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校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 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本次活动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每组设中高段、低段两个组别,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2017年10月25日前各班级布置,上交10份初选作品。

3、评选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评选。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经典诵读活动 ------东门塘小学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先通过自己对古诗文的朗诵,再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5年9月14日——9月25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朗诵、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朗诵要有古诗韵味,富有情感;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5. 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可自选) 三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春日》《大林寺桃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村居》《绝句》(迟日江山丽)《咏鹅》《蜂》《梅花》四、五年级古诗:《泊船瓜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清平乐村居》《如梦令》《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滁州西涧》 《惠崇<春江晓景>》《小池》《元日》 六年级古诗: 1.长歌行汉乐府2.七步诗曹植3.敕勒歌北朝民歌 4.咏鹅骆宾王5.回乡偶书贺知章6.咏柳贺知章 7.凉州词王之涣8.登鹳鹊楼王之涣9.春晓孟浩然 10.宿建德江孟浩然11.凉州词王翰12.出塞王昌龄 五、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分低、中、高三个组,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初赛阶段:2015年9月18日前各班进行初选,选出4人参加学校决赛。 3、决赛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于9月25前进行决赛。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画板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东门塘小学 2015.9.11

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渗透到家庭和社区,推动全民诵读经典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活动目的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定于2015年10月19日开展诗配画活动。 三、参加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5年10月19日—10月24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进行训练。 2、二年级全体学生创作阶段 语文老师利用中午辅导时间和下午活动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3、作品上交:2015年10月27日上午交给老师。 4、评选阶段:10月27日下午,由老师进行评选。 4 、展示阶段 利用展台的形式展示一、二等奖学生作品。 六、参赛要求 1、参赛者自选古典诗文一首,绘画作品要紧扣诗文主题,应做到主题鲜明,构思生动,能够用画笔表达诗文意景。 2、参赛作品应手绘完成,形式不限。 3、纸张:统一在8开素描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4、每幅作品需注明诗原文、作者姓名、班级。 5、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创作,不得抄袭。 七、活动表彰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学生作品每年级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1名. 、、小学 二级部 2015、10、19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经典诵读活动 ------双庙明德学校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3年3月20日——4月10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 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 三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春日》《大林寺桃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村居》《绝句》(迟日江山丽)《咏鹅》《蜂》《梅花》四、五年级古诗:《泊船瓜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清平乐村居》《如梦令》《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滁州西涧》 《惠崇<春江晓景>》《小池》《元日》 六年级古诗: 1.长歌行汉乐府2.七步诗曹植3.敕勒歌北朝民歌 4.咏鹅骆宾王5.回乡偶书贺知章6.咏柳贺知章 7.凉州词王之涣8.登鹳鹊楼王之涣9.春晓孟浩然 10.宿建德江孟浩然11.凉州词王翰12.出塞王昌龄 七、八、九年级:选择本年级课本学过的古诗、古文 五、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每组设中高段、低段两个组别,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2013年4月12日前各班级布置,上交10份初选作品。 3、评选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评选。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刮画教学设计

《动物刮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刮画作品得特点与工具得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得特点与画面得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得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得新奇感与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刮画得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得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得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得关系。学习材料: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教学准备:范画、刮画工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向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倾听,大胆尝试,遵守纪律。 二、激趣导入 出示刮画纸:您们仔细瞧瞧,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让学生说说感受。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得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得画。刮出课题。 三、引导探究,认识刮画。 1、学生欣赏有趣得刮画作品与黑笔直接画得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何不同?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得瞧法。 2、教师小结。 四、深入探究,尝试刮画。 1、学生探究材料工具得使用方法: 教师先介绍新型刮画纸得特点。 教师后说明工具得多样性:谁注意到了,刚才老师用得就是什么工具?您们还带了哪些工具? 来试一试,不同工具刮出得线条有何不同? 2、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教师小结刮画得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就是黑色得而里面一层底色就是鲜艳得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3、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得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 4、各组学生挑选一张喜欢得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得线条?应选择什么样得工具来表现?您有没有更好得方法? (1) 学生:瞧作品分组讨论研究。 (2) 学生:汇报展示。(实物投影) (3) 教师:归纳演示。(实物投影) 五、自主探究,理解刮画。 1、学生欣赏作品:说出喜欢得作品及理由。 2、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得处理方面加以总结。 六、学生自由创作一幅刮画作品。 七、自由创作,大胆尝试。 1、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得学生大力表扬。 2、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得作品。 八、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 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得作品。 3、教师客串记者采访: 这位同学您喜欢今天得课吗?为什么?同学,请谈谈您今天有何感受?被选为小画

古诗词配画比赛

红寺堡中心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学科学生经典古诗词书写配画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历代许多著名的优秀诗人,非常成功地运用诗词这一文学形式,来表现时代的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现决定在全校举办中华经典古诗词诵读及古诗词书写竞赛活动。为更好地组织此次活动,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大赛宗旨 以“华夏情,中国梦”为主题,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通过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加强少年儿童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建设,用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源泉滋润少年儿童的心田,使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明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挑战。 二、赛事组织 组长:张玉英 副组长:纪玉虎、张艳、李秀琴、李海源、赵金萍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参赛对象、内容及参加决赛名额分配 (一)参加活动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二)参赛形式 1、本次的参赛选手按年级分为六个组别。 2、书写竞赛内容为新课标规定必背的古诗文,一二年级给定古

诗抄写,三到六年级给定题目默写。再给古诗词配上相应的图画。 (三)参加决赛名额分配:一至六年级学生中每班挑选5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 四、活动时间及步骤安排 2019年5月17日 五、评奖办法 具体奖项设置为:分年级活动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充分认识发到开展此活动是通过广泛诵读诗词经典,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各班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词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探索和建立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深入、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各班要认真组织好每一个阶段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背诵及组织好初赛、挑选优秀选手参加决赛等相关活动。各班要认真发动、号召学生全员参与。各班要在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好本班的初赛工作,参加决赛的优秀选手应该在初赛的基础上产生。 (4)各班按要求切实组织好学生参加古诗文背诵及古诗文书写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校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 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本次活动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每组设中高段、低段两个组别,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2017年10月25日前各班级布置,上交10份初选作品。 3、评选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评选。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渗透到家庭和社区,推动全民诵读经典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活动目的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定于2015年10月19日开展诗配画活动。 三、参加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5年10月19日—10月24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进行训练。 2、二年级全体学生创作阶段 语文老师利用中午辅导时间和下午活动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3、作品上交:2015年10月27日上午交给老师。 4、评选阶段:10月27日下午,由老师进行评选。

4 、展示阶段 利用展台的形式展示一、二等奖学生作品。 六、参赛要求 1、参赛者自选古典诗文一首,绘画作品要紧扣诗文主题,应做到主 题鲜明,构思生动,能够用画笔表达诗文意景。 2、参赛作品应手绘完成,形式不限。 3、纸张:统一在8开素描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4、每幅作品需注明诗原文、作者姓名、班级。 5、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创作,不得抄袭。 七、活动表彰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学生作品每年级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1名. 、、小学 二级部 2015、10、19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一年级古诗配画社团活动方案

古诗配画社团活动方案 水集中心小学一年级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我们一年级开展古诗配画社团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三、活动时间每周五社团活动时间 四、参加对象一年级各班六名学生 五、活动要求 (1)画的内容必须与古诗文匹配。 (2)画面色彩和谐、线条流畅、有层次性。 (3)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4)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5)一篇古诗文配一幅画。注明班级、姓名。 (6)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六、具体内容安排 第1周古诗配画《春晓》 第2周古诗配画《咏柳》

第3周古诗配画《村居》 第4周古诗配画《咏鹅》 第5周古诗配画《江南》 第6周古诗配画《风》 第7周古诗配画《古朗月行》 第8周古诗配画《山村》 第9周古诗配画《绝句》 第10周古诗配画《所见》 第11周古诗配画《小池》 第12周古诗配画《静夜思》 第13周古诗配画《蜂》 第14周古诗配画《画鸡》 第15周古诗配画《梅花》 第16周古诗配画《画》 第17周古诗配画《寻隐者不遇》第18周古诗配画《春夜喜雨》

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

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渗透到家庭和社区,推动全民诵读经典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活动目的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定于2015年10月19日开展诗配画活动。 三、参加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5年10月19日—10月24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进行训练。 2、二年级全体学生创作阶段 语文老师利用中午辅导时间和下午活动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3、作品上交:2015年10月27日上午交给老师。 4、评选阶段:10月27日下午,由老师进行评选。 4 、展示阶段 利用展台的形式展示一、二等奖学生作品。 六、参赛要求 1、参赛者自选古典诗文一首,绘画作品要紧扣诗文主题,应做到主 题鲜明,构思生动,能够用画笔表达诗文意景。 2、参赛作品应手绘完成,形式不限。 3、纸张:统一在8开素描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4、每幅作品需注明诗原文、作者姓名、班级。 5、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创作,不得抄袭。 七、活动表彰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学生作品每年级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1名. 、、小学 二级部 2015、10、19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1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古诗文配画”亲子活动 ------松江学校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 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 小学二年级 《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 《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 小学三年级 《夜书所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咏柳》《春日》《乞巧》《嫦娥》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小学书写比赛——诗配画比赛活动方案

漫步经典·诗韵飘香诗配画书写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诗歌名篇为载体,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的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歌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我校定于2014年第16周开展诗配画活动。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4年第16周周四下午第一节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各年级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或现代诗歌内容进行训练。 2、全体学生创作阶段 语文老师利用自习时间辅导和下午活动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周四下午第一节全校比赛。 3、作品上交:2014年12月18日下班前各班上交10篇作品到教导处参与学校评选。 4、评选阶段:12月19日,由评委进行评选。 评委:侯娉翩(一、二年级)雍英(三、四年级)肖虹(五、六年级) 5、展示阶段 各班教室展示二、三等奖学生作品,学校展板展示一等奖学生作品。 六、参赛要求 1、参赛者根据年级比赛内容进行比赛,绘画作品要紧扣诗文主题,应做到主题鲜明,构思生动,能够用画笔表达诗文意景。 2、书写要求: ①格内第一行正中间写标题。 ②第二行正中间写诗人名。 ③第三行起按教材格式(居中)书写,标点符号占一格。 ④写好整首诗后另取一行右下角写好班级、姓名。 ⑤纸张空白处按诗意配画。 七、评比标准: 一等奖: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正确、工整、美观,字迹大小匀称,整体效果好。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二等奖: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正确、工整,字迹大小基本匀称,整体效果较好。配画构图饱满,主题较鲜明,内容较突出。 三等奖: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正确、较工整,字迹大小较匀称,整体效果较好。配画构图基本饱满,主题较鲜明,内容较突出。

诗配画方案

诗配画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配画。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来展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0年12月20日 四、内容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进行配画。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纸张:统一在A4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五、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 2010年12月20日班会课完成 3、展示阶段 选出优秀作品在教室张贴展览 七、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春晓》音乐.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也总是充满了画意。给诗配上画,发挥了两者的长处,相得益彰。今天,我班将开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配画活动。 (二)宣布活动要求 1、自选一首古诗在A4纸上进行配画 2、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绘画形式不限 (三)示例引路 课件出示诗配画作品:以古诗《咏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其画出富有诗意的图画。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 1、欣赏优秀的诗配画作品。 2、欣赏小朋友们的诗配画作品。

古诗词配画比赛

红寺堡中心小学学生经典古诗词书写配画 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历代许多著名的优秀诗人,非常成功地运用诗词这一文学形式,来表现时代的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现决定在全校举办中华经典古诗词诵读及古诗词书写竞赛活动。为更好地组织此次活动,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大赛宗旨 以“华夏情,中国梦”为主题,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通过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加强少年儿童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建设,用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源泉滋润少年儿童的心田,使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明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挑战。 二、赛事组织 组长:张玉英 副组长:纪玉虎、张艳、李秀琴、李海源、赵金萍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参赛对象、内容及参加决赛名额分配 (一)参加活动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二)参赛形式 1、本次的参赛选手按年级分为六个组别。 2、书写竞赛内容为新课标规定必背的古诗文,一二年级给定古

诗抄写,三到六年级给定题目默写。再给古诗词配上相应的图画。 (三)参加决赛名额分配:一至六年级学生中每班挑选5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 四、活动时间及步骤安排 2019年9月17日 五、评奖办法 具体奖项设置为:分年级活动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充分认识发到开展此活动是通过广泛诵读诗词经典,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各班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词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探索和建立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深入、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各班要认真组织好每一个阶段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背诵及组织好初赛、挑选优秀选手参加决赛等相关活动。各班要认真发动、号召学生全员参与。各班要在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好本班的初赛工作,参加决赛的优秀选手应该在初赛的基础上产生。 (4)各班按要求切实组织好学生参加古诗文背诵及古诗文书写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总 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校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本次活动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每组设中高段、低段两个组别,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2017年10月25日前各班级布置,上交10份初选作品。 3、评选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评选。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诗配画活动方案(课题1)

兴仁县第七小学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了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促使小学生赏读千古经典美文,提高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审美力,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校艺术氛围,规范学生用字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决定举行兴仁县第七小学诗文配画比赛。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8年1月13日——3月20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水彩画、版画等。 5. 每班学生自备彩笔等,学校统一纸张(素描纸、水粉纸等),书写工整,

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也可以自选诗文) 三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春日》《大林寺桃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村居》《绝句》(迟日江山丽)《咏鹅》《蜂》《梅花》 四、五年级古诗:《泊船瓜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清平乐村居》《如梦令》《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滁州西涧》《惠崇<春江晓景>》《小池》《元日》 六年级古诗: 1.长歌行汉乐府 2.七步诗曹植 3.敕勒歌北朝民歌 4.咏鹅骆宾王 5.回乡偶书贺知章 6.咏柳贺知章 7.凉州词王之涣 8.登鹳鹊楼王之涣 9.春晓孟浩然 10.宿建德江孟浩然 11.凉州词王翰 12.出塞王昌龄 五、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按年级组设置奖项,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2018年3月20日前各班级布置,上交10份初选作品。作品交美术老师曾蓉处。 3、评选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评选。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诗配画”比赛方案

活动一 “丹青绘诗意” ——育新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诗配画”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定于12月开展诗配画活动。 二、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7年12月 四、配画内容 一年级古诗:《春晓》《咏鹅》《画》《梅花》《悯农》 二年级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草》《望庐山瀑布》《小池》《元日》 三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咏柳》《江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 四、五、六年级古诗:《泊船瓜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清平乐村居》《牧童》 注:各年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挑选喜欢的古诗进行配画。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各年级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进行训练。 2、全体学生创作阶段 美术老师课上进行指导,学生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创作。 3、展示阶段 利用展板的形式展示获奖学生作品。

六、内容要求 1、以年级为单位,选择提供的古诗或是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配画。 2、绘画作品要紧扣诗文主题,应做到主题鲜明,构思生动,能够用画笔表达诗文意景。 3、纸张:在统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4、每班级并选送2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选,获奖作品统一在学校以展板形式进行展示。 5、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创作,不得抄袭。 七、活动表彰 奖项设置:本次活动分学段评选出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将集中展示。 活动二 ——育新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手抄报”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手抄报展评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 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7年12月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各班以“我爱诗文”为主题,学生人人参与,进行手抄报活动,可以以书法为主写诗文,可以以绘画为诗文制作手抄报,。然后每班选择学生作品1-2幅,在学校橱窗展示并评比。 五、具体要求:1、要求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版式新颖、富有创意。 2、纸张:在统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3、每班级并选送2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选,获奖作品统一在 学校以展板形式进行展示。 4、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创作,不得抄袭。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1

“古诗文配画”亲子活动 ------松江学校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 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 小学二年级 《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 《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 小学三年级 《夜书所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咏柳》《春日》《乞巧》《嫦娥》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 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小学六年级 上册:《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杜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天净沙·秋》【元】白朴 五、奖项设置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文配画”亲子活动 ——松江学校诗文配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 源”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 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 小学二年级 《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 《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 小学三年级 《夜书所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咏柳》《春日》《乞巧》《嫦娥》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小学六年级 上册:《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杜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 弃疾,《天净沙?秋》【元】白朴 五、奖项设置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修订稿

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校古诗文配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挑选,配上相应的图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近日,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 “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本次活动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每组设中高段、低段两个组别,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六、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自由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 2、活动开始阶段:2017年10月25日前各班级布置,上交10份初选作品。 3、评选阶段:学校组评委进行评选。 4、展示阶段: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张贴展览,颁发奖励证书。

诗配画刮画活动方案

诗配画刮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六班共有68名同学,因为学生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

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让学生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形成自悟的习惯。 4、通过动手制作,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学生的心灵。 5、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教学内容: 1、诗配画刮画 2、纸绳的编制 这是利用我们本地资源优势,用家长编制的下脚料编制小动物,小篮子等等。 3、泥塑 利用农村做常见的泥巴涅制作品,在图上漂亮的颜色。 4、雕刻 利用粉笔,木材,硬纸壳等制作作品。 五、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