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防火
步行街商场防火方案

步行街商场防火方案1. 概述步行街商场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吸引大量顾客。
然而,人员密集、电器设备众多以及疏散通道有限,都增加了商场火灾发生的风险。
因此,制定完善的防火方案对于保障商场的安全至关重要。
2. 消防设施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商场各个区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
一旦探测到烟雾或温度异常,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信号,并通过语音广播或自动通报系统提醒顾客和员工进行疏散。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商场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喷头、水泵和水源。
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迅速将灭火剂喷洒到火灾区域,控制火势并避免火势蔓延。
2.3 灭火器和灭火器设施商场的每个区域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
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可用。
另外,商场应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箱等设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员工和消防人员能够迅速使用。
2.4 防烟设施商场内的通风系统应安装防烟装置,确保火灾发生时烟雾不会蔓延到人员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疏散的安全性。
2.5 电气设备和线路安全商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定期检查,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电气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3.1 安全出口商场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容量的安全出口,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疏散人员。
安全出口应明确标识,并保持畅通。
3.2 疏散通道商场内的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放置障碍物或妨碍疏散的物品。
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3.3 疏散指示标识商场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以引导人员选择最短、最安全的疏散路径。
标识应采用明亮的颜色,易于识别。
4. 员工培训和演练4.1 火灾应急演练商场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和疏散路线。
演练中应模拟真实火灾情况,加强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2 员工培训商场应提供必要的员工防火培训,包括火灾防范知识、灭火器使用方法、疏散路线等。
大型超市防火的重点和对策

大型超市防火的重点和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超市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大型超市经营场所面积大、人员众多、货物储存多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大型超市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防火安全水平。
一、防火重点1.消防设施在大型超市中,完善的消防设施是必备的防火重点,包括水源、消火栓、灭火器、烟雾探测器、喷淋系统等。
其中,消防水源特别重要,在超市设计时要特别考虑,确保消防车辆能够进入、泵送水源充足,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势。
2.人员培训大型超市中有众多员工,因此,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是必要的措施。
这些培训涵盖了火灾预防、发生火灾时的应对方式、疏散路线、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报警方式等内容。
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员工应能够迅速控制火势,将人员和财产安全疏散。
3.电线线路大型超市中电线线路的使用易产生火灾隐患,防火重点之一便是合理规划电线线路布局,使用优质材料,确保电线线路稳定可靠。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电路系统,避免因短路等原因发生火灾。
二、防火对策1.火场逃生火场逃生是防火对策的关键。
超市内应当设置多条疏散路线,确保员工和顾客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
此外,在疏散通道设施上也要下功夫,如应设置标志、疏散指示牌等。
2.定期检查对于任何一个大型超市,防火工作永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因此,定期对超市的消防设施、电线路等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无损,才能够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3.杜绝危险因素大型超市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如存储危险品、乱放易燃物品、电热器等,这些危险因素也成为了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
因此,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存放和使用,杜绝安全隐患,才能够保障超市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三、总结大型超市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商业街之一,必须重视防火工作,确保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在防火重点和对策方面,超市管理者应当关注消防设施的完善程度、员工防火安全培训、电线路规划、火场逃生、定期检查和杜绝危险因素等方面,特别是建立完整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商铺防火安全制度

商铺防火安全制度一、前言商铺是经营者开展业务活动的场所,为保障员工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商铺的正常运营,应建立完善的商铺防火安全制度。
本制度旨在加强商铺防火安全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灭火和逃生自救能力,确保商铺防火安全。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商铺经营者商铺经营者是商铺的最高管理责任人,负责商铺防火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需要制定商铺防火安全制度,选派专职人员负责检查、维护和修理消防设施设备,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2. 安全管理人员商铺应配备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负责商铺的日常防火安全工作,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的巡查、保养和维修,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逃生演练等。
3. 员工员工是商铺防火安全工作的执行者,需要遵守商铺防火安全制度的各项要求,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演练,掌握基本的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
商铺防火安全制度(二)1. 建筑物设计和装修(1)商铺的建筑布局应符合相关消防安全要求,通道宽度不小于1.5米,不得设置危险场所和暗门。
(2)商铺装修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可燃材料应放置在远离热源的地方,不得在通道和消防设施设备上方进行堆放。
(3)商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和消防器材,并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示。
2. 排除火源(1)商铺禁止使用明火,禁止乱堆乱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
(2)商铺应定期检查用电设备和线路,确保正常运行,消除安全隐患。
(3)商铺应加强对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火灾隐患的能力。
3. 消防设施设备管理(1)商铺应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如灭火器、灭火栓、喷淋系统等。
(2)商铺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消防设施设备的巡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商铺应定期组织消防设施设备演练,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4. 灭火和逃生自救(1)商铺应制定灭火和逃生自救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对程序。
(2)商铺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保持通道畅通。
下层广场商业防火要求

下层广场商业防火要求摘要:一、下层广场商业防火的重要性1.商业广场人流量大2.商铺密集,火灾风险高3.防火措施对商户和顾客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二、下层广场商业防火要求1.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防火性能2.消防设施的配备与维护3.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畅通4.商铺内部防火分区及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三、如何提高下层广场商业防火能力1.增强商户和顾客的消防安全意识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与培训3.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4.推广先进的防火技术和设备正文:下层广场作为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流量大,商铺密集,因此火灾风险相对较高。
为了保障商户和顾客的生命安全,提高下层广场的商业防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防火性能是下层广场商业防火的基础。
建筑材料应选择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的,如防火砖、防火涂料等。
同时,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防火分区的要求,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其次,消防设施的配备与维护是防火的关键环节。
广场内应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第三,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畅通对于火灾时的逃生至关重要。
广场内应设置明显、畅通的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内无杂物堆积。
此外,应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商户和顾客的应急逃生能力。
第四,商铺内部防火分区及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也是防火工作的重点。
商铺应按照防火分区要求进行布局,装修材料应选择具备防火性能的,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对于提高下层广场商业防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广场管理者应制定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职责,并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与培训,确保各项防火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消防新规范5月1日实施,万达步行街防火对策!

消防新规范5月1日实施,万达步行街防火对策!一. 万达购物中心室内步行街万达购物中心主要由商业主力店、次主力店和室内商业步行街组合而成,形成业态多元、层次丰富、形态多样的商业空间,对多功能、多业态的建筑空间塑造,构成了大规模、大体量、高综合性及复杂设备系统的商业建筑综合体,由一条长300m、公共区域宽度9~16m、净高大于15m的室内步行街将整个万达购物中心串联起来,使不同业态形成了有机的组合。
图1 万达购物中心总平面示意图二.新规范的消防设计要求新规范的5.3.6条做出如下规定: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均不应小于本规范对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9m。
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可开启门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外墙面积的一半。
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3、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4、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其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并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当采用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
当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为多层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均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m;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5、步行街两侧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直接通至步行街;首层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
商业街消防工作总结

商业街消防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商业发展的迅速扩张,商业街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商业街上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障商业街上的消防安全,消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们对商业街消防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商业街的消防安全水平。
首先,商业街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必须得到保障。
商业街上的消防设施和设备是保障消防安全的基础,必须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
商业街上的建筑物、商铺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和建造,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备完好,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其次,商业街的消防意识和应急预案必须得到加强。
商业街上的商户和员工必须具备消防意识,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正确的逃生和灭火技能。
同时,商业街必须建立完善的消防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的能力。
另外,商业街的消防监管和执法必须得到加强。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加大对商业街的消防监管力度,加强对商业街的消防安全检查和督导,确保商业街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得到有效维护和使用。
对于违反消防规定的商户和个人,要依法进行处罚,形成强有力的消防执法震慑。
最后,商业街的消防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商业街的消防安全事关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市民要积极参与消防宣传和教育,自觉遵守消防规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商业街的企业和商户也要积极配合消防工作,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共同维护商业街的消防安全。
综上所述,商业街的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保障、提高消防意识和应急预案、加强消防监管和执法、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有效提高商业街的消防安全水平,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商业街的消防工作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城市的商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基于防火分区设计的地下商业街的防火设计研究

基于防火分区设计的地下商业街的防火设计研究防火分区设计是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划分商业街区域,将火灾的蔓延范围限制在一个分区内,从而保护其他分区和人员的安全。
地下商业街的特点是空间相对封闭,人员密集,存在大量的商业设施和电气设备,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在进行防火设计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合理划分分区:根据商业街的规模和布局,合理划分大小分区,设置间隔墙和防火门,将商业街划分为互相独立的几个分区。
分区之间应具备一定的阻隔能力,以限制火势蔓延速度。
2.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商业街的建筑结构材料应选择耐火性能好的材料,如砖混结构、防火板等;防火分区之间的墙体和楼板也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防止火灾蔓延。
此外,还应考虑防火门的设置和自动关闭功能,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关闭,阻止火势蔓延。
3.系统设备的防火设计:商业街的空调、电力等设备是火灾的高危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例如,空调管道和电缆线应采取阻燃材料进行保护,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电缆线也应与其他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相互影响引发火灾。
4.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设置:商业街应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及时疏散。
出口和通道的尺寸应满足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通道的布局应合理,尽量避免堆放杂物和阻碍疏散。
5.消防设施设置:商业街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这些设施应设置在易燃区域和疏散通道附近,以便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使用并疏散。
总之,地下商业街的防火设计是确保商业街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划分分区、选择耐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保护系统设备和设施、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以及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可以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商业街的安全性。
在设计中还应考虑防火分区的布局,避免火灾在分区之间迅速蔓延。
此外,相关人员还应加强火灾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火灾应急措施的熟悉程度,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024年商铺防火安全制度

2024年商铺防火安全制度
1. 商铺防火安全设施要求:包括疏散通道、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的设置要求,以及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商铺内物品摆放要求:商铺内物品摆放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如不堆放易燃物品,摆放时要保证通道畅通等。
3. 疏散逃生计划:商铺需要制定详细的疏散逃生计划,包括各个区域的疏散路线、集合点等,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4. 防火培训和演练:商铺员工需要接受定期的防火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疏散逃生等,并定期进行防火演练。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商铺需要定期进行防火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6. 急救措施:商铺需要配备急救箱,并设立急救人员,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以上是一些可能包含在2024年商铺防火安全制度中的内容,具体的制度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商铺来说,防火安全非常重要,应该积极履行相关规定,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
3 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研究
3.1相关标准条文国内消防设计规范对有顶的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条文。
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商店规范》及重庆、江苏地方标准中有一些相关的条文,具体规定如下:
(1)《商店规范》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是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2)《商店规范》第2.2.4、2.2.5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安全的采光材料。
(3)《商店规范》第4.1.6条,大中型商业建筑中有屋盖的通廊或中庭(共享空间)及其两边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当两边建筑高度小于24m则通廊或中庭的最狭处宽度不应小于6m,当建筑高度大于24m则该处宽度不应小于13m;二是通廊或中庭的屋盖应采用非燃烧体和防碎的透光材料,在两边建筑物支承处应为防火构造;三是通廊或中庭的自然通风要求应符合第3.1.10
条的规定。
当为封闭中庭时应设自动排烟装置;四是通廊或中庭的消防设施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4)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054-2006《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4条,当通过天桥将两栋及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连为一体,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本规范4.3.2的规定时,其防火分区应将天桥相连的数座建筑按一座建筑确定,超过一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必须进行防火分隔,且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必须符合本规范5.1.2条的规定,当围合区域加盖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中庭的规定。
(5)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J67-2008《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4.8条,通过有顶的步行街连接组成一个商业建筑群时,其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步行街不应用于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其宽度应满足步行街两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8m。
步行街长度不宜大于300m,当长度大于300m 时,应在不大于300m处设置宽度不小于8m的人行(车行)露天横通道。
步行街自地面到顶棚最低点的高度不应低于6m;二是步行街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材料,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表3.2.4的要求。
三是商业建筑中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店铺外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步行街的宽度不小于12m时,可采用不燃材料;商业建筑中面向步行街的店铺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墙体分隔,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但通过步行街到达室外安全地点的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四是步行街应设置自然排烟设
施,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0%;五是步行街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可在其一个长边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消防车道。
当该建筑群的外边界长度或宽度超过16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3.2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看法
3.2.1 区分商业步行街形式,防火设计要求分别对待
传统的商业步行街建筑形式和现代有顶的商业步行街,甚至是室内封闭的商业步行街建筑形式不同,火灾危险性也存在差异,防火设计要求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有顶的商业步行街既不可以完全按照室内建筑中庭的防火设计要求,也不可以完全按照室外空间要求。
上述相关标准条文适用于不同的商业步行街形式。
一是《商店规范》第2.2.3~5条,适用于传统的街道式,没有盖顶的商业步行街。
二是江苏省地方标准,适用于有顶的商业步行街,但街道的出入口面敞开,属于半敞开的空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宜为小型商业店铺。
三是商业步行街两侧建筑围合区域中设置有屋盖的通廊或中庭(共享空间),其两边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需要满足《商店规范》第4.1.6条的规定,但是不应适用于周围完全封闭的通廊或中庭(共享空间)。
四是当步行街建筑的围合区域完全封闭,形成室内商业步行街时,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中庭的规定。
3.2.2尽量加宽步行街宽度,控制火灾荷载,形成防火隔离带,利于安全疏散
为阻止步行街两侧店铺或步行街内发生的火灾沿着步行街蔓延,确保人员疏散时步行街不垮塌,对步行街的宽度、高度、横通道、材料的燃烧性能及构件的耐火极限做严格的规定十分必要的。
加宽的步行街可以提高空间的可识别性,可以成为畅通的安全疏散通道。
商业步行街两侧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建筑之间最狭处宽度不小于国家规范规定的间距的要求,且不小于8米。
步行街无固定的火灾荷载,不用于人员通行以外的其他用途,使步行街能够真正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使得步行街成为疏散的准安全区域,这样步行街两侧店铺通至步行街内的出口可作为安全出口设计,但步行街由于不是疏散最终的安全地带,所以该店铺的安全出口到步行街露天出口之间的步行距离不能太长,要控制在60m以内。
经营使用中,步行街各种形式的商业促销活动和临时摊位,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步行街的安全净距离也能以保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如果步行街两侧商铺是开敞的摊位,有可燃物堆放,步行街宽度应增加,应满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二是设置外廊、天桥等的步行街,当两边建筑高度小于24m则外廊或天桥之间的最狭处宽度不应小于6m,当建筑高度大于24m则该处宽度不应小于13m;三是步行街两侧建筑防火间距应按防火安全净距离确定,有外廊时,防火间距应从其外廊部分外缘算起。
四是步行街外廊及天桥,空间宽度不宜过大,避免为临时摊位等的设置提供条件,五是装修时,可以在面向步行街的商铺门前设置“警戒线”,限制商业活动的区域和商品的摆放。
六是商业建筑及步行街道内不要经营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面向步行街一侧不得设置明火作业的饮食摊点
等。
3.2.3 确保店铺内和步行街防烟排烟的实际效果
一旦发生火灾,要限制烟气通过步行街蔓延,有顶的步行街要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尽量加大步行街可开启的排烟窗面积,最低开口面积要求不小于步行街地面积的20%。
两侧商铺发生火灾时,应防止烟气向步行街蔓延,商铺空间应设置排烟设置,将烟气直接排出室外。
有顶的步行街中,烟气如果沿顶棚下水平长距离蔓延,烟温冷却会向地面沉降,顶盖受热,上部热空气层产生热降现象都影响自然排烟,因此,有顶盖的步行街应采用突出屋面的储烟池构造设计,池深应能储存1m以上的烟气,出烟口两侧应设挡风板,顶面应有隔热措施,防止产生热障。
步行街与高层建筑相通的结合部应该设置严密的防烟分隔措施,严防烟气进入高层建筑。
室内封闭的商业步行街,商铺内和回廊可分别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回廊沿步行街外沿设置挡烟垂壁,可以有效地防止烟气向步行街蔓延。
3.2.4与步行街相连的商业建筑要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控制火灾蔓延
与步行街相连的商业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要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尽量把火灾控制在商业建筑内,限制火势向步行街蔓延。
主要设计措施有:一是店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外围护构件要有一定的耐火极限,步行街两侧的店铺之间采用耐火墙体分隔;二是步行街商业建筑的占地面积超过一定规模时,建筑内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是室内封闭的商业步行街大空间可以采用非接触式图像式火灾探测系统和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四是商业建筑仓储区集中设置,采取防火高耐火性的墙体和楼板进行分隔,营业部位的疏散楼梯和业主到仓储层的取货交通楼梯分开设置,商铺与仓储层之间可设简易提升机存取商品,提升口应设置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的自行关闭装置。
3.2.5要为消防队外部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步行街商业建筑如果发生大火,要为消防队外部救援创造有利条件,周围要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确有困难,可在其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其宽度要考虑消防车错车的需要。
当步行街商业建筑长度或宽度超过160m时,还要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步行街内要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如步行街出入口处避免设置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在步行街上设置的座椅、景观等设施,不要影响消防扑救和消防车通行。
步行街道长度大于300m时,要求在不大于300m处设置宽度不小于8m的人行(车行)露天横通道,以利于人员疏散,并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
4 结论
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难题,为了确保商业步行街设计的安全性,只有明确区分商业步行街的类型,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控制火灾荷载,提高防排烟设施的实际效果,尽量加宽步行街宽度,形成防火隔离带,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才能使步行街成为疏散的准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