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防火措施分析
木结构施工中的防火要求

木结构施工中的防火要求在木结构施工中,防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防火措施可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防止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木结构施工中的防火要求,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防火措施。
1. 材料选择在木结构施工中,选择适合的防火材料至关重要。
木材本身是一种易燃材料,因此需要使用一些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来降低着火风险。
常见的防火材料包括耐火板、防火涂料以及阻燃剂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木结构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 隔离措施在木结构施工中,必须合理设置隔离措施,将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有效的分隔。
例如,在木结构建筑中,应合理设置防火隔墙,将建筑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这样,即使某一区域发生火灾,也能够将火势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火灾对整体建筑的破坏。
3. 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一种常用的木结构防火措施。
防火涂料能够形成一层防火膜,当火焰接触到涂料表面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难燃物质,有效隔离火灾蔓延。
在木结构施工中,对关键部位进行防火涂料处理,如梁、柱、墙壁等,可以增强木结构的整体防火性能。
4. 防火维护木结构施工中的防火要求不仅仅是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更需要日常的防火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木结构的防火措施,保持其良好的防火性能非常重要。
例如,定期清洁和重新涂刷防火涂料,检查防火隔墙的完整性等。
只有保持防火措施的完好,才能更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5. 国家标准与法规在木结构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的防火标准与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有关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和措施都有明确的规定。
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必须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确保木结构的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总结:木结构施工中的防火要求是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选择防火材料、设置隔离措施、使用防火涂料、定期维护以及遵守国家标准与法规等措施都可以提高木结构的防火性能。
只有我们不断加强防火意识,才能保障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以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在木结构建筑中如何进行防火分区设置,以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尽量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一、背景介绍木结构建筑由于其独特的美观性和环保性,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木材作为一种易燃材料,其防火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防火分区的设置,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二、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内部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限制火势蔓延的范围。
在木结构建筑中,防火分区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设计在木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应采用防火墙等结构措施,将建筑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防火墙通常由非燃烧材料构成,能够起到有效隔离火势的作用。
2.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设置在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中,需要设置防火门和防火窗,以隔离不同区域之间的火势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材料和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势的蔓延。
3. 防火隔板的使用防火隔板是木结构建筑中常用的防火分区措施之一,可以将建筑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区域。
防火隔板通常由防火板等材料构成,能够有效阻挡火势的传播。
4. 防火涂料的涂刷在木结构建筑中,可以使用防火涂料对木材进行涂刷,提高其防火性能。
防火涂料具有阻燃、隔热等特性,能够有效减缓火势的蔓延速度。
三、防火分区的设置原则在木结构建筑中设置防火分区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分区明确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明确具体,不同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隔离措施,以限制火势的蔓延。
2. 面积适宜防火分区的面积应适中,过大的分区可能导致火势无法有效控制,过小的分区则可能造成防火措施的浪费。
3. 隔离完整防火分区的隔离措施应完整无缺,不得存在漏洞,以确保火势无法穿透隔离层。
4. 防火材料符合标准防火分区中使用的防火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
四、防火分区的检测与维护为了确保防火分区的有效性,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需要定期对防火分区进行检测和维护。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木结构建筑的兴起,关于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也逐渐受到关注。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火区划设计防火分区应根据建筑用途、火灾危险性等因素进行设计,通过分区,将整个建筑分成数个独立的防火区域,防止火势在建筑内蔓延。
划分防火分区时应考虑建筑的楼层、结构、用途等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确定不同分区的防火等级。
二、防火分区隔墙防火分区隔墙是划分防火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建筑分割为不同的防火区域。
防火分区隔墙及其它配套措施应满足防火等级要求,常见的隔墙材料包括砌体、轻钢龙骨、石膏板等。
防火分区隔墙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达到一定的防火时间,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防火分区防烟措施除了防火隔墙,防火分区还应设有防烟措施。
建筑内部需要合理设置烟气防排通道和排烟设备,以将火灾产生的烟雾有效排除。
防火分区内的楼梯间、过道等通道也需要考虑防烟措施,确保人员疏散时的安全和顺畅。
四、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五、疏散通道和出口设置防火分区内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出口。
疏散通道宽度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逃离火灾现场。
出口要明确标识,配备相应的疏散指示标识和照明设备,提供适当的安全疏散路径。
六、防火分区内的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防火隔墙上的门和窗口应采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防火门和防火窗,以防火灾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要满足相关防火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防火时间,能够阻挡火势的扩展。
七、防火分区的灭火设备防火分区内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如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栓等,方便人员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
灭火设备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总结起来,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主要包括防火区划设计、防火隔墙、防烟措施、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疏散通道和出口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以及灭火设备等要求。
关于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要点的分析 (1)

关于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要点的分析【摘要】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历史中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在我国建筑中占有较大比例,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木结构具有结构轻、施工工期短、防震性能好等优点,但其火灾隐患也非常大。
本文从木结构建筑火灾原因、防火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着重介绍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技术措施及其他防火措施,以期能够降低木结构建筑火灾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引言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历史较为久远,且比较成熟,许多古代的木结构建筑至今仍保持完好无损。
许多桁架结构在经过改造后,均逐渐过渡到了现代胶合木结构自行设计和加工应用的阶段。
由于具有较多优点,故木结构建筑能够在当代建筑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
然而,随着木结构建筑的不断增多,其火灾发生率也不断升高,故木结构的防火非常重要。
1.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原因分析引起木结构建筑发生的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建筑的耐火等级不高;建筑的密度较大,缺乏防火间距;使用问题多;火灾扑救困难[1]。
1.1耐火等级不高在经过长期的干燥后,许多木结构建筑的木材已全干,很容易燃烧,尤其是干燥季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
一旦起火,由于屋内的烟与热很难散发出去,进而导致“轰燃”。
此外,大多木结构建筑的木材裂缝及拼接缝隙较多,尤其是处于山地之间的木结构建筑,起火后会迅速蔓延,甚至形成立体燃烧,加之可燃物较多,极易酿成严重的火灾。
1.2建筑密度大,缺乏防火间距大多木结构建筑都是随意修建,缺乏科学的布局,结果使得建筑密集,没有防火间距。
建筑的过度密集,造成了防火间距的严重不足,若某处起火且未能及时对其有效控制,会使相连的建筑也遭到大面积燃烧,进而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火灾。
1.3使用问题频繁不断木结构建筑在使用中存在较多问题,以下是较常见的问题:①电线电器设备起火,如电线绝缘损坏、陈旧老化等;②生活用火存在隐患,如取暖、炊煮等;③乱扔烟头;④小孩玩火等。
这些都是生活用火中极易引起火灾的因素[2]。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介绍在传统的建筑和室内装修中,木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
木材通常用于地板、门窗、家具和装修面板等方面。
但是,木材容易受到潮湿、水、火和虫害的影响,从而破坏了木材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为了保证木材的质量和寿命,需要采取一些防腐、防火和防虫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
木材的腐烂和虫害木材会因为高温、潮湿和氧气而受到自然分解和腐烂的影响。
此外,木材也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蚀,如白蚁、螨虫、飞蛾等。
这些现象不仅会导致木材的外观变差和产生难闻的气味,还会缩短木材的使用寿命。
木结构防腐措施常用的防腐材料为了防止木材受到自然分解和腐烂的侵害,可以使用防腐木材或添加防腐剂。
常用的防腐木材有硝化木和炭化木。
硝化木是一种经过加压和注入硝酸钠溶液制成的木材。
这种木材不仅可以防腐,而且可以防虫害。
炭化木是一种经过热加工制成的木材。
这种木材含有较少的水分和多余的碳,使其更加抗腐蚀和防虫。
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是一种使用高温和低氧气环境处理木材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去除木材中的水分并“焦化”木质纤维,使木材更加抗腐蚀和耐久。
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木材。
木结构防火措施阻燃涂料阻燃涂料是一种应用于木材表面的涂料,这种涂料可以在火灾时阻止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形成。
根据涂料材料的不同,这种涂料可以物理隔离,也可以涂布到木质材料上。
此外,阻燃涂料还可以减少火警的起火点和火势的扩散。
抗火涂料抗火涂料是可以在火灾时抵御火焰和烟雾的涂料。
这种涂料通常使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可以在高温下保持稳定,可以减少火灾时燃烧和融化的可能性。
木结构防虫措施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将有毒或化学性合成物质注入木材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预防虫害。
化学处理是通过注入有毒的杀虫剂或使用化学性材料对木材进行表面涂布的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可以防止虫害,但也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潜在的风险。
天然方法使用天然材料,如洋葱、大蒜、辣椒和某些植物的精油,可以制作出防虫的涂料。
木结构防护措施

木结构防护措施
1. 使用防腐剂:在木结构材料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使用有机防腐剂或防火涂料来保护木材免受腐朽和火灾的侵害。
2. 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木结构的状况,包括木材表面是否有破损或腐烂,以及连接部位的稳固性,及早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3. 做好防水处理:将木结构的表面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渗入木材内部,从而减少木材变形和腐蚀的风险。
4. 安装防虫网:在木结构的进风口或通风孔上安装防虫网,以防止昆虫和害虫侵入木材内部,导致腐蚀和破坏。
5. 加强通风设施:确保木结构的周围有足够的通风,可以及时排除潮湿和异味,防止木材受潮和霉变。
6.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木结构,清除灰尘和污垢,保持木材表面的干燥和清洁,防止腐蚀和霉菌的生长。
7. 注意控制温湿度:在木结构的使用环境中,控制好室内的温湿度,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对木材的损害。
8. 避免长时间受阳光暴晒:木结构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引发干裂和脱色,因此要避免长时间暴晒,可以使用遮阳网或者防晒涂料进行保护。
9. 注意防火安全:在木结构周围设置合适的防火设施,定期检查和测试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材的功能,提高木结构的火灾安全性。
10. 加强保护措施:对于经常处于高风险环境的木结构,如室外露天木栈道等,可以考虑增加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以保障人员和木材的安全。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建筑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环保特性。
然而,木结构建筑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火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应该符合防火要求。
建筑师应该根据建筑的用途、场所、高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木材的种类、规格和处理方式,确保木材的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建筑师还应该合理布局建筑的内部空间,设置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门窗,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隔离火源和烟气,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木结构建筑的施工应该符合防火要求。
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木材的加工、安装和连接等环节符合防火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现场管理,防止火源和烟气的产生和扩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和维护也是防火的重要环节。
建筑物的使用者应该加强火灾预防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防火设施和消防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建筑物的使用者还应该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筑师、施工人员、
使用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防火意识,严格执行防火标准,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木结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026-24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木材和木结构的防腐处理技术措施: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如下:一,为防止木结构受潮而引起木材腐朽,设计时必须从构造上才采取下列防潮和通风措施:1.应在桁架和大梁的支座下设计防潮层。
2.为保证木结构有适当的通风条件,不应将桁架支座节点或木构件封闭在墙,保温层或其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对露天结构在构造上应避免任何部分有积水的可能。
3.为防止木材表面产生谁气凝结,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时,房屋的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吊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和隔气措施,除从结构上采取通风防潮措施外,尚应采用药剂处理。
二,对下列情况:1. 露天结构;2. 内排水桁架的支座节点处;3. 檩条,搁栅等木结构直接与砌体接触的部位;4. 在白蚁容易繁殖的潮湿环境附近使用木构件;5. 虫害严重地区使用马尾松,云南松,以及新利用树种中易感染虫害的木材;6. 在主要承重结构中使用不耐腐的树种木材。
三,木材应先胶合后进行药剂处理。
四,为了防止木结构遭受火灾的危险,应采取下列构造措施:1. 在有火源的房屋内,须设置防止火焰,火星及辐射热危害的防火设施(如防火隔墙,防火幕,石棉隔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结构防火措施分析
导言
我国木结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逐步进入胶合木结构自行设计与加工应用阶段,木结构应用增多,木结构建筑防火须加以关注。
木结构建筑火灾特点
1.燃烧强度大
木结构古建筑的建筑构件大多采用松、杉柏香樟等含油木质材料制作,木材用量多,火灾荷载大且年代久远,尤其是寺庙建筑常年香火缭绕,木构件极为干燥,加之表面涂刷油漆,火灾时燃烧猛烈,火场中心温度1200 ℃以上。
2.火势发展快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热烟气在室内向上升腾,沿着殿堂垂直布置的木构件及悬挂的垂幔、幔帐、柱棉、飘带、天帐等装饰品迅速向上蔓延。
火灾蔓延至屋顶部位后又迅速沿屋顶向水平方向发展蔓延,加上室内空气对流极易造成全面燃烧。
大多数木结构古建筑相互毗邻,通廊相连,火势一旦突破建筑门窗会引起延烧,强烈的热辐射也会导致毗邻建筑着火。
3.屋顶易倒塌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后,一般是屋顶先倒塌,墙柱后塌。
木结构古建筑火灾垂直向上蔓延,屋顶的屋架、桁、檩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柱、梁截面积较大。
火灾整体倒塌的时限持续时间较长。
4.文物易受损
木结构古建筑自身价值无法估量,其室内通常还珍藏有大量经典、书画、匾额等各类古代艺术珍品。
火灾时,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及室内文物极易受到破坏甚至烧毁,用水扑救会加速木构件腐朽,文献史料、泥塑、唐卡、壁画等也会遭受损坏。
木结构建筑火灾原因
1.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较低
木结构建筑经过多年干燥,木材构件含水量低,极易燃烧,枯朽的木材因质地疏松,在干燥季节遇到火星也会起火,一旦起火屋顶内部的烟和热不易散发,易使温度积聚,导致“轰燃”。
火灾时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通风条件较好。
有些建筑建在山地之间,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木建筑中可燃、易燃物多,火灾荷载远高于现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
2.木结构建筑密度大,无防火间距
木结构建筑的修建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体布局,多数为成片修建,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且大多数木结构建筑都以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庭院。
庭院布局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形式,建筑布局密集,缺少必要的防火分隔和安全距离,一处起火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就会与毗连的木结构建筑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此外,部分建筑跨度大、空间大且高位窗口多,火灾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
3.火灾扑救困难
部分木结构建筑位置距离偏远,无法依托城市消防基础设施,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迅速蔓延。
有些地区道路崎岖,消防车无法通行,更无法形成环形消防车道。
多数木建筑附近没有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更是无从谈起。
木结构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健全,缺乏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失火,不能及时扑救,火灾扑救工作有很大困难。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1.建筑木材的阻燃处理
建筑木材经过阻燃剂处理后可有效降低木材燃烧概率。
阻燃剂的阻燃途径主要有抑制木材高温下的热分解、抑制热传递、抑制气相及固相的氧化反应。
因阻燃途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阻燃剂往往具有多种阻燃作用,各有侧重。
木材阻燃剂一般选用2种以上的成分进行复合,各成分相互补充,产生阻燃协同作用。
常用的木材阻燃剂主要有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等。
经过阻燃处理的木材抗火性明显提高,木构件表面火焰的燃烧速度降低,构件的耐火极限提高。
2.建筑木材的表面防护
表面防护是在最后加工成型木材及其制品上涂覆阻燃剂或防火涂料,或在其表面包覆不燃性材料,通过保护层达到隔热、隔氧、抑制燃烧的目的。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如过氯乙烯防火漆等,通过涂料本身的难燃性或不燃性,或通过涂层在
火焰下释放出不燃气体,在表面形成釉状物绝氧隔热膜来保护基材。
膨胀型防火涂料用作木质材料的饰面型防火保护层,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热后会形成多孔性的海绵状炭化层结构,具有很好的隔氧隔热保护作用,将其涂刷在可燃建筑结构上,遇小火不燃烧,火势不大时具有阻滞延燃能力,从而减缓火焰传播速度,离开明火后能自行熄灭,可提高材料的耐火能力,防止火灾迅速蔓延扩大。
建造木制房屋时,在墙体和天花板上安装防火石膏板可使整个木结构组合墙体的耐火极限达2h。
3.建筑木构件的结构设计
大型建筑结构中都包含大规格的梁或柱,其本身具有很好的耐火性能。
木材导热性能低,且大构件表面燃烧所形成的碳化层会进一步隔绝空气和热量的作用,延缓木材燃烧的速度并保护其余未烧着的木材。
采用大截面构件时,若尺寸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得到较高的耐火极限。
一般而言,木构件截面越大,防火性能越好。
木结构的防火设计主要是根据设计荷载的要求结合不同树种木材在受到火焰作用时的炭化速度,通过规定结构构件的最小尺寸,利用木构件本身的耐火性能来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4.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
通过对木结构的使用范围、长度、面积、防火间距进行控制,并在建筑中制作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安全出口等),可有效避免木建筑的火灾发生,即使出现火灾也可有效控制火灾蔓延,把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在短时间内使人员得到安全疏散。
为将建筑火灾降到最低,须充分考虑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内人数、发生火灾时逃生的难易程度及防止火灾蔓延的方法等,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控制火势蔓延。
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
1.预防火灾发生
通过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合理确定与古建筑使用功能相匹配的建筑耐火等级,严格控制建筑内可燃、易燃物和内装修材料,设计安全可靠的供电、供气、供油、供热系统,提高古建筑本身的安全度,有效预防古建筑火灾发生。
2.防控火灾蔓延
通过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应用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分隔技术,合理确定建筑防火间距,严格划分防火分区,设置避难空间,充分利用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防火封堵材料等防火分隔设施,可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严防火势蔓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3.畅通生命通道
木结构古建筑一旦起火,其产生的火焰、高温、有毒烟气会对建筑内的生命造成严重危害。
若古建筑缺乏必要的安全疏散措施,建筑内的人员来不及疏散逃
生,极易造成重大伤亡。
通过在古建筑防火设计,应用安全疏散和烟气控制技术,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应急照明装置、疏散指示标志等安全疏散设施和自然排烟、正压进风、机械排烟等防烟排烟系统,可保障人员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
4.创造扑救条件
木结构古建筑起火且扩大成灾后,须消防力量及时、有效处置。
通过建筑防火设计,应用合理的平面布置,设置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消防登高场地等建筑灭火救援设施,可确保火灾时消防人员及各类消防车辆、装备能顺利靠近或进入古建筑实施灭火救援,及时、有效扑灭火灾,抢救遇难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