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土豆泥治疗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
外敷土豆泥治疗输液外漏的观察护理

外敷土豆泥治疗输液外漏的观察护理发表时间:2012-08-06T17:46:10.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钦[导读]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我科用新鲜马铃薯糊外敷治疗输液外漏,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王钦(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静脉输注药物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而输液外漏较难避免,有些刺激性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外漏后,可使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不及时处理可出现组织溃烂坏死。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我科用新鲜马铃薯糊外敷治疗输液外漏,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发生输液外漏的病例46例,均为女性,年龄14—68岁。
发生外漏的药物有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中成药物、含镁或含钙的等渗药物或高渗液体。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23例在发生外漏后用马铃薯糊外敷局部:将新鲜马铃薯(购于平顶山市区九头崖超市各分店,均有绿色食品标志)洗净去皮,磨成糊状,然后用双层干布包裹固定,四周向内折叠,置于患处,治疗面积大小应与药物外漏面积相一致,干燥后取下更换。
对照组23例在发生外漏后用传统方法给予33%硫酸镁湿敷。
外敷期间局部保持清洁,患肢不要过度活动、负重,并注意适当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
每2h观察并记录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情况。
1.3效果判断24h内局部肿胀、疼痛、淤血均消失为治愈;肿胀、疼痛、淤血减退50%以上为好转;肿胀、疼痛、淤血减退小于50%为未愈。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实验组治愈14例占60.87%,好转8例占34.78%,未愈1例占4.35%,对照组治愈9例占40%,好转7例占30.43%,未愈7例占30.43%。
输液外漏土豆片外敷观察护理

输液外漏土豆片外敷观察护理输液外漏是临床长期浅静脉输液护理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而输液外漏较难避免,有些刺激性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外漏后,可使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不及时处理可出现组织溃烂坏死。
治疗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抬高肢体、热敷等方法,但在短时间(4h-12h)内见效慢,为了减轻患者痛苦,见效快,我科采用新鲜土豆切片外敷治疗输液外漏,疗效较好。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发生输液外漏的病例62例,女性36例,年龄40--82岁、男性26例,年龄20--85岁、发生外漏的药物有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中成药物、含镁或含钙的等渗药物或高渗液体。
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符合可比性。
1.2具体方法实验组31例在发生输液外漏后用土豆片外敷局部:选一个新鲜土豆,去皮,切成2毫米厚的薄片,贴敷在患处,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固定,治疗面积大小应与药物外漏面积相一致,土豆变干燥后更换,一般4h~12h内见效,4h左右可见肿胀不明显。
如果怕土豆切不均匀或者不好附着皮肤,还可以把土豆捣碎,制成土豆泥,在肿胀的部位均匀地涂抹一层,也能发挥土豆消肿的作用。
对照组31例在发生输液外漏后用传统方法给予33%硫酸镁湿敷。
外敷期间局部保持清洁,患肢不要过度活动、负重,并注意适当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
每2h观察并记录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情况。
1.3评估疗效12h内局部肿胀、疼痛均消失为治愈;肿胀、疼痛减退50%以上为好转;肿胀、疼痛、减退小于50%为未愈。
1.4治疗效果实验组31例输液外漏者,外敷土豆片4h。
23例局部肿胀、疼痛消退,甚至消失,效果非常明显。
6例局部肿胀、疼痛减退50%以上为好转。
2例局部肿胀、疼痛、减退小于50%为未愈。
对照组31例在发生输液外漏后用传统方法给予33%硫酸镁湿敷4h--6h 。
20例局部肿胀、疼痛减退小于50%为未愈。
外敷土豆泥治疗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

③有效 :局部红 肿 消失 ,痛减 ,有 压 痛 ,条 索 状 红 线 或 硬 结 缩 小 1/3以上 ,血管 弹 性 未完全恢复 ;④ 无效 :症状 无 改善或 有 进 展 。治 愈 +显 效 +有 效 为 总有 效 。
给予降低化疗药物 局部 毒性 的护理 : 对 强 刺 激 性 药 物 采 取 给 药 前 后 用 生 理 盐 水 或 5% ~10% 葡 萄 糖 溶 液 冲 洗 静 脉 的 方 法 ,同 时 静 脉 推 注 化 疗 药 物 时 ,稀 释 浓 度要适 当,一般一次量用稀释液不得少 于 20ml。用 多 种 药 物 化 疗 时 每 种 药 物 间 输 注 5% ~10% 葡 萄 糖 或 生 理 盐 水 不 少 于 10ml,间隔 时 间不少 于 15分 钟。注 入 化 疗 药 物 后 ,快 速 输入 适 量 液 体 的 目的是 降 低 局 部 药 物 浓 度 ,减 轻 对 局 部 m 管 壁 的 刺 激 ,减 少静 脉炎 的发 生 ;密 切观 察疗 效 和 局部反应 ,有 发生 静 脉 炎迹 象 应 尽快 处
Hale Waihona Puke 06.374 本研究应 用冷 土豆 泥外 敷局 部 治疗 化 疗 性 静 脉 炎 ,效 果 较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下 。
资 料 与方 法 2010年 6月 ~2011年 9月 收 治 患 者
86例 ,均 为 恶 性 肿 瘤 住 院 化 疗 引 发 化 疗 性静脉炎者 ,符合美 国静脉输液 护理 学会 静 脉 炎 程 度 判 断 标 准 … 。 其 中 男 45例 , 女 41例 ,年 龄 24—78岁 。86例 患 者 一 般 情 况 良好 ,均 做 前 臂 静 脉 注 射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每 组 43例 。两 组 性 别 、年 龄 、躯 体 状况 、静 脉炎 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 度等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观察目的:分析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在笔者所在科接受治疗的88例静脉炎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均对两组实施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予以一般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早于一般组患者(P<0.05),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问卷(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4,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GQOLI-74问卷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t=5.185,P<0.05),护理满意度为90.9%,与一般组患者的7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06,P<0.05)。
结论:对采用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的静脉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静脉炎;新鲜土豆片;外敷;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静脉炎是指发生在患者机体静脉血管上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患者静脉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深静脉炎和浅表静脉炎两种,临床观察发现该疾病大多由于长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胺碘酮)所导致[1]。
发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灼热、红肿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现阶段,临床治疗静脉炎的方法较多,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
笔者所在科采用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患者,同时配合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性抽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88例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8例均为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如多巴胺或胺碘酮)的患者,且均为浅表静脉炎。
采用奇偶数字法将88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
研究组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9±1.5)岁,静脉病变长度1.9~9.8 cm,平均(5.9±0.8)cm。
静脉炎治疗方法之土豆外敷

THANK YOU.
• 6.如外敷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是皮肤瘙痒,要 停止使用,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涂于患处2~3次/天。患 处禁止涂碘伏,涂后会加重病情。
• 7.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蔬菜。
小结
• 新鲜土豆片对治疗静脉炎具有一定的效果,且简单、经 济、取材方便。
• 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 期更换土豆片并固定,采取舒适体位,外敷完成后及时 清洁消毒,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大剂量多种药物或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静脉输入会增 加局部渗透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脱水。
• 输液治疗中化疗药物、药物外泄会损伤血管壁,均会引 起静脉炎的发生。
导致静脉炎的原因
• 老年患者局部血管的脆性增强。 • 有些患者局部药物刺激导致血管的弹性降低,硬度增强
。 • 禁食患者摄入量不足,营养缺乏,血容量不足,导致血
• 同时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能够起到一定的吸水的作 用,能够吸收炎症和肿胀里面的水分,从而起到比较好 的消肿作用。
土豆的成分
• 土豆的主要成分有:水分(75%)、淀粉(16.5%)、 纤维(1.0%)、糖(0.8%)、脂肪(0.1%)、氮物质 (2.0%)。
• 土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 糖类、少量龙葵素、白士碱、柠檬酸、铁、钙、瘀酶等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 3.每1~2h更换土豆片1次,确保土豆片的汁液持续的 渗透于组织中。每次更换前,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 间隔30min再进行下1次外敷。
• 4.外敷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因药物刺激 引起的肢体肿胀。
• 5.指导患者患肢不要用力、受压,以防增加药物外渗。
马铃薯外敷对预防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 摘 要】 目的
脉 炎 提 供 参 考 。方 法
探讨马铃薯外敷在不 同肢体部位滴注低分子 右旋 糖酐致静 脉反应 的预 防 , 为 防治静
[ 3 ] 曹伟新 , 李 乐 之. 外 科 护 理学. 4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8: 1 6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O 3 05 - )
马铃 薯 外 敷 对 预 防低 分 子 右 旋 糖 酐 所 致 静 脉 炎 的
效 果 观察
0. 5% _ 3 J 大都引起声音嘶 哑 ; 喉上神经 损伤可 引起误 咽或呛
,
咳。术后患者尽量避免过多说话 , 注意休 息 ; a n 强在饮食过程
中的观察和护理 , 鼓励 其进半 流质或 固体类食 物 , 安慰 患者 ,
告 知其这些现象多为暂 时性的 , 可 以通 过营养 神经及 理疗等 自行恢复 , 一般在 3~ 6个月内逐渐恢 复。本组病 例 中出现 1 例患者有声音嘶哑 , 饮 水呛 咳 , 给 予心理护 理及饮 食指 导 , 出 院时无饮水呛咳 , 声音 嘶哑较前好转 。( 4 ) 手足 抽搐 : 手足抽 搐 系 甲状旁腺 被误 切 、 挫伤 、 或 其血 液供 应 受 累引起 。本 组 1 9例患者在术 后 第一 天 出现 面部 、 口唇 或手 足 部轻 度 的 针 刺、 麻木感 , 经 口服 和静脉 补充钙 剂后 , 全 部得 到缓 解 。1 例 患者出现一过性 的持续性痉挛 , 手强 直成鸡爪样 , 主诉胸 闷不
的康 复具 有 积极 意 义 。 参 考 文 献
[ 1 ] 黄家驷. 外科学 . 7版.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9: 1 1 3 7 . [ 2] 黄耿 文, 杨连 粤. 甲状腺 癌的再 次手 术治疗 . 中 国实用外 科杂
土豆片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土豆片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效果观察药物性静脉炎是临床静脉输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具有一定疗效,但硫酸镁外敷操作相对复杂,要求严格的温度及时间间隔控制,并需多次更换敷布。
新近研究发现土豆片外敷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上不仅取材简单,操作简易而且安全有效。
笔者通过对土豆片及硫酸镁外敷应用于甘露醇所致药物性静脉炎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土豆片外敷对药物性静脉炎的治疗尤具有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住院病人共60例,为2008年元月至2010年12月来我科因输注甘露醇造成静脉炎的患者。
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1岁-78岁,平均年龄56.7±8.6岁。
60例患者中脑出血3l例,脑梗死25例,脑炎4例。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土豆片外敷组,简称土豆组)和对照组(50%硫酸镁外敷组,简称硫酸镁组),两组病人均选择手背静脉。
土豆组中男18例,女12例,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12例,脑炎2例。
硫酸镁组中男19例,女11例,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13例,脑炎2例。
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静脉炎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指标。
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Ⅲ度:局部疼痛、结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判断是否发生静脉炎以5天为界。
通过观察发现:土豆外敷组30例其中静脉分级程度I度18例,Ⅱ度9例,Ⅲ度3例;硫酸镁组30例其中I度16例,Ⅱ度12例,Ⅲ度2例。
二组之间静脉炎分级程度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土豆组按照外渗部位的特点将清洁土豆切成厚约3—4m m的圆弧状,使之与局部吻合。
外敷面积稍大于红肿部位面积,30—60mi n更换1次,每天3—6次。
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

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能够缓解 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
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副作用 小,仅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皮肤过
敏反应。
讨论
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土豆中 的多种活性成分有关。
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 应用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特 别是在不同类型静脉炎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
对照组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消肿 、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
实验过程
1. 患者入组后,记录患者的病情、年龄 、性别等信息。
5. 根据实验结果,对土豆片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 制。
4.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 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2. 开始实验后,记录患者每天的治疗情 况,包括疼痛缓解程度、炎症消退情况 等信息。
目前临床治疗静脉炎的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尽相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民间流传使用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副 作用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目的
探讨土豆片外敷治疗 静脉炎的疗效及安全 性。
为临床治疗静脉炎提 供一种新的、有效的 治疗方法。
3. 实验进行1周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进行评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 效果。
03
研究结果和分析
实验数据
观察对象
50例静脉炎患者,年龄30-70岁 ,平均病程5天。
观察指标
炎症消退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局 部红肿程度。
观察方法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
结果分析
实验组
炎症消退时间平均为3.5天,疼痛 缓解程度达到80%,局部红肿程 度明显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敷土豆泥治疗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土豆泥在治疗静脉炎中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选择86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
实验组用土豆泥外敷治疗,对照组常规用50%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后直接外敷患处。
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5.1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土豆泥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效果明显,且易操作、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土豆泥化疗静脉炎护理
本研究应用冷土豆泥外敷局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患者86例,均为恶性肿瘤住院化疗引发化疗性静脉炎者,符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1]。
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24~78岁。
86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做前臂静脉注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
两组性别、年龄、躯体状况、静脉炎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实验组应用土豆泥外敷方法,将新鲜冷土豆洗净后用药臼捣烂成泥,放入大口玻璃瓶内备用。
根据静脉炎发生的部位和面积选择土豆泥的多少用量,将该部位完全覆盖,每30~60分更换1次,保持冷土豆泥湿润新鲜,至患处不适感完全消失。
对照组常规
用50%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后直接外敷患处,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次30分钟,日3次,至患处不适感消失后停止湿敷。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疼痛症状缓解,局部红肿及静脉条索状红线或硬结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正常;②显效:局部红肿消失,痛减,有轻微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2/3以上,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③有效:局部红肿消失,痛减,有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1/3以上,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④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
治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 2检验。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护理
输注化疗药物前向患者做好相关知识宣教:讲解保护血管的重要性和发生静脉炎的严重后果,使患者积极配合。
给患者化疗时注意血管保护,尤其是女性患者血管条件一般较差,行外周静脉化疗要积极预防静脉炎发生。
尽可能选择中心静脉,因中心静脉管壁厚,管腔粗大,血流速度快;在操作中要严格无菌技术,加强责任心避免感染;注药过程需加强观察,若有滴速明显减慢及穿刺部位异常感觉,应及时告诉护士,不可勉强忍受。
工作人员每15~30分巡视1次,检查直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局部皮肤有无改变,询问有无疼痛。
在输入强刺激性药物时要安排护士观察输注全过程。
化
疗过程要严格交接班,交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注通畅情况等。
输注过程局部可做冷敷,以提高患者化疗局部舒适度,减轻化疗药物对局部的组织损害,降低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
给予降低化疗药物局部毒性的护理:对强刺激性药物采取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冲洗静脉的方法,同时静脉推注化疗药物时,稀释浓度要适当,一般一次量用稀释液不得少于20ml。
用多种药物化疗时每种药物间输注5%~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不少于10ml,间隔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注入化疗药物后,快速输入适量液体的目的是降低局部药物浓度,减轻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密切观察疗效和局部反应,有发生静脉炎迹象应尽快处理。
输注当天化疗药物量完毕的护理:如为使用留置针应妥善封管并固定好针柄;如为普通一次性使用穿刺针应拔除,拔针时用指腹按压皮肤处和血管进针处两个穿刺点5分钟以上。
拔针后24小时内最好不要洗热水澡,局部皮肤勿烫洗,如果局部皮肤有异常反应或疼痛,可指导患者冰敷或遵医嘱涂抹药膏。
拔针24小时后,教育患者经常按摩肢体末梢血管,搓揉手背、参与功能锻炼和适当体育运动,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血管弹性恢复,保护好血管。
讨论
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和中医辨证:现代医学认为,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和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
[2]。
祖国医学认为,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穿刺伤及局部脉络面而血运不畅导致血瘀滞阻,“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受阻导致胀痛,瘀血内蕴,蕴化久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失,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
其发生机制是气血瘀滞,热毒凝滞于血脉,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
治疗原则应该是解毒散瘀、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清热凉血,生津润燥,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利于静脉再通。
土豆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作用:土豆属茄科植物,含有大量的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葵素、乳酸、柠檬酸及维生素b1、b2、b12、维生素c、微量胡萝卜素,并有钙、磷、铁等无机盐多种营养成份。
其中维生素b12是细胞合成核酸过程的重要辅酶,对黏膜上皮和血管内膜上皮细胞具有修复再生功能,同时维生素b12还可以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及痛觉中枢阿片受体达到镇痛作用[3]。
维生素c可促进结缔组织中细胞间质的合成,保持细胞间质的完整性,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和脆性。
因此马铃薯具有消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能。
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应用马铃薯片外敷局部,可促进局部组织修复,加速炎症消散,减轻水肿,使疼痛症状迅速减轻。
总之,应用非药物冷土豆泥外敷局部治疗化疗静脉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章春芝,任晓东,薛志芳,等.中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39-640.
2 胡浩.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静脉炎的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320.
3 董永梅,张美分,张若,等.新鲜马铃薯片早期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78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