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含量抽检原始记录
食品厂净含量及感官检验原始记录

验收方式
验证项目
标准要求
验证结果
合格/不合格
验证结论:
检验员:日期:年月日
不合格处置:退货()让步接收()选用()报废()
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采购验证记录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供应/生产单位
进货日期
进货数量
验证数量
验收方式
验证项目
标准要求
验证结果
合格/不合格
验证结论:
检验员:日期:年月日
不合格处置:退货()让步接收()选用()报废()
执行情况
合同号
长春XX食品厂
物资采购计划单
物资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申请部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执行情况
合同号
长春XX食品厂
成品入库记录
入库时间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入库数量
库存量
库房总量
交货人
收货人
备注
长春XX食品厂
成品出库记录
出库时间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出库数量
库存量
库房总量
发货人
领货人
发往地
备注
长春XX食品厂
细菌总数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第页共页
检测依据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报告时间
样号
样品名称
36+1℃培养24~48h
稀释度
报告数cfu/ml(g)
空白
接种量ml
皿号
计数方式
菌落总数(个/皿)
皿号
计数方式
菌落总数(个/皿)
备注:1.√表示全皿计数,×表示多不可计数。2.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参照GB/T4789.2-7.3.2稀释度的选择报告菌落数。3.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用10的指数来表示。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感官、净含量、固形物检测原始记录式样

组织致密,坚实而有弹性,有韧性
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结论
检验员及日期: 核验员及日期:
净
含
量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JJF1070-2005
平均值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重
皮重
净含量
偏差量
结论
检验员及日期: 核验员及日期:
固
化
物
检验依据:GB/T10786-2006
判定标准:≥75%(Q/HFJ0001S-2012 肉类软罐头)
感官、净含量、固形物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记录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生产日期
批次号
抽样数量
抽样基数
感
官
项目
检验依据:Q/HFJ0001S-2012
检验结果
外观
包装完好、袋内为负压,内容物形态完整,无霉点,无泄露、涨袋现象存在
色泽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滋味和气味
具有肉罐头特有的滋味和气味,咸淡适度,无异味
样品编号
圆筛重量
沥干物和圆筛重量
油脂重量
产品标明净含量
结果
计算公式
X1=(沥干物和圆筛重量-圆筛重量)+油脂重量/产品标明净含量*100
结论
检验员及日期: 核验员及日期:
审核及日期:
样品处理
固形物按照国标GB/T 10786-2006进行检验,流程如下:
将罐头在50±5℃的水浴中加热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min或在100℃水中加热2~7min (视罐头大小而定),使凝冻的汤汁融化,开罐后,将内容物倾倒在预先称重的圆筛上,圆筛下方配接漏斗,架于容量合适的量筒上,不搅动产品,倾斜圆筛,沥干3min后,将筛子和沥干物一并称量(g)。将量筒静置5min,使油与汤汁分为两层,量取油层的毫升数乘以比重0.9,即得油层重量(g)
定量包装商品原始记录(含公式函数示范计算)

编号:
商品名称 批量 检验依据 测量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JJF 1070-2005 准确度等级 量程
记录编号:
月 日
检验日期:
标注净含量 样本量 检验方法 最小分度值
年
13 称重法 设备编号 检定有效期
1.净含量标注检查 标注正确、清晰 检查结论 2、实际含量检验 皮重抽样数 允许短缺量 编号 总重(kg) 皮重(kg) 实际含量(kg) 偏差(kg) 编号 总重(kg) 皮重(kg) 实际含量(kg) 偏差( 编号 总重( 皮重( 实际含量( 偏差( 编号 总重( 皮重( 实际含量( 偏差( 编号 总重( 皮重( 实际含量( 偏差( ) 648.6923077 标准偏差 8.547754 0 修正值 7.2484956 平均实际含量修正结果 大于2倍允许短缺量件数 655.9408033 0 ) )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 ) 3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 655.005 0.005 655 12 647.005 0.005 647 13 656.005 0.005 656 14 15 16 17 18 19 20 1 652.5 0.5 652 2 630.5 0.5 630 3 653.5 0.5 653 4 658.5 0.5 658 5 645.5 0.5 645 平均皮重 修正因子 6 647.5 0.5 647 7 638.5 0.5 638 8 661.5 0.5 661 0.848 9 648.5 0.5 648 10 643.5 0.5 643 计量单位 kg 字符于或者等于2倍允许短缺量件数 检验结论 3.总体结论 检验人(签字): 日期:
味精_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

检验方法:GB/T 8967-20077.6.2
编 号
样品量m
试样量ml
硝酸银Cmol/l
V0
V1
结果(%)(三位有效数字)
平均值(%)
1
5
2
计算
X5=(V1-V0)×c×5.844×100÷m÷5
备注:
检验:审核:
成品检验报告单
产品名称
来源
净含量
抽样数量
生产批号
生产数量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检 验 结 果
项目
加盐味精-----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感官检验
白色晶体、粉末状,均匀、不结块,具有该品种应有的鲜香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净含量
单件不得超出允许短缺量,总体平均≥标示净含量
干燥失重/%≤
1
谷氨酸钠/%≥
80.0
透光率/%≥
89
铁/(mg/kg)≤
10
硫酸盐(以SO-24计)/%≤
净含量
单件不得超出允许短缺量,总体平均≥标示净含量
干燥失重/%≤
0.5
谷氨酸钠/%≥
97.0
透光率/%≥
98
铁/(mg/kg)≤
5
呈味核苷酸二钠/%≥
1.5
硫酸盐(以SO-24计)/%≤
0.05
总体检测结论
备注
检测人: 审核: 年 月 日
味精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抽样量:生产日期:年月日生产数量:批号:来源:检验日期:年月日
检验项目
检验过程
结论
感官检验
净 含 量g
检验方法:JJF1070-2005
编号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日期
编号
商品名称
标注净含量
生产企业
批量
样本量
检验依据
检验方法
测量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准确度等级
量程最小分度值设备源自号检定有效期\1、净含量标注检查
标注清晰正确
计量单位
字符高度
多件包装标注
检查结论
2、实际含量检验
允许短缺量
修正因子
皮重抽样数
平均皮重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重(g)
皮重(g)
实际含量(g)
偏差(g)
平均实际含量
标准偏差
修正值
实际含量修正结果
大于1倍,小于或等于2倍允许短缺量件数
大于2倍允许短缺量件数
结论
3.总体结论
检验人(签字):日期:校核人(签字):日期:
净含量感官检测原始记录

净含量感官检测原始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5日产品名称:红茶净含量测试:净含量是指产品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的总量。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合规性,我们进行了净含量测试。
以下是我们的测试原始记录:测试方法:称量法仪器:电子天平样品:红茶包装袋环境条件:温度20°C,相对湿度50%测试记录:1.取一个红茶包装袋,将其放在电子天平上。
2.通过调整天平的归零设置,确保读数为零。
3.将红茶包装袋从袋子中取出,轻轻晃动以确保茶叶均匀分布。
4.将茶叶放回包装袋中,并再次放在电子天平上。
5.记录电子天平的读数,净含量即为读数减去包装袋的重量。
测试结果:红茶包装袋重量:0.5克红茶包装袋+茶叶重量:2.5克净含量:2克感官检测原始记录:感官检测是对产品进行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主观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感官检测原始记录:测试方法:有组织的检测测试人员:3名训练有素的品尝师样品:红茶茶包测试记录:1.打开红茶茶包的包装袋,展示给测试人员观察。
2.测试人员观察茶叶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和整体质量等方面。
3.测试人员闻茶叶的香气,注意香气的强度和质地。
4.测试人员将红茶茶包放入杯中,注入热水。
5.测试人员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展开情况,并注意茶汤的颜色和澄清度。
6.测试人员品尝茶汤,注意口感、香气和余味等方面。
测试结果:外观:茶叶呈暗红色,形状规整,整体质量良好。
香气:茶叶的香气浓郁,有明显的花香和果香。
展开情况:茶叶迅速展开,茶汤呈深红色,澄清度良好。
口感:茶汤口感顺滑,回甘明显,余味持久。
综合评价:红茶在净含量和感官方面均符合预期要求。
茶叶外观整体良好,香气浓郁而芬芳,茶汤呈深红色且口感顺滑。
这次测试结果证明,红茶的质量达到了预期标准。
1原始记录

平均值:g/100g
实测值相对相差: %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员:
七、干燥失重检验原始记录温度:℃湿度: %
检测依据:GB/T5009.3-2010(直接干燥法)
使用仪器:秤量瓶、电热恒温干燥箱、天平(0.1mg)、干燥器
记录项目
M1恒重后秤量瓶和试样干燥前质量g
M2恒重后的样品和秤量瓶质量g
检验日期:年月日检验员:
编号:共2页第1页
共2页第2页
五、食用盐检验原始记录温度: ℃湿度:%
检测依据:GB/T12457-2008(直接沉淀滴定法)
使用仪器:水浴锅、分析天平、滴定管、研钵
记录项目
M4样品
质量g
C: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管初
读数mL
滴定管终读数mL
V1:滴定样品溶液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记录
项目
M:样品质量g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3:试样
稀释液取用量ml
加甲醛后氢氧
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管的初读数mL
加甲醛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管的终读数mL
V1加甲醛后、滴定试样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加甲醛后、滴定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平行试验
1Hale Waihona Puke 2空白计算
公式
M3恒重后秤量瓶质量g
平行试验
1
2
计
算
公
式
X(g/100g)=
X1=―――――――――――――×100=g/100g
X2=――――――――――――――×100=g/100g
水分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水分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检验原始记录

绵竹市谷王米粉厂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计量检验原始记录表
检验日期:质管_()样品名称标注净含量批量
样本量检验依据检验方法
测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量程最小分度值设备编号检定有效期1.净含量标注检查
标注正确、清晰计量单位字符高度多件包装标注检查结论
2.实际含量检验
皮重抽样数平均皮重允许短缺量
修正因子相对湿度温度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总重(g)
实际重量(g)
偏差(g)
编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总重(g)
实际重量(g)
偏差(g)
编号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总重(g)
实际重量(g)
偏差(g)
编号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总重(g)
实际重量(g)
偏差(g)
平均实际含量标准偏差修正值实际含量修正结果
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许短缺量件数大于2倍允许短缺量件数
检验结论
3. 总体结论
检验人(签字):核验人员(签字):
日期:日期:。