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复习题(一)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茶文化复习题 (1)

茶文化复习题名词解释:1.茶文化:人们在种茶、制茶、品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的内容。
2.茶艺:冲泡一壶茶的技艺和品饮一杯茶的艺术。
既有物质的层面又有精神的内容,表现为茶艺的冲泡技术与品饮艺术。
3.茶道:人们在制茶、品茶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享受与感悟到的人生哲理,表现为品饮者精神世界的升华。
基础知识题:101. 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干壶”的主要目的是( B )。
A、给茶壶降温B、避免壶底水滴落杯中C、抑制茶香散发D、保持茶壶温度102. 将乐擂茶常在配料中加一些淡竹叶、金银花,其作用是( A )。
A、清热解暑B、预防感冒C、治疗肠炎D、增加擂茶的香味103. 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D )。
A、一苦二回味三甜B、一甜二苦三回味C、一甜二回味三苦D、一苦二甜三回味104. 制作500ml的冰茶,置茶量约需( D )。
A、2~3gB、8~9gC、10~12gD、16~18g 105. 用红碎茶冲泡调饮红茶时,用水量一般以每克茶( D )为宜。
A、10~20m lB、30~40mlC、50~60mlD、70~80ml 106. 冲泡调饮红茶的时间一般以( D )分钟为宜。
A、15~20B、10~15C、5~10D、3~5 107. 白兰地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方法是将( B )。
A、茶与白兰地一起煮沸B、茶汤过滤,再加少量白兰地C、茶与白兰地一起冲泡饮用D、白兰地冲泡茶叶108. 唐代宫廷茶艺通过清明节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 C )等礼仪活动时的饮茶活动来表现。
A、民间文艺汇演B、每日早朝C、喜庆宴D、皇室的日常起居生活109. 清代文人茶艺的代表人物有:周高起、( C )、张潮等。
A、朱权B、唐伯虎C、李渔D、文征明110. 文人茶艺对室内品茗环境要求以( B )为摆设。
A、文房四宝B、书、花、香、石、文具C、梅、兰、竹、菊D、简洁、朴素的家具111. 在寺庙僧侣中流行的禅师茶艺倡导( B )的禅宗文化思想。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题试卷正文1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具有特殊的规范性、独特的多层次性、广泛的社会性和()四个特点。
A、更多的选择性B、更大的稳定性C、明显的时代性D、明确的代表性2.职业道德主要通过个人的(),从而调节、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A、道德观念B、道德修养C、道德品质D、道德规范3.真诚守信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
A、礼貌待客B、认真负责C、一丝不苟D、态度和蔼4.管理好()是茶艺部门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A、茶具B、茶叶C、茶艺师D、环境卫生5.职业道德的原则,就是一系列道德规范中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最具代表性的()。
A、道德风尚B、道德标准C、道德价值D、道德准则6.热爱(),是茶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A、茶文化B、工作环境C、茶艺工作D、工作岗位7.所谓服务质量,是指茶艺从业人员在为品茶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应达到的要求,一般应包括服务的准备工作、品茗环境的布置、操作的技巧和()等。
A、清理打扫B、工作效率C、茶具摆放D、茶室布置8.店长还要负责盘点、()、商品交接。
A、工资发放B、撤换商品C、工资改革D、帐簿制作9.根据发酵程度分,红茶是属于()。
A、全发酵B、不发酵C、半发酵D、后发酵10.乌龙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A、萎凋B、杀青C、做青D、发酵11.金骏眉制作采摘鲜叶的标准是()。
A、单芽B、驻芽二至三叶C、一芽三至四叶D、一芽二叶12.乔木型茶树最低分枝高度一般离地面()以上。
A、30cmB、50cmC、20cmD、40cm 13.历史上记载的黑茶是()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
A、16世纪B、17世纪C、15世纪D、18世纪14.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过程需经过三道工序,请问以下()工序不属于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工序。
A、炙茶B、碾茶C、罗茶D、煎茶15.以下()不属于台湾乌龙的主要代表茶。
A、东方美人B、翠玉C、单丛D、金萱16.清香型铁观音具有“三绿”的特点,()不属于“三绿”的特点。
茶艺与茶文化考试试题附答案

茶艺与茶⽂化考试试题附答案 关于茶艺与茶⽂化的试题和答案有哪些?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茶艺与茶⽂化的试题与答案,⼀起来看看。
茶艺与茶⽂化的试题与答案⼀ 茶艺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1.世界上第⼀部茶书的书名是(D);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2.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A);A、社会⿍盛B、⽂⼈推崇C、朝廷诏令D、茶叶发展;3.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序的是唐代的(A);A、煎茶的技艺B、庵茶的技艺C、煮茶的技艺D、泡;4.茶道精神是(C)的核⼼;A、茶⽣产B、 ⼀、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
) 1. 世界上第⼀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 2.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 )。
A、社会⿍盛B、⽂⼈推崇C、朝廷诏令D、茶叶发展 3. 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序的是唐代的( A )。
A、煎茶的技艺B、庵茶的技艺C、煮茶的技艺D、泡茶的技艺 4. 茶道精神是( C )的核⼼。
A、茶⽣产B、茶交易C、茶⽂化D、茶艺术 5. 雅志、敬客、⾏道是( A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化B、⽵⽂化C、⽯⽂化D、砚⽂化 6.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茶汤呈密绿或( C )⾊。
A、绿B、浅绿C、黄绿D、密黄 7.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主要特点是红茶( D ),绿茶板栗⾹,乌龙茶花⾹。
A、甜⾹B、熟⾹C、清⾹D、花⾹ 8.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 B ),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10.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的控制,维⽣素C的氧化及( B )、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有关。
A、茶褐素B、茶黄素C、维⽣素D、茶⾊素 11. 明代茶具的代表( B )。
A、青花瓷器B、景瓷宜陶C、彩釉瓷器D、⾦属茶具 12. ( C )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显现纹⽚,纹⽚形状多样。
茶文化复习资料思考题

茶文化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是以茶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
2、茶谚:茶谚是社会上流传的简单通俗易记而又富有哲理地反映出茶叶生产、加工、利用过程中的一些富有经验和道理的固定俗话(语句)。
3、茶叶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4、茶政: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
5、茶法:是指历代封建政府为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加强对茶叶生产者、交换者、消费者的剥削,以垄断茶利而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法令。
6、禅茶一味:禅味与茶味同一种兴味。
指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从而在饮茶过程中求得美好的韵律和精神开释。
与禅宗的静心、自悟相似相通。
7、茶道:茶道指的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理念通。
即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
8、温润泡:指的是置茶后冲入沸水,随即将茶汤倒出的过程。
9、贡茶:即产茶地向皇室进贡的专用茶。
10、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11、品尝:是指茶叶评审中赏形、闻香、观色、品味的过程。
12、无公害茶:指的是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或夹杂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茶叶产品。
13、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无污染、纯天然茶叶。
14、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15、茶具:亦称茶器或茗器。
通指人们在泡茶、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茶道“四谛”为(A )。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1.茶艺从业人员在茶艺服务工作中处处为品茶来宾着想,做到()、热情、耐心、周到。
[单选题] *A、礼貌B、迅速C、好客D、主动(正确答案)2. 2.茶艺人员个人良好的()和修养是其整体素质和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 *A、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答案)B、精神面貌C、职业教育D、职业培训3. 3.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练就过硬的茶艺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茶艺工作。
[单选题] *A、学习经验B、职业技能C、学习态度D、职业实践(正确答案)4. 4.热爱(),是茶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单选题] *A、茶文化B、工作环境C、茶艺工作(正确答案)D、工作岗位5. 5.茶艺服务的产品往往是在()的过程中就被顾客享用了。
[单选题] *A、品饮B、生产C、制作D、提供(正确答案)6. 6.店长还要负责盘点、()、商品交接。
[单选题] *A、工资发放(正确答案)B、撤换商品C、工资改革D、帐簿制作7. 7.根据发酵程度分,红茶是属于()。
[单选题] *A、全发酵(正确答案)B、不发酵C、半发酵D、后发酵8. 8.红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
[单选题] *A、萎凋B、杀青C、渥堆D、发酵(正确答案)9. 9.乌龙茶制作采摘鲜叶的标准是()。
[单选题] *A、新梢一芽二叶B、驻芽二至三叶(正确答案)C、小开面一芽三至五叶D、一芽一叶10. 10.下列茶树中,植株主干明显的是()茶树。
[单选题] *A、乔木型(正确答案)B、小乔木型C、灌木型D、都一样11. 11.明朝许次纾在()说明了黄茶是由演变而成,主要是由于制茶技术不好引起的。
[单选题] *A、《茶谱》B、《茶笺》(正确答案)C、《茶疏》D、《中国茶经》12. 12.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过程需经过三道工序,请问以下()工序不属于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工序。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茶的起源和发展茶是一种热门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有关茶的起源和发展的一些问题,请回答:1. 茶的起源地是哪里?2. 茶叶最早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3. 中国的茶叶栽培和饮用始于哪个朝代?4. 茶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什么?二、茶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茶叶有多种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特殊的制作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茶叶的主要分类有哪些?2. 绿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有何区别?3. 红茶的主要生产地是哪些?4. 烘焙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请解释一下烘焙的作用是什么?三、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茶具是品饮茶叶的必备工具,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用途。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常见的茶具主要有哪些种类?2. 以下哪种茶具适合煮制茶叶:茶杯、玻璃壶、紫砂壶?3. 如何正确使用紫砂壶?4. 茶具的保养方法有哪些?四、茶叶的品鉴和评价茶叶的品鉴和评价是茶艺师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包含了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茶叶的外观特征有哪些?2. 如何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判断其质量?3. 茶叶的香气有哪些分类?4. 评价一款好茶的标准有哪些?五、茶道文化知识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礼仪、礼节、沏茶技巧等方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礼仪之邦”是指哪个国家?2. 茶道中的“四无”是指什么?3. 茶道的核心原则是什么?4. 操作茶具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以上问题是茶艺师理论知识的复习题,希望您能够认真回答,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一、茶的起源和发展1. 茶的起源地是中国。
2. 茶叶最早是通过叶子掉入水中被发现的。
3. 中国的茶叶栽培和饮用始于唐朝。
4. 茶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茶在世界上被广泛饮用,茶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茶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1. 茶叶的主要分类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一、茶的起源与发展自古以来,茶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中国西周时期,当时茶被用作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饮品,并在唐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宋代时,茶文化进一步推广,茶具和茶礼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二、不同种类的茶1. 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常见的茶之一,其加工过程相对简单,不经发酵。
绿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2. 黄茶:黄茶是一种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它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茶叶的类型。
3. 白茶:白茶是一种较为精细的茶,它的叶子经过轻微的处理,不经过发酵。
白茶具有较低的咖啡因含量,适合喜欢淡雅口感的人群。
4. 红茶: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茶,它的茶叶呈现出红褐色,口感浓郁并带有甜味。
5. 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它的发酵程度较高,茶叶外观扭曲呈现特殊形状。
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茶客的喜爱。
三、茶与文化传统1. 茶道:茶道是一种将制茶、泡茶和品茶过程进行艺术化的传统茶文化。
它强调泡茶的仪式感和独特的茶具,在日本特别受到推崇。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体验到茶的价值和审美意义。
2. 文人茶室:文人茶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形式。
古代文人喜欢在茶室中饮茶、赏花、听音乐和写作,这种文人茶室渐渐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3. 国际交流:茶不仅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交流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纽带。
四、茶与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1 题 —第 62 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1. (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 明代 B. 宋代 C.唐代2. 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
A. 明代 B. 清代 C.元代3.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
A. 《品茶要录》 B 《茶具图赞》 C.《榷茶》4.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 朝廷诏令 B . 社会鼎盛5.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
A. 粗、散、末、饼茶 C.青、红、末、饼茶6.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
C.民间时尚D.文化进步B. 绿、白、粗、散茶D.黑、黄、散、粗茶 )。
A.香味、滋味B.汤色、汤花C.叶片、叶底D.汤稠、汤7.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A.蔡襄B.赵佶C.丁谓D.陆羽8. 点茶法是( ) 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B.清代C.宋代D.唐代9. 品饮乌龙工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
A.明代B.清代C.宋代D.唐代10. 茶道精神是( )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艺术11. 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
A.潮汕和漳泉B.泸苏和京津C.绍杭和温宁D.莆仙和榕12.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 )色A.绿B. 浅绿C.黄绿D.密黄13.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 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15.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 5%时,就会( )A.增进品质B.提高香气C.加速变质D.促进物质转化16.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 ),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脂质反应一、单项选择题(第 括号中。
)D.汉代D.汉代D.《茶经》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 C. 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B. 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D. 红茶甜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 ),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17.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温度平均每升高10 度,茶叶的()速度将增加3-5 倍。
A.变味B.褐变C.变质D.陈化18.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 )的氧化和氧气有关。
21. (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浙江龙泉 D.河南钧州22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 )的优点。
A.瓷器茶具B.玻璃茶具C.金属茶具D. 竹木茶具23. 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
A.时大彬B.陈鸣远C.邵大亨D.供春24. ( )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茶托 B.茶则 C.茶海 D.茶盅25. 80 度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茶叶。
A.白茶B.花茶C.沱茶D.绿茶26. 泡饮红茶一 般用( )的水冲泡 。
A.70 度B.75度C.85度D.90 度27. 95 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 茶叶。
A.砖茶B.乌龙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28. 95 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 茶叶。
A.普洱茶B.乌龙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 29. 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 )。
A.雨水 B.雪水 C.井水 D.纯净水30. 为了将茶叶冲泡好,在选择茶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是( )、看人数、看茶叶。
A.看场合B. 看喝茶人的身份C.看喝茶的心情D.看现有的条件31.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所需( )也不同。
A.水质 B. 煮水器皿 C.时间 D.水温32. 在味觉的感受中,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 ( )易感受苦味。
A.舌尖B. 舌心C.舌根D. 舌两侧33. 由于冲泡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 因为在紫砂茶艺冲泡过程中增加温壶 (杯)和( ) 程序,以避免冲泡中温度降低。
A.高冲水让茶叶在壶中翻滚B. 用过滤网将茶汤滤除C.姜茶汤注入闻香杯中D.冲泡后用开水冲淋壶盖34. 时间的因素对泡好一壶茶的影响是重要的,不同茶类在冲泡中对时间的要求是不同 的,但茶汤的滋味总是随着冲泡( )而逐渐增浓的。
A.茶量B.时间的延长C.次数的增加D.水温35. ( )具有降血脂、杀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突变等药理作用。
36. 茶叶中的维生素( )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 A B 维生素 C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D37.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 )、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A 叶绿素B 茶黄素 C. 茶红素 D. 儿茶素38. ( )饮茶,大多推崇纯茶清饮, 茶艺师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 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A.多酚类化合物B.蛋白质类C.维生素类D.脂肪类19. 青花瓷是在(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A.白瓷B.青瓷 20. 景瓷宜陶是( )茶具的代表。
A.唐代B.宋代C.金属 C.明代D.竹木D.清代 A.氨基酸 B.茶多酚 C.叶绿素 D.氟化物A.汉族B.藏族C.傣族D.壮族39. 藏族人喝茶有一定的礼节, 边喝边添,三杯后再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 这表明( )A.茶汤好喝B.不再喝了C.想继续喝D.稍停再喝 40. 傣族“三道茶”是( )A.洗尘茶、鸡蛋茶、擂茶B.迎客茶、留客茶、祝福茶C.一苦二甜三回甘D.对尊贵宾客要斟茶三道41. 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不要用()。
A.右手B. 左手C.单手D.双手42. 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 )。
A.茶叶鲜叶原料加工B.茶树品种C.茶树产地D.发酵时间43. 炒青、烘青、晒青是( )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
55. 传颂千古《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的作者是( )。
A.陆羽B.徐夤C.卢仝D.皎然56. 条形紧绣,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是( )的品质特点。
A.太平猴魁B.祁门红茶C.安溪铁观音D. 云南普洱茶 A.绿茶 B. 红茶 C.青茶44.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可分为(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 45. ( )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 D. 白茶 )三大类。
B. 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A.绿茶B. 白茶C.茉莉花茶 46. 黑茶按加工法和形状不同分为( A.散装和压制 B. 条形和片型D.珠兰花茶)两大类。
C. 块状和末状D.47. 饮茶形成系统在( )代。
A.汉 B.唐 C.宋 D.隋48. 龙井茶艺的“凤凰三点头”的寓意是( )。
A.向嘉宾三鞠躬 B.向嘉宾三致意 C.再三赞其茶质 D.再三誉其茶艺49.“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茶的品质特征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龙井奇兰 50. “茶室四宝”,是指( )。
A.炉、壶、瓯杯、托盘 C.杯、盘、水盂、茶罐 51. 乌龙茶艺( )意指刮沫。
A.行云流水 B. 流云拂月 52. 乌龙茶艺“三龙护鼎”指( ) A.取茶 B . 持茶53. 茉莉花茶艺使用的茶杯是( ) A.玻璃杯 B. 三才杯 54. 冲泡茉莉花茶的适宜水温是( A.90 度左右 B.80 B. 杯、盏、水壶、炭炉壶、盏、托盘、茶C.沐淋瓯杯D.春风拂面方法。
C.分茶 D.奉茶 C.青瓷杯 )。
C.95度左右D.五彩杯 D.85 度左右57. 安溪铁观音的外形品质特点是()。
A.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白毫,含而不露B. 条形紧秀,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C. 条索紧结、肥壮、沉重,似蜻蜓头。
色泽砂绿,鲜润,红点明D. 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58. 云南普洱茶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A.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B.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C.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D.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59. 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降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
A.“取水证”B.“调水符”C.“防伪标志”D.“防伪标签”60. 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A.紫薇泉B.鸣弦泉C.招隐泉D.安平泉61. 优质绿茶香气的特点是()。
A.香气馥郁带鲜香B.板栗香、奶油香或锅炒香C. 甜香或焦糖香D.清香带海藻味62. 福建、广东潮汕一带,人们习惯小杯品啜乌龙茶,喜欢选用()茶具。
A.盖瓷杯B.白瓷杯C.盖茶碗D.烹茶四宝二、判断题(第63 题-100题。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63. ()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神农本草》。
64.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65.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6. ()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精神财富。
67.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
68. ()茶文化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益思、明目、健身。
69.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70. ()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
71. ()盖碗又称“三才碗” ,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
72. ()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73. ()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白瓷、青瓷和玉瓷茶具等。
74. ()顾景舟是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 。
75. ()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矿泉水上,溪水中,井水下,其溪水,拣乳泉池急流者上。
76. ()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备茶、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77.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品种、水温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78. ()茶叶中主要药用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79. ()氨基酸具有兴奋、强心、利尿、调节体温、抗酒精烟碱等药理作用。
80. ()春茶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夏、秋茶。
81. ()科学饮茶的三个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82. ()“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83. ()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因此接待时要让他们在严谨的沏泡技巧中感受到中国茶艺的风雅。
84. ()为印度宾客提供茶艺服务时,茶艺师应用双手递上清洁茶单。
85. ()英国人喜欢甜味柠檬红茶,茶艺师在提供服务时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适当添加白糖,以满足宾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