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弯沉计算书
沥青路面设计完整计算书

1
项目类型参数
项目类型
新建项目
设计弯沉(0.01mm)
未知
2
验算内容
验算方式
弯拉应力验算
3
交通参数设置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路面等级
高级路面
设计使用年限(年)
15
基层类型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轴载类型
累计标准轴载
累计作用次数Ne(万次/车道)
850
4
土基模量参数
土基模量(MPa)
结构组合(面层+基层+底基层)
1
层号
1
2
是否控制层位
否
3
材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类
4
材料名称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5
15度材料模量(MPa)
1800
6
20度材料模量(MPa)
1200
7
材料厚度(cm)
4
8
劈裂强度(MPa)
1
9
泊松比
0.25
10
层号
2
11
是否控制层位
否
12
材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类
13
材料名称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24.7
3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万次)
8504Βιβλιοθήκη 路面第1层厚度(cm)4
5
路面第2层厚度(cm)
6
6
路面第3层厚度(cm)
30
7
路面第4层厚度(cm)
36.6
8
设计控制层厚度(cm)
36.6
9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检测弯沉值计算

6 石灰土 200 550 0 1500 0 1.25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6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21
3 水泥稳定碎石 .5 .22
----------------------------------------
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
----------------------------------------
碎石灰土 200 mm
4 水泥稳定碎石 .5 .22
5 碎石灰土 .3 .1
6 石灰土 .25 .09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未考虑综合影响系数)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92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83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5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076 (MPa)
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
城市道路类型 主干路(大城市)
道路分类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19.9 (0.01m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
石灰土 200 mm
----------------------------------------
新建路基
6 石灰土 ? 550 0 1500 0 .09
7 新建路基 36
弯沉值计算书

巴东县生态经济园新建市政道路工程镇平路A级配碎石底基层顶面回弹弯沉值设计值计算一、计算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_1—2008二、计算参数来源及程式:1、《巴东县生态经济园新建市政道路工程镇平路施工设计图》2、底基层顶面回弹弯沉按如下步骤计算:(1)利用土基和底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计算值E0和E1以及底基层的厚度h1(cm),计算模量比K1E0/K2E1及比值h1/δ(δ为个轮迹当量圆的半径(cm),对于黄河卡车,δ=10.75cm;K2为底基层材料的季节影响系数,可取1.1~1.2)。
(2)查附图A.0.3,得底基层表面弯沉系数αL。
(3)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按式(A.0.3-1)计算:F=3.643 Al1.8519(A.0.3-1)(4)按式(A.0.3-2)计算底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计算值L1,即标准值:αL F(cm)(A.0.3-2)L1=2pδE0K1式中:P——后轴重100kN卡车轮胎的单位压力,对于黄河卡车,可取0.7MPa;K1——季节影响系数,不同地区取值范围为1.2~1.4。
三、计算步骤由施工设计图可知本公路路面结构层,土基回弹模量值查表得E0≥20MPa,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厚25cm,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D得E1=250MPa,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层厚为22cm,查表得E2=1700MPa。
解:K1E0/K2E1=20/250=0.08h1/δ=25/10.75=2.326查附图A.0.3得:aL=0.33代入公式A.0.3-1:F=3.643aL1.8519F=3.643×0.331.8519F=0.4675αL F代入公式A.0.3-2:L1=2pδE0K1×0.33×0.4675L1=2×0.7×10.7520L1=0.116(cm)L1=116(0.01mm)得:镇平路A级配碎石底基层顶面允许回弹弯沉值为116(0.01mm)。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公路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三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0.84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1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0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方向系数 0.55车道系数 1整体式货车比例 10 %半挂式货车比例 10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0.08 0.34 0.1 0.44 0.31 0.54 0.36 0.46 0.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55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252501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轻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624529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4.090851E+07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624529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052195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5设计层起始厚度 :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9750 0.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0500 0.25 2.53 水泥稳定碎石 180 10000 0.25 1.54 水泥稳定砂砾 200 8000 0.25 1.35 天然砂砾 ? 185 0.356 新建路基 50 0.3------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15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1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 .624第 3 层层底拉应力σ= .083 MPa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3.803222E+12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4.090851E+07 轴次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15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1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 -1.012第 4 层层底拉应力σ= .302 MPa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5.70788E+08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4.090851E+07 轴次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 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 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 HA= 70 mm路基类型参数 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CI= 3.9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 CIR= 7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18.1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3= 624529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4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02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07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25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22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6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20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 :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 500 m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水泥稳定砂砾 200 mm----------------------------------------天然砂砾 15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 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 LG= 298.8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32.9 (0.01mm)。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沥青路面构造设计与计算书1 工程简介本路段车站北路城市道路,采用二级标准.K0+000~K2+014.971,全线设计时速为40km/h。
路基宽度为21.5m,机动车道宽度为2×7.5m,人行道宽度为2×2.5m,盲道宽度为2×0.75m。
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构造为:机动车道路面的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和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20cm厚水稳砂砾〔5:95〕,底基层采用20cm天然砂砾。
2 土基回弹模量确实定本设计路段自然区划位于Ⅵ区,当地土质为砂质土,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表F.0.3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枯燥状态取59Mpa.3 设计资料〔1〕交通量年增长率:6% 设计年限:15年〔2〕初始年交通量如下表:4 设计任务4.1 沥青路面构造组合设计4.2 沥青路面构造层厚度计算,并进展构造层层底拉应力验算4.3 绘制沥青路面构造图5 沥青路面构造组合设计5.1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表10-1所示。
5.1.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5.1.1.1 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121∑=⎪⎭⎫⎝⎛=ki i i P P n C C N ,()11 1.211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5.1.1.2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取15年,车道系数η=0.7,γ=6.0% 累计当量轴次:()[][]596.369071406.07.06.6203651)06.01(3651115=⨯⨯⨯-+=⋅⨯-+=ηγγN N te次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5.1.2.1 轴载验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5.1.2.2 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为15年,车道系数取0.7,那么累计当量轴次为:5.2 路面构造层设计与材料选取由上面计算得到设计年限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路基弯沉计算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 0. 1弯沉值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
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
(不超过1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
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1. 0. 2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计算:
L R=L+Z A S
式中:L R—弯沉代表值(0.01mm);
L —实测弯沉的平均的值(0.01mm);
S- 标准值;
Z A—与要求保证率有关的系数,见表
1. 0. 3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代表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 士(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 (2〜3)S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的界限,进行局部处理。
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
1.0.4弯沉代表值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1. 0. 5测定时的路表温度对沥青面层的弯沉值有明显影响,应进行温度修正。
当沥青面层度小于或等于50mm时,或路表温度在20°C
±20C 范围内,可不进行温度修正。
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1.1设计资料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累计当量轴次为945×104,设计弯沉为0.242mm 。
本合同段位于Ⅵ2区,及绿洲-荒漠区,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根据本合同段料场情况,路基土组为砾类土,砾石土填筑路基时土基回弹模量为72Mpa.1.2确定路基干湿类型选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时,面层类型系数s A 取1.0,路线经过的地区属于2VI 区,土质为砾石类土含有少量的粘土,路面属于干燥路基。
部分土基为盐泽土处理办法为砾石土换填,具体换填办法有附属。
根据当地经验和实验结果,初步拟定路面结构层及力学计算参数如下表: 表3 面层各结构层数据计算表1.3 按弯沉指标计算水泥稳定砂砾层厚度h 3b sc edA A A N l 2.0600-=()()0.266009.4510 1.0 1.0 1.024.160.01d l mm -=⨯⨯⨯⨯⨯=e N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轴次,取e N =69.4510⨯(辆/车道)。
c A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取1.0。
b A ——基层类型基础,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等于20cm 时取1.0。
s A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取1.0。
综合修正系数F =0.380.361.63()()2000s o l EPδ⨯0.380.3624.16721.630.66200010.650.7F ⎛⎫⎛⎫=⨯⨯= ⎪⎪⨯⎝⎭⎝⎭将六层体系简化成上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以及下 层为土基组成的三层体系。
由40.3810.65hδ== , 667.01800120012==E E ,查三层体系弯沉系数诺莫图得9.3α=,10.81K =,则1211000.024160.738220.710.659.30.810.548d E l K p k F δα⨯===⨯⨯⨯⨯⨯又查得 5.6Hδ= ,H=5.6×10.65=59.6cm,代入当量厚度换算公式 :359.6825h =+⨯⨯ 328.2h cm = 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厚为32㎝2.2.4验算沥青混凝土层层底拉应力(仍以上述求3h 时简化的三层体系求解) 1)验算细粒式混凝土层层底拉应力抗拉强度结构系数0.220.09/S a e c K A N A =⨯⨯a A —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系数,细、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为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为1.1,a A =1.0。
弯沉值计算书

巴东县生态经济园新建市政道路工程镇平路A级配碎石底基层顶面回弹弯沉值设计值计算一、计算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_1—2008二、计算参数来源及程式:1、《巴东县生态经济园新建市政道路工程镇平路施工设计图》2、底基层顶面回弹弯沉按如下步骤计算:(1)利用土基和底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计算值E0和E1以及底基层的厚度h1(cm),计算模量比K1E0/K2E1及比值h1/δ(δ为个轮迹当量圆的半径(cm),对于黄河卡车,δ=10.75cm;K2为底基层材料的季节影响系数,可取1.1~1.2)。
(2)查附图A.0.3,得底基层表面弯沉系数αL。
(3)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按式(A.0.3-1)计算:F=3.643 Al1.8519(A.0.3-1)(4)按式(A.0.3-2)计算底基层顶面的回弹弯沉计算值L1,即标准值:αL F(cm)(A.0.3-2)L1=2pδE0K1式中:P——后轴重100kN卡车轮胎的单位压力,对于黄河卡车,可取0.7MPa;K1——季节影响系数,不同地区取值范围为1.2~1.4。
三、计算步骤由施工设计图可知本公路路面结构层,土基回弹模量值查表得E0≥20MPa,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厚25cm,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D得E1=250MPa,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层厚为22cm,查表得E2=1700MPa。
解:K1E0/K2E1=20/250=0.08h1/δ=25/10.75=2.326查附图A.0.3得:aL=0.33代入公式A.0.3-1:F=3.643aL1.8519F=3.643×0.331.8519F=0.4675αL F代入公式A.0.3-2:L1=2pδE0K1×0.33×0.4675L1=2×0.7×10.7520L1=0.116(cm)L1=116(0.01mm)得:镇平路A级配碎石底基层顶面允许回弹弯沉值为116(0.01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诸线航道整治工程(嘉善段)桥梁接线路面弯沉计算书
一、鹤脚大桥、向阳桥、曹家河桥、三星桥及周家湾桥接坡路面弯沉计算
上述桥梁接坡路面结构均采用4cm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总厚度
30cm。
经采用HPDS2011路面结构软件进行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110.2(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81(0.01mm),具体计算过程详见附件①。
考虑上述桥梁接坡均以等外公路进行设计,可降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根据经验取为95.5(0.01m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采用110.2(0.01mm)。
二、晋阳路桥接坡路面弯沉计算
晋阳路桥接坡路面结构采用4cm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总厚度50cm。
经采用HPDS2011路面结构软件进行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42.2(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34.9(0.01mm),具体计算过程详见附件②。
结合工程实际经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采用45(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采用35(0.01mm)。
附件①
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3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综合影响系数
(mm) 模量(MPa) (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200 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 0
3 水泥稳定碎石200 1310 0
4 新建路基3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第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65.9 (0.01mm)
第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81 (0.01mm)
第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110.2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10.5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383.1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附件②
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4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综合影响系
数
(mm) 模量(MPa) (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400 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300 0
3 水泥稳定碎石200 1360 0
4 水泥稳定碎石200 1310 0
5 新建路基3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第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1 (0.01mm)
第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4.9 (0.01mm)
第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42.2 (0.01mm)
第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110.2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10.5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383.1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