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片粘贴实用技巧
应变片粘贴实用技巧

应变片粘贴实用技巧------卡尔. 霍夫曼目录1 绪论2 应变片的安装2.1 贴片工的职责和作用2.2 粘贴剂的种类2.2.1 各种HBM应变片粘贴剂的特性2.3 粘贴剂的使用2.3.1 在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2 在非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3 应变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2.3.4 应变片的准备2.3.5 粘贴过程2.3.6 预防措施3 电缆连接3.1 焊接工具、焊接材料和配线3.1.1 焊接烙铁3.1.2 烙铁头3.1.3 焊料(软焊料)3.1.4 熔融3.1.5 焊接终端3.1.6 导线材料3.2 实用技巧3.2.1 焊接技巧3.2.2 电缆连接技巧4 中间检查4.1 视觉检查4.2 应变片电的连续性4.3 连接电缆的电阻4.4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4.5 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5 已安装的应变片的防护5.1 已安装的应变片防护层的使用技巧5.2 常用的防护材料6 参考文献1 绪论2 应变片的安装2.1 贴片工的职责和作用为了正确测量传递的样件的变形,贴片工需要将应变片紧紧地贴在样件上。
根据不同的条件、影响因素和适用性,需要不同的贴片工和不同的粘贴方法。
粘贴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虑到应变片粘贴的适用性,这种连接方法就有些特别优点:●连接各种材料,甚至不同材料的可能性。
根据不同的接合剂,粘贴在室温或高温环境中进行。
●2.2 粘贴剂的种类2.2.1 各种HBM应变片粘贴剂的特性2.3 粘合剂的使用2.3.1 在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2 在非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3 应变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2.3.4 应变片的准备2.3.5 粘贴过程2.3.6 预防措施3 电缆连接3.1 焊接工具、焊接材料和配线3.1.1 焊接烙铁3.1.2 烙铁头3.1.3 焊料(软焊料)3.1.4 熔融3.1.5 焊接终端3.1.6 导线材料3.2 实用技巧3.2.1 焊接技巧3.2.2 电缆连接技巧4 中间检查4.1 视觉检查应变片和电缆连接应该用6X放大率的放大镜检查,检查如下:●边缘没有焊接好●不可靠的焊接●熔解残余物4.2 应变片的连续性4.3 连接电缆的电阻4.4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4.5 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5 已安装的应变片的防护应变片的粘贴必须防止机械和化学的影响,甚至在理想状态下,例如试验室,假如没有合适的方法,粘贴的应变片的性能也会随着时间下降。
简述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简述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应变片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用于测量和记录物体的形变和应力。
在实际应用中,应变片通常需要粘贴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以便进行测量。
本文将介绍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包括准备工作、粘贴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应变片粘贴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粘贴效果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选择合适的应变片:根据实际需要和被测物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应变片。
常见的应变片有金属应变片和电阻应变片。
金属应变片适用于高温、高应变的环境,而电阻应变片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应变测量。
2.清洁被测物体表面:使用酒精或其他清洁剂清洁被测物体表面,确保其干净无尘。
尤其是在粘贴金属应变片时,需要彻底清除油脂和污垢,以保证粘贴效果。
3.涂布导电胶粘剂:在被测物体表面涂布一层导电胶粘剂,以提高应变片与被测物体的粘结强度和电流传导性。
导电胶粘剂应均匀涂布,并充分干燥。
二、粘贴步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应变片的粘贴。
下面是一般的粘贴步骤:1.确定应变片位置:根据测量需求和被测物体的应变分布情况,确定应变片的粘贴位置。
通常选择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上平均分布,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2.涂布导电胶粘剂:在应变片背面涂布一层导电胶粘剂,以提高应变片与被测物体的粘结强度和电流传导性。
导电胶粘剂应均匀涂布,并充分干燥。
3.粘贴应变片:将涂有导电胶粘剂的应变片贴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上,用适当的压力使其紧密贴合。
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松动现象,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固定应变片:在粘贴完成后,使用胶带或其他固定物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以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固定方法应简单可靠,并不影响应变片的测量性能。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应变片粘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粘贴效果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避免应变片的受力:应变片在粘贴后,应尽量避免外力的作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在进行应变测量时,应保持被测物体的稳定,避免发生剪切、扭转等变形,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贴应变片及使用

钢筋表面应变片贴法1、打磨。
用220# —400# 粒度范围的砂纸打磨钢筋表面,区域大小0.8*1.5cm(因为应变片规格0.4*1.0cm),打磨好之后在贴片处轻轻打出与贴片方向呈45度角的交叉条纹;2、清洗。
用浸有丙酮或酒精的脱脂棉球清洗贴片处,直到棉球上看不见污渍为好,清洗时一定要沿单一方向进行,不要来回交替擦洗;3、贴片。
蘸取502胶,轻轻甩掉多余的胶液,然后将片子放于规定的粘贴位置(必须准确放置在规定的位置),盖上一层聚四氟乙烯膜沿应变片轴线方向用手指滚压3~4次,排净气泡并挤出多余胶液,约1分钟后从无引线端慢慢揭下聚四氟乙烯膜,下次继续使用;4、焊线。
用20w电烙铁及60%*0.8m/m焊锡焊接;5、绝缘处理。
用绝缘胶带将焊接裸露处与构件隔绝,同时将两线隔绝;6、固线。
用胶带将线固定在构件上,同时留有松弛段,胶带包紧即可,切忌过厚;7、涂胶。
(用AZ—709胶轻轻均匀涂一薄层于应变片裸露部分,对裸露部分进行防护),将703胶均匀涂于应变片上,达到完全覆盖片子即可;8、包扎。
用绝缘胶带包住片子,包住即可,切忌太厚、太紧;9、检测。
用万用表—电阻法(200欧姆量程)检测,一般为123欧姆左右。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将电阻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在应变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上,当被测物理量使弹性敏感元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也随之变形,并产生电阻变化。
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见图3-1),如果电桥初始平衡,则应变引起的电阻变化将使电桥失去平衡,产生输出电压U,它和各桥臂的应变片的应变间存在以下关系其中E为桥压,K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若经电阻应变仪作信号变换后送到记录仪器,就能得到反映被测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永久记录。
怎样才能把电阻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在试件上?应当怎样把应变片接入电桥才能得到最大的输出,并尽量抑制不需要的输入?这是本次实验中要学习的内容。
五、实验步骤(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1.用万用电表检查电阻应变片,选择阻值接近的四片应变片待用。
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选择、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及方法 2.掌握选择应变片的原那么及粘贴质量的检查二、实验步骤1.目测电阻应变片有无折痕.断丝等缺陷, 有缺陷的应变片不能粘贴。
必须更换。
2.用数字万用表或电桥准确测量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
注意: 不要用手或不干净的物品直接接触应变片基底。
测量时应放在干净的书面上, 不能使其受力, 应保持平直。
记录下各个应变片的阻值, 要求应变片阻值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对于标称电阻为120欧姆的应变片, 测量时数字万用表必须打到200欧姆档位上。
所测电阻值为原始电阻。
要求同一电桥中各应变片之间阻值相差均不得大于0.5欧姆, 否那么,需要更换。
3. 试件外表处理: 实验所用试件为等强度梁, 为了粘贴结实, 必须对试件外表进展处理。
〔1〕在等强度梁选择好贴片位置, 用细纱纸打磨干净, 要求打磨成45度穿插线, 如等强度梁上以前贴好的应变片, 先用小刀铲掉。
应变片为一次性消耗材料, 粘贴后再起下来不能再用。
〔2〕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贴处, 直到棉球无黑迹为止。
〔3〕在贴片处划出十字线, 作为贴片坐标, 再用棉球擦一下。
4. 应变片粘贴在502粘贴剂瓶口打一小细孔〔用大头针〕, 以便只流出少量胶液, 一手捏住应变片的引出线, 一手拿502, 瓶口向下, 在应变片基底上挤一小滴胶水, 并用瓶口轻轻涂抹均匀, 将多余的胶水甩去, 立即放在应变贴片位置。
然后轻轻撕去塑料薄膜。
5.粘贴质量的检查〔1〕目测或用放大镜检查应变片是否粘牢,有无气泡、翘起等现象。
〔2〕用万用表检查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 阻值与未贴片前的相差无几。
6.焊线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线焊接到等强度反梁上的引线焊点处。
注意焊锡不要太多。
7.用兆欧表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组织, 应大于500M欧。
8.应变片保护用704硅橡胶覆于应变片上, 防止受潮。
三、实验所用材料及工具箱式电阻应变片等强度梁502粘接剂万用表剪刀镊子电烙铁焊丝等四、考前须知(1)手指不能直接接触502胶,否那么粘手,注意不要擦到眼睛或衣服上.(2)不要用两手握兆欧表引线端的金属局部, 防止触电;不要长时间短路, 防止烧毁兆欧表。
应变片贴片技巧[宝典]
![应变片贴片技巧[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6853f4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4.png)
3. 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要求: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变片本身的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1)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2)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3)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4)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5)做好防潮工作,使应变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以保证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
4. 贴片前准备4.1 工具、辅助材料准备1)试件;2)电阻应变片;3)数字万用表;4)粘合剂:502胶;5)丙酮;6)棉球;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8)接线柱、短引线;9)电吹风机或红外烘干机。
4.2 技术准备1)测试点的选择测点的选择和布置对能否正确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实现正确的测量影响很大。
测点愈多,愈能了解结构的应力分布状况,然而却增加了测试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和贴片误差。
因此,根据应以最少的测点达到足够真实地反映结构受力状态的原则,来选择测点。
为此,一般应考虑:a)预先对结构进行大致的受力分析,预测其变形形式,找出危险断面及危险位置。
根据受力分析和测试要求,结合实践经验最后选定测点。
b)在截面尺寸急剧变化的部位或因孔、槽导致应力集中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置一些测点,以便了解这些区域的应力梯度情况。
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步骤

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步骤应变片的粘贴是传感器制作的重要环节,应变片的粘贴质量直接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为制作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传感器,规定应变片粘贴的方法和步骤如下:应变片粘贴的工序主要包括:试件的表面处理,应变片的粘贴、干燥,导线的焊接和固定,应变片的防潮处理和质量检验。
1应变片粘贴前的准备工作。
1.1应保证所粘贴的平面光滑、无划伤,面积应大于应变片的面积。
1.2应变片应平整、无折痕,不能用手和不干净的物体接触应变片的底面。
1.3粘贴所使用物品有:试件、电阻应变片、数字万用表、台钳、镊子、专用夹具、热风机、烙铁、焊锡丝、棉签、应变计粘贴剂、丙酮、无水酒精、704硅胶。
1.4将台钳固定到桌子上,把试件用台钳加紧。
2粘贴步骤2.1试件的表面处理用沾有无水酒精和丙酮的棉签反复擦拭贴片部位,直至棉签不再变黑为止,确保贴片部位清洁。
2.2应变片的粘贴在贴片部位和应变片的底面上均匀的涂上薄薄一层应变计粘贴剂。
待粘贴剂变稠后,用镊子轻轻夹住应变片的两边,贴在在试件的贴片部位。
在应变片上覆盖一层聚氯乙烯薄膜,用手指顺着应变片的长度方向用力挤压,挤出应变片下面的气泡和多余的胶水。
用手指压紧,直到应变片与试件紧密粘合为止。
松开手指,使用专用夹具将应变片和试件夹紧。
注意按住时不要使应变片移动,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否则需重贴。
注意粘贴剂不要用得过多或过少,过多则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过少则粘结不牢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2.3应变片的干燥应变片粘贴好后应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以保证与试件共同变形。
此外,应变计和试件间应有一定的绝缘度,以保证应变读数的稳定。
因此,在贴好片后就需要进行干燥处理,用热风机进行加热干燥,烘烤4个小时,烘烤时应适当控制距离和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坏应变片。
2.4导线的焊接和固定将引出线焊接在应变片的接线端。
在应变片引出线下,贴上胶带纸,以免应变计引出线与被测试件接触造成短路。
焊接时注意防止假焊,焊完后用万用表在导线另一端检查是否接通。
应变片粘贴实用技巧

应变片粘贴实用技巧------卡尔. 霍夫曼目录1 绪论2 应变片的安装2.1 贴片工的职责和作用2.2 粘贴剂的种类2.2.1 各种HBM应变片粘贴剂的特性2.3 粘贴剂的使用2.3.1 在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2 在非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3 应变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2.3.4 应变片的准备2.3.5 粘贴过程2.3.6 预防措施3 电缆连接3.1 焊接工具、焊接材料和配线3.1.1 焊接烙铁3.1.2 烙铁头3.1.3 焊料(软焊料)3.1.4 熔融3.1.5 焊接终端3.1.6 导线材料3.2 实用技巧3.2.1 焊接技巧3.2.2 电缆连接技巧4 中间检查4.1 视觉检查4.2 应变片电的连续性4.3 连接电缆的电阻4.4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4.5 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5 已安装的应变片的防护5.1 已安装的应变片防护层的使用技巧5.2 常用的防护材料6 参考文献1 绪论2 应变片的安装2.1 贴片工的职责和作用为了正确测量传递的样件的变形,贴片工需要将应变片紧紧地贴在样件上。
根据不同的条件、影响因素和适用性,需要不同的贴片工和不同的粘贴方法。
粘贴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虑到应变片粘贴的适用性,这种连接方法就有些特别优点:●连接各种材料,甚至不同材料的可能性。
根据不同的接合剂,粘贴在室温或高温环境中进行。
●2.2 粘贴剂的种类2.2.1 各种HBM应变片粘贴剂的特性2.3 粘合剂的使用2.3.1 在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2 在非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3 应变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2.3.4 应变片的准备2.3.5 粘贴过程2.3.6 预防措施3 电缆连接3.1 焊接工具、焊接材料和配线3.1.1 焊接烙铁3.1.2 烙铁头3.1.3 焊料(软焊料)3.1.4 熔融3.1.5 焊接终端3.1.6 导线材料3.2 实用技巧3.2.1 焊接技巧3.2.2 电缆连接技巧4 中间检查4.1 视觉检查应变片和电缆连接应该用6X放大率的放大镜检查,检查如下:●边缘没有焊接好●不可靠的焊接●熔解残余物4.2 应变片的连续性4.3 连接电缆的电阻4.4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4.5 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5 已安装的应变片的防护应变片的粘贴必须防止机械和化学的影响,甚至在理想状态下,例如试验室,假如没有合适的方法,粘贴的应变片的性能也会随着时间下降。
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粘贴应变片可不是随便糊上去那么简单,咱们得讲讲一些基本原则,让这事儿更加靠谱。
选材很重要,得确保应变片的质量没得说,毕竟咱们不想用劣质的材料来“捣乱”,是吧?表面处理得当也不能忽视,必须保持清洁,像个小孩一样干干净净的,才能确保粘合得牢固。
想象一下,如果表面有油污或者灰尘,那就像吃饭前没洗手,结果可想而知,粘不牢就容易掉,后果可就惨了。
粘贴的位置也是个大问题,咱们得找个合适的地方,不能随便找个角落贴上去。
最好是选择应力集中的区域,这样才能收集到更精准的数据。
就像一个运动员,跑步的时候得用力对准终点,才能跑得更快。
粘贴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像给自己的宝贝贴标签一样,确保位置对了,方向也要对,别弄得稀里糊涂的,后面可就得多费事了。
再说说粘合剂,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选对了粘合剂,事情就简单多了,不然的话,就等于给自己埋了个雷。
一般来说,强度要够,耐温也要好,像个好搭档,能够在高压环境下也不分离。
很多人可能觉得,哎呀,随便涂涂就行了,结果一碰就散架,那可真是哭笑不得。
对了,粘合剂的涂抹厚度也要讲究,太薄不行,太厚也不行,得掌握个“黄金比例”,这样才能让应变片稳稳当当的。
然后,温度和湿度也是个关键点。
太潮湿的环境,粘合剂可不太乐意,容易出现起泡、脱落的现象,就像让你在冬天去游泳,谁愿意啊?所以,粘贴的环境最好是干燥通风的,温度适中,这样才不会让人失望,能发挥出应变片的“终极实力”。
哎,有时候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给应变片一些“舒适”的环境,它才能发挥出最大潜能。
还有一点就是固化时间,别急,耐心点!刚贴好的时候,可不能急着去用,得给它点时间“发酵”,让粘合剂彻底固化。
就像发面一样,急不得,慢慢来,才能做出松软的包子。
一般来说,24小时是个不错的选择,绝对让你心安。
要是迫不及待,结果可就得不偿失,前功尽弃,真是让人心疼。
别忘了定期检查,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你的爱车,平时得保养,才能跑得更远。
应变片也一样,时不时看看它的状态,确保一切正常,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提供可靠的数据,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变片粘贴实用技巧------卡尔. 霍夫曼目录1 绪论2 应变片的安装2.1 贴片工的职责和作用2.2 粘贴剂的种类2.2.1 各种HBM应变片粘贴剂的特性2.3 粘贴剂的使用2.3.1 在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2 在非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3 应变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2.3.4 应变片的准备2.3.5 粘贴过程2.3.6 预防措施3 电缆连接3.1 焊接工具、焊接材料和配线3.1.1 焊接烙铁3.1.2 烙铁头3.1.3 焊料(软焊料)3.1.4 熔融3.1.5 焊接终端3.1.6 导线材料3.2 实用技巧3.2.1 焊接技巧3.2.2 电缆连接技巧4 中间检查4.1 视觉检查4.2 应变片电的连续性4.3 连接电缆的电阻4.4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4.5 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5 已安装的应变片的防护5.1 已安装的应变片防护层的使用技巧5.2 常用的防护材料6 参考文献1 绪论2 应变片的安装2.1 贴片工的职责和作用为了正确测量传递的样件的变形,贴片工需要将应变片紧紧地贴在样件上。
根据不同的条件、影响因素和适用性,需要不同的贴片工和不同的粘贴方法。
粘贴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虑到应变片粘贴的适用性,这种连接方法就有些特别优点:●连接各种材料,甚至不同材料的可能性。
根据不同的接合剂,粘贴在室温或高温环境中进行。
●2.2 粘贴剂的种类2.2.1 各种HBM应变片粘贴剂的特性2.3 粘合剂的使用2.3.1 在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2 在非金属表面粘贴的准备工作2.3.3 应变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2.3.4 应变片的准备2.3.5 粘贴过程2.3.6 预防措施3 电缆连接3.1 焊接工具、焊接材料和配线3.1.1 焊接烙铁3.1.2 烙铁头3.1.3 焊料(软焊料)3.1.4 熔融3.1.5 焊接终端3.1.6 导线材料3.2 实用技巧3.2.1 焊接技巧3.2.2 电缆连接技巧4 中间检查4.1 视觉检查应变片和电缆连接应该用6X放大率的放大镜检查,检查如下:●边缘没有焊接好●不可靠的焊接●熔解残余物4.2 应变片的连续性4.3 连接电缆的电阻4.4 应变片的绝缘电阻4.5 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5 已安装的应变片的防护应变片的粘贴必须防止机械和化学的影响,甚至在理想状态下,例如试验室,假如没有合适的方法,粘贴的应变片的性能也会随着时间下降。
不同的方法对应变片有不同的影响。
在底湿度的实验室环境中,采用轻微的密封就可以对手指(有汗水)的碰触进行很好的防护,然而在一些工厂的恶劣环境中,为了防止蒸汽、水、油、热及机械的影响,进行充分的防护的很有必要的。
首先,简单的清漆密封是适当的;其次,可以对应变片采用多层保护产生屏障。
5.1 已安装的应变片防护层的使用技巧5.2 常用的防护材料6 参考文献2.1 应变片粘贴人员的职责粘贴人员把应变片牢固的粘贴到试件的表面的目的是把试件的变形精确的传递到应变片上。
不同的条件、影响和应用的考虑需要不同的粘贴人员和粘贴方法。
粘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下面给出了适用于应变片粘贴的一些先进的方法。
●粘贴不同的材料,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材料。
依赖于选用的粘接剂、粘贴的温度是在室温还是高温下。
●粘贴的材料没有回应,这种限制只是在塑性材料中。
●绝对多数的固化粘接剂(只是那些对于应变片技术要求比较重要的)通过较低的对于水蒸气的吸收加以区别。
(除了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对于固化的速度的控制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粘接剂和固化温度(低温或者高温固化)●应变片与试件的高电阻率可以提供高的绝缘阻抗粘贴的效果取决于粘接剂与试件表面的粘附力。
粘附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邻近分子的吸引力的大小。
2.3粘接剂的应用应变片可能被固定到所有的固体表面。
在做这个工作之前,首要的就是对粘贴的地方进行恰当与仔细的处理。
对于粘贴剂的使用者,下面的章节和相关的指导,给出了恰当的处理方法。
提示2.3-1:下面的信息对于粘接剂的使用者来说,要比说明书中的更容易理解,然后,却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粘接剂的属性,如果,下面的信息与某一特定的粘接剂的说明书的信息出现了矛盾,以该粘接剂的说明书为准。
2.3.1 在金属表面粘接应变片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种类与范围主要与试件的状态、数量、金属表面污垢的类型,还有试件的材料的类型有关系。
下面示意性的列出了金属试件的前期的处理方法。
粘接的位置应避免在存在小孔、裂纹和氧化层的地方,不是因为这些地方的表面太粗糙,而是因为这些地方容易潮湿。
在确定了粘贴位置之后,接着执行表2.3.1列出的每一步,至于采用什么方法取决于试件的当时的状态、尺寸与损伤的敏感程度。
试验人表2.3-1 应变片粘贴前的准备工作步骤进一步的关于在的净化的术语:“清洁”与“污染”在技术层面的含义,应变片的粘贴人员应该具有全面而清楚的认识。
每一个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无论用肉眼看上去是多么的整洁,理论上都被人为是被污染的了。
灰尘与氧化物的堆积,对于潮气的吸收、水蒸气与气体的产生,这些对于粘接剂的粘接性能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对粘接表面进行处理完之后,应该立即进行粘贴。
在每一个步骤之间的暂停都是不允许的。
即使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和最佳的空气环境中,在清洗与粘贴之间的间隔时间也不能超过三个小时。
容易氧化的金属材料(例如,铜,铝,钛和他们的合金)或者工业条件下要求在清洗之后,马上进行粘贴。
初次清洗锈迹、氧化物、油漆、润滑油后者灰尘的覆盖物、或者其他覆盖试件测点表面的污染物应该被清除干净,并且清洁的面积要略大于粘贴面积。
在这个步骤中使用的工具是刮刀、抹刀,研磨工具。
对于初次清洗,推荐使用酸洗剂(例如Vim,Ata,Imi 溶液等)来去除表面的油脂与润滑油。
具有腐蚀性的苏打溶液对于去除油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
因为它能严重灼伤皮肤,所以,在使用具有腐蚀性苏打水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胶皮手套与防护眼镜。
注意:绝对不能使用腐蚀性的苏打水对铝材质的试件进行清洗。
冲洗使用纯净水或者蒸馏水。
油污彻底出去后,表面会覆盖一层无间断的水膜。
接着用干净的纤维素吸水软垫进行干燥。
光滑处理:生锈、表面的创伤和比较深的表面划痕会在试件的表面产生切口应力,从而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试件表面的突起和其他的不平整会削弱粘接效果。
所以粘接区域必须通过打磨与抹平或者其他合理的方法,使其平整。
对于这项工作来说,交叉使用金刚砂纸与橡皮板两种打磨工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橡皮板可以根据目标的外形轮廓进行修形,金刚砂纸能够根据目的进行修形。
经过多次处理之后,原先比较粗糙的表面变的光滑了。
为了避免误解,特别说明如下:需要粘贴的试件表面不一定是平面,应变片完全可以粘贴在曲面上,但是表面不能有突起。
镀有铅、镉、锡、铟、铋和其他类似的金属镀层的金属表面,如果表面的镀层比较松弛,在粘接区域的表面必须把这些镀层去除。
镍镀层也有可能脱落,所以也必须去除。
清洗:在该工序中,试件表面粘贴应变片部位上的灰尘,磨屑,油脂将被去除掉。
清除工作要做的彻底,但没有必要特别的仔细,因为后面还有其他的工序。
推荐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
更详细的细节将在“最后的清洗”中进行。
使用有机溶剂只会去除部分的矿物油(例如润滑旋转金属板或者钻孔使用的冷却液),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碱性溶液的效果比较好。
表面粗糙化处理:在2.1-1小节中,解释了试件与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力。
这种粘接力主要是化学性质的一种体现。
增加接合面积是有可能增加粘接力的,增大接合面积只能通过表面粗糙化处理,这种处理都是机械的方法,而很少采用酸洗的化学方法。
a b 图.2.3-1 表面粗糙化处理对于有效接触面积大小的影响a )理想平面的接触线b )通过适当的粗糙化处理后增长的接触线(优化状态)使用喷砂机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喷砂处理之后,试件表面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粘接表面。
要想获得完美无暇的表面,有三个条件是必须的:不含空气的油或者水;干净的没有使用的喷砂介质;完全脱去油脂的表面。
因为油脂会被喷砂介质打入试件的表面,并且很难清除(需要使用超声波清洁设备进行清除)。
金刚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喷砂介质。
它的边缘锋利、硬度高、干净、不会产生腐蚀,也不会造成生理疾病(没有硅肺病的危险)。
硼碳氧化物被证明是一种很硬的。
可以用它作为喷砂的介质,这种介质的硬度介于钻石与金刚砂之间。
金刚砂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试件的硬度、空气压力、喷口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使用的设备的类型。
试件的材料 使用喷砂方法进行粗糙化处理 采用金刚砂纸打磨砂纸粒度 空气压力 [bar] 距离 [cm] 金刚砂粒度 颗粒尺寸(um )硬钢 4 20 80...100 160...115 80....100 软钢 4 20 100...150 115...75 100...180 铝和铝合金 3 25 F240... ...F320 45...29 220 (360)如果使用氯基丙烯酸盐粘接剂进行粘接的时候,建议减少喷砂的次数或者减小金刚砂的粒度。
使用陶瓷类粘接剂,表面粗糙度大些,粘接效果会更好些。
表2.3-3中给出了对于不同类型的粘接剂的最优表面粗糙度。
应变片粘接剂 平均粗糙度 X60 3... 10 Z70 2... 4 X80 2... 10 EP250和EP310S 2 (4)使用金刚砂纸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尽管喷砂处理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它的使用也有被限制的时候:有时候因为缺乏设备,有时候因为没有条件使用这种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刚砂纸进行打磨处理,如果使用得当,也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使用砂纸在试件的表面进行反复打磨。
使用新的并且颗粒大小对于要打磨的材料而言合适的砂纸或者砂布。
颗粒大小的标准值在表2.3-2中列出。
表2.3-3中列出了推荐的表面粗糙度值。
使用其他机械方法进行粗糙化处理有时候,对于某些精巧的试件来说,即使是砂纸打磨也嫌粗糙。
特别是对裂纹应力非常敏感的材料更是如此,还有一些平面和平面硬度比较的平面,这些平面的硬度必须被保证。
最温和的机械预处理和去除氧化层的方法是使用玻璃纤维溶剂腐蚀(有时候也用来擦除中国画中的墨迹)另一种方法就是打印机擦除橡皮,这是一种含有玻璃微粒的印度橡胶,最后还有一种化学方法,这种方法我们将在酸洗工序中介绍。
位置标定使用划线来标定应变片的粘贴位置,薄片式的应变片的中心必须和测量位置的中心轴对齐。
不推荐使用划线针与划线器进行位置标定,因为即使非常轻微的表面划伤也会削弱试件强度甚至破坏试件。
一支干了的圆珠笔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钢珠在试件表面会留下一条清晰的线,但是不会损伤试件,也不会在表面留下划痕。
如果圆珠笔中还有墨水,在画完线之后,应该用溶剂(例如RMS1)去除划线。
较软的材料例如铝,应该用一支削尖的铅笔进行划线标定,铅芯的硬度(4H 到6H)应该在一个单独的一小块材料上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