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

合集下载

涂油机原理

涂油机原理

涂油机原理
涂油机是一种用来给物体表面涂抹油漆或润滑油的机械设备,它在工业生产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涂油机的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油漆或润滑油均匀地涂抹在物体表面,以达到保护、美化或润滑的作用。

涂油机的原理涉及到涂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等方面。

涂油机通常由涂油机主体、输送系统、涂布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涂油
机主体是整个涂油机的支撑结构,输送系统用于将待涂物体输送到涂布系统位置,涂布系统是涂油机的核心部分,通过刷子、辊筒或喷枪等装置将油漆或润滑油均匀地涂抹在物体表面,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涂油机的运行。

这些部分共同作用,实现了涂油机的涂油功能。

涂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油漆或润滑油从储油罐中输送至涂布系统,通过涂布系
统的装置将油漆或润滑油均匀地涂抹在待涂物体的表面。

涂布系统的装置可以根据涂抹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涂抹的厚度和均匀度。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输送系统和涂布系统的运行,保证涂油机的正常工作。

涂油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如汽车制造、家具
制造、金属加工等领域。

在汽车制造中,涂油机用于给汽车车身进行喷漆,以保护车身表面和美化外观;在家具制造中,涂油机用于给家具表面进行涂漆,增加家具的美观度和保护性能;在金属加工中,涂油机用于给金属表面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总之,涂油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它通过将油漆或润滑油均匀地涂抹
在物体表面,起到了保护、美化或润滑的作用。

涂油机的原理涉及到涂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机润滑油系统介绍要点

小机润滑油系统介绍要点

本文来自小机润滑油系统/thread-9842-1-1.html第一部分小机润滑油系统一、概述小机润滑油供油装置供给小机润滑油、调节油、顶轴油、盘车油以及汽泵轴承润滑油。

供油装置为集中油站,两台小机各一台供油装置为对称布置。

系统主要流程(结合小机润滑油系统图)及供油参数:1.正常工况下:(1)供给小机和汽泵的轴承润滑油,经过节流阀、冷油器和润滑油滤油器。

供油参数如下:油压为:0.25MPa;油温为:45(-2~+3)℃;油量为:440L/Min。

(2)供给汽轮机的调节油,不经过冷油器,经过调节油滤油器。

供油参数如下:油压为:0.85MPa;油温为:43~60℃;油量为:35 L/Min。

(3)供给汽轮机的盘车油,不经过节流阀、冷油器和滤油器,直接取自主油泵出来的油,并且要求二台油泵同时运行。

供油参数如下:油压为:0.7MPa;油温为:43~60℃;油量为:1000 L/Min。

2.事故状态下:在事故状态下,供给润滑系统的油,不经过节流阀、冷油器和润滑油滤油器,直接由事故油泵从油箱中打出。

供油参数如下:油压为;0.25MPa;油温为:43~60℃;油量为:220 L/Min。

二、各部分主要设备介绍(一)供油装置外形简图(俯视图和主视图)见下两页。

1.油箱数量:1台在整个供油系统中,油箱是必不可少的,是储存汽轮机用润滑、调节等用油,同时也是分离油中的水、气、消除泡沫和沉淀杂质的主要设备。

油箱的公称容积为:6.3m3,实际容积约为:9.8m3,初始装油量约为:9.0m3,能保证连续循环的油在油箱内有充分的停留时间。

油箱结构说明:(1)油箱上装有液位指示器,带高低报警,用于测量油箱油位;(2)油箱顶上装有加油漏气滤网,其结构简图如下:若油箱上液位计的油位指示上下波动较大,可能是油箱排烟风机的风压引起的,可通过调整加油漏气滤网的罩盖的位置,使压力平衡即可。

(3)油箱上带排烟风机;(4)油箱顶上装有带过滤罩的排汽阻油器,使油箱内部的油雾在排空时,使其中的大部分油液能够分离出来,流回油箱。

蜡油加氢装置简介

蜡油加氢装置简介

1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装置简介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2007年3月编制:何文全审核:严俊校对:周新娣目录第一章工艺简介一、概述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是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加工低硫石蜡基中质原油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企业,根据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油油种变化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上海高桥分公司到2007年以后除了加工大庆原油、海洋原油等低硫原油外,将主要加工含硫2.0%左右的含硫含酸进口原油。

由于常减压生产的减压蜡油和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焦化蜡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烃及硫、氮等有害的非烃化合物,这些产品无法达到催化裂化装置的要求。

为了使二次加工的蜡油达到催化裂化装置的要求,必须对焦化蜡油和减压蜡油进行加氢精制,因此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进行原油适应性改造时,将原10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1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

本装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催化裂化装置降低原料的硫含量和酸度服务。

本装置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基础设计于2005年6月份完成,2005年8月份进行了基础设计审查,工程建设总投资2638.7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48.74万元。

2006年7月降蜡油含硫量由原设计2.44%提高至3.28%,工程建设总概算增加820.8万元。

二、装置概况及特点1.装置规模及组成蜡油加氢精制装置技术改造原料处理能力为100万吨/年,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

本装置为连续生产过程。

主要产品为蜡油、柴油、汽油。

本装置由反应部分、循环氢脱硫部分、氢压机部分(包括新氢压缩机、循氢压缩机)、加热炉部分及公用工程部分等组成。

2.生产方案混合原料经过滤后进入缓冲罐,用泵升压,经换热、混氢,再经换热进入加热炉,加热至350℃后进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产物经换热后进热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一步冷却,进冷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新增的循环氢脱硫塔脱硫后作为循环氢与新氢混合,组成混合氢循环使用;液相减压后至热低分,热低分的液相至催化裂化装置。

PTA装置概况与流程说明

PTA装置概况与流程说明

一、装置概况(一)概况本装置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生产纤维级精对苯二甲酸的成套装置,简称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

PTA为精对苯二甲酸的英文名称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的缩写。

本装置是成套引进装置,合同情况如下:合同号:CGD—78416签字日期:1978年12月22日生效日期:1979年1月22日承包商:西德法兰克福/(梅因)鲁奇矿物油技术有限公司专利商:美国标准油公司(印第安那)的阿莫柯化学公司生产规模:年产45万吨精对苯二甲酸价格:设备材料及技术服务费305,495,200DM专利费 19,466,667US$工程投资 61105.46万元本装置产品主要作为聚酯原料,与仪征化纤公司同期向西德吉玛公司引进的54万吨/年聚酯装置相配套。

由于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装置一度停缓建,1983年11月我方与卖方签订了《修改合同协议书》,延续合同关系至1985年10月。

1985年6月装置正式动工兴建,并于89年9月试车一次成功。

1995年PTA装置逐步实施改造至1997年形成了60万吨/年的规模并达标。

2012年3月,新一轮的PTA节能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PTA装置由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区、公用区及灰浆沉降区三部分组成。

生产装置区包括中央控制室、总降变配电站、贮罐区、脱离子水生产系统、氢氮压缩及贮存系统等设施。

公用区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设备维修站、综合维修站、化学品仓库、压缩空气站、堆场等。

装置占地总面积17.9万平方米。

PTA装置共引进设备1202台,工艺管道22.4万米,引进仪表9568台(件),调节控制回路630余套。

PTA60万吨改造时,改造和新增设备290台件,增加工艺配管2万米,阀门700台,铺设电缆50000米,增加仪表调节回路100条,电气设备200台。

经改造后仪表控制系统全部改为DCS控制。

新一轮的PTA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和新增设备122台(套),增加工艺配管16263米,阀门1407台,铺设电缆、光缆125610米,增加仪表设备757台。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及EH油系统介绍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及EH油系统介绍

第一节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基本都采用主油泵—射油器的供油方式,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

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供油,向发电机氢密封装置提供油源,以及为主轴顶起装置提供入口油。

一、系统组成各机组润滑油系统设置略有不同,下面以某哈汽机组为主作讲解。

(一)主油泵主油泵都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安装于前轴承箱内,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它为射油器提供动力油,向调节保安系统提供压力油。

主油泵吸入口油压为0.09~0.12 MPa,出口油压为1.0~2.05 MPa。

主油泵不能自吸,在汽轮机起停阶段要靠交流润滑油提供压力油,维持轴承润滑油、密封油和主油泵的进口油;由高压起动油泵提供高压油供调节保安用油。

当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90%左右时,主油泵就能正常工作,这时要进行主油泵与高压起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的切换,切换时应监视主油泵出口油压,当压力值异常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烧瓦。

(二)射油器射油器安装在油箱内油面以下,采用射流泵结构,它由喷嘴、混合室、喉部和扩压管等主要部分组成。

工作时,主油泵来的压力油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射出,在混合室中造成一个负压区,油箱中的油被吸入混合室。

同时由于油粘性,高速油流带动吸入混合室的油进入射油器喉部,从油箱中吸入的油量基本等于主油泵供给喷嘴进口的动力油量。

油流通过喉部进入扩散管以后速度降低,速度能又部分变为压力能,使压力升高,最后将有一定压力的油供给系统使用。

东方机组润滑油系统一般有两个射油器:供油射油器和供润滑油射油器。

供油射油器为主油泵提供入口油,而供润滑油射油器为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以及密封用油;两射油器在结构上完全相同。

国产引进型机组只有一个射油器,它同时向主油泵进口和轴承供油。

(三)电动油泵高压起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均为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当机组在起动和停机工况时,高压起动油泵代替主油泵向保安系统提供压力油。

钢厂设备润滑油简介

钢厂设备润滑油简介

钢厂设备润滑油简介引言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设备需要运转和操作。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润滑油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润滑油能有效降低设备之间的摩擦,并提供所需的润滑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厂设备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类型、选择和应用。

润滑油类型1.矿物油:矿物油是一种传统且广泛使用的润滑油类型。

它通过提炼和精炼矿物原料而得到,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能。

然而,矿物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较差,且在高负荷和高速运转的设备上使用效果不佳。

2.合成油:合成油是由某些化学原料合成而得的润滑油。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合成油具有较低的粘度温度系数和更好的低温流动性,适合在低温和高速设备上使用。

此外,合成油还具有更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磨损性能。

3.半合成油:半合成油是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物。

通过综合两种类型的润滑油的优点,半合成油在低温和高负荷工况下都能提供较好的润滑效果,是钢厂设备常用的润滑油之一。

润滑油选择在选择钢厂设备润滑油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工作环境:不同的润滑油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

例如,在高温环境中,应选择具有较好耐热性能的润滑油;在潮湿环境中,应选择具有良好防锈和抗腐蚀性能的润滑油。

2.设备要求: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润滑油。

例如,对于高速设备,应选择具有较低粘度和良好的抗磨性能的润滑油;对于重负荷设备,应选择具有较高粘度和极压性能的润滑油。

3.运维成本:润滑油的价格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运维成本。

因此,应选择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润滑油,以降低运维成本。

润滑油应用润滑油在钢厂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多个关键设备和系统,如:1.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常常承受较大的负荷和摩擦,在运转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

润滑油能够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降低噪音和磨损,并提供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2.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在钢厂中起到关键作用,润滑油在其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降低液压泵和阀门的摩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汽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汽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汽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电力百科第 31 期:润滑油系统1 典型油系统介绍汽机的油系统按功能可以分为:调节油部分,保安油部分,润滑油部分。

汽轮机的油系统是一套分厂完整的液压油系统,其组成:储油装置-油箱,动力单元-油泵,输送装置-管道,冷却单元-冷油器,净化单元-过滤器,控制单元-电调装置,执行单元-油动机。

下面以电调式汽轮机油系统为例分别来介绍:1 调节油系统电调型汽轮机通过电子调节器(即DEH)输出电信号,经过电液转换装置,改变成液压信号,控制油动机动作。

目前国内小型汽轮机用的电液转换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VOITH,CPC,DDV(MOOG)。

作用是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液压信号。

动力油(EH油)从注油泵出其中一路进入电液转换器,经过电液转换器变压后,成为调节油,进入错油门底部,控制错油焖阀芯移动,改变动力油进入油动机活塞的油路,进而改变油动机活塞的位置。

油动机能够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挺住,电调系统需要感知油动机目前的位置,这就需要有反馈信号的存在。

2 润滑油系统动力油来自主油泵出口,经过一射油器后,形成一股较低压力的油,这股油经过冷油器冷却至40℃(该温度下油的粘度最佳,工程实践中一般要求油温在40~45℃)后直接进入各个轴承,在转子轴颈和轴瓦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作用,同时,通过油将轴承处产生的热量带走。

3 保安油系统保安油系统,顾名思义,对汽轮机的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一股油。

保安油是由一股动力油在经过危机遮断装置后形成的。

保安油在汽轮机运行中,几乎不消耗油量,保安油压力与动力油一致。

只有当外部原因促使危机遮断装置动作,或者AST电磁阀动作,将保安油卸掉,保安油失压,使得汽轮机保安设备动作,起到关闭和保护汽轮机的作用。

例如汽轮机的主汽门液压缸上就接有保安油,当保安油失压后,主汽门会迅速关闭以切断汽轮机进汽。

2 润滑油系统的组成系统主要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冷油器、注油器、顶轴油系统、排烟系统、集装油箱(主油箱)、润滑油泵、事故油泵、密封油备用泵、滤网、电加热器、阀门、逆止门和各种监测仪表等构成。

循环氢气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简介

循环氢气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简介
双阀座的开度保持冷热油的流通量配比实现对 润滑油的温度控制。
该阀门在仪表风气源故障下,热油通道保 持关闭,冷油通保持阀位保持,维持机组润滑 油的正常供给。
备注:(了解下,有的压缩机油系统带此阀)
二、油系统组成
④润滑油冷却器: 油冷器通过循环冷却水换热器实现对润滑
油的冷却作用,是油系统主要冷却降温原件。 我装置润滑油系统采用双油冷器,正常情
③ 3分钟过后系统检查无异常后现场将缓 慢流程切至S台运行,关注油压变化,如有异 常立即切至中间位置。
四、油滤器切换步骤
切换完成检查: ① 现场流程确认油冷器由A切至B,切换
指针由A指向B,现场无跑冒滴漏。 ② 油压/过滤器压差参数运行正常。
注意事项: Ⅰ: 切换过程应该缓慢进行,防止油压出
现较大波动: Ⅱ: 切换过程跟内操做好配合。
一、油系统简 介
图一 氢压机油泵
其中, 备用油泵备有1202PM-10770-1B接入UPS 电源,可满足装置停电状态下的运行能力。
二、油系统组成
① 润滑油箱: 油箱是系统循环油的主要存储装置,主要
由箱体、折流内件、电加热器、液位计、补压 装置、放空装置、及相应管线组成。
油箱主要作用: ① 存储油液 ② 调节油温 ③ 气液分离 ④ 沉淀清洁
⑤ 蓄能器:
充气式蓄能器是油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
装置,它可以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将系统中的压
能转变成自身的压缩能存储,在系统短时失压
时瞬间将能量释放,短时间维持油压稳定,同
时,可配合单向阀为系统提供短期供油。
蓄能器作用:
① 系统稳压
② 吸收脉动压力
③ 缓和冲击压力 ④ 应急供油
a: 蓄能器参数:
1202-V-10770-1设备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装置发展
我国润滑油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开始采用溶剂脱蜡工艺。

60年代溶剂脱蜡单装置规模达到300—400kt/a。

70年代由单一脱蜡工艺发展为脱蜡脱油联合工艺,在一套装置上,同时生产脱油蜡和石蜡。

在脱蜡溶剂上,由丙酮—苯—甲苯混合溶剂逐渐全部改为甲乙酮—甲苯混合溶剂。

并陆续采用了结晶过程多点稀释、滤液循环以及溶剂多效蒸发回收等工艺技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润滑油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需求量趋于稳定,其消耗量一直维持在3600~3900X104t之间,这就促使润滑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和基础油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润滑油脱蜡生产工艺上,随着加氢异构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异构化脱蜡生产工艺在大庆炼化公司、兰州炼油厂等石化厂逐步得到运用,用以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

目前我国主要的润滑油生产工艺还是“老三套”。

(二)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
1.组成单元
溶剂脱蜡由四个系统组成;结晶系统、制冷系统、过滤系统(包括真空密闭系统)、溶剂回收(包括溶剂干燥)系统。

其相互关系如图2—22所示。

2.工艺流程
典型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23、图2—24。

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1)结晶系统
结晶系统的流程为:原料油与预稀释溶剂(重质原料时用,轻质原料时不用)混合后,经水冷却后进人换冷套管与冷滤液换冷,使混合溶液冷却到冷点,在此点加入经预冷过的一次稀释溶剂,进入氨冷套管进行氨冷。

在一次氨冷套管出口处加人过滤机高部真空滤液或二段过滤的滤液做二次稀释,再经过二次氨冷套管进行氨冷,使温度达到工艺指标。

在二次氨冷套管出口处再加人经过氨冷却的三次稀释溶剂,进人过滤机进料罐。

图2—23溶剂脱蜡的典型工艺流程(结晶、过滤、真空密闭、制冷部分)
I一原料油;Ⅱ一滤流;Ⅲ一蜡液;Ⅳ一溶剂
1一换冷套管结晶器;2、3一氨冷套管结晶器;4--溶剂氨冷套管结晶器;5一一段真空过滤机;
6——二汇段真空过滤机;7一滤机进料罐;8——段蜡液罐;9——二段蜡液罐;10——段滤液罐;
11——二段滤液罐;12——低压氨分离罐;13——氨压缩机;14——中间冷却器;15——高压氨分液罐;
16——氨冷凝冷却器;17——液氨储罐;18--低压氨储罐;19——真空罐;20——分液罐;2l——安全气罐
图2—24溶剂脱蜡的典型工艺流程(溶剂回收、溶剂干燥部分)
I一滤液;Ⅱ一蜡液;Ⅲ—溶剂;Ⅳ一脱蜡油;V一含油蜡
1一滤液低压蒸发塔;2--滤液高压蒸发塔;3一滤液低压蒸发塔;4--脱蜡油汽提塔;
5—蜡液低压蒸发塔;6——蜡液高压蒸发塔;7--蜡液低压蒸发塔;8--含油蜡汽提塔;
9---溶剂干燥塔;10--酮脱水塔;11一滤液加热炉;12—蜡液加热炉;13一溶剂罐;
14--湿溶剂分水罐
(2)过滤和真空密闭系统
过滤系统是使固、液两相分离。

由若干台并联旋转式鼓形真空过滤机组成,连续运转操作。

冷却后含结晶蜡溶液自动流入过滤机底槽内,过滤机转鼓内抽真空,在滤布内
外形成压”差,油和溶剂通过滤布进入中间储罐,即为滤液。

滤布上的蜡饼经过喷淋溶剂洗涤和吸干后,用反吹气和刮刀从滤布上刮落,进入蜡液罐。

滤液与原料油换冷,换冷后的滤液和蜡液分别去溶剂回收系统。

(3)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是独立的,它提供原料油、溶剂、安全气冷却时的冷量,达到脱蜡所要求的温度,使去蜡油的凝点达到质量指标。

以氨为冷冻剂,采用往复式、螺杆式或离心式冷冻机。

一般采用高、低两段蒸发操作,根据工艺需要确定氨的蒸发温度。

(4)溶剂回收与干燥系统
滤液和蜡液中的溶剂通过蒸发回收,循环使用。

滤液和蜡液溶剂回收系统均采用双效或三效蒸发。

在双效蒸发中,第一蒸发塔为低压操作,热量由与第二蒸发塔顶溶剂蒸气换热提供:第二蒸发塔为高压操作,热量由加热炉提供:第三蒸发塔为降压闪蒸塔,最后在汽提塔内用蒸汽吹出残留的溶剂,得到含溶剂量和闪点合格的去蜡油和含油蜡。

三效蒸发的流程与双效蒸发基本相同,只是在低压蒸发塔与高压蒸发塔之间,增加了一个中压蒸发塔,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各蒸发塔顶回收的溶剂经换热、冷凝、冷却后进人干、湿溶剂罐。

汽提塔顶含溶剂蒸汽经冷凝、冷却后进人湿溶剂分水罐。

溶剂干燥系统是从含水湿溶剂中脱除水分,使溶剂干燥,以及从含溶剂水中回收溶剂,脱除装置系统的水。

湿溶剂罐内分为两层,上层为含饱和水的溶剂,下层为含少量溶剂的水层。

含水溶剂经换热后,送入干燥塔,塔底用重沸器加热,酮与水形成低沸点共沸物,由塔顶蒸出,干燥溶剂从塔底排出,冷却后进人干溶剂罐。

湿溶剂罐下层含溶剂的水经换热后,进入脱酮塔,用蒸汽直接吹脱溶剂,塔顶的含溶剂蒸汽经过冷凝冷却后,回到湿溶剂分水罐。

水由塔底排出,含酮量控制在0.01%以下。

(三)主要操作条件及工艺技术特点
1.主要操作条件
对于不同的润滑油溶剂脱蜡装置,其工艺操作条件有所不同,燕山石化酮苯装置主要操作条件如下:
(1)结晶单元
(2)过滤单元
(3)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在各润滑油溶剂脱蜡装置中差别比较大,从安全生产角度考虑,以燕山石化酮苯脱蜡装置为例,制冷系统主要工艺控制指标如表2—69所示。

(4)溶剂回收及干燥系统
2.工艺技术特点
(1)采用多点稀释并控制冷点温度
结晶系统稀释溶剂分3—4次加入。

第一次稀释溶剂的加入点,从原来的原料油泵出口移至原料油冷却到比其凝点低15-20℃的温度处。

其余各次溶剂亦根据不同原料油控制加入点温度,为蜡结晶生成及成长提供适宜条件。

采用多点稀释和控制冷点温度,除可以改善蜡的结晶状态提高过滤速度外,还可以提高油蜡收率。

(2)采用二段过滤和滤液循环工艺
我国生产润滑油的原油多数是含蜡多的原油。

润滑油脱蜡时,蜡膏量一般为原料油的45%—52%。

为了降低蜡膏中的油含量以提高脱蜡油收率,一般采两段过滤及滤液循环工艺。

其工艺流程是将第一段过滤得的含油蜡膏加入一定数量的溶剂再稀释,在比第一段温度稍高3-5℃或相同温度下,进行第二段过滤。

第二段滤液与第一、二段过滤高部真空抽出的滤液共同作为结晶系统的二次及三次稀释溶剂。

采用二段过滤和滤液循环工艺较一段过滤提高脱蜡油收率8%—10%,同时还降低装置能耗。

(3)采用脱蜡—脱油联合及过滤三段逆流循环工艺
我国润滑油原料中含量很高的蜡是生产石蜡的宝贵资源。

因此,在溶剂脱蜡装置上,除了采用二段过滤和滤液循环工艺外,目前多数溶剂脱蜡装置还增加了溶剂脱油部分,构成溶剂脱油—脱蜡联合工艺流程。

在原料油脱蜡的同时进行蜡膏脱油,同时得到脱蜡油和脱油石蜡。

脱蜡—脱油联合工艺流程采用部分滤液循环工艺,包括一段脱蜡两段脱油。

滤液三段逆流循环是将二段脱油滤液全部作为一段脱油稀释溶剂,将一段脱油的滤液大部分作为脱蜡稀释溶剂,而小部分去蜡下油溶剂回收系统。

(四)混合溶剂及氨
1.混合溶剂及氨的作用
润滑油溶剂脱蜡的混合溶剂是丁酮、甲苯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

溶剂脱蜡是含蜡原料油在选择性溶剂存在条件下,降低温度使蜡形成固体结晶,并通过溶剂对油溶解而对蜡不溶或少溶的特性,形成固液两相,经过滤而达到蜡、油分离的过程。

混合溶剂在系统中,除起选择溶解作用外,还起降低油液黏度、为结晶的形成和过滤分离创造有利条件作用。

氨在润滑油溶剂脱蜡装置中作为制冷剂,利用液氨在低温下即可在氨蒸发器内
蒸发(汽化),蒸发中吸收大量热量的性质来冷却原料、溶剂、安全气,实现制冷。

气、液态氨的转换是通过氨压缩机增压及与外界环境换热、减压节流实现的。

2.混合溶剂及氨的主要物化性质、安全性质
混合溶剂及氨的物化性、安全性质见表2—71。

(五)原料及产品性质
1.原料性质
原料性质如表2—72所示。

2.产品性质
(1)脱蜡油
脱蜡油性质如表2—73所示
(2)脱油蜡
脱油蜡性质如表2—74所示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重点部位
1.溶剂回收系统
溶剂回收系统的二次蒸发塔属于高压塔,其安全阀定压在0.5—0.55Mpa,由于实际生产操作中存在满塔、前塔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等原因,造成高压塔安全阀跳,致使塔内大量溶剂喷出,极易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制冷系统
冷冻系统的分离器、中膨器的液位因液氨夹带等原因,容易致使冷冻机抽液氨,使冷冻机剧烈震动,损坏冷冻机叶片和轴瓦。

循环化套管、用蒸汽处理套管等,若处理不当,造成套管憋压,而崩裂套管前后大盖。

(二)重点设备
1.套管结晶器
套管结晶器在工艺过程中分为换冷和氨冷两种。

前者为夹套内以冷滤液作冷却剂取热,后者为夹套内以氨液作冷却剂取热,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

氨冷套管结晶器的上面设液氨罐,用罐内液面调节器控制液体氨流人结晶器夹套内的氨量,罐内的压力和相应的液氨蒸发温度用氨气排出口的控制阀门调节。

套管结晶器内蒸发后的氨气进入液氨罐的上部空间,分离夹带的液体氨后,经控制阀去氨压缩机。

2.真空过滤机
真空过滤机为一连续工作设备,通过压缩机以惰性气为介质提供动力,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下部壳体,为冷却了的原料溶液容器;②顶盖,用法兰与下部壳体相连接,连接处要保证绝对密封;③滤鼓,位于壳体内部;④自动分配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