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心学穴教肓2leduxom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TIANJIN XUEDA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高二化学选修4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兀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100分)2015/9/26 分数_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保护森林2.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H2(g) + Cl2(g)===2HCI(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AH不同3. 已知反应:① 101kPa 时,C(s) + 1/2O2(g) = CO (g) △ H1 = - 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 +(aq) + OH-(aq)=出0(1) △ H2=- 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若碳的燃烧热用△ H3来表示,则△ H3<△ H1B .若碳的燃烧热用△ H3来表示,则△ 出>厶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4.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程N2(g) T 2N(g放出能量B .过程N(g) + 3F(g) T NF(g)放出能量C.反应N2(g) + 3F2(g) T2NF(g)的AH>0D . 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5. 已知方程式2H2 (g)+ O2 ( g)= 2H2O (l) A H1=- 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 (l )= 2H2 ( g) + O2 (g) ;A H2= ?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的A H2大于零C.该反应A H2=- 571.6kJ/mol D .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6.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 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 2O2(g)===CO2(g)+ 2H2O(g)A H = - 890.3 kJ mol-1B. 500 C、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催化剂.2NH3(g)-、500 C 30MPaA H = - 38.6 kJ mol 1C. 已知在120 C、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1120 C式为H2(g) + O2(g)=======H2O(g) AH = - 242 kJ/mol2101 kPaD.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1,贝V 2CO2(g)===2CO(g) + O2(g)反应的AH = +283.0 kJ mol 17. 已知:① CH4(g) + 2O2(g)===CO2(g) + 2H2O(l) AH1;1CO(g) + 尹2(g) = CO2(g) △ H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 . 172.5 kJB . 1149 kJH 2S(g) + |O 2(g)=SO 2(g) + H 2O(g) A H 11H 2S(g) + 2O 2(g)=S(g) + H 2O(g) A H 3 则A H 4的正确表达式为()3A . A H 4 = 2(A H 1+ A H 2— 3A H 3)B . 3C . A H 4= 2( A H 1 + A H 2+ 3 A H 3)D .9.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1C(s) + 2O 2(g) = CO(g) △ H = 2H 2S(g) + SO 2(g)==|s 2(g) + 2H 2O(g) A H 22S(g)=S 2(g)A H 43A H 4 = 2(3 A H 3- A H 1- A H 2)3A H 4 = 2( A H 1- A H 2- 3A H 3)C . 517.5 kJD . 283kJ10. S (单斜)和S (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版本)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版本)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氢气与溴蒸汽化合生成1 mol溴化氢时放出的能量51 kJ,1 mol H—H、Br—Br和H—Br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是436 kJ、a kJ和369 kJ则a为()A. 404B. 260C. 230D. 2002.关于化学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C.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D.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3.如图是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片上有气泡产生B.锌片为负极,铜片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铜极移动D.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4.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相同时间内,氧气的生成速率为n mol·L-1·s-1,二氧化氮的生成速率为2n mol·L-1·s-1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氧气的同时生成2n mol的一氧化氮①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①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全部5.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g2O+Zn+H2O,其放电过程是原电池反应,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B. Zn(OH)2C. Ag2OD. Zn6.鱼雷采用Al—Ag2O动力电池,以溶有氢氧化钾的流动海水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2Al+3Ag2O +2KOH===6Ag+2KAl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g2O为电池的正极B. Al在电池反应中被氧化C.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Al极D.溶液中的OH-向Al极迁移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D.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8.酒精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转化。

盘锦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含答案)(1)

盘锦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在密闭的锥形瓶里发生下列变化:①浓硫酸溶于水②酸碱溶液混合③铝粉加入稀硫酸溶液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生石灰溶于水,其中能使U形管(如图所示)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⑤2.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3DB.反应进行到1s时,υ(A)=υ(D)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s)−14.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计指示,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A.a>b>c>d B.b>c>d>a C.d>a>b>c D.a>b>d>c 5.一种以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显弱酸性,电池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极M充入N2H4,每消耗1molN2H4,会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B.该燃料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电能C.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电极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电解质溶液的pH始终不变6.根据一定条件下NH4Cl有关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H4Cl(s)=N(g)+4H(g)+Cl(g) △H1 NH4Cl(s)=NH3(g)+H(g)+Cl(g) △H2NH (g)+Cl-(g)=NH4Cl(s) △H3 Cl(g)+e-=Cl- (g) △H44A.△H4<△H1B.△H3<0C.△H1<△H2D.相同条件下,NH4Br和NH4I也进行类似转化,NH4Br的△H2比NH4I的大7.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B.甲烷的燃烧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搅拌D.氧化钙和水反应8.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测试(提高培优)(1)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测试(提高培优)(1)

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 + 3H2 (g)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g),当反应达到限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H2完全转化为NH3B.此时反应已停止C.生成2mol 氨气的同时,同时生成3mol H2D.氮气、氢气、氨气的浓度相等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N2、H2、NH3共存B.N2与NH3的浓度相等C.容器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镁片作为正极B.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C.电池工作时镁片逐渐被消耗D.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制备CuSO4用稀硫酸、过氧化氢和铜粉反应B 加快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的反应速率加入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C 除去NaC1固体表面的少量KC1杂质用饱和NaC1溶液洗涤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盛有同体积、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同体积、同浓度NaC1O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5.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Zn反应,若最终Zn完全溶解且得到的H2的质量相等。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 B .整个反应阶段的平均速率: 醋酸>盐酸 C .反应起始的速率:醋酸<盐酸D .参加反应的Zn 质量:醋酸>盐酸6.根据一定条件下NH 4Cl 有关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H 4Cl(s)=N(g)+4H(g)+Cl(g) △H 1 NH 4Cl(s)=NH 3(g)+H(g)+Cl(g) △H 24NH +(g)+Cl -(g)=NH 4Cl(s) △H 3 Cl(g)+e -=Cl - (g) △H 4A .△H 4<△H 1B .△H 3<0C .△H 1<△H 2D .相同条件下,NH 4Br 和NH 4I 也进行类似转化,NH 4Br 的△H 2比NH 4I 的大7.利用反应6NO 2+8NH 3 == 7N 2+12H 2O 构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①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①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①n(A)①n(B)①n(C)①n(D)=1①3①2①2①B的浓度不变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2 mol N2和0.6 mol H2,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2 min后,生成0.04 mol N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 min内H2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B.若2 min后,往容器中通入0.2 mol的氩气,则生成NH3的反应速率加快C.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单位时间内有3 mol H—H键断裂,同时就有6 mol N—H键断裂,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能随便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

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A.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D.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4.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5.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实验后,得出的下列结论和认识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作电极与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电子通过稀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通过溶液时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溶液的酸性降低6.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

2021春(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二册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2021春(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二册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2021春(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二册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新教材)必须第二册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2 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 mol·L-1,用Y2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Y2)=0.1 mol·L-1·min-1,生成的c(Z)为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X2+2Y2===2XY2B.2X2+Y2===2X2YC.3X2+Y2===2X3Y D.X2+3Y2===2XY32、如图所示,对于A生成C的反应,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进行时,一定有能量放出C.A物质比C物质稳定D.该反应肯定很容易,不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d(OH)2+2Ni(OH)2充电放电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A.Cd B.NiO(OH) C.Cd(OH)2D.Ni(OH)2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

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5、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6、在反应C(s)+CO2(g)2CO(g)中,不可能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的措施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增大CO2的浓度D.增加碳的量7、我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C.使化学反应更容易进行D.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内氮气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少到8 mol,则2 min后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等于0.6 mol·L-1·min-1B.小于0.8 mol·L-1·min-1C.大于0.6 mol·L-1·min-1D.小于0.6 mol·L-1·min-19、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 A B C 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反应开始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温度计的水银像信息针筒活塞向右移动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柱不断上升4溶液,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是()11、如图为锌、铜水果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Zn-2e-===Zn2+C.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电子由锌片沿导线流向铜极12、.镁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储运等特点。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单元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单元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某科研机构研发的NO -空气酸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3NO 3e 2H O NO 4H --+-+=+C .若外电路中转移3mol 电子,理论上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增重30gD .该装置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还有利于环保并制硝酸2.如图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监测与控制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B .H +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氧气所在的铂电极C .电路中流过2mol 电子时,消耗11.2LO 2D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 3CH 2OH+3H 2O -12e -=2CO 2↑+12H + 3.下列实验设计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按甲的电路连接对反应塔进行防腐保护B .用乙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C .用丙探究硫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 .按丁设计锌铜“双液原电池”实现化学能持续转化为电能4.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2TiO 和2SiO 获得电池材料()TiSi ,电解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极A 的电极反应:2228H TiO SiO 8e TiSi 4H O =+-++++C .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 -参与反应D .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氯化钠溶液(X 、Y 是碳棒)。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Y 电极为正极B .X 电极为阳极C .Y 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D .X 电极表面有氯气生成6.锌铁液流电池由于安全、稳定、电解液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热点技术之一、下图为以24Zn(OH)/Zn -和3466Fe(CN)/Fe(CN)--作为电极氧化还原电对的碱性锌铁液流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示意图。

已知:聚苯并咪唑(PBI )膜允许-OH 离子通过。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4A1+3O 2+6H 2O=4Al(O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铂网就可继续使用 B .正极反应为:O 2+H 2O+2e -=2OH -C .铂电极做成网状,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铂网沿导线流向铝板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事实及其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PbSO 放电充电3CaCO (s)SO +222NO (g)2H O(l)+2Mg(s)+Cl (g)A .AB .BC .CD .D3.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总反应为Mg+ClO -+H 2O=Mg(OH)2+Cl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燃料电池中镁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该电池工作时,正极a 附近的pH 将不断增大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 -+2e -+H 2O=Cl -+2OH -D .b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路中每转移0.1mol 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Cl - 4.用如图装置设计Mg 与O 2的原电池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子的移动方向由a 经外电路到bB .溶液中的OH −从a 极向b 极移动C .负极反应式为:Mg−2e −+2OH −=Mg(OH)2D .活性炭代替炭可以加快O 2在正极上的反应速率5.电解100mL 含c(H +)=0.3mol/L 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 .0.10mol ·L -1Ag +B .0.20mol ·L -1Cu 2+C .0.30mol ·L -1Zn 2+D .0.40mol ·L -1Pb 2+6.湿法炼锌时,用于进行电解的电解液是含有Fe 2+、Fe 3+、Cu 2+ 、Cl -等杂质离子的硫酸锌溶液,必须除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测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 mol,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 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实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v(NH3)=0.1 mol/(L·min)
B.v(N2)=0.2 mol/(L·min)
C.v(N2)=0.1 mol/(L·min)
D.v(H2)=0.3 mol/(L·min)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 (g)+Cl2 (g)= 2HCl ;△H= -184.6kJ/mol
B.CH4(g)+2O2(g)= CO2(g)+2H2O(g);△H= -802.3kJ/mol
C.2H2(g)+O2(g)= 2H2O(l);△H= -571.6kJ/mol
D.CO(g)+1/2O2(g)= CO2(g);△H= -283kJ/mol
5. 已知:(1)Zn(s)+1
2
O2(g)===ZnO(s),ΔH= -348.3 kJ·mol-1,
(2)2Ag(s)+ 1
2
O2(g)=== Ag2O(s),ΔH= -31.0 kJ·mol-1,
则Zn(s)+ Ag2O(s)===ZnO(s)+ 2Ag(s)的ΔH等于()A.-379.3 kJ·mol-1B.-317.3 kJ·mol-1
C.-332.8 kJ·mol-1D.317.3 kJ·mol-1
6.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准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C.Q3>Q2>Q1 D.Q2>Q1>Q3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3分,每小题6分,共18
分。


7.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工业上常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原理生产人造钻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 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8.将V1 mL 1.0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不可能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能够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9.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准确的是(注:△H的绝对值均准确) ( )
A.C2H5OH(l)+3O2(g)==2CO2(g) +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 +HCl(aq) ==NaCl(aq) +H2O(l);△H=—57.3kJ/mol(中和热)
C.S(s) +O2(g) ==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0.(10分,每空5分)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1) △H = -285.8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1) △H = -2220.0 kJ·mol-1l
(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4.5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2)已知:H2O(1)=H2O(g) △H = +44.0 kJ·mol-1,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式。

11.(12分,每空3分)
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
所示的装置中实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
算中和反应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实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热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实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热的数值会________.
12.(18分,每空3分)
在火箭推动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结构式肼______ ___,过氧化氢______
(2)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动剂,除释放出大量热量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写出肼和双氧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2(g) + 2O2(g) == 2NO2(g);△H=+67.7KJ/mol,
N2H4(g) + O2(g) == N2(g)+2H2O(g);△H= —534KJ/mol,
则肼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8分)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________,P和Cl2一起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4________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每空4分)
2012年下期高二化学单元测试题(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B
2、A
3、B
4、D
5、B
6、A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3分,每小题6分,共18分。


7、BC 8、AB 9、BC
10.(10分)
(1)1:1(5分)
(2)C3H8(g)+5O2(g)===3CO2(g)+4H2O(g) △H=-2044.0 kJ·mol-1(5分)
11.(12分,每空3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偏小
(3)偏小偏小
12.(18分,每空3分)

⑵产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
⑶N2H4(l) + 2H2O2(l) == N2(g)+4H2O(g);△H= —641.6KJ/mol,
⑷408.8KJ
⑸ 2N2H4(g) + 2NO2(g) == 3N2(g)+4H2O(g);△H= —1135.7KJ/mol,
13.(18分)
(1)3/2Cl2(g)+P(s)===PCl3(g) ΔH=-306 kJ/mol (5分)
(2)PCl5(g)===PCl3(g)+Cl2(g)ΔH=+93 kJ/mol (5分)
(3)-399 kJ/mol(4分)等于(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