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提高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肢体活动有效率

名词解释
计算方法
X100%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参考文献
选题理由
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圈 员
XXX
XX
本科
主管护师
监督、指导
圈 员
XXX
XX
大专
护 师
组织实施
圈 员
XXX
XX
大专
护 师
协调、配合其他
圈 员
XXX
XX
大专
护 师
文字输入
圈 员
XXX
XX
大专
护 师
记录、整理
主要工作 :运用PDCA的方式在科内进行各项活动和研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活动时间 :XXXX.XX-XX.XX
三、目标值设定:目标值 = 现状值 - 改善值 = 现状值 -(现状值x改善重点x圈能力) = 32 -(32X81.24%X80%) ≈11.27
上期活动追踪
改善前柏拉图
改善后柏拉图
(四)效果维持情形:活动前的20次件至活动后的5件维持至今,未发生医嘱执行 错误件数。
象征救生圈,代表希望
护理人员用专业知识、精湛技术使患者获得健康
人
圆圈
心
02
成 员 介 绍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职 务
姓 名
年龄
学历
职 称
职 责
辅导员
XXX
XX
本科
主管护师
监督管理、辅导
心血管内科品管圈 提高心血管介入术后病人肢体活动有效率护理课件

术后护理流程优化
定期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 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适 应病人的需要。
优化护理流程
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 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病人及家属教育
健康教育
01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术后肢体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适当的肢体活动,可 以逐渐恢复肌肉力量,有 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肢体活动的有效方法与技巧
被动活动
在术后早期,患者可以在医护人 员的帮助下进行被动活动,如关
节屈伸、肌肉按摩等。
主动活动
随着患者的恢复,可以逐渐过渡到 主动活动,如抬腿、屈伸关节等。
康复器械辅助
对于需要加强锻炼的患者,可以使 用康复器械进行辅助训练。
,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正确的肢体活动
02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活动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确保活动
安全有效。
心理支持
03
关注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
他们克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CHAPTER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心血管 介入术后病人肢体活动的有效率。该案例详细介绍了品管圈 的组成、活动过程以及实施效果,为其他医院提供了有益的 参考。
术后恢复
观察患者情况,进行必要 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手术后恢复期注意事项
休息与活动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 况,指导患者适当休息 和活动,促进肢体活动
和功能恢复。
品管圈——提高介入围手术期PCA镇痛患者满意度

检查(check 阶段)
06
泵入速度 追加剂量 限
06
取代
检查(check 阶段)
06
取代
检查(check 阶段)
目标设定
02
目标值 = 现况值 - (现状值 × 改善重点 ×圈能力) 改善前介入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度为66.67% 设立总目标值为=84.30% 改善幅度=17.63%
上升 84.30%
17.63%
66.67%
改善前
改善后
原因分析
03
原因分析
03
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找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 (1)患者期待值过高,患者合并多种疾病 (2)注射泵使用不方便,影响活动 (3)术后访视不到位 (4)镇痛泵质量问题 (5)缺少管理制度 (6)镇痛药物配方不全,药物配方不统一 (7)镇痛流程欠规范 (8)宣教不到位
10.00%
1
0.00%
缺陷例数 累计百分比(%)
现状把握
01
通过查检表做了观察,得出介入围手术期镇痛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六个方面,根据柏 拉图二八定律得出主要的导致原因有三个:
注射泵引起活动不方便
疼痛减轻程度
03 医护人员对疼痛的处理
评分标准
工作年资 (a)
学历改善 能力 (b)
权重
60%
40%
合计 100%
良好的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对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 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均有帮助[1]。
心脏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分析27

心脏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病患237例,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入院的116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入院的121例患者做为研究组。
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护理,对比护理质量。
结果:研究组治疗时期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心脏外科护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大幅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心脏外科;品管圈;护理质量心脏外科向来有治疗难度大、手术多、护理任务重的的特点,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是患者能够早日康复的重点所在[1]。
我院心脏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工作质量大幅提高,本文分析了心脏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病患237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入院的116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入院的121例患者做为研究组。
研究组有男性67例,女性54例;年龄是34~70岁,平均年龄是(54.6±5.5)岁。
对照组有男性64例,女性52例;年龄是32~70岁,平均年龄是(55.1±5.8)岁。
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本文所纳入的两组患者均在心脏外科接受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优质护理。
1.2.1活动内容确立将科室中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品管圈小组,圈长由护士长担任,挑选1名施护经验丰富、有高度责任心的护理人员担任辅导员,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
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执行力及护理水平,减少治疗过程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1.2.2探讨问题每周由圈长组织组员开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分析心脏外科护理现状,反馈日常施护中发现的问题。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老年冠心病患者是一个日益增长的群体,而介入术后的护理管理对他们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冠心病介入术后的生存质量现状,然后分析了品管圈护理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接着探讨了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重点关注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揭示了品管圈护理管理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总结了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品管圈护理管理的介入将为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冠心病介入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率。
介入手术后的护理管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品管圈护理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式,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品管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的生存质量问题,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和不足之处。
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全面评估品管圈护理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了解品管圈护理管理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方面起到的作用。
通过比较品管圈护理管理与传统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冠心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冠心病患者常需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术后的护理管理对于其恢复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护理管理的研究仍相对匮乏,尤其是关于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更是稀缺。
品管圈护理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多维度进行护理管理的模式,通过规范化、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持续的跟踪管理,旨在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护理管理中,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应用是否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品管圈护理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有效性,评估其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2. 比较品管圈护理管理与常规护理在术后生存质量上的差异,分析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
3. 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前景,为未来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探讨,我们希望可以为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且合并症较多。
而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术后生存质量不仅受疾病本身影响,也受到护理管理的重要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比活动前后健康教育知晓度及满意度差异性。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介入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知晓程度由(3.90±1.59 、3.52 ±1.12)分上升至(4.64±1.36、4.34±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t=6.06 ,P﹤0.01); 活动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由744项上升104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5.5 ,P﹤0.01); 活动后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品管圈护理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32.57作者单位:644000,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involvementLiao Rong,Chen Yu,Zhang Xuelan,Jiang Qiuyang,Ma Xia,Dai Yan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in perioperative care on cardiac intervention. Methods Set up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contrast the popularity and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popularity of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peration that is by the (3.90±1.59、3.52 ±1.12) points up to (4.64±1.36、4.34±0.5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7.31、t=6.06 ,P﹤0.01);the job satisfaction from 744 to 10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445.5 ,P﹤0.01);the complications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ircle activity can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ardiac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pati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Keywords: Interventional heart perioperativ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介入治疗应有严格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针对护理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可见围手术期的护理在介入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_苏爱静

··Tianjin Journal of Nursing,June2016,Vol.24No.3品管圈是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科学手段,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主要以PDCA法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活动[1]。
2010年3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通知,规定手术安全核查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三方进行,确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正确[2]。
2012年,三甲医院评审标准明确把“确定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发生错误”列为核心条款。
但以上均是针对外科手术,目前我国还未出台适合介入手术的安全核查制度。
我院介入中心于2014年1月20日成立了QC小组,围绕“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的正确率”积极开展活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主题选定成立QC小组,起名“同心圈”,共7名成员,其中1名圈长,由N3级主管护师担任,1名辅导员由科室护士长N3级主管护师担任,其余5名圈员,有2名N3级主管护师,2名N2级护师,1名设备科工作人员,护士均为本科室工作人员,设备科工作人员常期在我科进行耗材管理工作。
圈员针对目前介入手术安全核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采用评分的方法,从迫切性、重要性、上级政策、圈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选定分值最高的“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的正确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拟定计划活动进度表,圈员根据进度表完成目标要求。
2现状调查2.1调查对象2014年2月8至21日,圈员针对212例介入诊疗(包括冠脉诊疗、电生理、起搏器)患者手术前安全核查状况进行调查。
2.2调查方法采用查检表进行现场调查,安全核查方式按照2009年至今我院根据JCI评审要求制定并实施的关于介入手术安全核查的相关规定: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生手持手术通知单、技师手持病历、手术护士核对患者腕带的方式在手术开始前同一时间共同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确认,调查内容包括核查人员是否进行安全核查以及安全核查时机、核查方式等不正确的原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11-06T16:48:08.917Z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8月32期作者:廖容陈玉张雪兰蒋秋阳马霞代燕[导读] 可以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廖容陈玉张雪兰蒋秋阳马霞代燕[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比活动前后健康教育知晓度及满意度差异性。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介入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知晓程度由(3.90±1.59 、3.52 ±1.12)分上升至(4.64±1.36、4.34±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t=6.06 ,P﹤0.01); 活动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由744项上升104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5.5 ,P﹤0.01); 活动后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品管圈护理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32.57作者单位:644000,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involvementLiao Rong,Chen Yu,Zhang Xuelan,Jiang Qiuyang,Ma Xia,Dai Yan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in perioperative care on cardiac intervention. Methods Set up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contrast the popularity and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popularity of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peration that is by the(3.90±1.59、3.52 ±1.12) points up to (4.64±1.36、4.34±0.5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7.31、t=6.06 ,P﹤0.01);the job satisfaction from 744 to 10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445.5 ,P﹤0.01);the complications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ircle activity can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ardiac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pati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Keywords: Interventional heart perioperativ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介入治疗应有严格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针对护理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可见围手术期的护理在介入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品管圈是一个“问题解决型”的团队活动[2],我科将该方法用于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科2014年3月-2014年12月236例患者来我科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我科按地理布局将本层楼病室分为A、B两组,A、B两组是在统一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的护士站和护理人员,将我科A区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科B区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品管圈组;其中对照组,男78例,女42例,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术68例,射频消融术39例,起搏器植入术13例;品管圈组,男74例,女42例,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术67例,射频消融术34例,起搏器植入术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介入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品管圈组采用品管方法来实施。
1.2.1品管圈的成立与确定主题。
(1)组圈:由辅导员、圈长、圈员等10人组成,其中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4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由B区护理组长(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对小组活动的组织、管理、分工协调,每月活动4次。
(2)选定主题:由圈长召集圈员开会,根据调查表收集的信息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差的情况,力求找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差的关键因素,圈员分析认为:健康教育不到位是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因此圈员们将“提高心脏介入手术的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作为活动主题。
1.2.2现状调查由全体圈员自行设计的心脏介入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表,问卷由介入前宣教、介入术后当天指导、介入术后第一天指导、出院指导四部分组成。
采用5 级评分法,“不了解”为1 分,“部分了解”为2 分,“ 了解”为3分,“基本掌握”为4 分,“掌握”为5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掌握越好。
1.2.3结果及原因分析调查发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介入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为 3、90±1. 59 ,3、52 ±1. 12分,全体圈员制作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流程图,通过脑力激荡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去分析影响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因素。
见图11.2.4制定对策通过头脑风暴法,依据“5w2h”原则,10名圈员针对要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再就每一评价项目,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采用5、3、1打分标准,进行对策选定。
加强对每位护士的理论学习并定期考试,派送每位护士到介入室参观各种介入手术,让每位护士都知晓每种手术的全过程及易发生的并发症,以便更好地为病人进行讲解手术过程。
制作各种心脏介入治疗健康教育小册子,人手一册,发放给病人。
1.3效果评价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介入前宣教、介入术后当天指导、介入术后第一天指导、出院指导四部分组成。
采用5 级评分法,“不了解”为1 分,“部分了解”为2 分,“ 了解”为3分,“基本掌握”为4 分,“掌握”为5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掌握越好。
采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护理专业技术能力、服务水平3 个方面,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患者对护理及其他各方面建议可填写问卷下方。
问卷统一发放,采用无记名方式收回,发放对照组120份、品管圈组116份共236份问卷,收回对照组116份、品管圈组114分问卷共230份问卷,将两组患者的问卷中满意和较满意项目相加,最后进行比较[3]。
心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主要分为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和非心脏并发症(伤口出血、腰背酸痛、尿潴留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和t 检验,采用SPSS 19. 0 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品管圈活动的有形成果: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在众多的医疗质量管理工具中,品管圈是一个可在短期内见效、易持续开展并且有效改善部门绩效、提升医疗品质的活动。
自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而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介入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针对我科存在的问题,我们圈员共同制定了几种介入手术的护理路径表,此路径表将各种介入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观察重点均融入在其中,让每位护理人员都一目了然:还请教科室主任制作了统一的各种手术过程介绍,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尽量做到统一规范;同时,根据病人的文化、吸收能力等因人而异地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利用微信平台将健康教育持续在病人出院以后。
3.2品管圈活动减少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但它也是一种极有可能使患者产生负面心理应激反应的应激源。
众多研究指出,心脏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若治疗过程中患者机体抵抗力弱、心理素质差或配合度低时,极易增加手术风险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因此,加强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保证疗效、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3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品管圈活动是全员参与的改善活动,是尊重人性的管理方式,因此适用于服务业和护理行业。
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共同参与、集体讨论等过程,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工作和学习潜力,增加了归属感和成就感;通过此次活动,圈员们学到了许多品管手法,如,检查表法,甘特图法,柏拉图法、鱼骨图法、雷达图法等,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持续质量改进的科室氛围。
参考文献:[1]韦彩群.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现状[J].中外医疗,2012,31(10):181-183.[2]宋红燕.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3-224.[3]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 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7. [4]龙健.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疼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23(4):1135-1136.[5] 杜杰,高俊娈,宋玉平等.6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