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建筑刻件造型艺术特色论文
大同华严寺建筑特色分析

应县佛光寺大雄宝殿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辽 宁义县奉 国寺七佛殿 朔州崇佛寺弥 陀殿
五 台佛 光 寺 文 殊 殿 大 同善 化 寺 =圣 殿
辽 辽 辽 金
金 金
主殿 主殿 主殿 主殿
配 殿 中殿
6 0 . 4 l 4 8 . 6 5 5 . 8 4 8 . 7 2
・
1 3 6・
表1 辽、 金寺院殿宇台基比较表 ] ”
名称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
大 同华 严 寺 薄 伽 教 藏 殿
时代
金
辽
位置
主殿
主 殿
长( 宽) ( 米)
6 1 . 4
3 0 . 9
深( 米)
3 4 . 3
2 3 . 1
高( 米)
4
3 . 2
大 同华 严 寺 建 筑 特 色分 析
刘 旭 峰
( 太原学 院 建筑工程 系, 山西 太原 0 3 0 0 3 2 )
摘
要: 大同华严 寺是现存辽金 时期建筑的重要 实例 , 受到 当时地理、 历 史以及 宗教 和文化 的影响 , 表现
出了这个 时期建筑的特 色: 寺院坐西朝 东, 建于高 台之上 ; 平 面采 用“ 减 柱移柱 ” 的样 式和 4 5 。 斜拱 ; 重楼 式壁
3 3 . 5 4 4 0 . 5
4 1 . 6 1 3 2 . 7 5 2 5 . 9 1 2 9 . 6 4
2 2 . 3
2 6 . 8 8
3 . 3 3 . 3 4 3 2 . 5 3
一
,
于战火 , 金代在原有基础上重建 , 而 薄 伽 教 藏 殿
二、 建筑技 术
2024年大同古城墙灯会的作文

2024年大同古城墙灯会的作文《2024年大同古城墙灯会》篇一2024年大同古城墙灯会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2024年的大同古城墙灯会那可真是绝绝子啊!我一到大同古城墙下,就被那热闹的场景给震撼到了。
人山人海的,就像一群蚂蚁在搬家似的,密密麻麻。
那古城墙呢,在灯光的映照下,就像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舞台。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灯会嘛,能有多特别?哼,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沿着城墙根儿走,看到各种各样的灯组。
有一个灯组是那种超级大的飞龙,龙鳞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就好像每一片鳞都是用真正的金子做的。
那龙的眼睛,瞪得老大,好像在俯瞰着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感觉它随时都会飞起来似的,真是太酷了。
我心里想,这制作灯组的人也太牛了吧,简直是大神级别的。
走着走着,我看到有卖小吃的摊位。
那香味就像小恶魔一样,一个劲儿地往我鼻子里钻。
我忍不住买了一串烤面筋,咬上一口,那味道,简直是yyds。
这时候,旁边有个小朋友指着一个灯组问他妈妈:“妈妈,那个灯为啥会动呀?”他妈妈笑着说:“宝贝,那是因为里面有小机关呀。
”我听了,觉得这小朋友好可爱,就像个好奇的小探险家。
不过呢,人太多也有点小烦恼。
有时候我想停下来好好看看一个灯组,后面的人就会催,就像被赶着的鸭子一样。
我就有点郁闷,心想:“哎呀,你们急啥嘛,这么美的灯,不多看一会儿多亏呀。
”但没办法,只能随着人流继续往前走。
再往前走,有一个灯组是古代的那种楼阁造型。
灯光把楼阁照得通透明亮,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达官贵人在里面饮酒作乐呢。
我站在那里,突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我就在想,大同这个地方,有着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这个灯会,就像把那些古老的故事又重新讲了一遍。
这灯会啊,不仅仅是一场灯光秀,更像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大舞台。
可是,当我看到有些灯组被一些不文明的游客破坏了一点的时候,我又有点生气。
我就想啊,这么美的东西,大家应该好好爱护才对呀,这就像你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别人弄坏了一样,多难受啊。
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

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聂磊大同华严寺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寺内现存辽重熙七年所建薄伽教藏殿和金天眷三年所建大雄宝殿,其余为明清及2021年重修时所建。
薄伽教藏殿内现存29 尊塑像。
本文拟对14 尊菩萨及 4 尊弟子彩塑的装饰纹样进行整体的类比研究,从而对辽代佛教造像的装饰纹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初步的研究。
一、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一)背光纹饰佛像雕塑背光是佛像背后的光圈式装饰图案,一般出现在佛像的身后或头部。
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圆形的头部背光,即头光;另一种是圆形的头部背光,外套椭圆形的背部光环,两部分组合而成,即身光。
佛像雕塑背光是佛教造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数为圆形,象征着崇佛之人追求圆满、圆通、圆润,而上面的火焰纹、飞天纹、网目纹、植物纹等装饰纹样,不仅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元素,更是佛教文化的体现。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辽代彩塑佛像的背光装饰主要有:网目纹、火焰纹和飞天纹,其中网目纹是辽代彩塑特有的一种纹饰,同时也体现了辽代彩塑佛像的背光装饰的风格特征。
1.网目纹。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三身佛的背光,其内饰网目纹,外侧是纹络粗犷的火焰纹。
在薄伽教藏殿内,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网目纹,如圆形、菱形、三角形。
流线形的线条,钩织的像网一样,又像水泛起的波纹,一圈一圈;设色以红色勾线,以黑色和墨绿色填色,制作精美。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佛像头光分为两部分:外为镂空火焰纹,内部为两层相反的波纹,组成“S”形,增加了动感。
他与辽代典型的网目纹有相同之处,唐代为单行线重复,而辽代为对称式线形图案重复;唐代线图弧度小,而辽代线条弧度大,我们据此可以推测,辽代的网目纹以唐代的波纹状头光为雏形,后受本民族的文化影响而形成。
2.火焰纹。
火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开始对火产生崇拜,把火作为图腾,当神供养,火在这个时期被简单化、抽象化并且融入了人类的生活。
我的家乡大同作文

我的家乡大同作文篇一:《我爱我的家乡—大同》我爱我的家乡—大同我的家乡——大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被誉为“塞外明珠”,大同有许多名胜古迹: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栩栩如生的九龙壁,有巧夺天工的悬空寺,有五岳之一的恒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同由一座沧桑名城变为一座勃勃生机的现代化城市,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道路的变化,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
昔日的大同古街区道路非常狭窄,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
一到刮风天,到处尘土飞扬,黄沙满天,把过路的人们弄得灰头土脸。
雨天时,街道变得泥泞不堪,每隔几米总会有一个深浅不一的水坑,有的水坑都能把汽车轮子淹过一半,行人走时总要挽起裤腿,脱掉鞋子,走起来非常艰难。
每当这时,人们都是愁眉苦脸,心里很懊恼。
路的两边都是矮小的平房,夹杂着几座不起眼的店铺。
一到晚上,路灯因为坏了,行人走起来非常不便。
而现在的道路已是旧貌换新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昔日的迎宾东西路已不复存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迎宾路,同时可容下几辆车通过,两边铺满了彩砖。
两边的绿化带形状不一: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椭圆形的……。
绿化带里种着四季常青的松树、高大挺拔的杨树、粗壮的泡桐等各类名贵树木。
当夏天来临时,这些树枝叶繁茂、苍翠欲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酷夏来临时,人们还可以蹲在绿阴下乘凉。
周围的草坪既美化了城市的道路,又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生机。
那几个圆形花坛里的花品种齐全:有黄澄澄的菊花,有红艳艳的鸡冠花,有黄灿灿的迎春花……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每一种花都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不但吸引来了蜜蜂和蝴蝶,而且令人心旷神怡,美化了我们的城市。
路的两边竖起了一根根造型奇特而又美观的路灯,照亮了行人前进的道路。
道路两旁建起了古色古香的公交候车厅。
街上的行人和汽车川流不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色,真是热闹非凡!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上街,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昔日拥堵不堪的御河西路,现在已变成畅通无阻的御河北路。
2、佛国世界的奇葩_华严寺

大视野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大同府上华严寺大殿暨添造禅堂廊庑记》载:化愚等僧人募修上华严寺,“遂兴土木之工,缺露者补葺完固,剥落者垩饰庄严”清康熙五十九年(1794年)碑文记载:“……自四十年起工建修金刚殿,五十年起盖天王殿,其高低皆与地平通中,新添暖阁抱厦。
……阙者补之,露者盖之,妆塑神像,彩画殿楹,朱绿鲜明,金青灿烂。
至五十九年,大殿完成而工告竣。
”后嘉庆、光绪及民国时期寺内虽各有修缮,但寺院规模日趋狭小,此时为寺之衰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原属下华严寺的海会殿,因扩建下寺坡小学,有关部门下令拆除。
196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华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上、下华严寺又合为一寺,由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统一管理。
1978年至1979年国家拨款对华严寺进行小规模修缮,勾抿殿顶,主要建筑木构建油渗防腐及安装消防栓,1988年国家又拨款310万元对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进行落架大修及整修寺之其他建筑,历时6年。
1984年上华严寺移交大同佛教协会管理至今。
下华严寺为大同市博物馆所在地,并管理此寺至今。
上华严寺整个寺院坐西朝东,契丹人根据自己游牧民族的崇尚太阳的生活习俗,把太阳升起的东方奉为上方,因此门为东向。
上华严寺内的建筑是由两进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
头进院由山门、过殿、南北厢房组成,二进院由大雄宝殿、南北楼阁与厢房组成。
大雄宝殿是上华严寺的主要建筑,据《金碑》记载,此殿是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
大殿矗立在四米高的台基上,殿前设月台,月台南北侧分别建有钟亭、鼓亭,月台东端建有面宽三间木牌坊,上面题额“灵鹫华台”,背面上书“梵宫内院”。
月台周围砌砖围栏。
月台中央置辽大康二年(1076年)高2.8米的八角陀罗尼经幢和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所铸高3.5米铁焚香炉。
大雄宝殿面阔九间53.75米,进深五间29米,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两座佛殿之一,大殿顶为灰布瓦单檐五脊顶。
山西的古建筑:古都遗产

山西的古建筑:古都遗产山西,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省份,拥有着众多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古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的古都遗址,如太原、大同、平遥等地的古建筑群。
太原古建筑群是山西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太原的晋祠、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充分展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
在这些古建筑中,晋祠的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
晋祠内的殿堂楼阁,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空间美学。
而天龙山石窟则以其精湛的石刻技艺和佛教艺术风格而著称,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大同的古建筑群也是山西的著名文化遗产之一。
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这些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技艺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华严寺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而云冈石窟则以其精湛的石刻技艺和佛教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平遥古建筑群也是山西的著名文化遗产之一。
平遥古城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平遥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等都充满了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这些古建筑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总之,山西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古建筑,让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我爱故乡大同作文

我爱故乡大同作文我爱故乡大同作文(通用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我爱故乡大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故乡大同作文 1大同,塞上高原的一颗明珠,一个千年风雨浸润独具魅力的城市,一个砥砺前行活力十足的城市。
它,风景优美独特,文化丰富灿烂,历史在这里交汇,创新每日发生。
这里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是多少人称赞的地方,这就是我的故乡。
大同的美,是它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亮丽的天空;是它四季分明各具风情;是它巍峨的恒山,天下一绝的悬空寺;是它一轴双城新旧辉映,过去、现在、未来的交替。
大同的美数不胜数,而我最喜欢文瀛湖生态公园。
当你站在一望无际的湖边,在微风吹拂下碧波荡漾,眺望着湖岸上郁郁葱葱的树林,眺望着湖水中的小岛,让人充满了遐想。
站在林中,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唱着欢快的歌曲从林中飞出,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在空中盘旋。
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分外耀眼,这就是我的故乡大同特有的一个称谓“大同蓝”。
我的故乡不仅有生态美,还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美景。
不必说那大名鼎鼎的云冈大佛,不必说那美轮美奂的九龙壁,更不必说那庄严古朴的鼓楼,单是华严寺门前的步行街和潘家园就别有一番看头呢!这里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白天街上人潮涌动,商品琳琅满目;夜晚华灯齐放、五彩缤纷,轻柔的月光与五花八门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而优美的画面。
此时此刻,游人一边悠闲地漫步,一边品尝大同的特色小吃,真是惬意呀!美丽的大同,塞上的明珠,可爱的故乡。
我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我爱故乡大同作文 2大同,一个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城市,并有着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的称号。
它,历史悠久,它,文化丰富,这里,是多少人向往的天堂,这里,是多少人称赞的地方,这里是我的故乡,我很爱它!大同的风景漂亮,可谓是自然风光,天下独一。
游大同古城按游览顺序写的作文

游大同古城按游览顺序写的作文篇一下午的大同古城之旅今天阳光正好,我带着满心期待开启了大同古城之旅。
我是从南门进入古城的,一到南门,那宏伟的城楼就像一个巨人一样矗立在眼前,城墙上的砖头一块一块堆砌得整整齐齐,虽然有些斑驳,但却透着一种古老的气息。
我站在下面,仰着头,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蚂蚁一样渺小。
沿着城墙根儿往里走,就是古色古香的南大街了。
路两旁都是那种传统的建筑,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店铺,也有香喷喷的小吃店。
我眼睛都快看花了,东瞅瞅西看看。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捏泥人的小摊,这可把我吸引住了。
那个捏泥人的大爷手法可熟练了,他面前摆着一团团花花绿绿的泥巴。
我跟大爷说我想要一个小孙悟空。
大爷一边点头一边就动手捏起来了。
只见他揪出一小团泥巴,三两下就捏出了个猴脸的形状,又拿工具在上面刻出眼睛鼻子嘴巴,那孙悟空的眼睛就像要冒火似的。
然后大爷揪出一小段泥巴,搓成金箍棒的样子,安在孙悟空的手里。
看着大爷那双手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功夫,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孙悟空就捏好了。
我拿着小孙悟空,心里可高兴了,就像得了个宝贝。
继续往前,就到了四牌楼。
那四个牌楼东西南北各一座,高高大大的。
牌楼上的雕刻特别精致,柱头有龙的造型,龙的鳞片一片一片的,都很清晰,嘴里还含着珠子,感觉马上就要飞出来似的。
我站在牌楼下,想象着以前的人在这里来来往往的样子,是不是也像我今天这样,充满好奇呢。
最后我到了华严寺,寺里很安静。
那些佛像面带微笑,庄严肃穆。
寺里的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风格,飞檐走壁的,房顶上还有瑞兽。
我在寺里慢慢地转,感受着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就这样,我沿着原路从南门出了古城,结束了这趟有趣的大同古城之行。
篇二大同古城一日游走起早上我哼着小曲就奔着大同古城去了。
一进城,我就朝着东边方向溜达。
那街道是那种石板路,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特别有韵味。
两边的房子都矮矮的,门啊窗啊还都是那种古旧的样式。
没走多远我就看到一个小庭院,门口种着几棵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建筑刻件造型艺术特色
佛教艺术传入我国以来,我们祖先怀着巨大的宗教热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佛教艺术,产生了佛寺、佛塔、雕塑、壁画、石窟等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被列入世界优秀艺术作品之列。
辽金时期是我国佛教艺术备受推崇的时代,也是佛教艺术繁荣发展的时代。
被称为“辽金陪都”的今大同市保留了大量的辽金佛寺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华严寺、善化寺等建筑,是名副其实的“辽金艺术博物馆”。
在这些佛寺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刻件比如斗拱、砖雕、鸱吻等,它们虽然体积相对较小,却体现了不同时代所赋予的不同的艺术内涵和气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给这些建筑增添了不少风采。
一、华严寺建筑刻件装饰纹样与艺术特色
大同华严寺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修建的,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位于大同府城西南,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据记载,辽金时期佛寺繁盛,“重佛教,营寺僧,刊经藏,不遗余力”。
①甚至金代的名门望族和贵族皇戚,都有众多男女剃度为僧尼者。
在华严寺的众多建筑中有许多造型优美、技艺精湛的建筑刻件,代表了辽代雕刻的高超技艺,它同时也使佛寺建筑更具特色。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刻件包括脊兽、鸱吻、瓦当、砖雕、斗拱等。
以华严寺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为例,殿檐高9.5米,单檐五脊庑殿顶,举折平缓,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
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
正脊上的琉璃鸱吻②形象生动庄重,充分显示出金代建筑的特色,甚至延续了唐代以来的建筑刻件那种古朴大气的风范。
这一鸱吻与宋代以来的鸱吻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受辽金民族文化的影响,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族气质在鸱吻中得以体现,眼球硕大、眼珠突出、表情丰富、仪态威严,全身的琉璃彩绘,造型简约,生动写意,这一鸱吻是目前国内较大的琉璃鸱吻。
华严寺山门上的莲花纹瓦当,造型独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莲花是佛教的圣洁之物,清雅高洁、淡泊无私,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气息。
刻有植物纹图案的瓦当,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是建筑刻件中的代表器物。
薄伽教藏殿的建筑刻件主要体现在殿内四壁环列重楼式木构壁
藏上,壁藏分上下两层,下层设门,内为经橱,上覆木制屋顶,椽飞、瓦当、脊饰、瓦垅、鸱吻应有尽有,勾栏束腰栏板雕刻镂空的几何图案玲珑剔透,独具匠心。
二、善化寺建筑刻件现状概述
善化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亦名开元寺,辽保大二年(1122年)遭战争破坏,金天会至皇统年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整修,改名善化寺。
所以,现存的善化寺基本上是辽金风貌。
寺院坐北朝南,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三圣殿、
大雄宝殿。
其中大雄宝殿左前为文殊阁,右前为普贤阁。
善化寺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善化寺中现存的建筑刻件主要有鸱吻、砖雕、斗拱、瓦当等,集中体现了辽金建筑结构精巧、形制古朴的特点。
譬如大雄宝殿的正脊上有一尊鸱吻,形象狰狞,雕刻比较细腻,形象非常逼真,龙眼巨大,双眼怒目,能洞察一切,个性突出,非常有代表性,体现了辽金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
从辽代开始,大量少数民族南迁,民族融合加强,此鸱吻也可看到中原文化的影子。
善化寺建筑刻件中的瓦当也独具特色,尤其是兽面纹瓦当,大口张开,露出獠牙,神情颇为狞恶。
这里的瓦当总的来说体现了古朴、大气的风格,文字与纹饰均能巧妙布局,排列组织匀称和谐,艺术特色鲜明。
结语
山西大同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九大古都之一,已有2300余年的建城史,“北魏京华”“明清重镇”是对大同悠久历史的最好写照。
大同的辽金佛寺建筑历史悠久,至今保存完好,其很多佛寺建筑刻件如瓦当、砖雕、鸱吻等,造型独特,内涵丰富,是一朵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奇葩”。
辽代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融合碰撞的时代,同时,辽代统治者重视佛教,尊崇佛教,发扬佛法,目的是维护其统治地位,所以,各地不断修缮塔寺,这些建筑刻件的精神内容和艺术形式就寓含着佛教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
辽金佛寺建筑刻件与前代的艺术风格既一脉相承又独领风骚,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大同华严寺、善化寺为例对辽金佛寺建筑刻件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的分析,是从艺术的角度对建筑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这将有利于对大同的辽金佛寺建筑做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有利于人们对大同古代建筑刻件的进一步了解,提升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注释:
①段智钧,赵娜冬.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②鸱吻,是龙生九子中的一个,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建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
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参考文献:
[1]张驭寰.古建筑勘察与探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2]李学勤.中华文化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4]张法.佛教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
[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张光远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2011级美术学专业研究生
张乐阁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