定的原因,经济泡沫过度膨胀,资产的市场价格严重脱离其真实价值的时候,才会形成泡沫经济。而在此重点讨论的是经济泡沫过度膨胀后的泡沫经济,也称“非常态泡沫”,是资产价格远远高于其真实价值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二、泡沫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其危害(一)泡沫经济的演变过程

1.萌芽阶段。人们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快速上涨,由于投机心理,争相买进,致使该商品的价格不断攀升。由于作为泡沫载体的这些商品往往具有稀缺性和缺乏供给弹性的特点,所以在价格攀升的同时,供给量的增加却很少。人们的投机行为使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断上升,该商品的价格开始逐渐偏离其真实价值,在这一阶段进入的投机者往往能从这种投机性质的买进卖出中取得可观的利差。

2.膨胀阶段。是萌芽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在高额的利润下,越来越多的投机者被吸引过来,即前面所说的羊群效应。人们对看涨的商品趋之若鹜,除了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这种紧俏的商品上来,还不惜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买入,往往还以该商品作抵押来获取贷款,由于金融机构看到的也只是泡沫被吹大后的抵押物的当前价格,并且也预期这种抵押品的价格仍然会上涨,所以积极地为投机者提供大量的信贷资金。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使已经形成的泡沫迅速膨胀。与此同时,高额的利润也会吸引国外资金的大量流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膨胀。这一阶段的价格上涨主要不是由于消费需求拉动引起的,而是由于投机炒作引起的,表现在证券、房地产价格飙升,投机交易极为活跃,形成整个经济的虚假繁荣。

3.破灭阶段。当泡沫膨胀到了极限,价格高到越来越少的人能承受得起的时候,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此时投机者为了收回资本或者还贷的需要,就会抛出自己持有的股票或房产,资产价格有所下降,当所有的投机者都看到价格只降不升时,就会纷纷抛出自己持有的资产,造成资产价格狂跌。当泡沫极度膨胀,整个经济环境无法容纳它时,唯一的结局就是破裂(罗时法,1999)。

(二)历史上的泡沫经济事件及其危害

历史是一面镜子,20世纪以来出现的影响重大的泡沫经济事件屡见不鲜,无一不警示着人们要提高对泡沫经济的认识和警惕。

追根溯源,1636年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狂潮”是历史上泡沫事件的开端。17世纪荷兰郁金香球茎的市价大涨,一时间,人们都将资金投到郁金香上面,致使荷兰人几乎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不久,球茎价格狂跌。该事件几乎让当时荷兰乃至欧洲的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18世纪初发生的南海泡沫是世界证券市场上首例由过度投机而引起的经济事件,“泡沫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事件。成立于1711年的英国南海公司开办的目的是攫取南美洲的金银矿藏,当时的英国政府又把对南美的贸易垄断权授予了它,因此,人

33

REFORMATION &STRATEGY 2008.9

们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公司的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此后,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投资者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对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恢复了信心。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泡沫经济给当时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自由化改革使得股票和房地产价格飙升,蜂拥而来的游资进入了日本股市与房市,从1985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1万点上涨到将近4万点。股票市值达到GDP 的150%。20世纪90年代初股市暴跌,降至1.5万点以下,股市泡沫彻底破灭,从此日本股市一蹶不振,至今日本的金融体系都没有完全走出那次泡沫经济的阴影。

除此之外,1994年的中南美泡沫经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2000年的美国因特网泡沫经济等等,都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的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引发金融危机。在泡沫膨胀时期金融机构积极介入,提供大量信贷,一旦泡沫破裂,资产迅速缩水,形成巨额坏账,从而造成金融系统瘫痪,甚至金融机构破产。(2)破坏宏观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首先,泡沫挤占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人们忽略了其他部门的生产,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其次,泡沫破裂时大量投资于泡沫载体的资本迅速缩水,经济大起大落,企业破产倒闭,严重损害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3)加大贫富差距、破坏社会稳定。一方面,泡沫会造成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加大贫富差距;另一方面,人们热衷于投机而忽视了生产,奢侈浪费现象严重,犯罪现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从而破坏了社会的稳定。

三、泡沫经济的防范和治理对策对泡沫的防范和治理不仅要结合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更要借鉴国外的

经验教训,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对泡沫的防范和治理应当循序渐进,采取温和的对策。根据以上所述泡沫经济的产生条件,把治理泡沫经济的对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针对人们的投机需求及由此产生的羊群效应,采用政策或者宣传手段来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投资,抑制过度投机;二是针对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信贷增长过快、“高杠杆”等负面影响,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治理。具体建议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分别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从而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对泡沫的治理应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和投放节奏,减少资金的过度流动性。直至2007年年底,流动性过剩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银行在2007年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次数之多创历史之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加强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调高了个人的购汇额度,紧接着,证监会叫停新股票基金的发行。这些措施减缓了大规模资金流入股市,有效制止了股市泡沫的产生。

2.完善金融法制和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确立适应我国根本经济利益的金融法制理念,并依此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是我国金融市场高速、稳健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上市公司步入规范化轨道的保障。要科学制定并完善各种金融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管理。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约束和管理,防止金融机构介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抑制大量资金过度流入资本市场及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证监会要加强对资本交易的监管力度,对恶意炒作行为严厉限制和惩处。2007年以来带动股市上涨的一个突

出原因是改制后金融业的蓬勃兴起和监管者对金融市场的宽松的管理。拿基金来说,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基金业绩良好、人们对基金的过度信任和监管者对基金投机行为的默许和纵容导致了人们对基金空前的投机热潮,一些人甚至将自己的养老金拿出来买基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巨额资金通过股票型基金的形式流入股市,进一步推高了股价。如果监管者及时地采取措施控制基金规模,就能减缓资金的过度流动。

3.增加信息供给。泡沫的产生根源之一是人们的投机需求会在巨大的财富效应和非理性预期的条件下,形成羊群效应。而非理性预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如果能对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就能帮助投资者对其投机行为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提供公开、有效、充分的信息是减少非理性投资者的有效方法。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管理力度,使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地反应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帮助其做出准确的判断。

4.培养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泡沫膨胀与非理性预期的投机行为相互推动,造成了恶性循环。应通过各种手段教育投资者,使投资者正确认识投机风险和资产泡沫,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形成盲目投机的羊群效应现象,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奉立城.中国股市泡沫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符涛,吴红军.浅谈“泡沫经济”的形成机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76.

[3]符礼建,曹玉华.泡沫经济刍议[J].四川大学学报,1996,(3):17-22.

[4]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李新.泡沫经济形成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34.

[6]罗时法.论经济泡沫[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2):11-15.

[责任编辑:陈雪梅]

34

虚假广告的成因及治理

黑龙江大学 本科生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虚假广告成因及法律规 制 学院: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8月30 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行业的竞相发展,广告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和宣传策略,其引导性和影响力都不断扩大。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的信任,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的利益安全等系列问题,不利于市场的良性有序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否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孕育优秀文化,维系社会道德,虚假广告的防治刻不容缓。 关键词 虚假广告;广告法;事先审核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ur coun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various industry compete, advertising as an important media and advertising strategy, its leading and influence is expanding.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certain defects, is a large number of false advertising began to floods the market, not only deceive the consumer's trus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caus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nsumer safety, etc. Series of problems, go against market benign and orderly development,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moral aspect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So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maintain the market economic order health development, pregnant excellent culture and maintaining the social morality,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alse advertising it. Keywords False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law; Prior review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

2011年10月 财经视点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文/路美弄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141-0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所需货币量而引起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发行的太多,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自然灾害频发,引发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 自2008年的雪灾、地震等一直到今年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而且随着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农用物资等成本也不断上升,更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由于饲料涨价,并且养猪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近一年来,肉蛋、粮油、蒜、绿豆等为首的疯涨之势。 2、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2010年,我国对水、电、天然气价格都做了调整,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供给的太多将导致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量将会引起流动性(M1占M2的比重)过剩甚至泛滥,流动性过剩将会产生投资过热以致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错综复杂,本人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农产品或能源类供给和需求因素 完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开始利用玉米和大豆生产工业燃料,从而引发了国际性的粮食需求大增,导致价格上涨。在国内,农产品也供给不足,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收入低,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同时,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占用大量耕地面积,致使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投资需求持续增长,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时,美元的贬值,让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导致资源类价格的提高,势必造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的提高,必将导致工业产品价格的上升。 2、信贷原因 2008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开始实施财政货币“双积极”的政策,我国实施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形成了大量的投资需求,较低的利率助长了巨量的投资信贷,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短短26个月的时间里,银行信贷增长达18.75万亿元。而2003年至2007年四年时间银行信贷增长仅是14.7万亿元,信贷的增加无疑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再有,很多实业投资转向房地产、股市等,形成了资产泡沫。2010年9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为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6%,比2009年底增加了14.9%以上;到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以这上些势必将引起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造成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我国连续贸易顺差并有较高的增长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大量热钱涌入我国,我国又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并以稳定汇率为目标,这样造成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将成倍放大。所以,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也是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预期将助长通胀的发生 美元不断贬值,黄金不断创新高,油价一直在飞,将引发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人们已估计将要发生通用,势必提前做媒好迎接通货膨胀的准备,国内近期出现的购房热、买车热,炒金热等与通货膨胀有直接关系。 四、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应用,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以扩大农业生产,投入力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缩小农业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打通农业物流通道,降低过路、过桥费用,使中间环节费用降低,以通过降低生产、运输方面的成本,实现农产品的物价稳定。 2、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可以对国内货币起到收缩作用,但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已经经到达理论的最高限,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但是存款准备金率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对信贷有急剧收缩作用。提高利率的政策对银根的收缩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利率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成倍收缩。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将对货币的供给产生较大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3、汇率政策 我国应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幅度,适度放松对汇率的管制。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制定适当的政策。2007年5月21日起,国家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浮动从上下0.3%扩大到上下0.5%,但这并没产生抑制流动性的效果。2008年,汇率的波幅可以逐渐放宽到上下0.8%到1%的范围。通过对人民币波动范围的控制,使投机动力逐步减少。 4、政府妥善引导通货膨胀的预期 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价格监督机制,通过不断地公开政策信号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完善国际热钱流动控制机制,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防止热钱流入。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李长密.通货膨胀风险预期分析及宏观经济调整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4). [2]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0(07). [3]苏 芳.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时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2011.10 141

邢台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邢台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邢台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邢台市的环境质量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2013年的下半年,邢台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出现了连续好多天的“爆表”状态。并且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排名中,邢台市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邢台市的雾霾天气成因,就十分有意义。本文在分析雾霾天气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邢台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人类和人为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空气污染指数监测、制定达标规划以及预防紧急情况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雾霾天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邢台市;雾霾天气;成因;治理措施 环境问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考虑的大事,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近年来邢台市的空气污染变得尤为糟糕,尤其是连续多天的雾霾天气的出现。这雾霾天气的持续出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雾霾包含着雾和霾两部分。雾是自然现象。霾是由空气中的悬浮的粒子形成的,这些粒子包括灰尘、硝酸、有机化合物等等。这些粒子影响了空气的能见度,并且能影响到人们的呼吸系统。 雾霾天气的危害和污染现状 1.1雾霾天气的危害 由于雾霾天气存在着小颗粒物质,这些物质会被人们吸收,还会影响空气的能见度。因此,雾霾天气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另外,雾霾天气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若人们长期在室外时,雾霾天气会使人们感到胸闷甚至由于那些颗粒会长期存在人们的体内,这可能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等症状。另外,由于雾霾天气的存在,迫使一些建筑类的企业停止施工,使一些重工业企业被迫关闭和改革。雾霾天气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快速地发展。 1.2雾霾天气的污染现状 从统计方面来看,邢台市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严重超过国家的相关规定的标准,并且,这些监测结果还有呈上升的趋势。 雾霾天气的成因 2.1邢台市的地理位置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及其原因和治理对策 (发)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通常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在政治经济领域中腐败现象是最为严重而对于教育领域这片的神圣的净土人们很少关注其腐败的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教育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 一、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圣神的职业,教育领域也被人们认为是一块净土。对于腐败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政治经济领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师德腐败等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开始转向了教育领域,教育领域里的腐败现象也日益显现。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教育乱收费,认为教育部门把九年义务教育变成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教育领域腐败是指掌握教育行政权力和教育资源管理与使用的人,进行营私舞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贿赂等败坏教育声誉、影响教育效果的行为。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职权维护和谋取私利。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权力腐败、管理腐

败、教学腐败和学术腐败这四个方面:(一)权力腐败。腐败是权力的附庸,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腐败的,腐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必须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权力。二是公共权力非公共使用,而是变为谋取私立的工具。三是权力的使用违背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原则。四是侵占、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教育腐败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力腐败。如:网友曝光一农村中学校长受贿账单一位校长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共31次,共计收受贿赂186825元。中国央视教育频道也发过专版,谈及“贪污受贿包情妇,中小学校长趋利致教育腐败”的话题,详述了中小学校长腐败六大案例,其敛财手段和贪腐程度发人深思。2010 年 5 月10 日广东省检察院公布了2009 年十大“典型案件”,其中一例便是英德市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受贿案。2001 年至2008 年,赖来新先后共计受贿66.5 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 4 年。当然,与那些贪污受贿金额动辄上亿的贪官相比,赖来新受贿金额不大,相对还算“清廉”。然而此案的看点不在这里,而是赖案一发,竟然牵扯出英德市涉嫌收受“劳务费”的98 名中小学校长,他们闻风而动,纷纷自首,成了这十大“典型案件”中位列第二的案例,因而轰动一时。这一系列的案例都是利用这里涉及许多方面,一方面反映了教育领域里的领导人跟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一样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贪赃枉法,违法乱纪,尽可能的捞取钱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社会小广告治理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

社会小广告治理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

社会小广告治理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在众多宣传手段中,广告以其传播速度快、效率高、面向对象广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宠儿”。散发、张贴、喷涂小广告,近年来已成为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给城市的环境以及市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影响。对于小广告的治理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并且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社会小广告的类型、治理现状以及其对市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小广告屡禁不止的现象进行原因透析,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与方法,以共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社会小广告治理 一、社会小广告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小广告的类型 通过对社会各种小广告的汇总,认为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发布信息的。如房屋租赁、电器维修、疏通下水道、买卖、家政服务、寻人、寻物、公告等。这类信息在与目标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的空间如路灯杆、公交车站、工地围墙和开放式小区墙体、楼道内;另一类是危害社会的。,如治疗性病、疑难杂症、办假证等,其中虚假欺骗类的信息比较多,这类广告在城中村、小街小巷等各类流动人口比较集中居住和出入的区域张贴。 (二)社会小广告的危害

有所好转,可一些人随意张贴小广告行为仍在继续。街头小广告就像光洁的肌肤上长了一片片牛皮癣,非法手段替人出气的广告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二、社会小广告普遍存在的原因透视 “小广告”为何会这样久治理而还存在?其原因可以概括为: (一)从经济发面来看,第一,张贴小广告费用低,没有广告的审批、设计、制作、播出等一系列费用。乱贴的主体大多数是一些个体工商户或者为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没有经济能力去做宣传,更没有经济能力提供高昂的广告费用,因此,张贴小广告就成为其进行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次,自己的公司没有注册,少了向国家纳税的义务,高额的利益的诱惑。 (二)从思想素质方面看,第一,城市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对乱画乱贴现象采取漠视、无视的态度;其次,公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相关广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给了广告主题存在的机会,也给了乱贴乱画现象存在的契机。 (三)从政府治理角度看,法规不健全导致违章违法广告屡治屡犯,对于小广告的治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处罚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 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 1. 需求转移型 2. 部门差异型 3. 外部输入型 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3.外部输入型 其依据是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的“小国开放模型”。该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由于“小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紧接着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一旦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上涨后,非开放经济部门也必然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结果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终审稿)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专业1201 学号 姓名张杰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着。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对此,我决定以2013年雾霾天气为对象,对其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 雾霾成因 PM 2.5 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 引言: 雾霾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霾是排放 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是大气污染所导致。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小于80%时称之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当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

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 2013年1-10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2013年雾霾天气的特点、出现原因、目前对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正文: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着。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深。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尾气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 2013年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是有利于雾霾产生的气象条件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不断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多,有利于形成雾霾 静稳天气是指当大范围近地面大气层持续或超过24小时出现气压场较均匀、静风或风速较小的天气。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湍流受到抑制,特别是当逆温层出现时,低空中的水汽和颗粒物不易扩散,极易形成雾霾天气。

国际视野下腐败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国际视野下腐败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国际视野下腐败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腐败与反腐败都是世界性难题。美国腐败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约翰斯顿提出的腐败征候群理论,从国际视野比较研究腐败的发生病理和矫治法理,启示我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和治理我国的腐败问题。 一、国际视野下腐败的发生病理 约翰斯顿分析了近百个国家“参与”和“制度”强弱状况的数据组群,根据它们影响力的不同组合研究四种腐败征候群的发生病理。 第一种:权势市场腐败征候群。这类腐败发生在具有成熟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等西方民主国家。这些国家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权力为导向的腐败集中在赢得官位和影响那些身居要职的人,追求财富为导向的腐败把目标锁定在政府的承包合同、政策执行或立法的具体内容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政治影响的富人利益集团主导着权势市场,腐败围绕着利用财富去寻求强大的政治结构中的权势,“金钱政治”被视为一种普遍的腐败现象,尤其是权势者通过合法的政治献金捐款的方式支持或输送自己的代理人买到通向政府的“接近权”或直接进入政府任职,从而影响政府的立法和执法活动,以便获得更多来

自政府的利益输送,即使在美国,大多数人都认为政治捐款对选举和政府有着太大的影响,政治家们会给予那些向他们捐款的人和集团以特殊照顾,政治已变成了市场的延伸几乎成为共识,使得“本该向公民提供机遇和保障的整个体制已变成一个被财富和权力之间的通谋所腐蚀的权势市场”。 第二种:精英卡特尔腐败征候群。这类腐败发生在经历着激烈的政治民主化过程、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制度化程度相对较弱的民主国家,如意大利、韩国等。这些国家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由精英们结成联盟并组成排他性网络,腐败的核心作用就是保护和壮大较高层次精英的网络,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机会同社会中各种利益的竞争交融在一起,腐败交易不仅发生在政府官员和私有利益、政治领袖与广大支持者之间,而且还发生在政界、官僚机构和企业界掌握支配权的人物之间。那些予以合作的人可以赢得权力、可以变得富裕,也可以为自身及追随者或者企业减少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那些不予合作的人会受到惩罚或被驱逐出该网络。 第三种:寡头和帮派腐败征候群。这是一组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制度化程度比较低甚至软弱,如俄罗斯、墨西哥、菲律宾等国。这些国家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精英之间爆发一场混乱的、有时是暴力的争夺,寻求利用人际关系资源(例如大批追随者、一个企业、官场、司法或犯罪组织中各种关系,或一个很有实力的家族)获取财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

成本增高。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抑制措施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

虚假广告的治理

虚假广告的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告作为一种传播经济信息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青睐。然而,广告业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协调的经济现象,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充斥人们的生活。所谓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为牟取非法利益而采用欺诈性的手段,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作出错误判断的广告。虚假广告误导或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可谓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政府颁布各种法律法规以规范广告行为、治理广告市场,同时还对个案进行查处;2007年4月尤其是曾经上当受骗者谈虚假广告色变,积极投诉以抵制,据统计,有关虚假广告的投诉量已居消费者投诉的前列。可是,虚假广告却依然肆无忌惮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屡禁不绝。2007年四月,甘肃卫视等8家电视台播出违法广告被曝光,之后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甘肃电视台综合频道因屡次出现违规播放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等问题而受到广电总局暂停播放广告的处罚。为什么虚假广告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危害怎样?其难以治理的根源又在哪里? 虚假广告大多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笔者主要以电视虚假广告为例来展开论述。电视虚假广告在我国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是费用昂贵的普通电视广告,二是费用相对便宜的电视直销广告。电视虚假广告所涉及的市场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电视台、广告代言明星或名人,消费者、诚信经营同类产品的商家,笔者对他们涉及虚假广告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虚假广告主即商家来说,主要的成本包括4部分。即产品生产成本以及分别支付给广告经营者、电视台、代言明星或名人的代理费、广告费、佣金等。有的还存在产品的包装费以及“东窗事发”之后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罚款。这些成本中最大的要算广告费和佣金,前者每月上千万也平常,后者也是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而产品本身的造价却微乎其微,据报道,千元的健身产品成本可能只有100多元,一些所谓的神奇化妆品成本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代理费和包装费都比较有限,在电视台直接经营广告的场合还不存在代理费。政府开出的罚单是根据广告合同金额收取的,而据透露,因暴利驱使,很多电视直销商家与电视台都签有两份合同,一份是双方履行权利义务的合同,一份是供工商部门调查用的合同,后者往往额度较小,因此受到的处罚也会相应变小,常常出现“赚100万罚10万”的现象。但是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却相当可观。“只要采用密集轰炸的策略,让消费者打开电视机就有机会看到广告,我们就能赚到钱。”业内人士甚至称,按这样的策略,一天的销售额可能是一些产品常规销售半年都难以企及的。据报道, 1998年,中国有数百家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直销节目,年销售额一度达几十亿元人民币;2006年我国减肥产品的销售额高达600亿元,平均毛利47%。再试想,在支付巨额的广告费和佣金之后依然有利可图,虚假广告的暴利也完全可想而知。第二,对于广告经营者和电视台来说,某个产品的虚假广告不会带来什么特

【文献综述】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文献综述 金融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二十世纪中期,通货膨胀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当时通货膨胀以比较温和的速度缓慢上升,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时出现了持久的“滞胀”现象,发展中国家也在八十年代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到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开始以迅猛的势头扩散,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受到通货膨胀的多次冲击,社会经济大幅波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正是由于通货膨胀对全球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货膨胀都成为各国共同的“敌人”,国内外政府和经济学家长期致力于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有关通货膨胀的理论。 1 国内研究现状 1.1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研究 我国近些年出现通货膨胀以后,国内学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明文(2010)在《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对策及研究》一文中认为“造成CPI持续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流动性过剩,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上的因素,其中制度因素是影响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应做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汇率的弹性,调整对利率和要素价格的扭曲以及改善官员的考核制度等[1]。”刘海燕、寇雪梅(2008)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思考》一文中分析我国近年的通货膨胀成因时得出三点结论:“(1)货币供给量过剩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2)资源稀缺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3)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国际贸易顺差,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发生[2]。”陈彦斌(2008)在《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中通过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研究指出,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3]。 祖栋梁(2008)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分别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内经济社会体制方面来剖析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源。“认为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暴露出的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造成了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随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4]。”宋超英、夏芸(2008)在《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中认为“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不能简单归为传统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的任意一种类型,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既有需求扩大导致供不应

雾霾形成的原因及措施(整理版)

雾霾形成得原因及措施 一、雾 定义;雾就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得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得气溶胶系统,就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得产物。 物理本质:雾与云都就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得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多发季节:深秋至来年初春,早晨。 雾形成得条件:一就是冷却,二就是加湿,三就是有凝结核,四就是逆温,五就是静风与微风。 雾消散得原因 一就是由于下垫面得增温,雾滴蒸发;二就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面雾滴蒸发。 雾得类型: 1、辐射雾:晴朗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失热多,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得雾; 2、平流雾:暖而湿得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得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得雾; 3、混合雾:兼有上述两种原因形成得雾叫混合雾; 4、蒸发雾: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

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得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上层空气存在逆温现象。沿海,暖流经过得地区,多蒸发雾,寒流经过得地区,多平流雾;盆地多混合雾。地势低,雾日多。 二、霾(mái) 也称灰霾(烟霞) 指空气中得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这得非水物质得气溶胶系统造成得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 时间:秋冬季节,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灰霾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与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得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与近郊区周边积累;例如,冬季,影响我国得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得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得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得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与近地面。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得增加。随着城市人口得增长与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与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形成在城市及其郊区。PM2、5就是形成雾霾天气得主要原凶,使用柴油得大型车就是排放PM2、5得“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得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得小型车虽然排放得就是

[纪检监察]“微腐败”主要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以XX市为例

[纪检监察]“微腐败”主要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以XX市为例 为摸清海南省XX市基层“微腐败”主要特点和滋生原因,找准根治药方,20XX年,XX市纪委监察局组成基层“微腐败”治理专题调研组,围绕“贪污、掠夺、挥霍集体资产、资金、资源”、“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扶贫和强农惠农专项资金”、“办理群众事务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优亲厚友、与民争利”和“漠视群众疾苦、冷硬横推、庸政懒政、失职渎职”等四类“微腐败”问题,对本市基层“微腐败”治理进行深入调研。 一、本市基层“微腐败”的主要特点 调查表明,本市基层“微腐败”有三大特点:一是基层“微腐败”信访量持续高位,查处件数与人数逐年上升,占基层违纪案件总量的比例大。2013一 20XX年,XX市区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基层“微腐败”信访举报599件,年均200件左右,占受理基层信访总量的%;查处基层“微腐败”案件数和人数分别 为22件50人、27件48人、40件82人,三年查处人数占基层违纪查处人数%。二是基层“微腐败”点多面广,集体“三资”和惠民资金是重灾区,窝案串案频发。2013—20XX年,涉及农村集体“三资”和惠民资金方面的基层“微腐败” 案件数分别占到总量的%和%,合计达%。窝案串案数占基层“微腐败”案件总数的%。三是基层“微腐败”以农村尤为突出,镇村干部占绝大多数,一把手占相当比例。2013—20XX年,因基层“微腐败”查处镇干部46人,占总量的为%; 查处村干部121人,占总量的%,合计超过90%;涉及一把手的基层37件,占总量的%。 二、本市基层“微腐败”的主要成因 依照有关法律和文件规定,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原则上应经过“四议三公开”民主决策公开程序,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事项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对查处的区村(居)“两委”干部擅自出租集体土地、低价出租集体商铺、违规提取大额现金和多领征地补偿款等四起“微腐败”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基层民主决策程序执行不到位、村务公开基本流于形式、基层党委政府漠视问题、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的全市总体数据分析表明,上述典型案例暴露的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基层特别是农村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解剖本市查办的53件“微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均未完全执行“四议三公开”制度。从执行议事程序的数据看,完全执行“四议”程序的为0,“四议”中仅村“两委”商议的执行率达到%,村党支部提议、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执行率分别为%、%、%,反映当前农村事务管理中,

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摘要:通货紧缩是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现轻度通货紧缩,但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又开始高速增长,从能源、原材料到食品的价格开始不断上涨,表现出通货膨胀的迹象。这段时期,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将向何方发展的问题,经济学界众说纷纭。 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今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指出了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甚至短期交替、共存,不能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因,并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货币政策等方面对如何克服经济发展不稳定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交替共生产业政策调整 1、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概括来讲,关于通货紧缩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单要素说,即物价总水平下降说 此论认为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对通货紧缩的解释是,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每单位货币的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的上升。其意指货币升值,即单位商品价格的下降。 (2)双要素说 双要素说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此论并不仅仅同意简单地用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出现通货紧缩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商品和劳动价格的持续下跌,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2、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通货膨胀的理解需把握住以下几点: 第一,总供给相对总需求降低,但也可以表现为多种情况。第二,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发行、需求、成本、经济结构、预期、垄断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人们对社会不信任程度的增加,动摇了对社会经济水平的合理预期,这便能够把经济因素中微小的不合理预期迅速放大,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第三,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它与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因素相关。 3、产生通货膨胀现象的不同诱因

浅谈我国虚假药品广告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虚假药品广告的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1-06T15:08:25.76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静[导读]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虚假药品广告屡禁不止,对药品市场产生了干扰,给公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隐患。 Discussion 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lse drug advertisements in China 赵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Zhao Jing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Taizhou 225300) 摘要:针对当前虚假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加强监管的对策。 关键词:虚假药品广告; 原因; 对策ABSTRACT: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repeated false drug advertisements, analyzes the reasons,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false drug advertisements;reason;countermeasure 虚假药品广告屡禁不止,对药品市场产生了干扰,给公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隐患。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违法广告的监管力度,笔者就其现存的原因及监管对策浅谈以下几点。 1 .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 1.1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1]。 不少药品广告中杜撰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名称类似,但并不存在的科研单位、学术机构等,具有极高的迷惑性,或者用杜撰的专家来推荐药品,甚至出现数名患者证明服用本药品之后出现了广告所述的明显效果,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血压血糖降下来了,可以不忌口也不用服药了等等,目的就是诱骗消费者购买药品。 1.2 编造内容,虚假宣传 有的药品广告任意夸大药品的治疗效果,宣称“纯天然”“药到病除”等;有的药品广告大肆鼓吹其有效率,鼓吹其为“FDA认证”、“国家级新药”、 “获联合国认可推荐”等等;还有的药品广告含有涉及不科学易引起歧义的“专业术语”,如“平骨因子”,“蛋白消溶酶”,误导患者购买[2]。有些违法药品广告针对这些患者心理需求,宣称不反弹,不复发,无毒副作用,能够直接阻断其发病基因,为祖传秘方、民间偏方,具有极高的治愈率,等等,诱骗消费者高价购买。 1.3 以论坛、讲座等新形式出现 《药品管理法》[3]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办法、诊疗项目、诊疗方法以及有关义诊、医疗(热线)咨询、开设特约门诊等医疗服务的内容。但在具体违法广告中,多以召开专家咨询会、义诊、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其药品奇特功效,辅之以抽奖、免费参观景点、买赠等花招促销药品。 2 .虚假药品广告存在的原因 2.1 经济利益驱动 药品广告中存在的夸大宣传现象的根源就是经济利益,一些药商为了能够把药品销售出去,不进行相关药品广告审批擅自发布药品广告[4];或伪造药品广告准文号;或擅自篡改合法的广告内容,与刊登广告的媒体“合作”,共同应对监管部门,欺骗广大消费者。新闻媒体多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广告部多是承包经营,出于经济的考虑,对广告来者不拒。 2.2 消费者无知 广大群众不具备专业的药学相关知识,不能对药品这种特殊的商品进行科学的判断,因而虚假药品广告才能够大行其道,收到良好的促销效果。一些中老年消费者更是乐于参加一些违法举办的药品推广、展销会等宣传活动,出于对康复和治愈的渴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相信“根治”、“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绝对化语言,不惜重金购买,亲身一试。 2.3 处罚偏轻 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处罚不到位,给了虚假药品广告商投机取利的空间。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对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处以广告费用3-5倍的罚款[5],收回广告文号,广告主一年之内不得申报。而虚假广告产生的利润则可能是罚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样的处罚力度与虚假广告的巨额回报不成比例,故有企业无视法律,制造传播违法药品广告。 3 .监管对策 3.1 加强宣传,提高群众识别能力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医药卫生和健康知识,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大众对违法广告的辨别能力。消费者要了解药品本身属性,相信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品,药品广告涉及专家患者名义及赠药、治愈率等均为违法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及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社区宣传栏等途径曝光查处的经典案例,特别是通过当时广告发布的途径予以曝光,从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3.2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加大对虚假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修改罚款的力度,不能仅限于广告费用而应当与涉案金额和违法收益挂钩,提高相关责任者的违法成本。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广告发布者即媒体的监管,不仅要对相关媒体依法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吊消其广告发布资格。同时加大对公众媒体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治理虚假广告。 3.3 健全信用体系,强化媒体责任 相关监管部门可对药品广告发布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已经实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发布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发布违法广告企业的不良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建立企业不良信息记录档案,及时将企业不良信息记录上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6],并向社会予以公示。对发布广告行为进行信用等级认定,及时汇总信息,对相关药品广告发布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信用等级公示或发布消费安全警示,并以此推进企业全面信用等级认定建设,根据信用等级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