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危险源点定稿版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本(2篇)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本一、引言现代炼钢厂作为重要的工业制造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炼钢厂进行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炼钢厂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范本的讨论,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二、危险源的辨识1. 高温工作环境炼钢厂作为一个需要高温加热的工作场所,存在高温工作环境的危险。
高温环境无疑会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高温环境对工人的危害。
2. 重型机械设备炼钢厂中常常存在大型机械设备,如铁水罐、炉头起重机等。
这些设备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例如起重机吊钩突然断裂、铁水罐爆炸等,均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加强对重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3. 化学品危险炼钢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化学品,如腐蚀剂、溶剂等。
这些化学品的接触和泄露可能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化学品管理体系,包括对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废弃的规范。
4. 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炼钢厂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
这些设备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电气线路短路、电器设备起火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5. 人员操作不当人员操作不当是导致炼钢厂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危险源的控制1. 高温工作环境的控制对于高温工作环境,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其对工人的危害:建立高温作业管理制度,确保工人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为工人提供防热工作服和防热工具,减少高温环境对工人的影响;定期进行环境温度测量,确保工作场所的温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2. 重型机械设备的控制对于重型机械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其对工人的危害: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炼铁、炼钢、轧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事故类别及原因(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炼铁、炼钢、轧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事故类别及原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炼铁、炼钢、轧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事故类别及原因(标准版)1、炼铁生产工艺设备复杂、作业种类多、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炼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烟尘、噪声、高温辐射、铁水和熔渣喷溅与爆炸、高炉煤气中毒、高炉煤气燃烧爆炸、煤粉爆炸、机具及车辆伤害、高处作业危险等。
根据历年事故数据统计,炼铁生产中的主要事故类别按事故发生的次数排序分别为:灼烫、机具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煤气中毒和各类爆炸等事故。
此外,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以及尘肺病、矽肺病和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职业病也经常发生。
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管理原因和物质原因三个方面。
人为原因中主要是违章作业,其次是误操作和身体疲劳。
管理原因中最主要的是不懂或不熟悉操作技术,劳动组织不合理;其次是现场缺乏检查指导,安全规程不健全,以及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物质原因中主要是设施(备)工具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其次是防护保险装置有缺陷和作业环境条件差。
2、炼钢生产中高温作业线长,设备和作业种类多,起重作业和运输作业频繁,主要危险源有:高温辐射、钢水和熔渣喷溅与爆炸、氧枪回火燃烧爆炸、煤气中毒、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机具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等。
炼钢生产的主要事故类别有:氧气回火、钢水和熔渣喷溅等引起的灼烫和爆炸,起重伤害,车辆伤害,机具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以及触电和煤气中毒事故。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危险源辨识是炼钢厂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控制危险源是预防事故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对炼钢厂危险源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 炼钢过程中的高温炼钢过程中,高温是一个主要的危险源。
高温容易引发燃烧、爆炸等事故。
为了有效控制高温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高温耐火材料,降低高温对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定期检测设备的温度,确保设备运行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建立严格的高温作业管理制度,对高温作业进行特殊培训和监督。
2. 高压气体和液体炼钢过程中,高压气体和液体也是重要的危险源。
高压气体和液体可能发生泄露,造成爆炸、中毒等事故。
为了有效控制高压气体和液体的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测气体和液体管道,发现泄露及时修复;- 建立高压气体和液体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配备防爆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有害气体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控制有害气体的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监测有害气体浓度,确保操作人员不暴露在有害气体环境中;- 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4. 机械设备炼钢厂中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其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源。
为了控制机械设备的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等;- 提供必要的机械防护装置,如防护栏、安全门等;- 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5. 火灾和爆炸危险源炼钢厂中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源,这对人员和设备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控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火灾和爆炸防控制度,对场所进行严格的防火防爆设计;- 定期检测和维护防火设施,如灭火器、防火墙等;- 建立紧急撤离预案,并进行适时的演练。
综上所述,炼钢厂中存在许多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气体和液体、有害气体、机械设备以及火灾和爆炸危险源等。
炼钢区各区域危险源点

长材制造部炼钢区各岗位危险源点
炼钢区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高炉铁水通过火车运送到长材制造部炼钢区倒入混铁炉转炉吹炼吹氩站吹氩处理(或LF精炼炉处理)
连铸机浇注连铸坯热送或冷送至轧钢区
转炉作业一区:(原料区域)
1、混铁炉工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2、皮带工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3、废钢工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4、钢坯管理工作业区域危险源预知预防
6、卷扬上料工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7、预热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10、煤磨工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转炉作业一区(转炉区域)
1、转炉炉长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连铸作业一区(精炼工序)1、精炼车间危险源点
连铸作业一区(连铸工序)1、大包岗位危险源预知预防
公辅运行一区(运转工序)
1、水泵房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5、污泥处理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6、浊环泵房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1、天车工作业区域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一、设备室(维修)
1、转炉维修电工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7、转炉维修管工危险源点预知预防
.
..。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文炼钢厂是一个危险源较多的工业场所,其中包含了各种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必须对炼钢厂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
以下是一份针对炼钢厂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范文,供参考。
一、炼钢厂危险源辨识1. 原料储存区:包括铁矿石、焦炭等原料的储存区域。
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原料堆放过高导致倾倒、堆放不稳、积尘积聚导致火灾等。
2. 高炉炉顶:高炉炉顶上的危险源包括高温、高压气体、突发情况下的爆炸。
同时,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也可能引发事故。
3. 煤气净化系统:炼钢厂使用煤气净化系统去除高炉煤气中的有害物质。
然而,这个系统本身也存在着危险源,例如煤气泄漏、积聚导致爆炸、设备故障等。
4. 钢渣处理区:钢渣处理区域主要负责对高炉产生的钢渣进行处理。
然而,钢渣本身具有高温度和腐蚀性,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有害气体和热辐射。
5. 电力供应系统:炼钢厂需要大量电力供应,因此电力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源。
电力设备故障、电击、过载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和电击事故。
6. 炉渣处理区: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炉渣需要进行处理和储存。
然而,炉渣本身具有高温度和腐蚀性,处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和防腐。
7. 废气净化系统: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需要通过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然而,废气净化系统本身也存在着危险源,例如污染物泄漏、积聚导致爆炸、设备故障等。
8. 炼钢过程中的化学品:炼钢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包括酸、碱、溶剂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腐蚀性、易燃性和毒性,需要储存和使用时注意防火防爆和安全操作。
二、炼钢厂危险源控制1. 原料储存区:确保原料堆放平稳,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
定期清理积尘,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稀散水进行降尘。
2. 高炉炉顶:加强高炉炉顶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制定操作规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防止操作失误。
3. 煤气净化系统:定期检测煤气净化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本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本一、炼钢厂危险源辨识1.1 原料储存区1.1.1 储存区域中的材料堆放高度过高,存在堆垛不稳定的隐患。
1.1.2 储存区域未进行防火措施,存在火灾隐患。
1.1.3 储存区域未进行防雨措施,存在材料受潮的隐患。
1.2 炼钢工艺过程1.2.1 高温熔炼过程中存在爆炸危险,需要进行防爆措施。
1.2.2 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需要进行通风处理。
1.2.3 压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不当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1.3 装卸作业1.3.1 装卸区域交通混杂,存在交通事故的风险。
1.3.2 装卸作业中使用起重设备存在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的风险。
1.3.3 装卸过程中存在物体从高处坠落的风险。
1.4 环境因素1.4.1 炼钢厂周边存在环境噪声、扬尘等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1.4.2 周边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存在滑倒和触电的隐患。
二、炼钢厂危险源控制2.1 原料储存区2.1.1 控制材料堆放高度,确保安全稳定。
2.1.2 设置防火设施,如灭火器和消防水带,以及定期进行演练。
2.1.3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材料不受潮。
2.2 炼钢工艺过程2.2.1 使用防爆设备和防爆材料,减少爆炸的风险。
2.2.2 设置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2.2.3 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对压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3 装卸作业2.3.1 划定装卸区域,确保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3.2 使用合格的起重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3.3 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和安全带,减少坠落事故的风险。
2.4 环境因素2.4.1 对炼钢厂周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4.2 做好雨水排放和积水处置,保持周边环境的干燥和通风。
以上是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范本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具体的炼钢厂的需求。
同时,在实施措施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加强危险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炼钢厂的安全生产。
炼钢厂脱硫站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修订版)

炼钢厂脱硫站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修订版)主控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高温铁水危险因素:(一)、铁水在搅拌过程中溅出烫伤人、灼伤人。
预防措施:铁水搅拌过程中四周严禁有人,搅拌加料时必须放下除尘烟罩。
(二)、铁水装入量过满搅拌时铁水喷溅溢出伤人和设备。
预防措施:1、铁水液面超过4200mm时严禁处理,防止铁水溢出,并知会调度处理。
2、铁水倾翻车运行限位和暴露在外的电缆电线必须勤检查并包裹石棉布。
3、火车(特别是车头)应停在远离搅拌位。
(三)、高温铁水遇水或地面潮湿发生爆炸。
预防措施:做好搅拌头下方地面的监控和清理工作,严禁地面有水或潮湿。
危险源二:搅拌装置危险因素:(一)、升降搅拌装置过程中挤伤、碰伤人。
预防措施:在非检修时间或未经允许不得靠近搅拌装置。
主控工操作时应时刻观察监控画面看搅拌装置附近是否有人。
(二)、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控不到位启动搅拌头升降和液压夹紧装置碰伤、摔伤、挤伤人。
预防措施:检修时若启动搅拌头升降应在机旁操作,做到设备“五确认”、如有遇高空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并系好安全带。
(三)、维护和更换搅拌头时,搅拌头烫伤人,或因监控不到位挤伤人。
预防措施:维护和更换搅拌头时主控室操作台应悬挂警示牌并派人监护。
进行搅拌头热修补的人员必须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并戴好防护面罩。
扒渣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扒渣机危险因素:(一)、开动扒渣机的过程中,刮到、挤伤周围的人,扒渣机左右旋转时碰伤周围人员。
预防措施:启动扒渣机前必须确认周围无人,扒渣机作业时,禁止有人进入扒渣机作业半径。
(二)、操作时刮撞平台或平台上的测温取样工。
预防措施:操作扒渣机时,及时调整好大臂高度和左右旋转的幅度,防止刮撞平台,在测温取样工操作时,避免不必要的操作、禁止继续进行扒渣操作,防止伤到测温取样工。
(三)、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扒渣机刮伤、挤伤、撞伤人。
预防措施:在检修扒渣机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范本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范本第一章:引言1.1 范本目的本危险源辨识范本旨在协助炼钢厂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该范本将涵盖炼钢厂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识别方法。
1.2 范本适用范围该范本适用于炼钢厂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所有阶段。
无论是新建炼钢厂还是已建成的炼钢厂,都可以根据该范本进行危险源辨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方法2.1 收集资料收集炼钢厂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单、工艺流程图、安全规程、事故案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等。
2.2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炼钢厂的工作现场,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化学物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2.3 与工作人员交流与炼钢厂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危险源的认知和发现,以及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意见。
2.4 理论分析通过对炼钢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特点进行理论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初步评估。
2.5 危险源辨识报告根据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的结果,编制危险源辨识报告,明确危险源的类型、位置、可能的影响、风险等级等信息。
第三章:危险源辨识工具3.1 安全检查表制定和使用安全检查表,通过对炼钢厂的各个区域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3.2 风险评估模型使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3 事故案例分析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分析炼钢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其导致的事故原因,从而加强对这些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
第四章:危险源辨识实例4.1 高温危险源钢铁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危险源,如高温炉渣、高温溶液和高温气体。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烫伤、燃烧和爆炸等事故,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2 高压危险源钢铁炼制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高压设备,如高压蒸汽锅炉、高压气体储罐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爆炸和泄漏等事故,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3 化学危险源钢铁炼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如腐蚀性酸碱、毒性气体和易燃液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钢包在吊坐包时易造成翻包事故,易出现人员烫伤事故
2煤气管路有可能出现煤气泄漏事故而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3在烧氧引流过程中易造成氧气回火烧伤事故、钢流喷溅时易造成烫伤事故
4吊运物体时易造成物体掉下人员砸伤事故
5中间包在浇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包壁、包底、水口漏钢事故造成烫伤事故发生
6结晶器水压力流量低易发生爆炸和烫伤事故
事故预兆及
应急处理
1发生烧烫伤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2报警仪报警、人员立即撤离
3钢流流出时,人员未及时躲避。发生烫伤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4发生砸伤事故时立即采取措施救治伤员
5发生中包漏钢事故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到安全位置
6结晶器断水时、发生结晶器爆炸必须立即抢救伤者将伤者就进送往市县级以上医院救治。
7发生摔伤、砸伤等事故时,必须立即救治伤者,将伤者抬至安全位置做临时性处理后,等待救护车辆。
8)检修作业时,配合不当、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检修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人身伤害。
8炉口前方严禁站人 ,专人挑拣入炉料
9上下联系好,确认钢包到位。炉下严禁有水
10不得擅自解除连锁装置,如有损坏及时处理
事故预兆及
应急处理
1漏钢处炉体发红,立即停止冶炼
2提枪失灵控制台会有报警,立即关停氧枪的氧气阀门。停止冶炼
3氧枪枪位过高、或操作不当。炉内碳氧反应不平衡
4铁水罐倾倒的位置错误、倾倒时流量过大
炼钢厂危险源点
较大、重大危险设备/区域:转炉区域
危险因素
爆炸、中毒、挤伤、坠物伤害、烫伤、触电伤害
事故原因
1、转炉漏钢2、气动提枪失灵3、吹炼中过程中大喷4、兑铁水时铁水飞溅5、氧枪金属软管漏水、爆裂6、检修作业中毒7、烟罩向炉内漏水8、向炉内加料放炮9、放钢时钢水外泄10、连锁装置失灵等等
风险评估
7不允许提前挂小钩,等待中副钩必须高于主钩,加强操作工的责任心
8样勺保持干燥,姿势正确,脚下站稳,劳保穿戴齐全
事故预兆及
应急处理
1铁水包内结壳,发生烧烫伤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2铁水包铁水太满。发生烧烫伤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3发生烫伤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4水套漏水,炉内有水动炉。发生爆炸。人员立即撤离
5吊挂不牢,包体倾斜。立即停止吊运,人员撤离危险区
8取铁水样人员烫伤
风险评估
重大危险源点
预防措施
1先对结壳用氧气切割开,再进行兑铁;合理调度减少等待时间
2严格按规定操人指挥,翻铁时人远离现场
4按时检查水套发现漏水及时更换;发现有水后严禁动炉
5加强安全培训,专人指挥确认铁水包挂牢后方可起吊
6加强技能培训,必须按照规程点火前向炉内鼓风15分钟,再点火,最后送煤气
4天车吊物时及时鸣警报,平台人员应及时避让,地面设置专任指挥天车作业
5严禁将手脚放在中包下方,发生中包漏钢事故时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危险区。
6当发生结晶器断水时,必须立即将钢坯拉出结晶器,防止将结晶器烧坏造成爆炸
7上下拉矫机进行维修作业时,要看好踩稳防止踩空滑到,在拉矫机下进行维修作业时,要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拉矫机下降伤人
6先送煤气后点火。立即停止违章操作。
7提前挂副钩。立即停止违章操作
8违反劳动纪律。
较大、重大危险设备/区域:风机房区域
危险因素
中毒、爆炸
事故原因
1煤气设施动火作业中毒、爆炸
2检查清理水封、排水器作业时不戴防毒面罩、不携带煤气报警仪、煤气柜煤气回流
3煤气泄露.设备检查不到位、阀门损坏、盲目施救、防护不到位、报警仪失灵等
4管道内清灰、密闭空间内作业人员中毒
风险评估
重大危险源点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实行“三不动火”,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悬挂警示标识,严禁带入火种
2佩戴煤气报警仪,防护面罩,通知煤气管理人员关闭阀门
3配备煤气检测仪,防毒面具,两人以上操作保证通风设施良好并定期检查设备,发生泄露严禁盲目施救
4携带CO报警仪、氧气报警仪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较大、重大危险设备/区域:混铁炉区域
危险因素
烫伤、爆炸、中毒、砸伤、
事故原因
1铁水包结壳兑铁导致大量涌喷或设备损坏、人员烫伤
2铁水包太满溅出使人员烫伤或设备损坏
3翻铁时包嘴有凝铁喷溅使人员烧伤
4水套漏水、炉内有水,引起爆炸损坏设备或伤人
5铁水包吊挂不牢使铁水包坠落爆炸人员伤亡
6烘炉点火爆炸
7行车吊铁水时翻出
3)上升限位、电气失灵,导致钩头上天,致使钢、铁水包坠落。
4)起吊钢/铁水包时,未确认耳轴两边是否挂好,导致吊运钢/铁水包倾翻。
5)提前挂副钩,导致因主副钩配合不当造成钢/铁水包倾翻洒铁。
6)起吊过满的钢/铁水包导致倾翻、洒铁。
7)制动器失灵、传动机构失效、钢丝绳固定端失效,导致吊运钢、铁水包坠落、倾翻。
事故预兆及
应急处理
1违反动火制度,
2带煤气作业无防护措施。立即撤离
3煤气泄漏、人员无防护措施。上风侧撤离
4检维修作业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现人员中毒立即撤离。
较大、重大危险设备/区域:冶金吊运区域
危险因素
爆炸、烫伤、砸伤、高空坠落。
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误操作,应急处理不当。
2)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断裂导致吊运钢、铁水包坠落、倾翻。
7人员在拉矫机上、下检修作业时易造成砸伤、摔伤和烫伤事故,因设备表面温度高易造成人员烫伤事故
风险评估
重大危险源点
预防措施
1在钢包上加盖、在钢包操作平台上加装防护板
2平台周围安装煤气报警器发生煤气泄漏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方
3采用烧氧枪烧钢包水口,开氧与烧氧者要配合好,一人开氧、一人烧氧,手不能握在袋子与氧气管的接口处,钢流流出人员及时躲避
5金属软管处有大量积水、或破裂。立即提枪不得吹氧。
6报警仪报警、检修前风机房阀门未关闭。煤气倒串。
7烟罩口有水漏出,及时检维修。
8加废钢时,废钢潮湿。炉前禁止站人
9过跨车上钢包停放位置不对,通知操作台修正位置
10连锁失灵,有报警。及时检修
较大、重大危险设备/区域:连铸区域
危险因素
中毒、爆炸、烫伤、砸伤、摔伤、
重大危险源点
预防措施
1每炉检查炉况,发现异常立即停炼
2每班第一炉必须试枪,加强检查
3炉子周围严禁有人,吹炼中无特殊情况不须提枪,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杜绝炭氧反应过大
4加铁水时人员远离炉体,指挥人员必须在5米以外,佩戴好劳保用品
5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6检修前做好预防准备工作,检修中有专业人员监护
7加料时专人指挥,铁水包咀废钢斗离开一米后方可摇炉,发现进水严禁摇炉;经常清理炉口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