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课件: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第二节 卢梭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上)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上)

幻灯片1第五章(上)幻灯片2英国工业革命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幻灯片3幻灯片4启蒙运动概述小说兴起幻灯片5一、启蒙运动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照亮、启迪在那些启蒙思想家看来,社会黑暗腐败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思想的愚昧,因此,要改造社会,首要的任务就是用近代哲学、科学和文艺的思想光辉去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思想,扫除封建观念和宗教迷信,恢复理性的权威。

“启蒙运动”因此而得名。

幻灯片6时间: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1721)-18世纪80年代幻灯片7从18 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编纂《科学、艺术与工艺的百科全书》为中心,形成了启蒙运动的高潮。

由狄德罗主持,当时几乎所有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如达朗贝、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拉美特利等人都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百科全书派的工作,总结了几百年来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全面批判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广造舆论。

百科全书派Encyclopedistes 幻灯片8理性精神幻灯片9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论方法》(1637)“那种正确地作判断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是人人天然地均等的。

”古典主义幻灯片10理性不再是先于一切经验、揭示了事物的绝对本质的“天赋观念”的总和。

现在,人们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后天获得物而不是遗产。

它不是一座精神宝库,把真理像银币一样窖藏起来,而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独创性的理智力量。

——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启蒙哲学》幻灯片11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在社会关系准则上,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日益高涨,发生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勾划出一幅“理性王国”的未来图画,为法国大革命和各国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一、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1.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狄德罗说: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大绳索。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2.启蒙主义是以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批判上帝创造一切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以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以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贵族特权;狄德罗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

”孟德斯鸠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相信未来是具有“永恒真理”和“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

二、启蒙文学18世纪启蒙文学特征:①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教育性和战斗性启蒙文学家往往同时是启蒙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创作视为反封建和宣传启蒙思想的武器,在理论上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②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文学,具有平民性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把他们作为表现和歌颂的对象。

如费加罗、鲁滨逊、维特等,反映了启蒙文学的民主性和进步性③在理论上主张要真实、要自然,具有现实性和哲理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渐成主流,且批判成分日益增强,直接影响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启蒙文学注重表达哲理,不重文学性,有较强的功利色彩④创造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形式通俗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中出现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PPT共37页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PPT共37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Thank you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幻灯片1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时代背景:十八世纪的欧洲已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转型期。

新旧两种力量的对抗表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

英国虽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由于此次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当权的新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对于下层人民以及殖民地的掠夺,在这种掠夺中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便力图保存种种封建残余。

因此,一场推翻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便提到了欧洲各国的历史日程上来。

为了顺应这一历史任务,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便出现了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

幻灯片2影响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诸要素:⑴科学生产力的发展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瓦特的蒸汽机发明,促进了全欧性的工业革命的到来。

⑵哲学思潮的影响霍布斯的反对“君权神授”洛克的“白板说”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⑶“理性崇拜”“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⑷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幻灯片3十八世纪的文学主潮和代表作家本世纪文学主潮为启蒙主义文学(同时并存古典主义,18世纪后期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相继出现)。

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拥护者本身大多是文学家。

比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英国作家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德国作家莱辛、歌德和席勒;意大利的哥尔多尼以及俄国的拉吉舍夫。

幻灯片4启蒙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⑴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深刻的民主性是启蒙主义文学最重要的思想特征。

⑵强烈的政论性、教诲性和浓烈的哲理色彩是启蒙主义文学最鲜明的艺术特征。

局限:启蒙作家往往不能将思想孕育在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人物成了作家的代言人,使哲理往往游离于艺术形象之外,带有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单纯的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

幻灯片5(插页)‚席勒化‛倾向:是指席勒的部分作品中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

即:以‚不能实现的理想‛代替客观现实,以抽象概念的演绎替代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犯了‚为了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的错误,理想化、抽象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导致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1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1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民主性。

⏹2)哲理色彩浓郁。

⏹3)着重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以资产阶级或普通平民作为作品的主人公。

⏹4)创造并使用新的文学体裁。

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市民剧等。

以《老实人》《鲁滨逊漂流记》为例二、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哲理小说:通过带有明显寓意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哲学、政治等问题的见解。

不重视对于现实生活本身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一)启蒙运动前期(1701—1750)代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二)启蒙运动后期(1751—1800)代表作家狄德罗、卢梭、博马舍⏹卢梭⏹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圣普乐、尤莉⏹描写出自人性的自然爱情与封建等级偏见的冲突。

⏹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三、英国启蒙文学⏹1、笛福:“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鲁滨逊飘流记》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

赞美资产阶级创业开拓精神。

⏹2、斯威夫特:讽刺作家。

⏹《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的见闻抨击了英国18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统治。

⏹3、菲尔丁:⏹“英国小说之父”,是18世纪欧洲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汤姆·琼斯的故事》⏹奥尔华绥、布里菲、苏菲亚、威士特恩、贝纳斯登⏹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进行改造的要求和对新道德规范的呼唤。

⏹如在对汤姆·琼斯和布里菲的对比性描写中,批判贵族社会的伪善文明,肯定合乎启蒙学派民主观念的自然道德。

⏹4、理查逊:感伤主义小说家⏹《克拉丽莎——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创作突破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写作家庭小说。

5、罗伯特·彭斯⏹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念?⏹旧日朋友怎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让我们举杯痛饮,⏹友谊地久天长。

⏹友情常在我心,⏹亲密的朋友⏹举杯痛饮,⏹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新)ppt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新)ppt

18世纪前期:古典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蒲柏 1688-1744 A. Pope 《论批评》 《夺发记》 翻译荷马史诗 《人论》 《笨伯记》


小说的兴起

英国工业革命,解放劳 动力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 的兴起 印刷业的发达,出版市 场逐渐形成 女性读者与作者群体
18世纪英国女小说家


曼利夫人:主编《考察者》报 海伍德夫人:女笛福 萨拉· 菲尔丁:《大卫· 辛普尔》 夏洛蒂· 琳诺克斯:《女吉诃德》 拉德克利夫夫人:《尤道弗的秘密》 范妮· 伯尼:《伊芙莱娜》
② 法国的启蒙文学
法国的启蒙运动及其文学: 总目标是要打垮法国封建统治和它的精 神支柱——天主教会。因此它是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 法国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是:相信永恒 的进步,崇拜理性与科学,批判宗教和 专制王权,要求个人自由。 启蒙运动领袖都是知识分子,政治斗争 首先采取了思想斗争的形式。
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

启蒙运动以科学思想和近代文化启迪民众,消除 愚昧、落后,从而解放人性,改造社会。它是文 艺复兴人文主义反封建斗争继续和发展,也是17 世纪理性主义摆脱政治束缚向科学化的迈进。基 本思想是: 1.强调理性,认为理性是通向智慧的正确途 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经受检验;知 识源于感觉,感觉材料必须经过理性提炼才能解 释世界、指导生活。 2.强调自然规律,认为宇宙受不可改变的规 律的支配,人不能凌驾于这些规律之上。 3. 强调“天赋人权”,主张人人平等。
用书信的形式写成的小说。以第一人 称“我”为主人公,讲解故事,塑造 形象,写人叙事都以“我”的亲身经 历,亲眼见闻展开,使人感到亲切, 增加真实感。 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德国歌德的《少 年维特之烦恼》、卢梭《新爱洛绮 丝》。

外国文学史课件-十八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课件-十八世纪文学
《克拉丽莎》是最长 的一部英国小说,也是 最优秀的悲惨小说之一。
撒缪尔·理查逊
理查逊在英国乃至 欧洲小说发展史上有着 重要地位。他所写的书 信体小说给卢梭、歌德 开创了先例。他开创了 感伤主义,写善良的弱 女子令人心酸的处境和 她们的悲苦心情,引起 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
《浮士德》
全剧分为两部。诗剧共由四部分组成:
两个赌赛
天上(天帝—魔鬼) 书斋(魔鬼—浮士德)
五场悲剧
知识悲剧 爱情悲剧 政治悲剧 艺术悲剧 事业悲剧
小世界 大世界
魔鬼与天帝的赌赛
第一个赌赛是在全剧开端的《天上序幕》中,魔鬼 与天帝赌赛,要把苦苦追求真理的浮士德引入歧途。因 为它看到浮士德正陷入绝望的境地,有机可乘。天帝则 坚信浮士德不会因受到了引诱而堕落,“一个善人,在他 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
浮士德的求知阶段
诗剧开始,年过半百 的浮士德博士在中世纪的 书斋里探索僵化的科学。 他深感中世纪的各门经典 均是繁琐、僵死的无用之 物。他既不能认识缤纷多 彩的大自然,又不能享受 人间的欢乐,因而忧郁、 烦闷,甚至想自杀。
魔鬼和浮士德的赌赛
第二场赌赛是浮士德 与魔鬼的在书房签订的一 份契约:魔鬼供浮士德任 意驱使,要满足浮土德的 一切欲望。一旦他表示满 足,说出“你真美呀,请 停留一下!”浮士德的灵魂 便归魔鬼所有。
维特是一个时代觉醒 者和庸俗环境的反抗者, 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小说一出版,便掀起了一 阵“维特热”,而且很快 便流传到欧洲各国。
《少年维特的烦恼》
当时德国有些读者仅 从爱情自由这个角度对作 品发生共鸣,他们追慕维 特遗风,效学维特的青衣 黄裤,有的甚至苦于恋爱 不自由而自杀。这是从消 极方面理解作品的结果。

5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5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3学时)[学习提示]学习本章,要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启蒙运动文学的基本特征,要掌握英、法、德等国启蒙运动文学代表作家的成就,重点掌握歌德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中的典型形象、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一节概述十八世纪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的时期。

在这时,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出现了全欧性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十八世纪的一场以法国为中心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因它提倡用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新思潮启迪民众的头脑,以消除长期以来基督教会和封建统治者所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使人们摆脱蒙昧状态,故有“启蒙”之名。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不过由于革命的发展阶段不同,两次运动的任务也不尽相同。

启蒙运动文学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

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文学,作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战斗武器,在从封建意识的禁锢中把人的思想解放出来的斗争中,在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正因为如此,各国启蒙文学尽管各有其独自的发展进程和不同特点,但仍具有一般性的特征。

第一,具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第二,具有深刻的政论性和浓厚的哲理性。

第三,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第四,重视作品的写实性。

第五,创造了各种新的文学形式。

第六,思想性强而艺术感染力较差。

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文学,由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情况和文学传统的不同,又各有其独自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英国启蒙运动文学的特点:英国的启蒙文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的,其间还经历了工业革命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它的特点是:第一,从任务和目的来看:它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势力的残余;歌颂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鼓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一些最先进的作家的作品中,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

第二,从成就来看;它以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成就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化细节、诗化事实 童年生活 感情生活
小题大做、转移视线 通过夸大一项较小的罪过(玛丽永事件)来
获取对自身的德性的确认,借此卸下由另一项 远为严重的罪过(抛弃孩子)所造成的自身心 理上的和来自社会的压迫。
三、《新爱洛伊丝》
原名《尤丽,或新爱洛伊丝——阿尔卑斯 山麓一个小城中两居民所写的情书》
第二节 卢梭
一、生平与创作 让-雅克·卢梭(
1712.6.28— 1778.7.2)
思想论著
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49) “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是文明腐蚀了他
,毁坏了他最初的幸福”,应该返回自然,寻 回自我。 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因为私有观念的产生和 私有制的出现;私有条件下的国家是为少数人 服务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不平等和苦难的 顶点,人民有权力用暴力恢复平等和自由。
自传写作实际上是自传叙述人通过记忆对 自我人生形象的重新描绘,目的是把自己的一 生纳入固有的轨道,最终塑造出一个合意的自 我形象。
《忏悔录》的叙事策略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 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目的是
为自己辩护,“坦诚”标志了一种道德姿态。
“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 ,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 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 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 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 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 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贵族小姐尤丽 家庭教师圣·普乐 俄国贵族伏勒玛 朋友克莱尔 十二世纪的法国哲学家阿伯拉
爱洛伊丝
思想 间的冲突。
塑造了尤丽、圣·普乐、克莱尔、爱德华等心 灵纯洁、行为高尚的新人形象。
书信体的运用。 歌颂优美的大自然,情景交融的抒情描写。
四、卢梭思想艺术的先驱性
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
强调人是生而自由的,天赋人权不容剥夺。 国家主权完全属于人民;行政权属于全体人民大 会,人民是拥有全部立法权的最高君主;政府只 是主权的受托者,人民随时可以委任或者撤换政 府官吏;君主专制体制下的人民没有自由,人权 遭到践踏,因此人民有权进行革命,恢复天赋人 权。
《人权宣言》的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家强调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卢梭却认 为科学、艺术以及其它文明败坏了人类的灵魂 ,人类应该返回自然,寻回自我。
古典主义和其他启蒙思想家将理性作为人类行 为的准则,而卢梭肯定了自我和感情在文学中 的地位。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文学作品
• 《新爱洛伊丝》(1761) • 《爱弥尔》(1762)
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自然教育学说 ”:顺乎自然,解放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由地 全面发展,培养体魄健康,爱好劳动,独立自 主,热爱自由、平等和正义的“新人”。
二、自传《忏悔录》(1782,1789)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 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