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高中生入党申请书】能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教学的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高中生学好能量守恒定律公式,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 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高中物理常见的各种能量及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常见的各种能量及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常见的各种能量及能量守恒定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量是无处不在的,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并持续转化。

在物理学中,能量被视为一个物体或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功能,或者说是物体或系统状态的度量。

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几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并且了解到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我们要了解的是动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在公式中,K=1/2mv²,其中K代表动能,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我们讨论势能。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相对位置、状态等因素而具有的能量。

例如,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其高度和质量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其形状和弹性系数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的公式因势能类型而异,但它们都与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有关。

我们还要了解电磁能。

电磁能是由于电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的能量。

在电场中,电势能是由于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在磁场中,洛伦兹力可以对带电粒子做功,从而产生电能。

我们要探讨的是内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对于理想气体,其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但对于复杂物质,内能还与物质的相变、化学反应等因素有关。

在学习了各种能量的形式之后,我们引入了能量守恒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除,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个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适规律,它帮助我们理解并预测物质和能量的行为。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各种能量及能量守恒定律是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中物理作为学生认识自然界规律的重要学科,能量相关知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高中物理能量相关的知识点、教学方法、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提高高中物理能量教学的效果提供参考。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有很多关于守恒的定律,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能量守恒的定律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介绍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守恒定律也称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其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高中物理都研究了哪些形式的能量?研究能量守恒定律,要搞明白咱们主要研究哪些能量呢?从解高中物理题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主要分析的是这五种形式的能量: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内能、电势能。

注:内能包括摩擦生热与焦耳热两种形式,高中不考磁能。

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这三种形式能量之和称之为机械能。

当然,上述五种形式的能量,是力学与电磁学常考到的。

选修内容中的机械振动也是具有能量的,还有光子能量,核能等等,这些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不过同学们需要知道,光电效应方程与波尔能级方程也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E1=E2即,初始态的总能量,等于末态的总能量。

或者说,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说上文提到的五种形式的能量之和是恒定的。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特殊形式。

两者大多都是针对系统进行分析的。

(1)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系统对应的只有动能、弹簧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三种形式能量之间的变化。

(2)在有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场力、摩擦力、安培力等等,众多形式的力做功时,系统对应的有动能、弹簧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电势能、摩擦热、焦耳热等等众多形式的能量变化,而这些能量也是守恒的。

从上述对比中不难看出,机械能守恒是能量守恒的一种特例。

因此,在熟练掌握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能量守恒来解决机械能守恒的问题。

或者说,能量守恒掌握的非常棒了,我们就可以把机械能守恒忘掉了。

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条件问:什么情况下能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回答,我们是建立在解物理题技巧的基础上的。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1、功的计算:力和位移同(反)方向:W=Fl,功的单位:焦尔(J)2、功率:3、重力的功:重力做功:为重力和竖直方向位移乘积W=mglcosα=mgh重力势能:为重力和高度的乘积. Ep=mgh位置高低与重力势能的变化: W=mglcosθ=mgh=mg(h2-h1)4、动能定理:物理意义: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注意:a、如果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则W为合力做功。

b、适用于变力做功、曲线运动等,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

=EK2-EK15、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EP1+EK1=EK2+EP2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知识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1+W2+W3+……=½m vt2-½mv02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ΔEK>0表示动能增加,ΔEK<0表示动能减小.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即动能定理对恒力、变力做功都适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用.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总结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热力学和势能守恒的基础。

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在任何过程中是不变的。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公式,并运用它们解决各种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总结高中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

1.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公式为:动能(E_k)= 1/2 * m * v^2其中,m 代表物体的质量,v 代表物体的速度。

根据动能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动能,从而了解物体运动所具备的能量。

2. 重力势能公式在地球上,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它的公式为:重力势能(E_p)= m * g * h其中,m 代表物体的质量,g 代表重力加速度,h 代表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

重力势能是物体垂直上升或下降时的能量变化。

3. 弹性势能公式当物体在弹性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会具有弹性势能,它的公式为:弹性势能(E_p)= 1/2 * k * x^2其中,k 代表弹性系数,x 代表物体形变的位移。

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形变所带来的能量变化。

4. 功和功率的公式功是一种能量转化的体现,它的公式为:功(W)= F * d * cosθ其中,F 代表力的大小,d 代表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并且cosθ 是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值。

功可以将物体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功率是功的变化速率,它的公式为:功率(P)= W / t其中,P 代表功率,W 代表功,t 代表时间。

功率描述的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速率。

5. 总能量守恒公式能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公式是总能量守恒公式,它可以用来描述封闭系统中能量的守恒关系。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能量守恒公式可以表示为:初始能量(E_i)+ 输入能量(E_in)= 最终能量(E_f)+ 输出能量(E_out)初始能量是指系统在开始过程时具有的能量,输入能量是指系统从外界吸收的能量,最终能量是指系统在结束过程时具有的能量,输出能量是指系统向外界释放的能量。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汇总,务必掌握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汇总,务必掌握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汇总,务必掌握!知识网络图一、功能关系1.功和能(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有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力学中常用的四种功能对应关系(1)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即W(合)=Ek2-Ek1=ΔEk。

(动能定理)(2)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即W(G)=Ep1-Ep2=-ΔEp。

(3)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即W(弹)=Ep1-Ep2=-ΔEp。

(4)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改变,即W(其他力)=E2-E1=ΔE。

(功能原理)二、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ΔE减=ΔE增。

三、功能关系的应用1.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理解(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到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量上相等。

2.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的改变四、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对定律的理解(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另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别的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应用定律的一般步骤(1)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列恒等式:ΔE减=ΔE增。

五、相对滑动物体的能量分析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比较。

高中物理常见的各种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常见的各种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常见的各种能量及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形式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动能:物体因为运动所具有能量。

动能定理: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功能原理:除了重力(弹簧机械能守恒定律: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只有重力做功,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自由落体运机械12E k mv;②标量性——只有大小,没有2①正负;瞬时性—动能是状态量;相对性——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①E p=mgh;②系统性——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系统;相对性——数值与所选择的参考平面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①W总E k;②a.要注意各功的正负; b.计算功和动能要选择同一惯性参考系,如地面。

势能定理:保守力所做的功,等于对应势能的减少量。

①W F E;p弹力)之外其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①W G外E机;②a“.除重力之外其他的力”包括所有除重力之外的系统内力和系统外力,如系统做功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①E动E E E EE重弹动重弹②守恒条件一:W0,两种情形:G外a.只有重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b.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动,平抛斜抛物体的运动,光滑斜面、曲面上物体的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单摆运动,带电小球、液滴在重力场、磁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不做功)等。

弹簧问题:水平弹簧问题,竖直、光滑斜面弹簧问题——注意弹簧的初态分析和整个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变化,注意弹簧问题与简谐运动综合的问题。

能(零势面)有关,正负表示大小。

内的摩擦力等;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②a.重力做功与具体路径无关,而只弹性势能:弹簧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b.轻绳弹力、轻杆弹力、光连接体问题:轻绳连接,轻杆(板)连接,光滑斜面、曲面连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b.弹簧弹③守恒条件二: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①12E p kx;②大小只与形变量绝对值有关。

2力的功用F-x图像求解,或用对位移的平均力求解;滑斜面弹力、静摩擦力只传递机械能。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定律,不受条件的限制.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特例,只有重力、弹力做功
的情况下适应.
二、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1.功和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通过做功来实现,即做功 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 的过程; (3)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即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m1
m
) v12
D .1 2
m
2v
2 2
分 析 : 拉 力 F对2m及 m和 m1整 体 做 功
对 m2做 功 : W2
F S2
1 2
m
2v
2 2
对 m 、 m1整 体 做 功 W1
F S1
1(m 2
m1 ) v12
人 的 拉 力 总 共 做 功 W W1 W2 F ( S1 S2 )
1 2
m
分 析 : 1 . 子 弹 在 木 块穿 过 的 过 程 中 , 阻 力 对子 弹 做 负 功子,弹 的 机 械 能
减 小为 Δ E弹 Δ EK弹, 对 木 块 做 正 功木,块 机 械 能 增 加为 Δ E木 Δ EK木. 由 于 克 服 摩 擦 阻 力 做 功, 系 统 热 能 增 加 Q Q弹 Q木 2.能 量 守 恒 Δ弹E Δ E木 Q, 故 AC错 BD对 .
3.质量为 m 的物体以加速度 a=34g,匀加速下落 h,g 为重力加
速度,则( )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小 3mgh 4
B.物体重力势能减小 mgh
C.物体动能增加 3mgh 4
D.物体机械能减小 1mgh 4
分析:1.重力势能减小量等重力做的功,则ΔEP减 mgh,A错B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能量守恒属于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点,熟练掌握这一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1.阿伏加德罗常数NA=×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S:油膜表面积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Q:物体吸收的热量,ΔU:增加的内能,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摄氏度}注: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吸收热量,Q>0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知识点功是一个过程量,与力在空间的作用过程相关。

恒力功的计算公式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重力功、弹力功与路径无关。

功是一个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功率P:功率是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P=W/t 。

若做功快慢程度不同,上式为平均功率。

注意恒力的功率不一定恒定,如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5……。

已知功率可以求力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W=Pt,这时可能是变力再做功。

上式常常用于分析解决机车牵引功率问题,常设有以下两种约束条件:1)发动机功率一定: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只要速度改变,牵引力F=P/v 将改变,这时的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2)机车以恒力启动:牵引力F恒定,由P=Fv可知,若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功率P将增加,这种过程直到P达到机车的额定功率为止。

能:自然界有多种运动形式,与不同运动形式相应的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运动--机械能;热运动--内能;电磁运动--电磁能;化学运动--化学能;生物运动--生物能;原子及原子核运动--原子能、核能……。

动能:物体由于有机械运动速度而具有的能量Ek=mv2/2 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都是标量。

都是状态量,如动能由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由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由形变状态决定。

都具有相对性,物体速度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结果,相应的动能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动能。

势能相对于不同的零势能参考面有不同的结果,势能有可能取负值,它意味着此时物体的势能比零势能低。

动能定理:研究对象:质点,数学表达公式:W=mv2/2-mv02/2。

公式中W为质点受到的所有的作用力在所研究的过程中做的总功,它可以是恒力功,可以是变力功,可以是分阶段由不同的力做功累积而得到的结果。

动能定理对力的性质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它力。

等式右边为所研究的过程中质点的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表明,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量度了物体动能的变化大小。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一般简化为物体;守恒是指系统在满足守恒条件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总保持不变。

怎样判断机械能是否守衡? 根据守恒条件:是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考察状态:比较、确定不同状态的机械能,看它们是否相同考察系统是否发生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转化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关于速度、动量、动能:速度动量动能均为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速度反映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是运动学量.运动速度不能描述物体所含机械运动的强弱,例如我们可以用手去接一个以速度v飞来的篮球,但不敢去接一个以同样速度飞来的铅球.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机械运动大小的物理量,是动力学量.当一个运动物体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时,机械作用强度取决于动量大小.速度动量均为矢量.动能也是动力学量,是标量,当机械运动与其它形式的运动之间发生转化时,量度这种转化的是动能的变化而不是速度或动量的变化。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进一步理解力、冲量和功,请你自己比较分析。

比较力学三个核心定律牛顿定律∑F=ma 动量定理∑Ft=mv-mv0 动能定理∑W=mv2/2-mv02/2 这是研究质点运动的三条核心规律,它们的意义分别为:力是改变质点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作用--∑Ft量度质点动量的变化;力在空间上的累积作用--W量度质点动能的变化。

三条规律为我们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三条途径。

在研究对象受恒力作用时,三种方法都可以应用;当问题直接涉及状态与空间位移时,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来得直接;当问题直接涉及状态和时间时,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比较简单;当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特别是复杂的曲线运动时,一般首选能法解决问题;当研究对象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时,应首选守恒规律解决。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

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上课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

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主动听课。

有人将我们的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

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知道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所以我们应将这有限的集中注意时间用到“刀刃”上。

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

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

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

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

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3.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

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

4.作业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

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

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