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天津卷)解析版
2011高考天津生物卷

2011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试题全解全析山东刘德臣【整体评价】从整套试题来看,体现了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理念,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尤为突出。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7题)、细胞代谢(第1、2、7题)、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题)、细胞增殖和染色体变异(第4题)、遗传规律及基因突变(第6题)、植物激素的调节(第5题)、内环境的稳态和免疫(第7题)、细胞工程(第8题)、生态系统的功能(第9题)等。
纵观全卷,题目的难度不大,但命题的角度和考查的方法较新颖,能充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学生只有对教材充分理解了,才能在解答这些题目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也说明了本套试题的选拔性是非常突出的。
因此以课本为基础,只有吃透教材,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做题时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一、选择题【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酶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
【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它不能为反应物供能;DNA连接酶连接的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以将组织间隙的胶原蛋白分解而使细胞分散开。
【易错警示】DNA连接酶连接的位置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很多同学对于这点知识了解的不到位,认为是连接了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从而导致做题时出现错误。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理解。
【解析】视野中的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图中L为细胞壁,M为大液泡,N为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部分,里面充满了蔗糖溶液;将该图中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细胞会渗透吸水,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该实验能够说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的,即细胞膜和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宜用作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天津卷)Word版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1.A 解析: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能吸收乙烯,A正确;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B错;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只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错;天然药物有的本身就有很大的毒性,不可食用,D错;选A。
2.B 解析:铯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A错;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对;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错;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D错;选B。
3.B 解析: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BaCO3或BaSO3,A错;在四氯化碳中显紫色的是I2,B正确;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C错;NH3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时,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D错;选B。
4.D 解析:A、B项均不符合电荷守恒,A、B错;苯酚钾溶液中存在苯酚根离子的水解,故有c(K+)>c(C6H5O-),C错;D项是物料守恒,正确;选D。
5.C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 w越大,A错;SO2通入碘水中生成SO42-,B错;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可能是强碱性溶液,在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AlO2―和NO3-,在强碱性溶液中,C中离子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100℃时,K w=1×10-12,所以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错;选C。
6.D 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A错;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B错;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随着反应的进行,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D正确;选D。
2011年天津市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

2011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1•天津)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是双链延伸2.(3分)(2011•天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3.(3分)(2011•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现象B.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cDNA文库相同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4.(3分)(2011•天津)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5.(3分)(2011•天津)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 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B.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中生长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6.(3分)(2011•天津)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 片段的概率为非选择题:7.(3分)(2011•天津)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成分血浆乳汁水Na+K+葡萄糖乳糖甘油三酯氨基酸酪蛋白免疫球蛋白(抗体)91.000.340.0250.050.000.060.0020.002.6086.000.050.15极微量4.603.70极微量2.800.07据图表回答:(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其中的K+可通过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4)合成乳糖是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转化而来.(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该物质的作用是.8.(3分)(2011•天津)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图.据图回答:(1)溶菌酶的作用是.(2)PEG的作用是.(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最为目的菌株.(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分钟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COD值(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结果如下图.(6)目的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型.在40~44小时,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原因是.9.(3分)(2011•天津)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据图回答:(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从G O~G3中选填),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多选)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3)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来表示.(5)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营养级.(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试题解析答案(天津卷)Word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答案:C解析: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 错误;x 射线(伦琴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 射线1896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B 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 错误;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正确。
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案:A解析: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若系统内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应优先选取整体法分析,再采用隔离法求解。
取A 、B 系统整体分析有A =()()AB A B f m m g m m a μ+=+地,a =μg ,B 与A 具有共同的运动状态,取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B B B f m g m a μ==常数,物体B 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
A 正确。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 5t + t 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答案:D解析:第1s 内的位移只需将t =1代入即可求出x =6m ,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5227m/s 22s v ⨯+===,B 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 =2m/s 222m x aT ∆==,C 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 正确4.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 A .t =0.005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 .t =0.01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100Hz 答案:B解析:由图2可知,该交变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为311sin100e t π=。
【生物】2011年高考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1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一、试卷总体评析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在继续对细胞、代谢、遗传、调节、生态、现代生物技术、基础实验等生物学主干知识进行重点考查的同时,侧重了对新课标知识和理念的渗透。
试题既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6、30、39、40题),也突出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如1、2、3、4、5、29、31题)、信息获取能力(如2、5、29、32题)、数据处理能力(如2、5、29、32题)及语言表达能力(如2、29、32题)的考查。
试卷中出现的32题更加注重生物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检验同学们生物科学素养的好工具。
二、试题解析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的蔗糖溶液里处理,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 l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改、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精析word版)(原卷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新课标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9.(9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A是 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30.(10分)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31.(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增强、减弱、不变)32.(8分)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2019高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作为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提示,也应该利用空暇时刻渐渐品读一些好书,吸收书中的精华。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全国卷)解析版.pdf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洋葱表皮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玉米淀粉维管束鞘细胞乙组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弱光条件下叶片光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这两个中动物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2011年高考天津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C .α粒子散射实验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4.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 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
产生的 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 A .t =0.005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 .t =0.01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Z5.板间距为d 的平等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1U ,板间场强为1E 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12d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2U ,板间场强为2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121,U U E E ==B .21212,4U U E E ==C .2121,2U U E E ==D .21212,2U UE E ==6.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0x ∆>,若∆x 甲> ∆x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光能发生偏振现象,乙光则不能发生 B .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C .甲光的光子能量一定大于乙光的光子能量D .在同一均匀介质甲光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7.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A 沿y 轴做简谐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天津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的现象
B.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cDNA文库相同
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D.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5.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
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
B.清楚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
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izhong生长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
6、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
A 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 1酶切位点的小事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 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 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
D 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7.(16分)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
下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
(1)乳汁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其中的K+ 可通过_________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乳糖是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
(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__________,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4分)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
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
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最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
经搅拌、静置各3分钟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COD值(COD 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结果如下图。
(6)目的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型。
在40~44小时,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4分)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从G O-G3中选填),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3)据图Ⅰ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 CACDBD
7.(16分)
(1)组织液主动运输
(2)乳糖、醅蛋白
(3)内质网
(4)氨基酸、甘油三酯
(5)免疫球蛋白增加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14分)
(1)分解细胞壁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3)两亲本失活部位不同,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
(4)石油
(5)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
(6)S 此期间,目的菌及产生的絮凝活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高9.(14分)
(1)G26
(2)A、B、C
(3)4月份不放牧,5~10月份放牧强度保持在G2水平
(4)有机物生成量(C 02 的消耗量或O2生成量)
(5)二
(6)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