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此二句,便贯穿了整首诗,有激昂澎湃的感情,有回味悠长的留香,有豪情万丈的呐喊。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只此一笔,就勾勒出险而峻的蜀山绝壁,领世人进入那群峰之间,邀世人共观那峭壁绝岩。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仅此二句,酣畅淋漓,带着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声响,连同那蜀道的艰险,一同呈现在世人面前。
惨淡月光下,一个身影,左手一壶浊酒,右手一把利剑,趁着酒兴而舞,剑反射出淡淡寒光,身旁石桌上,笔墨散乱地放着,纸上,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几个字:蜀道难!①谈到李白,有人说“天才英丽,小住人间一谪仙”;谈到李白的诗歌,有人说“口吐天上文”“才笔九州横”“飞虹壮志凌新宇,倚马高才驾盛唐”②不去争辩这些赞誉是否过头,我们只是潜下心来,用一双理性的眼睛去读李白和他不朽【课内挖掘】课内素材李白知道仕途的艰险,也知道自然的山川可以阻挡前进的脚步,但无论是“行路难”还是“蜀道难”,都没有阻挡住李白前进的脚步。
他一直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喝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游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他写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悲伤时,“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惆怅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愤怒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着神奇浪漫的色彩。
李白的一生能给人很多启示,也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
[运用角度] “真性情”“有傲骨”“自信”“挑战”等。
【课外运用】1.与你为邻,让我感受到自信的人生是多么精彩。
你是李白,你放荡不羁,像野马。
总希望奔驰在世界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就是有人不认识你这匹骏马,官场上的种种失意不要紧,因为你是自信的,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最清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2单元测评(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舵.(tuó)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 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溯.源(sù)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答案:C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舟一系故园..声..心B.凄凄不似向前C.艰难苦恨..托杜鹃..繁霜鬓D.望帝春心答案:A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
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
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
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下面加点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只是近黄昏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 -含答案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诗词就像一碗清酒,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历久弥香。
它浓缩了深邃的体悟,是诗人用一生的执着写就了这华美的诗章,让生命之花绽放其中。
在我眼中,李白好杜甫好,元好问好纳兰容若好,但最好的还是李商隐。
有人说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
边塞诗推岑【课内挖掘】课内素材1.晚唐的李商隐先因文章才学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
就这样,李商隐虽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可惜他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却终成晚唐诗坛一大家,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
李商隐虽然没有像庄子所说的“游刃有余”,但面对厄运,能矢志不渝,终有所成就。
[运用角度] “不向命运低头”“志气”“壮志难酬”等。
2.自唐以来,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著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
而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态度褒贬不一,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时期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
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裨益(bì)酾酒(shī)镂刻(lòu)流觞曲水(shānɡ)B. 禊事(xì)干禄(ɡān)蜷缩(quán)冯虚御风(pínɡ)C. 溘死(kè)赎罪(shú)愀然(qiǎo)义愤填膺(yīnɡ)D. 蕈菌(xùn)商榷(zhuó)兑现(duì)便言令才(biàn)1.D/商榷(què)便言令才(pi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资产者尽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珠丝一样轻轻抹去。
B.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C. 一个人夹在各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意境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足。
D. 我梦想有一天,悠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胜光披露,满照人间。
2.B/A尽相—竞相珠丝—蛛丝 C恣态—姿态实足—十足 D悠谷—幽谷胜光—圣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所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我们应提倡“低碳生活”。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 “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交流会上,不少地方、学校介绍了他们的实际做法和初步成效,了群众的这句话。
A. 反应调整验证B. 反应调控印证C. 反映调整印证D. 反映调控验证3.C/反应: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2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 基础知识(3*7=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血(shǔn)D.咨嗟.(chǎ)盥.沐(guàn)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俨然迷罔炮络飞端瀑流争喧豗B.放诞骐骥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②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③我很,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A.舒服费用愕然B.舒心用度愕然C.舒服用度悚然D.舒心费用悚然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厄纳斯特·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A.意识是由人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
B.意识是人的本能,多数不容于风俗、法律和道德,并且受到压抑。
C.意识由不能立即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意识到的主观经验组成。
D.意识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意识水平是不相同的。
④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 容报告校长。
⑤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 )的席子用了。
A.简捷 核算 不只 以致 精制 B.简捷 合算 不止 以致 精致
C.简洁 核算 不只 以至 精制 D.简洁 合算 不止 以至 精致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潜意识具有社会性。社会希望其所有成员的思想、感情都能在它所指定的范畴内进行,因而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都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薛世雄,字世英,本河东汾阴人也,其先寓居关中。父回,字道弘,仕周,官至泾州刺史。开皇初,封舞阴郡公,领漕渠监,以年老致事,终于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潜意识的科学性
人类的心理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人类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但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心理学只是混杂在哲学和神学当中,面目模糊的一种知识。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的名著《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在这本书里,冯特提出,心理学是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任务和实验方法的科学。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此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就使得心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二单元4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4蜀道难基础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秦塞.塞.车堵塞.塞.翁失马B.参.差参.见参.劾扪参.历井C.住宿.星宿.宿.敌宿.怨难平D.横渡横.空横.扫横.行霸道解析A项,sài、sāi、sè、sài;B项,cēn、cān、cān、shēn;C项,sù、xiù、sù、sù;D项,读音均为“héng”。
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可以横绝.峨眉巅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D.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解析例句和A项中的“绝”都是“越过、通过”的意思。
B项,“绝”意为“与世隔绝的”;C项,“绝”意为“停止”;D项,“绝”意为“陡峭的”。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B.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C.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拍D.所守或.匪亲或:或者解析D项,“或”是“倘若”的意思。
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青泥何.盘盘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但.悲不见九州同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也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也不同。
解析①什么;②多么;③④均为“只”的意思。
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尚且/崇尚,尊重;B项,徒,空/通“座”,座位;C项,距离/前往,到……去;D项,均为“高”的意思。
答案D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地崩山摧壮士死,。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

三一文库()/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阅读题(6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
“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
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
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
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
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
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
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
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
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
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
《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
《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
《彖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即顺,“地势”是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
《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
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其具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可谓俯拾皆是。
以文学人物形象而言,《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鲁迅笔下“每日孳孳”的大禹,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文学艺术题材而言,从古至今无数骚人墨客所吟咏、所描绘的青松、翠竹、红梅之类,也都体现着这种精神。
以制度风俗而言,只要翻一翻历史,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农民起义、变法革新何其多,而把“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当作变革和革命的理论根据又何其多。
厚德载物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一样,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主题。
北宋哲学家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可以说为中国的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诠释。
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对域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大力搜求,广泛吸收。
从名马到美酒,从音乐到舞蹈,从科学到宗教,无不兼容并包,其气度之闳放、魄力之雄大确实令人赞叹。
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的表现。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种类繁多,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自成体系。
“刚健有为”思想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总纲而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
B.“精”的意思是细微,“神”的意思指能动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既是其文化创造的结果,又是该文化思想的两个方面。
C.《彖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思想的两个方面。
D.“刚健有为”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着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从孔子到《周易大传》,刚健有为思想逐渐发展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体现出的独立人格精神,与《周易大传》中“刚健”所具有的“独立不惧”“立不易方”的含义相同。
B.《周易大传》认为,在“健”和“坤”二者之中,阳健处于主导的地位;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代表着立人与立己,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离。
C.天体运行永不停止,君子效法于天,故提倡自强不息;大地包容万物,君子效法于地,故提倡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应是对君子的要求。
D.刚健有为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随处可见,它广泛地存在于文物、制度、风俗等之中。
文学作品中的愚公、大禹身上都蕴含着这种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域外和少数民族文化时,表现出了对各种文化的兼容并包、闳放的气度和雄大的魄力,这在历史上的汉唐时期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B.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咏松》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看似无关,但如果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角度来审视,则它们都体现出了刚健有为的精神传统。
C.我国传统的山水类画作多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体现,程颢“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为该类题材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阐释。
D.“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三种基本思想都是以“人”为中心,解决人与周围事物关系而形成的思想,它们与刚健有为思想一起构成统一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古代诗歌阅读(3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晚泊①陆游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注]①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黜,闲居四年后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此诗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
4.诗中哪些内容扣住诗题“晚泊”?请简要分析。
(7分)5.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春归唐庚①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
宋徽宗年间,被贬惠州。
②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
③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6.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通过比较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7分)7.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9分)(二)名篇名句默写(10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既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9.认真审读下面的漫画,弄清其寓言,请从实际出发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以“实事求是”为话题,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综合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注重繁例与点例结合;注重句式的整散结合、长短互换;(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一、(18分)1.(6分)A(于文无据。
“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在文中无此说。
)2.(6分)B(与原文内容不符。
“二者互为前提”说法有误,原文是说“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
”)3.(6分)D(与原文内容不符。
“和与中”思想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天人协调”思想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算是“解决人与周围事物关系”,而“崇德利用”思想是解决人自身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部分新增一大考点,就是有关“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而本小题B项,根据第五段文意,上述文学艺术题材及制度风俗,与该段首行观点句之间就是体现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C项,根据第六段“厚德载物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一样……做了诠释”,中国山水花鸟画作与厚德载物精神,该类题材作品的一般主题与程顥言论之间,也皆体现出论据对论点的印证。
)二、(42分)(一)(32分)4.(7分)“晚潮”“落日”点明泊舟时间“晚”;“淮南岸”点出泊舟地点。
邻舟乞火照明,生火做饭,船夫们在乡野神祠里祈祷顺风,写的是晚泊情景。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9分)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和仕途多艰(答“人生坎坷”“壮志难酬”“忧虑国事”等亦可)的慨叹。
首句自慨身世飘零,如九秋飞蓬,体现了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心情(或:尾联描绘了落日残阳中只闻鸦啼戍楼,不见人影的荒凉萧瑟景状,与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心情相吻合);颔联遥想入蜀途中的艰难,不仅说道路艰险,且有身世坎坷之恨(或:尾联写旧地重回,见眼前景色萧然,边备荒废,不免有仕途多艰、壮志难酬之叹)。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7分)颔联中的“合”“圆”二字均有“围绕”“环绕”之意(2分),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惠州集市上繁花似锦、花团锦簇,城郭边绿柳环绕的景象(2分);一改孟浩然诗中那种清新、淡雅,突出了此时的惠州虽当新年乍到、寒食未至,但已经春光大盛的灿烂景象(3分)。
7.(9分)本诗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明丽、灿烂春色反衬自己被贬谪的哀愁(3分)。
诗歌开篇就描绘了东风浩荡,铺天盖地而来;遍地皆绿,花繁叶茂,一派春意盎然(3分);结尾却急转直下,借用拟人手法,托出诗人愁绪袭来难以招架,只好借酒浇愁的形象,愁情之重可见一斑,强化了抒情效果(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10分)8.(10分)(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40分)9.(4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