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法律继承人的继承案例分析(3篇)

法律继承人的继承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男,56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

被告:李某某,女,45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

案由:继承纠纷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系兄妹关系。

其父李某某于2018年3月去世,留有房产一处。

原告张某某在父亲生前一直照顾其生活,而被告李某某则在外地工作。

父亲去世后,原告张某某发现被告李某某擅自将房产出售,遂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李某某返还房产。

二、争议焦点1. 原告张某某是否具有继承权?2. 被告李某某是否构成侵权?三、案例分析一、原告张某某是否具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继承人继承遗产,应当依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

”在本案中,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均为其父亲的子女,属于法定继承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法定继承顺序为:子女、父母、配偶。

因此,原告张某某具有继承权。

二、被告李某某是否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条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在本案中,被告李某某擅自将房产出售,侵犯了原告张某某的物权。

具体分析如下:1. 被告李某某未取得房产所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在本案中,被告李某某未经原告张某某同意,擅自将房产出售,未取得房产所有权。

2. 被告李某某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张某某的物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权利人对其物权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被告李某某擅自出售房产,侵犯了原告张某某的物权,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3. 被告李某某的行为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被告李某某擅自出售房产,侵犯了原告张某某的物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张某某作为法定继承人,具有继承权。

法律继承权的案例(3篇)

法律继承权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老太,1925年出生,一生勤劳节俭,晚年独自居住在一座位于城市的房产内。

张老太共有三个子女,长子张大,次子张二,女儿张三。

2018年,张老太因病去世,留有房产一套及存款若干。

张老太去世后,三个子女对遗产的继承问题产生了分歧。

长子张大认为,母亲生前曾表示过房产由他继承,且其他子女均已独立生活,应将房产归他所有。

次子张二和女儿张三则认为,母亲生前并未明确表示过房产的继承问题,且房产系张老太的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张大是否能够根据母亲生前的口头承诺获得房产的继承权?2. 如何确定房产的继承顺序和份额?三、法律分析1. 关于张大是否能够根据母亲生前的口头承诺获得房产的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继承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在本案中,张老太去世后,其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关于张大主张的口头承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口头承诺应当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

在本案中,张大未能提供其他证据证明母亲生前的口头承诺,因此张大不能仅凭口头承诺获得房产的继承权。

2. 关于房产的继承顺序和份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继承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在本案中,张老太的遗产应首先由其子女继承。

由于张老太有三个子女,因此房产的继承顺序为:长子张大、次子张二、女儿张三。

关于房产的份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根据各继承人的应继承份额确定。

在本案中,由于长子张大、次子张二、女儿张三均为张老太的子女,且没有证据表明三人之间存在特殊情况,因此应按照等份原则分割房产。

四、判决结果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如下:1. 长子张大、次子张二、女儿张三均为张老太的法定继承人,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张老太的遗产。

2. 房产由长子张大、次子张二、女儿张三三人共同继承,每人享有三分之一的所有权。

遗产案例法律分析(3篇)

遗产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居民李某,生前拥有一套位于市中心的房产、一辆私家车以及一定数额的存款。

李某于2021年5月不幸因病去世,留下配偶王某、子女三人以及父母。

李某生前未立遗嘱,也未对遗产进行分割。

李某去世后,王某、子女三人以及父母对遗产的继承问题产生了分歧,导致家庭矛盾激化。

王某认为李某的遗产应当由她和子女三人共同继承,而李某的父母则认为李某的遗产应当由他们继承。

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遂诉至法院。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李某遗产的继承问题,具体包括:1. 李某的遗产范围;2. 李某的继承人范围;3. 李某遗产的继承方式。

三、法律分析(一)李某的遗产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本案中,李某的遗产包括:1. 房产:李某名下的一套房产,依法属于李某的遗产;2. 私家车:李某名下的一辆私家车,依法属于李某的遗产;3. 存款:李某名下的一定数额的存款,依法属于李某的遗产。

(二)李某的继承人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的继承人包括:1. 配偶;2. 子女;3. 父母;4.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本案中,李某的继承人包括:1. 配偶王某;2. 子女三人;3. 父母。

(三)李某遗产的继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1.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本案中,李某的遗产继承顺序为:1.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王某、子女三人;2. 第二顺序继承人:父母。

由于李某未立遗嘱,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分割。

四、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的遗产应当依法由其配偶王某、子女三人以及父母共同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李某的遗产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割。

具体分割方案如下:1. 房产:李某的房产由王某、子女三人以及父母平均分割;2. 私家车:李某的私家车由王某、子女三人以及父母平均分割;3. 存款:李某的存款由王某、子女三人以及父母平均分割。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处理遗产问题的五个案例分析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处理遗产问题的五个案例分析

案例:处理遗产问题的五个案例分析案例一:李明遗产分配纠纷事实经过:李明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在去世前并未留下遗嘱。

他有两个子女,分别是李华和李强。

李华是独生子女,而李强有一名儿子李明豪。

在李明去世后,李华和李明豪发生了遗产分配的争议。

李明的财产包括房产和投资组合。

律师解读:根据中国的遗产法规定,如果遗嘱不存在,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李华将成为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李明豪将没有获得任何遗产的权利。

李华有权继承李明的全部财产。

然而,李明豪认为他作为李明的唯一孙子,应该有权继承一部分财产。

李明豪提出了民事诉讼,要求李华与他平分李明的房产和投资组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虽然李明豪没有直接继承遗产的权利,但是作为李明的孙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出合法继承财产的申请。

法院判断情况下,考虑到李华已经成年并且拥有自己的稳定收入来源,判决李明豪继承了一部分李明的房产和投资组合。

建议:在遗嘱不存在的情况下,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然而,作为律师,建议每个人应该制定遗嘱,并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遗嘱可以明确规定财产如何分配,减少争议发生的可能性。

案例二:刘小红的个人财产继承纠纷事实经过:刘小红在去世前并未留下遗嘱。

她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

她的家人包括她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外甥。

她的财产主要包括一处房产和一笔银行存款。

律师解读:根据中国的遗产法规定,如果遗嘱不存在,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刘小红的父母将成为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她的兄弟姐妹和外甥没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父母去世或者放弃继承权利后,兄弟姐妹和外甥可以成为继承人。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刘小红的父母已经去世,法院判决刘小红的兄弟姐妹和外甥成为她财产的合法继承人。

建议:虽然遗嘱可以明确规定财产如何分配,但是对于没有制定遗嘱的人来说,法定继承顺序将决定遗产的分配。

如果你希望财产能够按照你的意愿分配,建议你制定遗嘱并确保其合法性。

法律遗产案例分析(3篇)

法律遗产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某,男,1960年出生,生前无配偶、子女,父母均已去世。

李某生前在我国某市拥有房产一套,价值约100万元。

李某去世后,其胞妹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以及李某的侄子李某丁、李某戊、李某己等亲属均主张对李某遗产有继承权。

李某的亲属之间就遗产的继承问题产生纠纷,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李某的遗产范围2.李某的继承人范围3.李某遗产的分配三、法院判决1.李某的遗产范围法院认为,李某的遗产包括其房产一套,价值约100万元。

2.李某的继承人范围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李某的继承人包括其胞妹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以及李某的侄子李某丁、李某戊、李某己等亲属。

但李某的侄子李某丁、李某戊、李某己不属于李某的法定继承人,其主张继承李某遗产缺乏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3.李某遗产的分配法院认为,李某的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李某的胞妹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作为李某的法定继承人,应共同继承李某的遗产。

李某的遗产价值约100万元,由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三人平均分割。

四、案例分析1.遗产的范围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本案中,李某的遗产仅包括其房产一套,价值约100万元。

遗产的范围应以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限,不包括被继承人死亡后产生的财产。

2.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的范围包括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有继承权的人。

在本案中,李某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其胞妹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

李某的侄子李某丁、李某戊、李某己不属于李某的法定继承人,其主张继承李某遗产缺乏法律依据。

3.遗产的分配遗产的分配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

在本案中,李某的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其胞妹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三人平均分割。

遗产的分配应遵循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确保继承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五、启示1.明确遗产的范围,确保遗产的准确性。

2.了解继承人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继承法案例分析(3篇)

法律继承法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老汉,男,75岁,退休工人,无子女,妻子已故。

张老汉一生勤劳节俭,将毕生积蓄用于购置了一套房产和一辆小汽车。

随着年事已高,张老汉意识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遗产进行规划,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张老汉的侄子李明,30岁,未婚,一直照顾张老汉的生活起居。

李明深知张老汉对自己的好,也渴望能够继承张老汉的遗产。

然而,张老汉的其他亲戚,如姐姐张老太、妹妹张阿姨等,也对张老汉的遗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019年,张老汉因病去世。

李明发现,张老汉的遗产并未留下明确的遗嘱。

于是,李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自己继承张老汉的全部遗产。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张老汉的遗产范围;2. 张老汉的继承人资格;3. 遗产的分配原则。

三、案件分析(一)张老汉的遗产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本案中,张老汉的遗产包括其房产和汽车。

根据相关证据,这两项财产均属于张老汉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应纳入遗产范围。

(二)张老汉的继承人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本案中,张老汉的妻子已故,无子女,因此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本案中,李明作为张老汉的侄子,虽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但根据法律规定,其不属于法定继承人。

因此,在本案中,张老汉的法定继承人只有姐姐张老太和妹妹张阿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三)遗产的分配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法律遗产继承案例分析(3篇)

法律遗产继承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王某,男,60岁,生前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工程师。

王某与妻子李某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小王,女儿小李。

王某于2021年去世,留有房产一套、存款若干及一辆私家车。

王某去世后,李某、小王、小李三人因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遗产的范围和性质;2. 遗嘱的有效性;3. 遗产继承份额的分配。

三、案例分析(一)遗产的范围和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本案中,王某的遗产包括房产、存款和私家车。

这些财产均属于王某个人合法财产,因此应纳入遗产范围。

(二)遗嘱的有效性王某生前曾立下一份遗嘱,将房产留给了小王,存款留给了小李。

李某认为该遗嘱无效,理由如下:1. 遗嘱缺乏见证人;2. 遗嘱内容违反了公序良俗。

针对李某的质疑,法院经审理认为:1. 虽然该遗嘱缺乏见证人,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自行立遗嘱。

王某年事已高,且遗嘱内容明确,不存在误解或欺诈,因此该遗嘱有效;2. 遗嘱内容未违反公序良俗,王某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处分遗产。

(三)遗产继承份额的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遗产应当由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在本案中,王某的遗产应当由李某、小王、小李三人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1. 房产:王某在遗嘱中已明确将房产留给了小王,因此小王享有该房产的全部份额;2. 存款:李某、小王、小李三人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王某的存款,每人享有三分之一的份额;3. 私家车:王某去世后,私家车已由李某占有使用,李某有权继承该车辆。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小王、小李三人对王某遗产的继承无争议,遗嘱有效,遗产继承份额分配合理。

因此,判决如下:1. 房产归小王所有;2. 存款由李某、小王、小李三人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每人享有三分之一的份额;3. 私家车归李某所有。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遗产继承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遗产的范围、遗嘱的有效性以及遗产继承份额的分配等问题。

法律遗产继承案例分析(3篇)

法律遗产继承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因遗产继承引发的纠纷。

原告甲(化名)系被继承人乙(化名)的子女,被告丙(化名)系被继承人乙的配偶。

被继承人乙生前留有房产一处、存款若干以及其他个人财产。

在乙去世后,甲与丙就遗产的继承问题产生争议,甲认为丙无权继承乙的遗产,因为乙生前有遗嘱将全部遗产留给甲。

丙则主张乙的遗嘱无效,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分割遗产。

二、案件事实1. 被继承人乙生前立有遗嘱,内容为:“我去世后,我的全部遗产由我的女儿甲继承。

”2. 被继承人乙去世后,甲与丙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纠纷。

3. 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遗嘱有效,并判令丙放弃对遗产的继承。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乙的遗嘱是否有效,以及丙是否有权继承乙的遗产。

四、法律分析1. 遗嘱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本案中,乙的遗嘱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且遗嘱内容明确,因此乙的遗嘱是有效的。

2.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

”本案中,由于乙有有效的遗嘱,因此应当优先适用遗嘱继承。

3. 丙的继承权虽然乙的遗嘱将全部遗产留给甲,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

”本案中,丙作为乙的配偶,有权继承乙的遗产。

五、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乙的遗嘱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且内容明确,因此遗嘱有效。

根据遗嘱继承的优先原则,甲有权继承乙的遗产。

同时,丙作为乙的配偶,有权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乙的遗产。

因此,法院判决:1. 遗嘱有效,甲继承乙的全部遗产。

2. 丙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乙的遗产。

六、案例分析本案涉及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以及配偶的继承权等法律问题。

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遗嘱避免纷争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国人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面对当今我国社会上发生许多遗产纷争,多数皆源于未在生前预立遗嘱,不懂得预立遗嘱的重要性而引发。

所以一些家族企业和大集团的拥有者,都在专业律师的陪同下早早立下了遗嘱,也许你只用了一天甚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就避免了一场血淋淋的家族遗产纠纷,凡事能在适当的时间及早安排、处理,又何来纷争呢?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和选择的,在我们计划未来,追求理想的时候,是否想过立下遗嘱为身后事作一个妥善的安排呢?可见很多人忽视了遗嘱的重要性,其实遗嘱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游戏规则,也是一种表达爱与责任形式,是一种对亲人和所爱的人负责的行为。

有些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无法接受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就计划身后事,认为预立遗嘱会触霉头,是不吉祥的事,因此生前不肯立遗嘱,最后造成整个家族的混乱争斗。

遗产继承案例分析
王明与李玲系夫妻,共有16间房屋和8万元存款,生有王军和王海两个儿子。

长子90年死亡,其妻张英带养女王红同公婆一起生活。

次子王海98年因公牺牲,其妻改嫁他人,留下儿子王河和女儿王丽同祖父母一起生活。

2002年10月王明因病去世。

王明的遗产如何继承
1、首先,16间房屋和8万元存款先分割出一半归妻子李玲,另一半作为王明的遗产,在王明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王明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

2、王明的法定继承人有:其妻李玲、大儿媳张英、大儿子的养女王红、小儿子的儿子王河和女儿王丽。

说明:(1)大儿媳张英本来不能继承公公王明的遗产,但因为她在丧偶后继续与公婆共同生活、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因此取得对公婆遗产的继承权,作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

(2)大儿子的养女王红:虽然是养女,但收养关系合法成立的,养子女与亲生子女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又因为大儿子早于王明去世,因此王红取得代其父位继承王明遗产的权利;同理,王海的儿子王河和女儿王丽也是代位继承。

3、分割遗产时,各继承人之间一般是均分,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均分。

继承人中有丧失劳动能力又缺乏经济来源的应多分,能赡养被继承人王明的能力却不尽赡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对其照顾较多的,可以多分。

李某和陈某于2002年相识,2004年同居,但双方一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007年6月,李某得知自己身患重症,便将自己名下的一处房产以书面遗嘱的形式,指定由“妻子”陈某继承。

李某在遗嘱中写道:“我与陈某共同生活多年感情甚好,已形成事实上的夫妻关系”“为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要求陈某在取得房产权之时,付我父母15万元养老费。


2008年2月李某去世,李某的父母向陈某主张他们对李某房产的法定继承权。

而陈某认为,她和李某同居多年,已构成事实婚姻关系,因此有权按遗嘱继承李某的财产。

解答:1994年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已没有“事实婚姻”这一法律认定,不承认事实婚姻的合法性。

本案中,陈某和李某2004年同居,认为“已经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没有法律依据。

陈某和李某之间是同居关系,陈某不是李某的法律上的配偶,即不是法定继承人。

李某立遗嘱将房产指定由陈某继承,实质是将房产于死后赠与陈某,属于遗赠。

李某在遗嘱中同时说明,陈某在获得房产时应支付其父母15万元的养老费,因此这是一个附条件的遗赠。

只有陈某满足了这个条件,她才能最终获得房屋的所有权。

谢红光于2002年与好友张立强合伙贩卖服装,因没有看准市场行情,赔了
25600元,每人应负责偿还12800元。

谢红光仅能偿还5300元,其余的由张立强垫付。

这样一来,等于谢红光欠了张立强7500元。

2003年2月,谢红光的父亲谢怀远病故,留下遗产18400元。

谢红光见其母郝丽蓉年岁已大更需花销,决定其父的遗产全部归其母所有。

张立强得知此事后,找到谢红光要求从谢怀远的遗产中拿出7500元还债,剩下的再归其母郝丽蓉所有。

谢红光坚决不同意,认为要不要其父的遗产是自己的事,张立强无权干涉,至于欠张立强的债,以后有钱了他会主动还。

张立强担心以后有什么变故,坚决要求谢红光用他本来可以继承的遗产来偿还。

二人争执不下,一起来到法院,要求法院依法处理。

解答:本案中,谢红光将其本来可以继承的遗产全部给予其母郝丽蓉的做法,从法律角度来看是放弃继承权的行为。

那么,谢红光的做法是不是可以任意放弃继承权呢?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

谢红光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是无效的。

虽然继承权是一种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并不是不受任何限制,这就是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权益。

否则,权利的行使或放弃就是违法的、无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规定:“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的行为无效。

”本案中谢红光如果继承其父的遗产,就有能力清偿其拖欠一年多的7500元债务。

而由于他放弃继承权,使他依旧没有清偿能力,不能清偿其欠张立强的7500元钱。

可见,谢红光放弃继承已经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应当认定谢红光放弃继承的行为无效。

他应当继承其父谢怀远的遗产,以保障其债权人张立强的利益。

因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权利有行使和放弃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并不是不受任何约束。

继承权当然也不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