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喘息性疾病
儿童喘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探索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 、增加运动等,来缓解喘息症状的方 法。
喘息的病因学研究
环境因素
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喘息的发生和发展,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遗传因素
探讨喘息的遗传因素,以理解喘息的发病机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儿童喘息的诊断与治 疗方法
contents
目录
• 儿童喘息概述 • 儿童喘息的诊断 • 儿童喘息的治疗方法 • 儿童喘息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喘息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儿童喘息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儿童喘息是指由于气道炎症、痉 挛或肿胀引起的气道狭窄,导致 呼吸时气流受阻,产生特殊的声 音。
症状
儿童喘息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有时 可听到哮鸣音。
进行治疗。
免疫疗法
免疫调节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减少喘息发作, 如干扰素等。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 预防感染性喘息发作。
环境控制
避免过敏原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雾、花 粉、宠物毛发等。
改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定 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用品。
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如牛奶、鸡蛋等。
喘息的分类
急性喘息
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较短,通常数天至数周 。
慢性喘息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数月或数年,可能与过敏、哮喘等慢性 疾病有关。
喘息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儿童喘息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等高危人群中。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儿童喘息的发病和病情。
儿童喘息性疾病PPT

1.84% 0.96%
1.30% 0.93%
1.51%
3.01% 1.97% 1.09%
东北
华北
西北
90年患病率
西南
中南
华东
00年患病率
10年患病率
全国
• WHO估计,全球由于哮喘导致的费用约占全球总
疾病负担的1%。比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数还高。
• 预测到2025年还将会出现1亿例新病例.
内容
小结
婴幼儿期尤其2-6月最常见疾病 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尤其是RSV 诊断相对容易,但应注意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及高危
因素 此病有一定自愈性,尽量少的干预(危重症除外) 34%~50%患儿可发展至哮喘,应注意随诊
支气管哮喘
全球儿童哮喘患病率在近40年间显著上升
美国儿童哮喘发病率自1980 年的3.6%上升至2003年的 5.8%
可逆性气流受限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共
同参与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
70%-80%的儿童哮喘发生于5岁以前 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 特应质与本病发生关系密切 多数患儿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药物)过
敏史 诊治不及时可产生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 早期防治是关键
1岁以下占80% 发病率男女相似,男婴重症病例较多 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其主要临床特点
病原学
• 常见病原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 鼻病毒(HRV) 人偏肺病毒( hMPV ) 流感病毒(IFA) 副流感病毒(PIV-3)
引起喘息的最常见病毒---RSV
RSV为RNA病毒(副黏科),占所用病原50%以上; 全世界都有流行,有季节性、地域性,我国南方夏
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83例

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 8 3俩
方 潜 ( 浙江慈溪市 龙山中 心卫生院 5 ̄1 13 ) z
婴 幼 儿 喘 息 性 疾 病 有 类 似 的 喘 息 症 状 和 体 征 ,包 括 婴 幼 儿 哮 喘和 毛 细 支 气 管 炎 , 各 有 不 同 的病 因 ,目前 尚 无 统 但
【 刘玉春 , 4 】 徐继庆 , 惠翔, . 董 等 哮喘患儿外周血白三烯 C 水平 的临床意义【 . J 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 , 0 7 6( ) 6 7 . 】 2 0 , 6 :7 - 7
【】 郑春 盛,林青 ,林 丽婷 ,等 .小儿哮喘与 白三烯 的关系研究 : 5 附 19例分析[】 0 J.福建 医学杂志 ,2 0 ,2 3 :12 6 . 0 3 5( ) 6 —16 【】 钱耀琴,顾洪亮,张少明,等. 6 氯雷他定对哮喘儿童P 选择素表达 一 的抑制作用及I 临床意义叨.临床儿科杂志, 00 8()7 . 20 ,1 2 :2
一
Hale Waihona Puke 由表 1可见 ,治疗 1 4天时 ,患儿 的显效率最高 ,7天
时 次 之 ,3天 时 最 低 。 3 讨 论
的治疗 方案 。笔者对 婴幼儿喘息性 疾病急性 发作采用 联
合 用 药 ,现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治疗婴幼儿喘息。杨敬业等 报道 , 激素治疗可能会减少喘息性疾病发作后反复喘息的次数 。白 三烯在哮 喘 、毛细支气 管炎和其他 病毒 引起 的喘息患者 血 中均升高 ,是重要的炎性 介质 ,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药治疗
素造成 的喘息 发作 。
班布特罗是一种长效 0, 受体激动药 ,对支气管平滑肌
能 产 生 持 续 的松 弛 作 用 ,并且 抑 制 内源 性 介 质 引 起 的 充 血
喘息样支气管炎疾病详解

疾病名:喘息样支气管炎英文名:asthmatoid bronchitis缩写:别名:喘息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代码:ICD:J20.8概述:喘息样支气管炎(asthmatoid bronchitis)仅系一临床概念,是指一组有哮喘表现的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而言,是一临床综合征,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
肺实质很少受累,其中部分病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由于乳幼儿气管、支气管比较狭小,易因感染或其他刺激而加重。
另外,患儿有过敏体质因素,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小支气管痉挛或肿胀,而产生喘鸣。
因此,有人认为本病患儿有一部分是婴儿期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 或轻型哮喘。
流行病学:部分病例远期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北京儿童医院于 1987~1989 年对594 例喘息样支气管炎进行了 4~21 年回顾性追踪,结果 41%转为哮喘,其中61.8%已经痊愈,尚有38.2%仍有哮喘发作。
有过敏史、嗜酸细胞较高以及血清IgE 升高者,往往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症。
根据天津医学院儿科等单位对 146 例喘息样支气管炎的5~15 年随访观察,认为喘息样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种疾病,因为两者的遗传史、过敏史、血清 IgE 及肺功能均甚相似。
西安医科大学儿科也认为对3 岁以下不明原因的反复喘息儿应考虑为婴幼儿哮喘,它与儿童哮喘可能是一种病在两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
病因:可有以下几方面的发病因素:1.感染因素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
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
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2.解剖特点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比较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故其黏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从而产生喘鸣音。
3.过敏体质因素婴幼儿患病毒感染者甚多,仅一小部分患儿呈喘息样支气管炎表现,提示同一病毒在不同个体中所产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机体内在因素密切相关,如近年发现合胞病毒引起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出现特异性 IgE 抗体,其鼻咽分泌物中组胺浓度明显高于同样感染而无喘息表现的患儿。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常常引起儿童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
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能够有效缓解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对于儿童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本文将从疾病特点、治疗原理和临床疗效等方面对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疾病特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管、支气管黏膜水肿、黏液过多、支气管痉挛和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咳嗽及气促疾病。
发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常在感染性疾病、气候变化或过敏原接触后发作。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
二、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布地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抑制过敏反应、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特布他林是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促进黏液排出。
布地奈德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炎症,特布他林能够扩张气道、减轻痉挛,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
三、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1. 缓解症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能够显著缓解儿童的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雾化吸入,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肺部,迅速发挥药效,缓解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 促进康复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还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
药物能够有效排出气道内的痰液,缓解痉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气道的愈合和修复,使得患儿能够早日康复,减少发作次数。
3. 预防复发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能够治疗急性发作期的症状,还能够预防疾病的复发。
儿童常见喘息性疾病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1、哮喘:支气管舒张剂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包括改善肺功能、减轻喘息 等。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 时,应首选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对于伴有严重哮喘的患儿,可 使用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钠。
2、慢性咳嗽:针对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 β2受体激动剂可有效减轻咳嗽症状。另外,茶碱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 作用,可缓解咳嗽症状。
3、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喘息、胸闷和 咳嗽等症状。尽管抗组胺H1受体药不能直接缓解支气管痉挛,但可以抑制炎症反 应和减少过敏原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对于伴有鼻部过敏症状的过敏性哮喘患者, 使用抗组胺H1受体药可能有助于改善哮喘控制。
四、注意事项与建议
尽管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 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2、药物选择: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当地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原 微生物药物。同时,应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儿童的耐受性。
3、疗程和剂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感染部位和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 制定适当的疗程和剂量。同时,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联合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以增强 疗效。例如,对于严重的细菌性喘息,可能需要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然而,联合治疗应谨慎使用,并注意可能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参考内容三
一、引言Βιβλιοθήκη 支气管舒张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能够有效缓解呼吸道疾病症状。在儿童呼 吸道常见疾病中,如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越来越 受到。本次演示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就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 道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和治疗方法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症状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下面将分别介绍。
1. 喘息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喘息,一般在夜间和清晨出现较为明显。
喘息声类似于哮喘病,儿童呼吸急促,呼气时间延长,呼吸音粗糙。
2. 咳嗽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还伴有持续性咳嗽,咳嗽声干咳或带有黏液痰。
3. 呼吸困难由于支气管痉挛和黏液过多阻塞了气道,儿童常常感觉到呼吸困难,需要用力呼吸。
4. 发热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常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达到38摄氏度以上。
5.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1. 药物治疗(1)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舒缓支气管痉挛,减少喘息和呼吸困难症状。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有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等。
(2) 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是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激素可以通过口服或吸入的方式给予,常用的口服激素有泼尼松龙,常用的吸入激素有布地奈德等。
(3) 抗生素治疗如果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伴有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支持性治疗(1) 吸氧如果儿童呼吸困难较重,血氧饱和度较低,可以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氧水平。
(2) 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适当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可以缓解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减少黏液的产生。
(3) 忌烟烟雾和二手烟会刺激儿童的气道,加重症状,因此家长应该避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3. 预防措施(1) 避免病毒感染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避免病毒感染的发生。
(2) 加强体质锻炼儿童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喘息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常在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出现。
由于儿童的特殊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喘息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
在很多儿童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中,都可表现为以喘息为主的临床特征。
数据表明,约34%的儿童在3周岁之前出现过至少1次喘息,有近一半儿童在6岁前会出现喘息[1]。
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儿童喘息性疾病及其用药,专家组广泛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国内外相关防治指南,汲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外防治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种类、药学特性、安全性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临床合理用药方案,制定了《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简称指南)。
该指南尽可能贴近临床、贴近基层,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较为实用和规范的指导和建议,以期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指南对诊疗机构配备儿童用药、保证药物可及性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指南共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1)儿童喘息性疾病概述;(2)儿童喘息性疾病常用药物;(3)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4)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介绍了常见的儿童喘息性疾病种类,列举了5类常用于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的药物,提出了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并重点介绍了5种常见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疗目标、治疗原则、临床建议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由于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治指南在国内为首次提出,针对喘息发生的机制、儿童喘息性疾病临床用药的高级别临床循证依据目前仍然存在不足,尚待临床专家、同道们进一步努力。
专家组将在不断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收集更多的证据,计划每2年对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
1 儿童喘息性疾病概述儿童喘息临床表现为呼吸过程中发出的持续、粗糙、高调的声音,是由气体通过狭窄气道形成湍流产生。
引起儿童喘息的原因包括哮喘、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气管及支气管发育异常和异物、呼吸系统一些少见疾病,也包括呼吸系统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管环畸形和胃肠道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0%以上的哮喘患儿起始于3岁以前,如 何在学龄前喘息患儿中有效地识别出哮喘很
困难。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特点时高度提示 哮喘诊断:1)多于每月一次的频繁发作性喘 息;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3)非病毒 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4)喘息症状持 续至3岁以后。
❖ 哮喘预测指数(用于预测3岁以内喘息儿童发 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在过去一年喘 息超过3次(≥4次),具有一项主要危险因 素或两项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 性皮炎;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次要 危险因素包括: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 关的喘息。如预测指数阳性,建议按哮喘规 范治疗。
一.概述
❖ 喘息是气流通过气道儿童至少 有过一次喘息史。
❖ 近年深入研究发现,儿童喘息性疾病虽 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病因和临床特点并 不相同。
❖ 儿童喘息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种特异质性疾病。
❖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2岁以前最常 见的喘息性疾病。(感染性喘息)
❖ 3.过敏性喘息(迟发性喘息/哮喘)表现为反 复咳喘发作,在夜间或晨起明显,一般有特 应征背景(个人过敏性疾病和/或父母有哮喘 病史),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 续至青春期。其本质是气道的过敏性炎症。
❖ 目前认为,喘息发作的频度并不能作为
喘息类型诊断的必要条件,哮喘有首次发作, 毛细支气管炎也可以有多次发作。
❖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 时期最常见的喘息性 疾病。(过敏性喘息)
❖ 喘息样支气管炎(感染性喘息) ❖ 感染性喘息30﹪发展为哮喘
❖ 哮喘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 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 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 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 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 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行气流受 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气促 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 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1.婴幼儿暂时性喘息(也称早期一过性喘息) 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出生时气道发育不良、 肺功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早产儿,母亲怀孕 时吸烟者。表现为3岁前有过1次以上的喘息, 到3岁以后就无喘息。因喘息主要是由环境因 素导致的支气管肺发育延迟所致,随年龄成 长3岁后肺发育逐渐成熟,喘息也逐渐消失。
❖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非过敏性持续性喘 息)发病主要与患儿早期的急性呼吸道病毒 感染有关,特别是病毒感染。表现为病毒感 染后反复喘息,患儿本人无过敏症,也无家 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可持续至学龄期。 2岁以下小儿喘息发作通常与感染有关,2岁 以上儿童多与其他病毒感染有关。早期的感 染可引起日后的过敏,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
❖ 注意事项:口器或面罩,氧流量,安静。
❖ 2)6岁以上儿童喘憋轻者,可直接吸入气雾剂() 或干粉剂(都报保、吸碟)。喘康速、万托林,普 米克、辅舒同,爱喘乐等。
❖ 普米克+可比特(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
❖ 吉舒(布地奈德)+仁舒(复方硫酸沙丁胺醇)
❖ 3)6岁以下儿童可用气雾剂()+储雾罐。能 合作者用口含器储雾罐,不能合作者用面罩 储雾罐。注意事项:储雾罐大小、质量、清 洁,吸药时间20~30秒,能配合者缓慢深吸 气,吸药后洗脸等。
❖ 病毒感染小气道、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 胞坏死脱落、黏液分泌增多、管璧水肿气管内径变 窄喘息;同时2反应占优势或2细胞分泌增强引起暂 时性气道高反应()
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高反应()的时间:一次急性 感染约6~8周。
胞内菌感染8周~3个月甚至半年。
四.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各种表型
❖ 美国教授领导的一个儿童呼吸疾病课题 组()从80年代开始对1200例小儿进行了长达 23年的前展性研究,是对儿童哮喘及喘息性疾 病具有里程碑性意义,对儿童喘息表型的描述 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最新版儿童 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已采用。
三.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1.哮喘是细胞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是以肥大 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慢性过敏性 炎症。
❖ 过敏原刺激细胞及炎性介质参与气道高反应 ()持续增高再遇刺激因素
❖ 小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哮喘发 作。
❖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是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 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病变部位主要在细支气管, 此部位气道平滑肌发育差,气道平滑肌收缩不是引 起喘息的主要原因。
五.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疗
❖ 喘息性疾病的治疗观念: ❖ 1.吸入治疗优于静脉点滴治疗; ❖ 2.抗炎症治疗应重于抗感染治疗。
❖ (一).喘息性疾病急性期治疗
❖ 1.吸入短效B2受体激动剂+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阻 断剂,此三联是目前最主张止喘治疗。因目前能证 实的小气道表面的三种受体——B2受体,胆碱能受 体,皮质激素受体。
二.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病因
❖ 1.过敏:仍是哮喘的最主要病因;各种过敏原 刺激引起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
❖ 室内过敏原:螨虫、真菌、蟑螂、居家装修、 宠物、玩具等;
❖ 室外过敏原:各种花粉、大气污染; ❖ 食物过敏:海鲜、牛奶、、鸡蛋、水果等。
❖ 2.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抱病毒()最常见, 其次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 病毒等…..
❖ 短效B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 吸入型皮质激素——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布 地奈德)、氟替卡松。
❖ 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
❖ 1)婴幼儿及喘憋重者以雾化吸入为主,用压缩泵 雾化或氧气雾化,不用超升雾化。
❖ 用法:博利康尼(或万托林)溶液+布地奈德(令 舒)+爱喘乐,总量3~4吸入。
❖ 3.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如胞内菌感染
❖ 感染——小婴儿、老年人喘息
❖ 感染——学龄前、学龄儿喘息;感染还可引 起痉咳,称类百日咳样综合征。
❖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功能低下是婴幼儿 期暂时性喘息的主要原因。合并感染时更易 喘息。
❖ 5.其他:先天性喉喘鸣、支气管异物、胃食 道反流也可引起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