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一)1.1走进化学科学(含解析)鲁科版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一)1.1走进化学科学(含解析)鲁科版

课时跟踪检测(一)走进化学科学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原子弹爆炸D.生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解析:选C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如A、B、D三项;而C项中原子弹爆炸会发生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而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范畴。

2.1803年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 )A.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答案:C3.“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解析:选A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它不能直接体现化学对生活的改善,A项错误;光纤是化学物质SiO2,光纤的使用使通信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B项正确;有机合成药物每年以上百万种的速度发展,保障了我们的健康,C项正确;环保涂料属于有机物,它为我们生活增光添彩,D项正确。

4.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B.花香四溢C.滴水成冰D.木已成舟解析:选A A项,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花香四溢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项,滴水成冰只是状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项,木已成舟只是木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5.《食品安全法》立法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根本目的是预防疾病、保障民众健康。

下列造假行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硫黄燃烧去熏蒸粉丝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解析:选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3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3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3 鲁科版必修1[课程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教学内容]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生成了新的物质。

从微观的角度看,前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后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但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并不发生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例:判断下列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①冰融化成水②干冰升华③钢铁生锈④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⑤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⑥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⑦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⑧石油分馏⑨煤的干馏⑩白磷自燃⑾火药爆炸答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B.新能源——可燃冰(CH4·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C.在防治酸雨方面化学科学将大有作为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2.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 mol Al所含电子数为1.5N A B. 0.2 mol H2O所含的H原子数为0.2N A C. 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 A D. 1 mol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N A3.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生成物是()A.产生白烟,生成氧化钠B.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C.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D.产生白光,生成过氧化钠4.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c=nV中,n是指()A.溶液的物质的量B.溶质的物质的量C.溶剂的物质的量D.物质的量5.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发展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6.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2∶3 B. 1∶6∶9C. 1∶3∶3 D. 1∶3∶67.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已知2a=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氨水密度小于水)()A. 2w1=w2 B.w1=2w2C. 2w1<w2 D.w1<w2<2w18.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D.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9.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温度压强下,1 mol某气体的体积为30 L,此条件下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30 L·mol-1B.标准状况下,0.5 mol氢气和0.5 mol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C.在同温同压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D.标准状况下,1 mol氢气所占的体积是0.5 mol氧气所占的2倍10.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

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随堂练习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随堂练习 鲁科版必修1

1.1《走进化学科学》随堂练习(教师版)1.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 )A.石器 B.青铜器C.铁器 D.高分子材料2.下列广告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3.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法国4.下面是人们对化学科学的几种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化学显得无能为力B.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化学将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属于一门中心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具有最高的权威5.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草地大面积的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练方法技巧6.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同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主题一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下列有关活动或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开发清洁生产技术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建立环境友好型化工体系C.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推广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的燃油D.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时,提倡用尽可能多的样品和试剂以提高实验效果练综合拓展7.(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河中C.深埋于土壤中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科学,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它也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走进化学科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课时同步练(鲁科2019必修第一册)(学生版)

1.1 走进化学科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课时同步练(鲁科2019必修第一册)(学生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1.1 走进化学科学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 B C D神十一载人飞船发射陶器烧制湿法炼铜打磨磁石制司南2.19世纪末,人类开始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最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B.美国物理学家汤姆生C.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3.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旨在纪念化学学科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D.居里夫人发现镭4.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5.如图展示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61年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并发现了同位素B.1774年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并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C.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并揭示了原子构成的奥秘D.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6.下列发明或发现中,属于化学史上我国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火药B.元素周期律C.指南针D.原子-分子学说7.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利用原子、分子的组合,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D.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8.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卷(2)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卷(2)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1.1 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卷(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科学家及一些实业家的贡献对科学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下列对有关科学家及其发明创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拉瓦锡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建立了燃烧的新理论B.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C. 侯德榜发明了“候氏制碱”法D. 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氮化锂常作催化剂和固体电解质,实验室以氮气(含少量CO、O2)为原料选用下列装置制备Li3N。

已知:①氮气和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Li3N,Li3N遇水发生剧烈反应;②在加热条件下,锂能与二氧化碳反应;③含盐酸的CuCl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容易被O2氧化;④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

洗气瓶中的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连接顺序:氮气→B→E→A→C→DB. 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C. 装置E可用盛装炽热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替代D. 为了节省氮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氮气3.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蒸馏B. 裂化C. 萃取D. 重结晶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B. 燃煤脱硫、汽车中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推广新能源汽车都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C.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结构见图),其中有类似于H2O2的结构,因此遇到强还原性的物质会变质D. 利用氢氧化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6.化学科学的特征是()A. 研究物质的变化B. 制造新物质C. 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D. 进行化学实验7.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 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 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D. 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 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 化学将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做出重大贡献C.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D.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合成氨是一种人工固氮方法B. 侯氏制碱法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 播撒碘化银可实现人工降雨D.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10.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 制陶、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11.发明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 道尔顿B. 牛顿C. 门捷列夫D. 爱迪生12.在科学史上中国有很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①指南针②造纸③火药④印刷术⑤炼铜、炼铁⑥合成尿素⑦人工合成蛋白质⑧提出氧化学说⑨提出原子−分子学说A. ②③⑤⑦B. ②④⑥⑦C. ①③⑧⑨D. ①②③④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B. 明矾可用作混凝剂去除水中的悬浮物C. 食盐水、稀豆浆、糖水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可为泳池消毒14.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原子学说B. 发现氧气C. 提出分子学说D. 发现元素周期律15.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 舍勒发现氧气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 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 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16.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 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D.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7.煤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地实现碳循环.如:a.6CO2+6H2O光照/叶绿素CH12O6+6O26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 ,反应c中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18.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新装修的家居会释放出有害物质,请列举一例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______.(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人类应采取的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______.(3)不能直接用手拿金属钠的原因是______.(4)2004年4月16日重庆某化工厂氯气池泄漏,引起氯气罐爆炸,消防人员用6个高压水枪同时喷水和稀的烧碱溶液,以防止氯气扩散,其原理是______.19.氮肥的性质与科学使用(1)铵态氮肥:硫酸铵(俗称硫铵)、氯化铵(俗称氯铵)、碳酸氢铵(俗称碳铵)、硝酸铵(俗称硝铵),它们都是________色、________溶于水的晶体,受热________,因此应保存在________处。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 Word版含答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 Word版含答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1)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化学物质)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操纵原子和分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D.化学科学只能认识分子2、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

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B。

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C.化学只是破坏环境而没有治理环境污染D。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3、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了化学科学,污染越发严重B。

化学中合成塑料,让生活材料更丰富C。

化学中合成药物,让人类生活更健康D.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5、下列行为不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 )A.不偏食,注意营养均衡B。

每天坚持适度锻炼C。

沉迷网络聊天、游戏D.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7、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标志着化学已发展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B.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国家是中国C.新能源—-可燃冰(CH4·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8、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D项,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是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2019-2020学年度】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2019-2020学年度】
C. 以任意比混和两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22:9
D. 以任意比混和两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甲的单质是(用符号表示,下同)_________;乙元素是________;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丁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SO4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使用样品的质量/g
8.00
8.00
8.00
8.00
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g
1.71
1.69
1.70
1.70
<1>陈红认为反应后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是氨气(NH3)的质量,根据陈红的分析,请利用实验平均值计算出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百分含量。
(4)[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木炭粉完全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你回答:
<1>烧杯中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2>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11.一般不易用水除去CO中的CO2,也不易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其理由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鲁科版必修11.(xx·济宁高一检测)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的标志是( )A.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B.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C.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D.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解析】选C。

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选C。

【补偿训练】为中国近代化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B.李四光C.华罗庚D.钱学森【解析】选A。

上述科学家中只有侯德榜是化学家。

2.(xx·青岛高一检测)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C.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D.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解析】选D。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的方向是物理科学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是信息科学的研究范畴,故B错误;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故C错误;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属于制造新物质,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内容,D正确。

3.(xx·厦门高一检测)化学作为21世纪的一门“中心科学”具有十分广泛的探索空间,下列不属于化学探索空间的是( )A.制备出大量的人工合成元素B.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C.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和资源D.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原子【解析】选A。

人工合成元素的原子核要发生变化,已经突破了化学研究的层次,属于物理科学的研究范畴。

4.(xx·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主要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解析】选C。

蜡烛燃烧是蜡烛中的石蜡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氢气制盐酸主要是氢气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体现了氢气的化学性质;活性炭净水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活性炭物理性质的体现;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主要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是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体现。

5.xx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当前我国农业地区大量植物秸秆的燃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何处理植物秸秆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提出的几种植物秸秆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牧畜饲料C.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解析】选C。

就地焚烧植物秸秆,不但可能引起火灾,还会因为焚烧过程中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及浓烟而污染空气,与其燃烧生成的钾肥相比,是弊大于利。

【补偿训练】下面是人们对化学科学的几种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化学显得无能为力B.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化学将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属于一门中心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具有最高的权威【解析】选A。

化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有力的保障;化学将在资源的开发方面大显身手,指导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资源;化学可以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属于一门中心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的权威性高。

6.(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填字母)。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河中C.深埋于土壤中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科学,它的特征体现在,同时,它也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市场上出现的“葡萄糖酸钙”“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这些商品中的钙、碘、氟应理解为。

A.原子B.分子C.离子D.元素(4)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极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食用这种麦片后,铁在人体胃液中变成亚铁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泼上汽油焚烧,浪费能源,并产生污染性气体;倾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污染;深埋于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

(2)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它的特征体现在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上。

(3)“葡萄糖酸钙”“加碘食盐”“含氟牙膏”中的钙、碘、氟应理解为元素。

(4)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答案:(1)D (2)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3)D (4)Fe+2HClFeCl2+H2↑7.(xx·惠州高一检测)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属于化学物质。

请回答:(1)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2)白糖与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利用活性炭的,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此变化为变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表面变得粗糙而失去光泽。

这是因为食醋中的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反应。

(4)东部城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钾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2,故碘的化合价为+5;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能吸收色素使红糖脱色;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答案:(1)+5 (2)吸附性物理(3)CH3COOH(或醋酸)(4)CH4CH4+2O2CO2+2H2O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 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

”(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

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

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服务,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化时所遵循的规律。

如何来分类呢?[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净物为: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

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

[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 [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

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

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

[展示]老师在此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 ,请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按上表进行分类:混合物为:氯化钙溶液,其余为纯净物。

在纯净物中,单质为:钙和氯气,其中钙为金属单质,氯气为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有:硫酸、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在化合物中又可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属于氧化物为:氧化钙;属于酸为:硫酸;属于碱为:氢氧化钙;属于盐为:碳酸钙。

[过渡]实际上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

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

[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一些物质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酸和碱反应转化成盐和水。

【问题解决】KOH属于碱,CO2和SO2是非金属氧化物,请写出足量KOH溶液分别与CO2、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什么?请同学思考、讨论。

[板书]二、物质间的转化完成下表所列的物质的转化类型,并将你知道的其他的转化类型补充到表中。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方案。

【板书】单质、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交流讨论]2、钙的金属活泼性比镁强,电解熔融的氯化钙可以得到金属钙和氯气,钙与氯气反应又能生成氯化钙。

请你尽可能多地写出图中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将你的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已完成,然后小组讨论。

展示自己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CaO+H2O=Ca(OH)2 CaO+CO2CaCO3 CaO+2HCl=CaCl2+H2O②CaCO3CaO+CO2 CaCO3+2HCl=CaCl2+CO2↑+H2O③Ca+2H2O=Ca(OH)2+H2↑ 2Ca+O2=2CaO Ca+2HCl=CaCl2+H2↑④Ca(OH)2+2HCl=CaCl2+2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⑤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2H2OCa(OH)2+H2↑+Cl2↑[师]请同学们对照自已书写的方程式进行检查,并将刚才书写的反应方程式,按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