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版(完整资料).doc
第5课亲师信道(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选文的含义,明白亲师信道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在生活中做到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和道义。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顾,表达想法。
师:你听说过《学记》吗?里面藏着许多尊师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走进《学记》,学习更多尊师的知识吧!
3.温馨点击
大屏幕出示关于《学记》的介绍:
《学记》写成于战国晚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学记》提出尊师的思想,强调老师受到尊崇,知识、道义才会受到尊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先河。
师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4.活动广角
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两句名言的看法。
(1)让我们把第一段选文背诵下来吧!
(2)老师教导我们说……
我的思考
成长
阶梯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表现得怎么样?如果觉得自己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很好,就在对应的椭圆内画一个胜利的标志吧!(课本第15页)
板书
设计
亲师信道
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学反思:
(1)课件出示: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 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
——《吕氏春秋·尊师》
(2)理解文意
学生自读选文,想一想“论”和“光明”的含义,同桌交流文意。
教师出示注释:①论:说明。②光明:发扬光大。
师生交流,结合注释,说一说选文的文意:
君子学习,谈论问题一定称引老师的教诲来说明道理,对老师的教诲一定尽心竭力使它发扬光大。
二、学习选文、探究新知
1.学习选文一
(1)课件出示:
四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9山大版)

四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9山大版)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36人,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在前几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新编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以优秀文化为主线,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积累一定的经典名篇,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开启心智,提升志趣,并通过搜集更多的关于教材的资料的过程中习得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尊师、礼仪故事,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领悟,感悟尊师重道、崇尚礼仪的传统教育。
2019山大版四年级上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2019山大版四年级上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2019山大版四年级上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通过这一方案,我们将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 研究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和传统节日-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如孝道、礼仪、忠诚等2. 经典故事和传统节日-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如《孔子的故事》、《白蛇传》等-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等3. 传统艺术体验- 研究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剪纸、京剧等- 开展传统艺术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4. 团队合作与交流- 组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实践体验:组织实地考察、艺术创作和传统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传统文化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估- 项目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和展示中的表现和成果- 综合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推广与总结- 组织传统文化展览和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本教育方案,我们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将更好地的国家,增强文化自信心,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1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等十个单元。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你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 ,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时安排:周次课题第一周《千字文》(节选一)第二周《千字文》(节选二)第三周《千字文》(节选三)第四周《月夜》《乡思》第五周《山中》《济上作》第六周《断句》《宣城见杜鹃花》第七周《送柴侍御》《喜见外弟又言别》第八周《重别周尚书》《送友人》第九周《送别》《淮上与友人别》第十周《塞下曲》《秋望》第十一周《从军行七首》(其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第十二周《塞上听吹箫》《征人怨》第十三周文学巨匠——李白第十四周文学巨匠——杜甫第十五周文学巨匠——苏轼第十六周文学巨匠——曹雪芹第 1课时《千字文》 (一)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 (一)中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 (一)并尝试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四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山大版2019年)

四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山大版2019年)四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山大版2019年)一、计划背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
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计划依据山大版2019年四年级上册教材,制定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育目标1.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活动内容1. 课文学习:- 按照教材顺序,讲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成语、历史故事等。
- 分析课文中的传统美德,如孝道、礼仪、诚信等。
2. 专题讲解:- 安排专题讲座,深入讲解传统文化的某个领域,如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
- 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 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如太极拳、蹴鞠等。
4. 文化考察:- 安排文化考察活动,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
-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
5.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就传统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步骤1. 宣传发动:- 召开家长会,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 向学生介绍本计划的目的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组织实施:- 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3. 总结评价:- 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任务背景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是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备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备课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4.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备课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核心价值观是什么?1.3 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2.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和传统节日;2.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3.1 尊重和传承的文化传统;3.2 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念;3.3 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1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4.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影响;4.3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意义。
四、备课方法和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视听教学:播放相关音乐、视频等,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五、备课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评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019年山大版四年级上书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2019年山大版四年级上书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山大版四年级上书中关于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中华文化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山大版四年级上书中的中华文化为主题,通过讲解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化。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部分中华文化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仍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2.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如春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中华文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内容,对中华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3.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华文化知识,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5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具体案例,如某一民间艺术或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3.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绘制一幅中华文化主题的画、编写一个关于中华文化的故事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是否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中小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四年级)传统文化《孔府》教学设计

1. 自由朗读, 读
准字音,读通古诗。
2.. 默读古诗,用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理解。
3.检查自读情况。
4.交流孔府
,
1.快速浏览古诗,了解五柏抱槐古诗。
2.指名读。思考:你了解了什么?
3.五柏抱槐写的是什么?
4欣赏古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孔府》教学设计
化。
3、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
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2、养成良好品德。
5、教学方法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
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三、 再读古诗,升华思想
1.有这样一位伟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对整个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的影响最大;他正直、乐观,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几千年来,没有一位中国人会遗忘他。他是谁呢?(孔子)你了解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2-2013(上)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共有学生44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3人。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步时期。
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
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
本册教材内容如下:1.“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2.“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3.“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学期我们只学前两部分。
三、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
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难点: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各种形式相结合。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3.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法学法: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八、教学进度上学期:第1周《南园十三首》第3周《无题》第5周《问刘十九》第7周《塞上听吹笛》第9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第11周国庆放假第13周《生查子》第15周《望江南·超然台作》第17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第19周《诉衷情》第21周《扬州慢》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1课唐诗1、南园十三首授课时间:2012年9月24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2、无题授课时间:2012年10月8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2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授课时间:11月5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5、塞上听吹笛授课时间:11月19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宋词6、生查子授课时间:12月3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7、望江南授课时间:12月17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授课时间:12月31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9、诉衷情授课时间:1月8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10、扬州慢授课时间:1月22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三课元曲1、寿阳曲·渔村夕照授课时间:2月4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马致远。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欣赏《天净沙·秋思》。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2、南仙吕傍妆台·无题授课时间:2月18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开先及其《南仙吕傍妆台·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李开先。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2-2013(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共有学生44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