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赠梁汾文本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纳兰性德

诗歌专题训练---纳兰性德诗歌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纳兰性德【清代】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衣匹马”,写词人着短衣,乘骏马,奔驰在路上,一“匹”字,尽显轻松惬意。
B.“萧萧落木不胜秋”,承首句之“遥山如画”,景物之萧瑟和意境之深远,历历如绘。
C.“柔肠萦挂”,词人以直白的语气写出了浓烈的思念之情,在别后更显得孤寂和落寞。
D.纳兰词“以情真取胜”,本词感情真挚自然且感伤凄婉,而语言清新流畅,不事雕琢。
2.现代学者张秉戍《纳兰词笺注》:“这首小词作法很别致,即虽然仍用上景下情的常见之法,但此篇却在落笔的角度上有所变化。
”结合全词,指出上下片落笔角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若只如初见”指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
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B.“何事秋风悲画扇”,扇子是夏天用来驱走炎热的,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C.“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D.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充满深深的愤怒和不满之情。
4.请你简要分析“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一句话。
写友谊的清朝的古诗

写友谊的清朝的古诗
《己亥杂诗》清代诗人龚自珍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奉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金缕曲·季子平安否》顾贞观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
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魅魅搏人座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解救。
置此札,只怀袖。
《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洒惟浇赵州士,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纳兰性德清代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译文1、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原文: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则知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及五六岁,便学为诗。
九岁谙识声韵。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
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
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之域耳。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
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
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
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鲂死。
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
其余即足下。
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
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②,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
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节选自《白居易集笺校》)【注】①元九:唐代诗人元稹,友人。
②缌麻之亲:关系疏远的亲族。
纳兰容若(18):顾梁汾顾贞观

纳兰容若(18):顾梁汾顾贞观研究纳兰容若,了解他的朋友是⼀个重要⽅⾯,简单、零散收集⼀点资料性的材料,作为⾃⼰以后研究检索的参考⽤。
不少待补充、推敲。
顾贞观(1637-1714)。
⽂学家。
原名华⽂,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锡⼈。
⼯诗⽂,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
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
参加康熙⼆⼗四年暮春纳兰容若召集渌⽔亭宴饮赋诗的⼈之⼀。
康熙三年(1664年)任秘书院中书舍⼈。
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内阁中书。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南巡,作为扈从随侍左右。
在国史院任典籍期间,曾修订其曾祖顾宪成的年谱《顾端⽂公年谱》,⼜为其⽗编定⽂集《庸庵公⽇钞》。
康熙⼗年(1671年)纳兰容若补诸⽣,贡太学。
时徐元⽂为祭酒,深器重之。
是年春,顾贞观服阕赴补,为忌者排斥,因告病南归。
有《风流⼦》词记其事,词序称“⾃此不复梦⼊春明矣。
”康熙⼗五年(1676年)春夏间,⼊京,经徐、严等相介,识容若,遂互以知⼰⽬之。
纳兰容若写《⾦缕曲.赠梁汾》词,⼀时传写京师:德也狂⽣⽿!顾贞观记云:“容若⼆⼗有⼆,乃⼀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填此曲为余题照。
”照即《侧帽投壶图》。
⾦缕曲·赠梁汾纳兰容若德也狂⽣⽿!偶然间、淄尘京国,乌⾐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谁会成⽣此意?不信道、遂成知⼰。
青眼⾼歌俱未⽼,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如⽔。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世悠悠何⾜问,冷笑置之⽽已!寻思起、从头翻悔。
⼀⽇⼼期千劫在,后⾝缘恐结他⽣⾥。
然诺重,君须记!冬,顾贞观作《⾦缕曲(寄吴汉槎)》⼆章。
纳兰容若见之,作《⾦缕曲.⼜.简梁汾》。
《侧帽词》或刻于此年。
始与顾贞观合编《今词初集》。
康熙⼗五年(1676年)经国⼦监祭酒徐元⽂推荐,⼊内阁⼤学⼠纳兰明珠府中住塾师,与纳兰容若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
《清俾类钞》徐珂说:“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锡顾梁汾舍⼈贞观尤契,旬⽇不见则不欢。
浅析纳兰性德的性格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纳兰性德的性格陈元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一大词人,在清初的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词主情,满含着感伤的情调。
词由心生,笔者主要结合他的部分词作来浅析其性格特征。
关键词:纳兰性德;诗词;性格特征;伤感多情[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90-01披览《纳兰词》,我们能体味到他诗词语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身心备受煎熬,怨愤幽恨,执着无奈的矛盾情态。
文人的性格个性和思想感情决定着语言的格调,因此,我们可从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推断其性格特征。
一、敏感,忧患“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
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
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满庭芳》据考证该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巡幸关外,驻足于祖先曾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时所写。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首普通怀古诗,但若联系起纳兰家族史来看,就非字面上那么简单。
它潜藏着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之间的世仇史。
虽然纳兰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政治也比较清明的康熙王朝初期,但敏感的纳兰却洞察到封建王朝繁荣背后所潜在的矛盾危机,在他的许多咏古词中发出的多为对末世的感叹之音。
例如《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此词为吊古伤今咏史之作,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便道出了古往今来,权力纷争不断,江山变化无常的客观历史现象。
此时的清王朝刚稳定不久,但谁又能保证会一直繁盛下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纳兰对于历史盛衰的感叹以及兴亡无常的喟叹,这也反映出他是一个异常敏感,具有时代忧患意识的人。
二、真挚多情、伤感孤独“此恨何时已。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林德涛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长子,文武双全,娴熟经史,尤善填词。
康熙十五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侍卫。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着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纳兰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
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在他不到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着有《通志堂集》,词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四十九首。
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词选中着名之本。
纳兰性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介公子。
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纳兰生活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的高官显贵的家族之中。
他虽然拥有御前随驾侍卫的个人经历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但他在爱情上却因恋人未得和爱妻去世受到重创,造就了他的词充满哀叹伤悲。
他虽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为情所困。
他的大部分词中传承了凄切婉约的词风,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
纳兰性德的这些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上他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特有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纳兰词”的主题风格情调体现在各个题材作品中: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
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
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
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
(一)缠绵悱恻多情善感的情感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文化的诗词

纳兰文化的诗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江城子-咏史】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
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
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依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
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大全(10篇实用)

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大全(10篇实用)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大全篇1窗边又谢了三朵姜花你听满世界都是花落的声音想和你飞翔却遗失了翅膀谁说思念比遗憾更悠长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假如,有一天我终于能将你忘记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将你一笔抹去——席慕容《错误》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青青子襟,悠悠我心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席慕容《古乐府》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
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
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大全篇2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题记世界上最灿烂的花朵是你绯红的脸颊;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是你清脆的笑声;世界上最澄澈的清潭是你明净的眼神。
孩子,你是上帝送给人世的礼物,是世间最美丽的天使。
丰子恺曾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不会转弯。
”的确,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感叹和他们一样大时画得和拉斐尔一样,但学会像他们一样画要花一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满清贵胄、显赫家声 • 凄美爱情、浪漫公子
2. 作家身世
• 三、纳兰性德与清初词坛
• 1、北宋以来、一人而矣 • 2、“国初第一词人”
2. 作家身世
• 四、纳兰性德与顾贞观
• 康熙十五年(1676),22岁 的纳兰性德与40岁的江南名士 顾贞观(号梁汾)一见倾心, 结为知己。
起句奇兀,以下亦是纯以情语入词,气盛 意切,跌宕有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 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 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 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从同情其坎坷遭遇着笔。词句中所包含的 深沉而又灼热的友情,使人深深感动。
3、文本详析
• 本篇构思相当完整。 • 由 “狂生” 突兀而起,
• 一转:“谁会”的落寞、处境的孤 独,
• 二转为“青眼高歌”的昂扬与乍得 知己的喜悦,
• 三转入“英雄泪”的感慨, • 全词首尾一气贯穿而又跌宕有致。出自
肺腑的语句,更使人读罢为之神摇魄宕, 感慨不已。
3、文本详析
•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虽然是取自古典文 学中的传统题材——友谊,但是仍然具 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因为它跳出了 个人悲欢离合的小圈子,上升到人类生 命的高度,抛卑弱,斥乏力。借传统的 形式,表达永恒的人类情感,也许,这 便是《金缕曲》传诵至今的不朽魅力之 所在吧。
4. 介绍纳兰词的多种风貌
• 纳兰词最大的特点是直抒性灵,感情直 率,他一贯认为,“诗乃心声,性情之 事也。”
•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 以自然之舌言情。”
• 就《金缕曲》(赠梁汾)而言,我们可 以看到诗人运笔如流水行云,一任真纯 充沛的感情在笔端酣畅地抒发。
四、思考与讨论
1. 比较此篇与顾贞观的酬和之作, 谈谈你的感受。
3、文本详析
• 一、纳兰词的特色
• 1、轻灵自然、感情真率 • 2、“容若词一种凄婉处,
令人不能卒读。” • 3、“词旨嵚崎磊落,不啻
坡老稼轩”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 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 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 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 不见,月如水。
2. 你读过诗词中还有这样一气贯穿 表达情感的作品吗?
3. 你读过的通俗小说中,有没有描 写纳兰其人的?若有,纳兰性德
1. 焦点问题
• 1.在本词中,情感抒发是如 何与文字的巧妙安排结合在 一起的?
• 2.你还知道哪些抒发友情的 词作,与它们相比,这首词 有和特色?
2. 作家身世
• 一、纳兰性德
• 纳兰性德原名 成德,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满族正黄旗人, 官至一等侍卫。
2. 作家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