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钱钟书 个人生平介绍 人物评价 教学PPT课件

早年生涯
1914年,钱锺书由伯父钱基成送去秦氏小学上学。不到半年 生了一场病,辍学在家。 1916年,钱锺书与比他小6个月的
堂弟即钱基厚的长子钱钟韩同上亲戚家的私塾附学,曾念 《毛诗》。 1917年,因私塾附学不方便,由伯父钱基成教钱
锺书读书。读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以及《说 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小说。 1920年,钱锺书入无
YOUR LOGO
钱钟书
当代作家名人介绍课件
INTRODUCTION TO PPT BY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S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作家简介
辗转地
1938年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回国,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外文系教授。因清华大学已迁至昆明,故钱锺 书10月抵香港时,即下船从香港直接赴昆明。1939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 《谈艺录》的写作。自此年开始两年在湘西。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于《谈艺录》初稿的一 半。完成《围城》 的布局、构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有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此文后来收入 了《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旧文四篇》和《七缀集》。 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广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 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散文随笔集《写 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写作《围城》。其时困顿 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创作特点
文化影响
钱锺书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钱锺书以 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 的基础上,钱锺书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 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 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 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 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 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茅盾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生平介绍动态PPT

成长经历
怒斥编者
茅盾向来是温和的,但是也有被人惹到生气的时候。1978年,新版的全国通用教材修改完毕, 其中收录了茅盾的散文《风景谈》,编写组将修订后的教材排样寄给茅盾参看,茅盾发现自己仅 仅3500多字的文章竟被修改了100多处。对此,茅盾异常愤怒,当即回了一封信给编写组:“你 们改字改句,增字增句,多达百数十处,我不懂为何有此必要。大概你们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写, 有一套规范,不合你们的规范,就得改。那么,又何必选作家的文章来做教材呢?每个作家有自 己的风格。你们这种办法(随便删改,却又不明言),实在太霸道了,不尊重作者的风格。”茅 盾在信中举例说,如把骆驼脖子上挂的本来一样的铃铛补加“大小”,茅盾讥讽地问:“事实上, 骆驼挂的铃铛只有一种,你们为什么要改为‘大小铃铛’呢?”接到茅盾的信件之后,编写组不 得不做了退步,让《风景谈》大部分保持了原貌。
小说作品
散文名片
《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人造丝》 《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岁月》《谈月亮》 《雾中偶记》《大地山河》《黄昏》《雾》《天窗》
小说作品
创作题材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 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 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茅盾在这些事件 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 己的艺术作品中。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 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 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
知名作家茅盾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生平介绍
宣讲人:某某某
时间:20XX.XX
目 01 录 02
03
04
作家介绍 成长经历 小说作品 人物影响
第一部分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PPT课件

先生开始创作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 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 《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 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 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 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 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 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 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 《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 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 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 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 《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中国十大诗人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 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 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屈原 千古名句 之
(选自《离骚》)
•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曹植(192-232),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 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 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 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 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 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 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 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 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余思于悲弦。信有心而在 归。进无路以效公,退无
远,重登高以临川。何余 隐以营私。俯无鳞以游遁, 心之烦错,宁翰墨之能传。 仰无翼以翻飞。
曹植之名段欣赏
• 《当欲游南山行》
•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 川。五岳虽高大。不逆 垢与尘。良木不十围。 洪条无所因。长者能博 爱。天下寄其身。大匠 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 前。嘉善而矜愚。大圣 亦同然。仁者各寿考。 四坐咸万年。
• 《秋胡行》 • 歌以咏言。大魏承天玑。
• 《歌》 • 望云际兮有好仇。天路长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鲁迅人物介绍PPT

光绪三十年(1904年) 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
5
大学),肄业,相识藤野严九郎。
成长经历 02
Author Introduction
迷茫困顿
宣统元年(1909年) 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 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诖寿的植物学翻译。宣统二年(1910年) 8月,任绍兴中 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 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 《怀旧》。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 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 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 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成长经历 02
Author Introduction
奋力求学
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 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
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江宁求学。
2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
03 小说作品 Novel Works
小说特色
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 由此形成 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 《祝福》 等小 说中都有展现。 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 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 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 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
鲁迅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

鲁迅中国知名作家个人 生平介绍
01 鲁迅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及家庭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 出生地:浙江绍兴 家庭背景: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为官员,母亲为名门之后
求学经历及影响
早期教育
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
南京求学
1899年就读于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接受新 式教育
赴日留学
1902年赴日留学,拓宽视野,接触西方文 化
发展
鲁迅的思想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从最初的关 注文学和艺术,到后来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 疾苦,他的思想逐渐深入到中国文化和社会 发展的根源问题上。
社会活动及影响
社会活动
鲁迅积极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文化交 流、教育普及、社会改革等。他反对封建迷 信,提倡科学和民主,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影响
倡导民主与科学
鲁迅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呼吁人们用理性和科学 的方法看待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注女性与儿童权利
鲁迅关注女性与儿童的权益,呼吁社会给予 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女性与儿童的解 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鲁迅的作品启示人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不盲 从权威和传统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
《野草》
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它展现了鲁迅在面对现实黑暗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诗歌
《旧体诗》
鲁迅的旧体诗创作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表达了他对时 局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
VS
《新体诗》
鲁迅的新体诗创作则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 活和情感,例如《梦》、《我的失恋》等 。
文学成就及影响
鲁迅的作品涵盖了短篇小说、 散文、杂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并采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 手法,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和 艺术性。
01 鲁迅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及家庭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 出生地:浙江绍兴 家庭背景: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为官员,母亲为名门之后
求学经历及影响
早期教育
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
南京求学
1899年就读于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接受新 式教育
赴日留学
1902年赴日留学,拓宽视野,接触西方文 化
发展
鲁迅的思想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从最初的关 注文学和艺术,到后来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 疾苦,他的思想逐渐深入到中国文化和社会 发展的根源问题上。
社会活动及影响
社会活动
鲁迅积极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文化交 流、教育普及、社会改革等。他反对封建迷 信,提倡科学和民主,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影响
倡导民主与科学
鲁迅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呼吁人们用理性和科学 的方法看待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注女性与儿童权利
鲁迅关注女性与儿童的权益,呼吁社会给予 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女性与儿童的解 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鲁迅的作品启示人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不盲 从权威和传统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
《野草》
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它展现了鲁迅在面对现实黑暗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诗歌
《旧体诗》
鲁迅的旧体诗创作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表达了他对时 局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
VS
《新体诗》
鲁迅的新体诗创作则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 活和情感,例如《梦》、《我的失恋》等 。
文学成就及影响
鲁迅的作品涵盖了短篇小说、 散文、杂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并采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 手法,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和 艺术性。
中国著名作家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名著知识点梳理作品解析课件PPT模板

作品简介
叶圣陶1919年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新潮社”,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 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 1921年9月,郑振铎写《〈儿童世界〉宣言》,介绍自己即将主编的这 本周刊的宗旨及内容分类,并于1922年1月创刊。
叶圣陶1980年回忆自己的童话创作并自述是从一 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的第一篇《小白船》开始写 童话的,叶圣陶写作《稻草人》之际,中国内则诸 侯割据,外则列强环伺,尤其日俄,皆虎视眈眈, 欲将中国一口吞入腹中。
感谢
稻草人
目 录
1 人物形象 2 作品简介 3 鉴赏分析 4 作者介绍
01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稻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农人把他脚底下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
草
那里了。稻草人非常尽责任。他爱他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心里愿意救一切受苦
人
受难的。却是个柔弱无能的人。
老
稻草人的主任,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只有一个儿子,没想到
鉴赏分析
叶圣陶后一时期的童话更多地受到了安徒生的影响,写出了现实生活的 不公平、不合理,但又能把黑暗融入完整的故事中,让儿童在审美体验 中自然的感受世间的沉重。这又是艺术借鉴对于转型的推动了。
《稻草人》构思上则有《坚定的锡兵》的影子,因这两个形象都是不能 动的。“稻草人”的形象是中国式的,是本土的,原创的,这是它讨巧 的地方。《稻草人》是一个悲剧,结尾相当凄惨,但童话并非不能这样 写,
太
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她的眼睛受了伤,
太
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
人物形象
渔妇
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病孩 子扔下不管。睡着了,一只手里还拿着拉罾的绳;这是因为她 太累了,虽然想着明天的粥,也终于支持不住了。
知名作家生平系列--------名人作家郭沫若介绍 课件(共23张PPT).ppt

名称
《屠场》 《美术考古发现史》
《煤油》 《政治经济学批判》
《战争与和平》 《生命之科学》 《日本短篇小说集》 《隋唐燕乐调研究》 《华伦斯太》 《赫曼与窦绿苔》
时间
1929 1930 1931 1934 1936 1942
体裁
小说 辛克莱(美国)
论著 米海里斯(德国)
小说 辛克莱(美国)
论著 马克思(德国)
CHARACTER EVALUATION
故居纪念馆
重庆郭沫若旧居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 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全 家院子)。旧居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 米,建筑风格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斜 山式屋顶。2005年3月,旧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6月30日旧 居主体工程竣工,并于9月7日正式对外陈列开放 。
02
可以说郭沫若的创作就是一部部由作者的自我冲动向外扩张以唤醒宇宙万物生之律动灵之共鸣的生命交响曲。主体 精神的无限扩张,使自我超越于自然之上,成为无限的存在,宇宙不朽,人的主体精神在向宇宙的无限伸展中必然 导致人的不朽,他的作品洋溢着的对力、生命力、创造力的崇拜和赞美,向读者展示了郭沫若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 的认识和理解,他用生命现象所显示的生命冲动和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来否定现存的不合理秩序和制度,用对完 美的人生理想的追求来表达对生命发展进化的追求。
• 中国当代作家巴金
他(郭沫若)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
•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
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 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 。
04
人物评价
《屠场》 《美术考古发现史》
《煤油》 《政治经济学批判》
《战争与和平》 《生命之科学》 《日本短篇小说集》 《隋唐燕乐调研究》 《华伦斯太》 《赫曼与窦绿苔》
时间
1929 1930 1931 1934 1936 1942
体裁
小说 辛克莱(美国)
论著 米海里斯(德国)
小说 辛克莱(美国)
论著 马克思(德国)
CHARACTER EVALUATION
故居纪念馆
重庆郭沫若旧居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 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全 家院子)。旧居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 米,建筑风格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斜 山式屋顶。2005年3月,旧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6月30日旧 居主体工程竣工,并于9月7日正式对外陈列开放 。
02
可以说郭沫若的创作就是一部部由作者的自我冲动向外扩张以唤醒宇宙万物生之律动灵之共鸣的生命交响曲。主体 精神的无限扩张,使自我超越于自然之上,成为无限的存在,宇宙不朽,人的主体精神在向宇宙的无限伸展中必然 导致人的不朽,他的作品洋溢着的对力、生命力、创造力的崇拜和赞美,向读者展示了郭沫若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 的认识和理解,他用生命现象所显示的生命冲动和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来否定现存的不合理秩序和制度,用对完 美的人生理想的追求来表达对生命发展进化的追求。
• 中国当代作家巴金
他(郭沫若)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
•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
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 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 。
04
人物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作家
--席慕容
最后一页
h
1
席慕容简介
❖ 席慕容,著名诗人、散文家、画 家。一位来自察哈尔盟明安旗的 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 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 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 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 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 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 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 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 温柔淡泊的风格。
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
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
h
4
席慕容写作特色
❖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 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 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 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 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 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 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 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
h
2
席慕容代表作
❖ 《七里香》(诗歌)、《戏子》(诗 歌)、《一棵开花的树》(诗歌)、 《无怨的青春》(诗歌)、《时光九 篇》(诗歌)、《边缘光影》(诗 歌)、《迷途诗册》(诗歌)、《我 折叠着我的爱》(诗歌)、《三弦》 (小品)、《有一首歌》(散文)、 《同心集》(散文)、《写给幸福》 (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摄影+文 字),《贝壳》选入初中课本,(与 小思的《蝉》收入中学生课本人教版 短文两篇)、《乡愁》(诗歌)。 《外婆和鞋》被选入小学课本短文.
h
3
席慕容著名诗句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 假如,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蓉《错误》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
她的一种特色。
h
5
席慕容作品数量
年份 2000
数量 7
2001
5
2002
6
2003
4
20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2005
3
合计
25
h
6
--席慕容
最后一页
h
1
席慕容简介
❖ 席慕容,著名诗人、散文家、画 家。一位来自察哈尔盟明安旗的 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 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 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 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 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 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 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 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 温柔淡泊的风格。
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
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
h
4
席慕容写作特色
❖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 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 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 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 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 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 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 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
h
2
席慕容代表作
❖ 《七里香》(诗歌)、《戏子》(诗 歌)、《一棵开花的树》(诗歌)、 《无怨的青春》(诗歌)、《时光九 篇》(诗歌)、《边缘光影》(诗 歌)、《迷途诗册》(诗歌)、《我 折叠着我的爱》(诗歌)、《三弦》 (小品)、《有一首歌》(散文)、 《同心集》(散文)、《写给幸福》 (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摄影+文 字),《贝壳》选入初中课本,(与 小思的《蝉》收入中学生课本人教版 短文两篇)、《乡愁》(诗歌)。 《外婆和鞋》被选入小学课本短文.
h
3
席慕容著名诗句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 假如,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蓉《错误》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
她的一种特色。
h
5
席慕容作品数量
年份 2000
数量 7
2001
5
2002
6
2003
4
20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2005
3
合计
25
h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