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的应用研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常用的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是当前最主流的照明技术之一,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LED照明具有更高的光效、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好的颜色呈现效果以及更低的功耗。
在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LED照明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照明能耗,并且减少了灯具更换的频率,减少了光污染,提高了照明的舒适度和质量。
在电气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功能特点和使用需求,合理进行照明设计,选择合适的LED灯具类型和布局方式,结合光控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光的精准控制和动态调光,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照明节能效果。
二、空调节能技术空调系统在民用建筑中通常是能耗比较大的设备之一,如何合理利用空调节能技术,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是当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电气设计中,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和蒸发器、冷凝器等器件,优化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和运行方式,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
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调设备的精准控制和动态调整,结合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根据室内温湿度、人员数量等参数,自动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三、智能化电气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电气设计已经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通过建筑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设备、照明、空调、动力系统等设备的智能联动和控制,提高建筑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的能耗。
智能化电气系统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运行状态,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模式和工作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智能化电气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建筑领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的电气设计和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运行成本,保护环境,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已成为行业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电气设备选型等方面,介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一、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在民用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的消耗。
在照明系统中,采用节能灯具和合理的照明布局是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能耗的关键。
采用LED灯具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节能选择,它的节能效果显著,能够比传统的白炽灯节能80%以上。
LED灯具的寿命长,使用寿命一般在50000小时以上,减少了更换灯具的频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LED灯具还可以选择调光、色温调节等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舒适度需求。
合理的照明布局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
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造照明的使用。
建筑的采光设计和采光利用是节能的关键,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照明系统的配合,实现建筑内部的良好采光效果,降低照明系统的使用时间和能耗。
二、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当前建筑领域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智能控制系统应用日益广泛,可以实现灯光控制、空调控制、插座控制等多种功能。
在照明系统中,通过智能调光技术、光感应技术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环境实现灯光的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空调系统中,利用智能温控技术、人体感应技术等,可以实现空调的人性化控制,避免空调长时间运行和能源的浪费。
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用电安全监测、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能源节约和环保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能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在建筑电气方面,照明系统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部分之一。
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建筑能耗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展开讨论。
一、照明节能技术的意义1. 节能减排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照明能耗占总能源消耗的20%左右。
在建筑中,照明系统的能耗占据了很大比例。
通过采用照明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对于减缓全球能源消耗与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2. 经济效益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成本,有效减少用电开支。
在长期运行中,可以为建筑节省大量的能源支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 提高舒适度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提高照明的舒适度。
通过智能调光、色温调节等技术手段,可以使照明更加舒适,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1. 智能照明调控技术智能化的照明调控技术是目前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传感器的感知,可以对照明进行智能控制,实现按需供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比如通过感应人员活动情况来自动调整照明亮度,使得无人区域的照明可以降低功率以节约能源。
2. 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以其高效、长寿命、高亮度等优势,成为了照明节能的热门选择。
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的能效更高,光衰更小,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建筑照明中广泛应用LED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3. 调光技术色温调节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灯光的色温来实现照明效果的调节。
不同的色温可以营造不同的光环境,满足不同需求。
对于不同的活动场景,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灯光的色温,提高照明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1. 北京某写字楼照明系统改造某写字楼在照明系统改造中应用了LED照明技术和智能化的照明调控技术。
通过LED照明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随着能源消耗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日益加剧,节能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现实需求。
与此同时,民用建筑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也越来越受到节能技术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一、采用高效节能电气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电气设备是实现节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尽可能选用能效比高的电气设备,如LED灯具、高效变频器、高效电机等,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尤其是LED灯具的应用,其能源利用效率高于传统照明设备,在充分利用各种照明控制手段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减少用电量和热量产生。
二、电气负载平衡电气负载平衡是指在用电过程中对各个电器设备进行统筹安排,使电气负载均衡分布,以达到节能目的。
在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实现电气负载平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1. 对各个电器设备的用电规模进行统计,计算总用电量,尽最大可能避免瞬间用电量过大,造成系统的过载;2. 对整个建筑物进行合理划分,并划分出各个用电区域,根据不同的负荷情况进行合理分布,从而避免负载过大、过小的现象。
三、电气自动控制和管理电气自动控制和管理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机房监视系统、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等)来对建筑内部的各项设备进行监控、调度和管理,实现建筑能源的最优化控制和调节;2. 采用自动感应灯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
比如,在公共区域设置红外线感应灯或光敏感应灯等,能够感应有人时自动亮起,没有人时自动熄灭。
3. 在某些用电负荷波动较大的场所,采用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对用电负荷的自动调节和控制,从而避免电压过高、过低等状况,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电能监控和管理系统建立电能监控和管理系统,对于节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电能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对建筑内的总用电量、各项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检测和分析,从而发现并解决用电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节能效果。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一、LED照明技术的应用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在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用电设备的能效,降低用电成本。
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对建筑内的用电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智能化调度和控制。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内的照明、空调、插座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用电设备的合理利用,避免空调和照明设备的长时间空转,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能源浪费。
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对用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用电异常和设备故障,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能源回馈技术的应用在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能源回馈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节能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将建筑内部的一部分用电设备产生的能量进行回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电设备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目前,能源回馈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在电梯和空调系统中。
在电梯系统中,可以通过安装能源回馈装置,将电梯下行时制动产生的能量回馈到电网中,减少了电梯系统的能耗。
在空调系统中,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和余热回收技术,利用空气、水或土壤中的热能来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通过这些能源回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利用LED照明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能源回馈技术和太阳能光伏技术等现代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民用建筑设计中,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节能技术,共同为节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电气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民用建筑的基础设施之一,更是保障民用建筑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如何在电气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成为了当前民用建筑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节能技术的概念节能技术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和管理,以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技术。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等设备和系统。
二、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照明是民用建筑中消耗电能较大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照明设计中,可以采用LED等高效能、低能耗的照明设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的分区控制和亮度调节,使得照明系统的能耗大大降低。
在照明设计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设计合理的采光系统,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民用建筑中,空调系统是耗费电能较大的设备之一。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可以采用高效能的空调设备,提高空调机组的能效比,减少能耗。
可以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和空调系统等新型空调设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合理控制空调设备的运行,降低能耗。
还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设备。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在电梯系统的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对于降低电梯系统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采用新型的电梯驱动技术,提高电梯系统的能效比,减少能耗。
对电梯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合理安排电梯的运行策略,降低能耗。
通过设置合理的开关机时间表和运行模式,减少电梯的无效运行时间,降低能耗。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随着人们对能源稀缺性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居住质量。
本文将介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常用的几种节能技术应用。
第一,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
照明系统是一栋建筑中能源消耗较大的部分,合理利用照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用电量。
首先是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如LED灯等,其能效高,寿命长,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是利用光感应技术,根据室内外光照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再次是利用灯光控制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合理分配灯光亮度和工作时间,减少能源的浪费。
第二,电器设备的节能技术。
在民用建筑中,电器设备的能量消耗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通过选用节能型电器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比如选用节能冰箱、节能空调等,通过技术的改良和优化,减少能源的消耗。
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可以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外立面的节能技术。
建筑外立面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改变建筑材料和结构,减少热量的传输和损耗,降低能源消耗。
在北方地区,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增加建筑的保温层厚度,减少室内外温度差,提高室内保温性能。
在南方地区,可以采用遮阳材料和通风设计,减少阳光的直射和室内温度的升高。
第四,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建筑能源消耗情况,根据环境需求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内环境,自动调节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就近控制和时段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可以从照明系统、电器设备、建筑外立面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入手,通过选用节能设备、优化建筑结构和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长,各行各业开始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包括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在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如何运用节能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已成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1.照明设计方面的节能技术照明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常见需求,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质量,还可以节约能源。
在照明设计中,可以采用LED灯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因为LED灯具有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实现更佳的节能效果。
此外,采用自然光来代替人工照明也是一种节能技术。
在建筑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如光管、天窗等,减少建筑用电量。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大量的电器设备都需要使用电力,如空调、电梯、水泵、通风设备等,如何降低电器设备的能耗已成为节能技术的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节能技术来实现:(1)空调节能技术: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将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调节到最佳状态,减少能耗。
(2)电梯节能技术:可以选用新型低功耗的电梯设备,也可以在使用时采取一些措施,如电梯上电梯门的自动关闭等。
(3)水泵节能技术:可以选用高效的水泵设备,控制水泵的运行时间、流量等参数,降低水泵的能耗。
(4)通风设备节能技术:可以设置智能控制系统,调节风机的工作状态,根据室内气温、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量。
此外,还可以选用高效的风机,采用能耗较低的VAV调节技术。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建筑智能化设计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运营效率,还可以降低建筑用电量。
可以采用以下节能技术:(1)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利用低功耗的传感器和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2)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建筑设备进行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节约能源并提高建筑物运营效率。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降低了传统电力的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不断增加。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建筑电气占国家电能消耗的27%以上。
充分利用电力资源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针对民用建筑电气中照明部分进行分析,望能提高其节电性能。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变得更加富裕。
同时建筑领域的电能消耗快速增加,但也带来了电能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建筑电气中照明部分占用电耗高达20%左右,而照明电气设计及照明设备选用不合理都导致耗电性大大提高。
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在夏季常常出现用电紧张的情况。
就目前建筑照明电气而言,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本文将从节电设计技术与节电设备选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性能的技术。
一、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设计在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要遵守绿色照明的原则。
但我国建筑电气设计往往都是参考发达国家做法,缺少完善的技术措施。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针对节能方面设计的力度还不够,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照明部分在民用建筑电气耗电量中占有较大比例,而实际中部分照明耗电并是不消耗在有价值的地方。
为降低电力能源的无谓消耗,且保证不影响照明的要求下,应当从照明节电设计进行改进。
在实际照明节电设计中还应当考虑经济费用问题,且不可为节能节电而大大增加造价费用。
在照明电器节能设计的同时还要做到照明电器安全有所保障,经济造价合理适当。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技术措施可用于作为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设计的参考。
1.合理设计照明线路在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线路的合理布置是决定电耗的重要因素。
在线路设计中要按一定规范要求,保障电器安全的情况下来实行电能的节约。
照明系统的电能消耗并不是全部用于发光,而是有一部分消耗在电能传输的线路中,此时线路的完善布置能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消耗。
导线材料的选择对照明线路也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导线材料在降低电能消耗的同时还能满足发热量小的要求以,此来保障供电安全。
1)导线材料选择在选用导线时要从节能、用电安全和经济三个角度综合考虑。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民用建筑的线路铺设采用暗敷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建筑内部的整体性,但是同时带来了不易检查的缺点。
所以在民用建筑线路的铺设时,要合理选择导线以避免不必要的返修。
在普通电气设计时,大多数情况都注重动力负荷方面的计算,而将照明负荷通过相应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
但是在就民用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当重视照明负荷计算,将该计算作为选择导线的重要依据。
不然在选择导线的时候容易造成导线截面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旦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大幅度超出计算值,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提升工程造价;如果遇到导线截面过小,在遇到较大的电流时,导线容易发出大量热量,甚至破坏线路的绝缘而引起火灾。
如有需要可采用足够强度的阻燃性pvc管来保护导线,防止导线在外力撞击中损坏造成漏电事故的发生。
2)照明线路的优化据相关部门统计,至少有5%的电能损耗发生在线路中。
减少照明线路中的电能消耗是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的重要难题。
根据线路的电阻r=ρ*l/s,它与导线电阻率ρ、导线长度l成正比,与导线截面s成反比。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照明线路进行优化:合理选择布置线路缩短路径及适当的增加导线的截面积,这两措施都能减少导线电阻,从而减少导线上的电能消耗。
为减少电压损失,可以在照明电源的设计中采用三相供电系统。
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要尽量做到三相负荷的平衡,达到减少电能损耗的目的。
2.优化照明控制系统目前建筑照明的控制方式种类较多,应当针对具体建筑要求要合理选择,充分利用到不同控制系统的特点。
1)控制方案的选择建筑照明的控制可以采用单灯控制、多灯控制,在要求较高的建筑中可以采用楼宇自控制系统或者智能控制系统等。
在照明线路设计时,应当对建筑特点进行分析,选用较为合适的控制方案。
若建筑分区较多,可增设必要的照明开关,方便随手关闭不用的照明灯具。
比如在建筑楼道中设置延时自动关闭开关;在卧室床头设置可调节开关,在正常使用的范围内,对灯进行调节降低用电的消耗;像学校教室、体育馆等公共集中场所可以采用控制室集中管理,在人员散场后可以一并关闭,从而减少相应人力资源;在较高档的酒店住宅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对室外室内的光线采集分析,适时调控照明系统,以减少电能消耗。
2)控制设备的优化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为提高照明线路的可靠性,应当将照明线路与插座线路严格的分开。
插座线路上使用的电器设备较多将导致负荷加大。
相对于插座线路,照明上所连接的为灯具,所需要的负荷恒定且较小。
将这两个线路分开有利于提高照明线路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照明灯具的寿命。
在将照明线路与插座线路分开的同时还需设置高分断能力的空气开关,这种开关能较好的保护线路。
一旦发生漏电及过负荷现象,可以自动断电来保证线路的安全,还能达到节约电能的作用。
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时,要参考按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照度。
在实际生活中,建筑物中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较高照度的需求,通过控制设备适当的降低这些地区的照度,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
比如在较为大型的超市中可以选用一般照明和局部重点照明两种方式;在地下停车场,可以采用停车位与车道分区照明控制;普通道路在夜晚时可以采用半夜灯的照明形式。
3.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消耗电能,功率大的设备消耗的电能自然也大。
但是功率又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设备在利用电能时所必要,但是无功功率是设备将电能进行转换时所占有的,降低系统中无功功率可以实现减少额外电能消耗的作用。
民用建筑照明系统中存在较多能产生无功功率的设备,这些设备中都具有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并不直接参与到电能的消耗中,但是在存储和释放电能时还产生一定的损耗。
电感元件主要存在于变压器、镇流器等设备中。
提高功率因数能将无功功率消耗降低。
依靠这个思想,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例如将补偿电容器安装在电感镇流器回路中,以此来抵消镇流器的功率因数。
而在变压器容量的较低的设计中,变压器高低侧两端可以选用集中电容来补偿,从而将区域变电站到用户处的线路上的无功功率降低。
4.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应当参考规范要求,相应国家节能号召,充分选用绿色照明技术。
在建筑设计时可以增大采光面积,让更多的自然光能进入室内,从而到达节约电能的目的。
自然光能改善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必要的光照能保障人体健康。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将窗户面积增大的措施来达到正常的使用需求。
但是对日光有较高要求的建筑中,可以采用主动式导光系统。
这种系统由无电照明系统和管道天窗系统组成,首先将自然光中的热量和对人体不利的光线在采光器中去除,然后通过光导管传输到建筑中。
依靠这种技术可以减少白天照明时间,增加人体必要的日光照射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天窗及采光罩,光照明系统可以将光引导到它所不能达到的建筑位置。
这种自然光照明系统可以用于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高档酒店等建筑构筑物中。
二、民用建筑电照明气节电设备选用为达到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的需求,可以选择节能型的照明设备:1.节能光源的选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民用建筑照明系统中已广泛采用节能灯。
节能灯的高效性是照明系统能耗降低的重要因素,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两种节能灯:1)荧光灯相对于传统的照明灯,荧光灯的能耗较低,同时还具有寿命长的特点。
荧光灯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紧凑型荧光灯、直管型荧光灯及t5型荧光灯等。
紧凑型荧光灯主适用于装有设备监控的房间,而直管型荧光灯主要适用于卧室、普通房间等。
t5荧光灯时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的荧光灯,相比于前两者,它的优点更加突出。
由于加工技术的进步,该荧光灯管径只有16mm。
与传统的荧光灯相比,它可以做到减少存储运输的成本。
在相同的光通量时,t5具有更低的电能消耗,能节约将近20%的电能。
2)hid灯hid是指通过激活高强度气体放电来达到发光的灯。
hid灯主要种类有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由于采用的是高强度气体放电技术,所以hid灯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消耗电能少及不容易结锈等特点。
因其突出的高亮度,被广泛用于是室外,例如广场公园、码头、火车站等公共场所。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钠灯为代表的hid灯正在被逐步推广。
钠灯主要分为高压、低压两种。
相比于传统白炽灯,钠灯的亮度是其8倍以上,且在正常使用中寿命长达1万小时以上,这些特点都是白炽灯所不能及的。
因钠灯具有高效地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能力,所以再节能方面也比较突出。
2.结合光源情况选择相应的灯具光源是民用建筑照明系统中主要耗电因数,而灯具是配套于灯源决定其能耗的次要因数。
灯具的作用是将光源在物理原理下再次分布。
选择较好的灯源将更有利于节能。
相关数据显示灯具选择不合理将间接导致电能消耗增加25%以上,选择合理的灯具将提高光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地目的。
在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计算,结合建筑性质的不同来推算房间及其装修后的反射系数,从而作为灯具选择的重要依据。
在民用建筑照明灯具布置时一般采用非对称的布置方式,这种方式可将反射眩光降低,减少人在房间中的眩晕感。
合适的灯具能将灯源充分发挥,将其反射到所需要的位置,在减少光不必要的损失时到达节能地效果。
3.采用新型光纤维技术在民用建筑照明系统中可以采用光纤维照明技术,适合于地下室等自然光不然进入的场所。
该技术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安置在室外的自然光收集系统,通个这个收集系统可以就室外的自然光收集。
第二个部分为光线传导系统,通个这个系统可以将自然光传递到室内。
光纤维技术最大特点是不消耗电能,从本质上减少电能的消耗。
总结:在建筑电气系统中,照明系统所消耗的电能较高。
就目前我国民用建筑照明系统的状况,进行照明节电技术的推广是很有必要的。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通过照明系统的合理设计及照明设备的合理选择,将有利于提高照明系统的节能性。
参考文献:[1]杨航超.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期刊论文].灯与照明,2006,30(2)[2]齐雪艳.现代住宅电气设计节能技术探讨[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3]高晋峰.论民用建筑工程照明设计中的节能[期刊论文]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4)[4]庄莉.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期刊论文].工程建设,2012,44(1)[5]文桂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期刊论文].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6)[6]付继铭.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期刊论文].福建建设科技,2005(4)[7]巴图孟克.电气节能设计需关注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6)作者简介:徐兵(1974.4-),男,籍贯:江苏涟水,职称:工程师,学历: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建筑电气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